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尺寸可定制的自然吸气助燃高效燃气餐厨炉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661493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29 20:14
一种尺寸可定制的自然吸气助燃高效燃气餐厨炉具,包括炉架、锅胆、燃烧室、排烟管和燃气燃烧头,锅胆固定在炉架上,锅胆底部为燃烧室,燃烧室底面开有燃气燃烧头安装口,燃气燃烧头固定在燃烧室内,排烟管下端与燃烧室连通,锅胆底面固定有多颗传热钉。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锅胆可以根据安装位置的尺寸灵活定制尺寸。锅胆底部固定的传热钉设置在锅胆底部外壁,在增加了传热效率的同时,使得锅胆内部空间平滑,无缝隙无死角,方便清洗,更利于汤勺锅内活动,即活动汤勺中因为不存在与汤勺抵触四角,因此不会费力,而且菜叶不会构成积留,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有效利用锅体的底面,进而提升吸热面积,进而达到节能效果。进而达到节能效果。进而达到节能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尺寸可定制的自然吸气助燃高效燃气餐厨炉具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具体是一种尺寸可定制的自然吸气助燃高效燃气餐厨炉具。

技术介绍

[0002]在餐饮业商家数量庞大,其店铺中厨房的布局、尺寸各异,锅炉又是厨房中不可或缺的基本设备,厂家面向市场提供的锅炉尺寸规格是有限的,不能与所有餐饮厨房的布局尺寸完美的匹配,因此商家在厨房设计时要向锅炉的形状尺寸摆放位置进行妥协,而这种妥协会造成空间利用的不充分以及操作人员的不方便不顺手,因此需要设计一种尺寸可定制的餐厨锅炉。对于燃气锅炉,燃气燃烧的火焰在锅炉底部对锅胆内的物料进行加热,现有烹调锅的外侧锅底都是光滑的,受热面积较小,且传热强度较低,不利于将炉灶内的热量传入锅内,火焰的热量不能充分利用,燃气浪费较多。有些锅炉通过在锅体内设置传热器的方式解决了传热效率低的问题,但这又带来了锅内有狭缝,不易清洗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尺寸可定制的自然吸气助燃高效燃气餐厨炉具。
[0004]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
[0005]一种尺寸可定制的自然吸气助燃高效燃气餐厨炉具,包括炉架、锅胆、燃烧室、排烟管和燃气燃烧头,锅胆固定在炉架上,锅胆底部为燃烧室,燃烧室底面开有燃气燃烧头安装口,燃气燃烧头固定在燃烧室内,排烟管下端与燃烧室连通,锅胆底面固定有多颗传热钉;
[0006]所述锅胆包括组件一和和组件二,
[0007]组件一为U形件,U形件为一块矩形板材,U形件的三个面分别为锅胆前面、锅胆左面和锅胆后面,
[0008]锅胆前面与锅胆左面之间的连接棱为折痕一,
[0009]锅胆左面与锅胆后面之间的连接棱为折痕二,
[0010]组件二为L形件,L形件为一块矩形板材,L形件包括锅胆底面、锅胆右面、边条一、边条二、边条三、边条四和边条五,
[0011]锅胆底面和锅胆右面之间的连接棱为折痕三,
[0012]锅胆底面与边条一之间的连接棱为折痕四,
[0013]锅胆底面与边条二之间的连接棱为折痕五,
[0014]锅胆底面与边条三之间的连接棱为折痕六,
[0015]锅胆右面与边条四之间的连接棱为折痕七,
[0016]锅胆右面与边条五之间的连接棱为折痕八,
[0017]边条一、边条二、边条三、边条四、边条五分别沿折痕四、折痕五、折痕六、折痕七、
折痕八向锅胆外侧延伸,
[0018]边条一与锅胆前面的下边沿焊接固定,
[0019]边条二与锅胆左面的下边沿焊接固定,
[0020]边条三与锅胆后面的下边沿焊接固定,
[0021]边条四与锅胆前面的右边沿焊接固定,
[0022]边条五与锅胆后面的右边沿焊接固定;
[0023]所述燃烧室包括处于竖直方向的燃烧室侧面、处于水平方向的燃烧室底面、边条六、边条七、边条八、边条九、边条十和边条十一,所述边条六、边条七、边条八、边条九、边条十处于竖直方向,边条十一处于水平方向,
[0024]燃烧室侧面与燃烧室底面之间的连接棱为折痕九;
[0025]燃烧室底面与边条六之间的连接棱为折痕十;
[0026]燃烧室底面与边条七之间的连接棱为折痕十一;
[0027]燃烧室底面与边条八之间的连接棱为折痕十二;
[0028]燃烧室侧面与边条九之间的连接棱为折痕十三;
[0029]燃烧室侧面与边条十之间的连接棱为折痕十四;
[0030]燃烧室侧面与边条十一之间的连接棱为折痕十五;
[0031]边条六与折痕十相对的边沿与锅胆后面的下边沿焊接固定,
