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皮带输送机构及生产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1660326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29 20:1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皮带输送机构及生产系统,涉及输送装置技术领域。该皮带输送机构包括第一皮带线及第二皮带线;第一皮带线包括第一机架、第一滚筒及第一皮带,第一机架设置有第一下料端,第一滚筒设置于第一下料端,第一皮带套设于第一滚筒上;第二皮带线包括第二机架、第二滚筒及第二皮带,第二机架设置有第二上料端,第二上料端与第一下料端搭接,第二滚筒设置于第二上料端,第二滚筒与第一滚筒在同一水平面上的垂直投影至少部分重合,第二皮带套设于第二滚筒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皮带输送机构具有能够避免卡料,适用于小尺寸物料的特点。的特点。的特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皮带输送机构及生产系统


[0001]本技术涉及输送装置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皮带输送机构及生产系统。

技术介绍

[0002]皮带输送机构广泛应用于家电、电子等产生作业环节,完整的皮带输送机构由多条皮带线组合而成。
[0003]目前,市面上的皮带输送机构,其水平衔接的两条皮带线的连接处通常需要预留20mm至50mm的张紧间隙。此类皮带输送机构在运输小尺寸物料时,易将物料卡在张紧间隙处,造成异常停线,甚至产品损坏。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解决的问题是现有的皮带输送机构易卡料,不适用于小尺寸物料。
[0005]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皮带输送机构,具有能够避免卡料,适用于小尺寸物料的特点。
[0006]本技术的实施例提供一种皮带输送机构,包括第一皮带线及第二皮带线;
[0007]所述第一皮带线包括第一机架、第一滚筒及第一皮带,所述第一机架设置有第一下料端,所述第一滚筒设置于所述第一下料端,所述第一皮带套设于所述第一滚筒上;
[0008]所述第二皮带线包括第二机架、第二滚筒及第二皮带,所述第二机架设置有第二上料端,所述第二上料端与所述第一下料端搭接,所述第二滚筒设置于所述第二上料端,所述第二滚筒与所述第一滚筒在同一水平面上的垂直投影至少部分重合,所述第二皮带套设于所述第二滚筒上。
[0009]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滚筒靠近所述第二机架的一端在水平方向上越过所述第二滚筒的轴心位置。
[0010]本技术的实施例提供的皮带输送机构,第一机架设置的第一下料端与第二机架设置的第二上料端搭接,第一滚筒设置于第一下料端,第二滚筒设置于第二上料端,第二滚筒与第一滚筒在同一水平面上的垂直投影至少部分重合。在实际应用中,第一皮带输送的物料由第一下料端掉落后,由于第二滚筒与第一滚筒在同一水平面上的垂直投影至少部分重合,物料直接掉落在第二上料端,第一下料端与第二上料端之间没有水平间隙,不会发生卡料现象。
[0011]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皮带线还包括第三滚筒,所述第三滚筒设置于所述第二机架上,所述第二皮带套设于所述第二滚筒及所述第三滚筒上,且由所述第二滚筒至所述第三滚筒,所述第二皮带斜向上倾斜。
[0012]由第二滚筒至第三滚筒,第二皮带斜向上倾斜,保证了第二机架的第二上料端的上方空间能够预留足够空间供第一机架的第一下料端伸入,避免第一机架直接重叠在第二机架上,占用过多的竖直空间。
[0013]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三滚筒的顶部与所述第一滚筒的顶部处于同一水平线上。
[0014]第三滚筒的顶部与第一滚筒的顶部处于同一水平线,能够实现第一皮带与第二皮带处于同一水平面,进而能够实现第一机架与第二机架平齐,不额外占用竖直空间。
[0015]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皮带线还包括第四滚筒,所述第四滚筒设置于所述第二机架上,且所述第四滚筒与所述第二皮带的外侧壁抵持。
[0016]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滚筒的顶部和所述第三滚筒的顶部之间的连线,与所述第二滚筒的底部和所述第四滚筒的底部之间的连线平行。
[0017]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四滚筒设置于所述第三滚筒的竖直下方。
[0018]第四滚筒设置于第三滚筒的竖直下方,且第二滚筒的顶部与第三滚筒的顶部之间的连线,与第二滚筒的底部与第四滚筒的底部之间的连线平行。第四滚筒实现对第二皮带的预紧,保证第二皮带平稳转动。
[0019]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皮带与所述第一皮带之间形成间隙。
[0020]第二皮带与第一皮带之间形成间隙,防止第二皮带与第一皮带在运行中发生相互干涉,产生摩擦力。
[0021]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机架、所述第一滚筒、所述第一皮带、所述第二机架、所述第二滚筒及所述第二皮带之间满足以下关系:
[0022]2d+2δ<h,其中,d表征所述第一滚筒与所述第二滚筒的直径,δ表征所述第一皮带与所述第二皮带的厚度,h表征所述第一机架与所述第二机架的高度。
[0023]本技术的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生产系统,包括所述的皮带输送机构,所述皮带输送机构,包括第一皮带线及第二皮带线;所述第一皮带线包括第一机架、第一滚筒及第一皮带,所述第一机架设置有第一下料端,所述第一滚筒设置于所述第一下料端,所述第一皮带套设于所述第一滚筒上;所述第二皮带线包括第二机架、第二滚筒及第二皮带,所述第二机架设置有第二上料端,所述第二上料端与所述第一下料端搭接,所述第二滚筒设置于所述第二上料端,所述第二滚筒与所述第一滚筒在同一水平面上的垂直投影至少部分重合,所述第二皮带套设于所述第二滚筒上。
附图说明
[0024]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皮带输送机构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0025]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皮带输送机构的部分结构的剖视图;
[0026]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皮带输送机构的部分结构在第一视角下的结构示意图。
[0027]附图标记说明:
[0028]100

