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示基板、彩膜基板、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1661517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29 20:1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显示基板、彩膜基板、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涉及显示技术领域,其中,显示基板包括:第一基底;多个像素电极,多个像素电极设置在第一基底上,多个像素电极呈阵列分布,多个像素电极中的至少一个包括透光电极部和反射电极部,透光电极部在第一基底上的正投影位于反射电极部在第一基底上的正投影的范围之外;其中,在多个像素电极的行方向上,任意两个相邻的像素电极之间存在间隔区域;多个反射结构,多个反射结构中的每个对应至少一个间隔区域,反射结构在第一基底上的正投影与相应的间隔区域在第一基底上的正投影存在交叠,且反射结构在行方向上的尺寸大于或等于间隔区域在行方向上的尺寸。等于间隔区域在行方向上的尺寸。等于间隔区域在行方向上的尺寸。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显示基板、彩膜基板、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显示
,具体涉及一种显示基板、彩膜基板、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技术介绍

[0002]显示设备可以分为透射式显示设备和反射式显示设备,透射式显示设备利用从背光源发射的光线作为光源进行显示。由于户外的环境光强度较高,为使透射式显示设备能够清晰地显示画面,需要提高透射式显示设备的亮度,而这会导致透射式显示设备的功耗增加。
[0003]反射式显示面板可以利用环境光作为光源进行显示,从而能够在达到足够亮度的同时,大大降低显示设备的功耗。然而,当户外的环境光亮度降低(例如夜晚)时,反射式显示面板的显示亮度也随之下降,显示效果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提出了一种显示基板、彩膜基板、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显示基板,其中,包括:
[0006]第一基底;
[0007]多个像素电极,所述多个像素电极设置在所述第一基底上,所述多个像素电极呈阵列分布,所述多个像素电极中的至少一个包括透光电极部和反射电极部,所述透光电极部在所述第一基底上的正投影位于所述反射电极部在所述第一基底上的正投影的范围之外;其中,在所述多个像素电极的行方向上,任意两个相邻的所述像素电极之间存在间隔区域;
[0008]多个反射结构,所述多个反射结构中的每个对应至少一个所述间隔区域,所述反射结构在所述第一基底上的正投影与相应的所述间隔区域在所述第一基底上的正投影存在交叠,且所述反射结构在所述行方向上的尺寸大于或等于所述间隔区域在所述行方向上的尺寸。
[0009]可选地,所述反射电极部上设置有第一开口,所述透光电极部位于所述第一开口中,且与所述反射电极部连接。
[0010]可选地,所述显示基板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一基底与所述像素电极之间的栅金属层,所述反射结构与所述栅金属层同层设置。
[0011]本技术还提供一种彩膜基板,其中,包括:
[0012]第二基底;
[0013]多个色阻,所述多个色阻设置在所述第二基底上,每个所述色阻设置有第二开口和位于所述第二开口一侧的第三开口,所述第二开口和所述第三开口用于在所述彩膜基板与显示基板对盒后,将所述显示基板中的像素电极的一部分露出。
等类似的词语并非限定于物理的或者机械的连接,而是可以包括电性的连接,不管是直接的还是间接的。“上”、“下”、“左”、“右”等仅用于表示相对位置关系,当被描述对象的绝对位置改变后,则该相对位置关系也可能相应地改变。
[0033]在一示例中,提供一种半透半反式显示面板,在高亮度环境下可以使用反射模式,而在低亮度环境下可以使用透射模式。相较于传统的反射式显示面板而言,半透半反式显示面板能够在低亮度的环境下的也实现较好的显示效果,从而提高显示面板的适用范围。但是,由于半透半反式显示面板将原本用于反射的区域设置为透射区域,因此,其反射率较低,导致在高亮度环境下的显示效果受到影响。
[0034]有鉴于此,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基板,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显示基板的平面图,如图1所示,该显示基板包括:第一基底11、多个像素电极12和反射结构13。多个像素电极12设置在第一基底11上,多个像素电极12呈阵列分布,多个像素电极12中的至少一个包括透光电极部12a和反射电极部12b,可选地,在本技术实施例中,多个像素电极12中的每个均包括透光电极部12a和反射电极部12b。透光电极部12a在第一基底11上的正投影位于反射电极部12b在第一基底11上的正投影的范围之外。其中,在多个像素电极12的行方向上,任意两个相邻的像素电极12之间存在间隔区域A。多个反射结构13中的每个对应至少一个间隔区域A,可选地,在本技术实施例中,反射结构13与间隔区域A一一对应设置。反射结构13在第一基底11上的正投影与相应的间隔区域A在第一基底11上的正投影存在交叠,且反射结构13在行方向上的尺寸大于或等于间隔区域A在行方向上的尺寸。