[0032]边条七与折痕十一相对的边沿与锅胆前面的下边沿焊接固定,
[0033]边条八与折痕十二相对的边沿与锅胆右面的下边沿焊接固定,
[0034]边条九与折痕十三相对的边沿与锅胆前面的左边沿焊接固定,
[0035]边条十与折痕十四相对的边沿与锅胆后面的左边沿焊接固定,
[0036]边条十一与折痕十五相对的边沿与锅胆左面焊接固定,
[0037]边条六、边条七、边条八、边条九、边条十、边条十一两两相邻处焊接固定,
[0038]边条十一上开设有排烟管连接口,燃烧室底面开设有燃气燃烧头安装口,
[0039]燃烧室为燃烧室侧面、锅胆左面、燃烧室底面、锅胆底面、边条六、边条七、边条八、边条九、边条十、边条十一合围形成的空间。
[0040]所述传热钉为螺柱,螺柱由电容储能螺柱焊机焊接固定在锅胆底部。
[0041]还包括排水管,排水管安装在锅胆底部。
[0042]还包括反光镜,固定在燃气燃烧头安装开口下方的炉架上。
[0043]所述锅胆四周覆盖有保温棉。
[0044]所述矩形板材为不锈钢板。
[0045]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技术具备的有益效果:
[0046]1、本技术的锅胆可以根据安装位置的尺寸灵活定制尺寸。
[0047]2、本技术通过组件一和组件二的装配得到锅胆,使得立方体锅胆的焊接边最少,而且所有焊缝都是通过边条的方式焊接,边条与锅体壁面平行,焊接时工人手位方便,可以平滑的进行焊接,焊缝牢固不易穿漏。
[0048]3、锅胆底部固定的传热钉设置在锅胆底部外壁,在增加了传热效率的同时,使得锅胆内部空间平滑,无缝隙无死角,方便清洗,更利于汤勺锅内活动,即活动汤勺中因为不存在与汤勺抵触四角,因此不会费力,而且菜叶不会构成积留。本技术通过传热钉由电
容储能螺柱焊机一颗一颗地焊接固定在锅胆底部,这种焊接方法方便快速,可以在安装现场加工,不需向专业的焊接工厂定制,并且传热钉的阵列式分布,分布的形状尺寸也可根据实际需要定制,本技术能够有效利用锅体的底面,进而提升吸热面积,进而达到节能效果。
附图说明
[0049]图1为本技术所述的第一块矩形板材的剪裁翻折示意图。
[0050]图2为本技术所述的组件一的示意图。
[0051]图3为本技术所述的第二块矩形板材的剪裁翻折示意图。
[0052]图4为本技术所述的组件二的示意图。
[0053]图5为本技术所述的组件一与组件二装配成锅胆的示意图。
[0054]图6为本技术所述的锅胆的仰视图。
[0055]图7为本技术所述的锅胆的俯视图。
[0056]图8为本技术所述的锅胆的右视图。
[0057]图9为本技术所述的第三块矩形板材的剪裁翻折示意图。
[0058]图10为本技术所述的第三块矩形板材的剪裁翻折成立体状态时的示意图。
[0059]图11为本技术所述的锅胆与燃烧室的装配示意图。
[0060]图12为本技术所述的高效燃气餐厨炉具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61]图中,锅胆前面1,锅胆左面2,锅胆后面3,锅胆底面4,锅胆右面5,燃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尺寸可定制的自然吸气助燃高效燃气餐厨炉具,其特征在于,包括炉架、锅胆、燃烧室、排烟管和燃气燃烧头,锅胆固定在炉架上,锅胆底部为燃烧室,燃烧室底面开有燃气燃烧头安装口,燃气燃烧头固定在燃烧室内,排烟管下端与燃烧室连通,锅胆底面固定有多颗传热钉;所述锅胆包括组件一和和组件二,组件一为U形件,U形件为一块矩形板材,U形件的三个面分别为锅胆前面、锅胆左面和锅胆后面,锅胆前面与锅胆左面之间的连接棱为折痕一,锅胆左面与锅胆后面之间的连接棱为折痕二,组件二为L形件,L形件为一块矩形板材,L形件包括锅胆底面、锅胆右面、边条一、边条二、边条三、边条四和边条五,锅胆底面和锅胆右面之间的连接棱为折痕三,锅胆底面与边条一之间的连接棱为折痕四,锅胆底面与边条二之间的连接棱为折痕五,锅胆底面与边条三之间的连接棱为折痕六,锅胆右面与边条四之间的连接棱为折痕七,锅胆右面与边条五之间的连接棱为折痕八,边条一、边条二、边条三、边条四、边条五分别沿折痕四、折痕五、折痕六、折痕七、折痕八向锅胆外侧延伸,边条一与锅胆前面的下边沿焊接固定,边条二与锅胆左面的下边沿焊接固定,边条三与锅胆后面的下边沿焊接固定,边条四与锅胆前面的右边沿焊接固定,边条五与锅胆后面的右边沿焊接固定;所述燃烧室包括处于竖直方向的燃烧室侧面、处于水平方向的燃烧室底面、边条六、边条七、边条八、边条九、边条十和边条十一,所述边条六、边条七、边条八、边条九、边条十处于竖直方向,边条十一处于水平方向,燃烧室侧面与燃烧室底面之间的连接棱为折痕九;燃烧室底面与边条六之间的连接棱为折痕十;燃烧室底面与边条七之间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同敏
申请(专利权)人:广西南宁华能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