废水连续絮凝混合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1663013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29 20:1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废水连续絮凝混合装置,其特征是:它包括废水进口(1)、絮凝剂进口(2)、封口法兰(3)、钢管(4)、斜板(5)、出水口(6);所述钢管(4)的上端与封口法兰(3)焊接连接,废水进口(1)和絮凝剂进口(2)与封口法兰(3)连接,在钢管(4)的内壁上从上到下安装有多层斜板(5),第一层斜板(5)向右方向倾斜,第二层斜板(5)向左方向倾斜,以此类推呈交替倾斜布置,相邻层之间留有间距,每层斜板的每块相邻斜板(5)之间留有间隙,每块斜板(5)均焊接于钢管(4)内壁上;所述出水口(6)设在所述钢管(4)的下部一侧。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制作与维护成本低、操作方便、运行高效、混合均匀。混合均匀。混合均匀。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废水连续絮凝混合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工业污水处理设备
,具体涉及废水连续絮凝混合装置。

技术介绍

[0002]污水处理站对废水生化处理前,需要对废水进行物化处理,以除去废水中的悬浮物。通常的做法是在反应槽中加入废水和絮凝剂聚氯化铝或聚丙烯酰胺,经过搅拌一定时间后,再送入沉淀槽中沉淀分离,该方法属于间歇处理法,存在操作繁琐、工作效率低、劳动强度大等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运行高效、制作与维护成本低、操作方便、混合均匀的废水连续絮凝混合装置。
[0004]为实现以上目的,本技术废水连续絮凝混合装置包括废水进口1、絮凝剂进口2、封口法兰3、钢管4、斜板5、出水口6;所述钢管4的上端与封口法兰3焊接连接,废水进口1和絮凝剂进口2与封口法兰3连接,在钢管4的内壁上从上到下安装有多层斜板5,第一层斜板5向右方向倾斜,第二层斜板5向左方向倾斜,以此类推呈交替倾斜布置,相邻层之间留有间距,每层斜板的每块相邻斜板5之间留有间隙,每块斜板5均焊接于钢管4内壁上;所述出水口6设在所述钢管4的下部一侧。
[0005]本技术废水连续絮凝混合装置,具有以下技术特点和有益效果:
[0006]1、加工制作成本低,流动阻力小,不易堵塞管道;
[0007]2、连续进行废水絮凝混合处理,操作简单,使用方便,有利于实现自动化控制;
[0008]3、可明显减少反应槽动力消耗,降低能耗。
附图说明
[0009]图1是本技术废水连续絮凝混合装置结构示意图。
[0010]图2是图1中A

A向剖视示意图
[0011]附图标记:废水进口1、絮凝剂进口2、封口法兰3、钢管4、斜板5、出水口6。
具体实施方式
[0012]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废水连续絮凝混合装置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0013]图1

图2所示,本技术废水连续絮凝混合装置包括废水进口1、絮凝剂进口2、封口法兰3、钢管4、斜板5、出水口6;所述钢管4的上端与封口法兰3焊接连接,废水进口1和絮凝剂进口2与封口法兰3连接,在钢管4的内壁上从上到下安装有多层斜板5,第一层斜板5向右方向倾斜,第二层斜板5向左方向倾斜,以此类推呈交替倾斜布置,相邻层之间留有间
距,每层斜板的每块相邻斜板5之间留有间隙,每块斜板5均焊接于钢管4内壁上;所述出水口6设在所述钢管4的下部一侧。
[0014]本技术废水连续絮凝混合装置作业时的操作流程如下:
[0015]废水与絮凝剂分别从废水进口1、絮凝剂进口2进入钢管4内,物料经过第一层斜板5时,沿着斜板5的表面向右下方流动,进行第一次混合;当物料流动到第二层斜板5时,由于斜板5倾斜方向改变,物料沿着斜板5的表面向左下方流动,进行第二次混合;当物料流到第三层斜板5时,斜板5倾斜方向又改变,物料沿着斜板5表面向右下方流动,进行第三次混合;当物料流到第四层斜板5时,斜板5倾斜方向继续改变,物料沿着斜板5表面向左下方流动,进行第四次混合;经过多次混合后的物料从出水口6流出。物料经过多层不同倾斜方向的斜板5后,可实现混合均匀的目的。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废水连续絮凝混合装置,其特征是:它包括废水进口(1)、絮凝剂进口(2)、封口法兰(3)、钢管(4)、斜板(5)、出水口(6);所述钢管(4)的上端与封口法兰(3)焊接连接,废水进口(1)和絮凝剂进口(2)与封口法兰(3)连接,在钢管(4)的内壁上从上到下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罗敏健
申请(专利权)人:龙岩卓越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