[0035]在本技术实施例中,透光电极部12a的位置和透光电极部12a的面积可以根据实际需要确定,在此不做限制。示例性地,为了使显示基板具有较高的反射率,可以使反射电极部12b的面积可以设置在透光电极部12a的面积的两倍以上。显示基板可以与彩膜基板进行对盒以得到显示面板。示例性地,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的示意图,如图4所示,显示面板可以是液晶显示面板,显示面板还包括公共电极(图中未示出),像素电极12可以和公共电极相配合,以产生能够驱动液晶层30中的液晶偏转的电信号。在显示基板远离液晶层30的一侧还可以设置背光模组(图中未示出),背光模组出射的第一光线可以经过透光电极部12a射至液晶层30,液晶层30可以在电信号的驱动下对第一光线进行调整,进而实现透射式显示。反射电极部12b可以将外界的环境光(下文称为第二光线)反射至液晶层30中,液晶层30可以在电信号的驱动下对第二光线进行调整,进而实现反射式显示。可选地,反射结构13可以与显示基板中能够进行反射的膜层同层设置,这样,仅需改变掩膜板的图案即可实现反射结构13的制备,工艺简单。同时,反射结构13能够使更多的第二光线反射至液晶层30中,从而可以提高显示基板的反射率。
[0036]综上,采用本技术实施例的显示基板,其可以实现透射式显示和反射式显示,同时,由于利用反射结构13还可以进一步提高反射率,从而能够提高在高亮度环境下的显示效果。
[0037]下面结合图1至图2b对本技术实施例的显示基板的结构进行详细说明,图2a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显示基板的纵剖图之一,结合图1和图2a所示,在一些具体实施例中,反射电极部12b上设置有第一开口,透光电极部12a位于第一开口中,且与反射电极部12b连接。
[0038]示例性地,反射电极部12b远离第一基底11的一侧设置有连接部12c,反射电极部
12b通过连接部12c与透光电极部12a连接,连接部12c可以与透光电极部12a为一体结构。
[0039]在本技术实施例中,对透光电极部12a的形状不做限定,示例性地,透光电极部12a的形状可以为正方形、矩形等规则或者不规则的多边形,也可以为圆形或椭圆形等。例如,透光电极部12a的形状可以为正方形,其长度可以设置为29μm。
[0040]在本技术实施例中,在形成像素电极12时,可以先形成反射电极部材料层,可选地,反射电极部材料层可以包括金属和金属合金等,例如,反射电极部材料层可以包括金(Au)、金的合金、银(Ag)、银的合金、铝(Al)、铝的合金、铜(Cu)、铜的合金。之后,在反射电极部材料层上形成第一开口,以得到反射电极部12b。之后,在反射电极部12b上形成透光电极部材料层,且使透光电极部材料层的一部分位于反射电极部12b远离第一基底11的一侧,另一部分位于第一开口中,从而得到位于第一开口中的透光电极部12a,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显示基板,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基底;多个像素电极,所述多个像素电极设置在所述第一基底上,所述多个像素电极呈阵列分布,所述多个像素电极中的至少一个包括透光电极部和反射电极部,所述透光电极部在所述第一基底上的正投影位于所述反射电极部在所述第一基底上的正投影的范围之外;其中,在所述多个像素电极的行方向上,任意两个相邻的所述像素电极之间存在间隔区域;多个反射结构,所述多个反射结构中的每个对应至少一个所述间隔区域,所述反射结构在所述第一基底上的正投影与相应的所述间隔区域在所述第一基底上的正投影存在交叠,且所述反射结构在所述行方向上的尺寸大于或等于所述间隔区域在所述行方向上的尺寸。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基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射电极部上设置有第一开口,所述透光电极部位于所述第一开口中,且与所述反射电极部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基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基板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一基底与所述像素电极之间的栅金属层,所述反射结构与所述栅金属层同层设置。4.一种彩膜基板,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二基底;多个色阻,所述多个色阻设置在所述第二基底上,每个所述色阻设置有第二开口和位于所述第二开口一侧的第三开口,所述第二开口和所述第三开口用于在所述彩膜基板与显示基板对盒后,将所述显示基板中的像素电极的一部分露出。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彩膜基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色阻包括至少一个第一色阻和至少一个第二色阻,所述第一色阻的颜色与所述第二色阻的颜色不同;所述第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家星钟璇武晓娟袁洪亮毕谣段金帅边若梅秦相磊许星曲峰赵欣欣王建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京东方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