膨胀管底堵、膨胀管及打捞膨胀管底堵的打捞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1664320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01 10:03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膨胀管底堵、膨胀管及打捞膨胀管底堵的打捞方法,其中,膨胀管底堵,包括:支撑轴,支撑轴的底端为封堵端;伸缩结构,设置于支撑轴上,伸缩结构具有回收位置以及向外扩张的伸出位置,伸缩结构在外力的作用下能够由伸出位置移动至回收位置。应用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能够有效地解决现有技术中的恢复井眼通道时由于需要破坏膨胀管底堵所导致的影响产层生产的问题。产层生产的问题。产层生产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膨胀管底堵、膨胀管及打捞膨胀管底堵的打捞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石油开采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膨胀管底堵、膨胀管及打捞膨胀管底堵的打捞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在一些采油时间较长的生产井中,套管因为长期在井下受到各种物质的腐蚀,经常出现漏洞、破损等情况。这就导致地层液体进入井筒,从而影响井的产能。这时,就需要采用膨胀管技术对破损的套管处进行修补。
[0003]因为修补位置一般在产层以上,所以在施工后怎么保护产层,恢复产量就是很大问题。原先膨胀管施工管柱中,下部为铝合金底堵,膨胀管膨胀后,为恢复井眼通道,需要将下方的铝合金底堵钻掉,在钻的过程中有一部分剩余底堵碎块会掉入产层位置,有可能影响产层的生产。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膨胀管底堵、膨胀管及打捞膨胀管底堵的打捞方法,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恢复井眼通道时由于需要破坏膨胀管底堵所导致的影响产层生产的问题。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膨胀管底堵,包括:支撑轴,支撑轴的底端为封堵端;伸缩结构,设置于支撑轴上,伸缩结构具有回收位置以及向外扩张的伸出位置,伸缩结构在外力的作用下能够由伸出位置移动至回收位置。
[0006]进一步地,伸缩结构包括沿支撑轴径向移动的伸缩块,膨胀管底堵还包括:弹性件,设置于伸缩块与支撑轴之间。
[0007]进一步地,支撑轴包括缩颈段,缩颈段的外壁包括倾斜面,倾斜面在支撑轴的顶端至底端的方向上逐渐收缩,弹性件位于伸缩块下方以支撑伸缩块,伸缩块在外力的作用下能够沿倾斜面滑动以在伸出位置与回收位置之间切换。
[0008]进一步地,膨胀管底堵还包括:限位装置,套设于缩颈段上,限位装置具有沿支撑轴的径向方向延伸的限位槽,伸缩块设置于限位槽中,缩颈段上具有台阶面,弹性件能够将限位装置抵接在台阶面上。
[0009]进一步地,限位装置包括第一限位套和第二限位套,第一限位套与第二限位套之间形成限位槽。
[0010]进一步地,限位装置还包括限位环,限位环设置于第一限位套的底部并向下延伸,至少部分限位环位于伸缩块的周向外侧。
[0011]进一步地,支撑轴包括轴本体以及螺接在轴本体上的止挡套,弹性件为弹簧,弹簧的第一端抵接在限位装置的下表面上,弹簧的第二端抵接在止挡套的上表面上。
[0012]进一步地,轴本体包括缩颈段以及位于缩颈段下方的直筒段,直筒段上设置有限位凸起,膨胀管底堵还包括第三限位套,第三限位套套设于直筒段上,第三限位套的顶端与
限位凸起的下表面抵接,第三限位套的底端与止挡套的上表面抵接。
[0013]进一步地,伸缩块为沿支撑轴的周向方向上间隔布置的多块。
[0014]进一步地,支撑轴包括具有通孔的轴本体以及设置于轴本体底部的盲堵。
[0015]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与上述的膨胀管底堵配合的膨胀管,包括:膨胀管上段,具有未膨胀状态以及膨胀状态;膨胀管下段,设置于膨胀管上段下方,膨胀管下段的管径大于处于未膨胀状态时的膨胀管上段的管径,且等于处于膨胀状态时的膨胀管上段的管径,膨胀管下段的内壁上设置有与膨胀管底堵的伸缩结构配合的配合凹槽,在伸缩结构位于伸出位置的情况下,至少部分伸缩结构伸入配合凹槽内。
[0016]进一步地,伸缩结构的上部边沿处设置有导向斜面,配合凹槽的槽壁上设置有与导向斜面配合的配合斜面。
[0017]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又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打捞膨胀管底堵的打捞方法,采用上述的膨胀管底堵以及上述的膨胀管,打捞方法包括:步骤S10:将打捞工具与膨胀管底堵的支撑轴连接;步骤S20:向上提拉支撑轴,支撑轴在提拉力的作用下与伸缩结构配合以使伸缩结构由伸出位置移动至回收位置,以使伸缩结构由膨胀管的膨胀管下段上的配合凹槽内脱出。
[0018]应用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在膨胀管底堵的伸缩结构处于伸出位置时,其能够与膨胀管抵顶以形成膨胀管组件,在修补套管时,将上述膨胀管组件下入至预定位置,然后通过膨胀锥使膨胀管膨胀。当膨胀管膨胀后,为恢复井眼通道,使打捞工具与支撑轴连接,并使伸缩结构移动至回收位置,此时膨胀管底堵与膨胀管分离,通过打捞工具即可将膨胀管底堵整体提出。上述结构使得在恢复井眼通道时,不必再进行钻磨作业,一方面使得井下没有金属碎块的掉入,不会影响后期的采油作业;另一方面能够减少作业时间,提高作业效率。
附图说明
[0019]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本专利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构成对本专利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0020]图1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的膨胀管底堵的实施例的部分剖视示意图;
[0021]图2示出了图1的膨胀管底堵与膨胀管配合后的部分剖视示意图;
[0022]图3示出了图2的膨胀管底堵与膨胀管配合后的A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0023]图4示出了图1的膨胀管底堵的伸缩结构由膨胀管的配合凹槽脱出后的部分剖视示意图;
[0024]图5示出了图4的膨胀管底堵的B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以及
[0025]图6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的膨胀管的实施例的膨胀管膨胀后的剖视示意图。
[0026]其中,上述附图包括以下附图标记:
[0027]10、支撑轴;11、缩颈段;111、倾斜面;112、台阶面;12、轴本体;13、止挡套;14、直筒段;15、限位凸起;16、盲堵;20、伸缩结构;21、伸缩块;211、导向斜面;30、弹性件;40、限位装置;41、第一限位套;42、第二限位套;43、限位环;50、第三限位套;60、膨胀管上段;70、膨胀管下段;71、配合凹槽;711、配合斜面;100、打捞工具;200、膨胀锥;300、油管。
具体实施方式
[0028]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
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
[0029]如图1至图5所示,本实施例的膨胀管底堵,包括:支撑轴10和伸缩结构20。其中,支撑轴10的底端为封堵端。伸缩结构20设置于支撑轴10上,伸缩结构20具有回收位置以及向外扩张的伸出位置,伸缩结构20在外力的作用下能够由伸出位置移动至回收位置。
[0030]应用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在膨胀管底堵的伸缩结构20处于伸出位置时,其能够与膨胀管抵顶以形成膨胀管组件,在修补套管时,将上述膨胀管组件下入至预定位置,然后通过膨胀锥使膨胀管膨胀。当膨胀管膨胀后,为恢复井眼通道,使打捞工具与支撑轴10连接,并使伸缩结构20移动至回收位置,此时膨胀管底堵与膨胀管分离,通过打捞工具即可将膨胀管底堵整体提出。上述结构使得在恢复井眼通道时,不必再进行钻磨作业,一方面使得井下没有金属碎块的掉入,不会影响后期的采油作业;另一方面能够减少作业时间,提高作业效率。
[0031]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例中,膨胀管底堵在打捞上来后能够与新的膨胀管再次配合,能够重复使用,从而降低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膨胀管底堵,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轴(10),所述支撑轴(10)的底端为封堵端;伸缩结构(20),设置于所述支撑轴(10)上,所述伸缩结构(20)具有回收位置以及向外扩张的伸出位置,所述伸缩结构(20)在外力的作用下能够由所述伸出位置移动至所述回收位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膨胀管底堵,其特征在于,所述伸缩结构(20)包括沿所述支撑轴(10)径向移动的伸缩块(21),所述膨胀管底堵还包括:弹性件(30),设置于所述伸缩块(21)与所述支撑轴(10)之间。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膨胀管底堵,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轴(10)包括缩颈段(11),所述缩颈段(11)的外壁包括倾斜面(111),所述倾斜面(111)在所述支撑轴(10)的顶端至底端的方向上逐渐收缩,所述弹性件(30)位于所述伸缩块(21)下方以支撑所述伸缩块(21),所述伸缩块(21)在外力的作用下能够沿所述倾斜面(111)滑动以在所述伸出位置与所述回收位置之间切换。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膨胀管底堵,其特征在于,所述膨胀管底堵还包括:限位装置(40),套设于所述缩颈段(11)上,所述限位装置(40)具有沿所述支撑轴(10)的径向方向延伸的限位槽,所述伸缩块(21)设置于所述限位槽中,所述缩颈段(11)上具有台阶面(112),所述弹性件(30)能够将所述限位装置(40)抵接在所述台阶面(112)上。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膨胀管底堵,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装置(40)包括第一限位套(41)和第二限位套(42),所述第一限位套(41)与所述第二限位套(42)之间形成所述限位槽。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膨胀管底堵,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装置(40)还包括限位环(43),所述限位环(43)设置于所述第一限位套(41)的底部并向下延伸,至少部分所述限位环(43)位于所述伸缩块(21)的周向外侧。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膨胀管底堵,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轴(10)包括轴本体(12)以及螺接在所述轴本体(12)上的止挡套(13),所述弹性件(30)为弹簧,所述弹簧的第一端抵接在所述限位装置(40)的下表面上,所述弹簧的第二端抵接在所述止挡套(13)的上表面上。8....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尹洪伟朱英杰石德佩翟光华张全立徐丙贵郭建华王刚卢静张红艳张晔叶东庆赵文杰周世英刘继亮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石油集团工程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