皮带输送机构;110

第一皮带线;111

第一机架;1111

第一容置缺口;1113

第一安装板;112

第一下料端;113

第一滚筒;115

第一皮带;117

第五滚筒;130

第二皮带线;131

第二机架;1311

第二容置缺口;1313

第二安装板;132

第二上料端;133

第二滚筒;135

第二皮带;137

第三滚筒;139

第四滚筒。
具体实施方式
[0029]为使本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为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做详细的说明。
[0030]图1所示为本实施例提供的皮带输送机构100的部分结构示意图,图2所示为本实施例提供的皮带输送机构100的部分结构的剖视图,请结合参照图1及图2。
[0031]本实施例提供的皮带输送机构100包括第一皮带线110与第二皮带线130,第一皮带线110与第二皮带线130之间不存张紧间隙,适用于小尺寸物料运输,不会发生卡料现象,保证运输过程的顺利进行,避免物料损坏。
[0032]第一皮带线110包括第一机架111、第一滚筒113及第一皮带115,第一机架111分别设置有第一上料端(图中未示出)及第一下料端112,第一滚筒113设置于第一下料端112,第一皮带115套设于第一滚筒113上。第一上料端同样设置有滚筒,第一皮带115套设于第一上料端的滚筒与第一滚筒113上,实现由第一上料端至第一下料端112的物料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皮带输送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皮带线(110)及第二皮带线(130);所述第一皮带线(110)包括第一机架(111)、第一滚筒(113)及第一皮带(115),所述第一机架(111)设置有第一下料端(112),所述第一滚筒(113)设置于所述第一下料端(112),所述第一皮带(115)套设于所述第一滚筒(113)上;所述第二皮带线(130)包括第二机架(131)、第二滚筒(133)及第二皮带(135),所述第二机架(131)设置有第二上料端(132),所述第二上料端(132)与所述第一下料端(112)搭接,所述第二滚筒(133)设置于所述第二上料端(132),所述第二滚筒(133)与所述第一滚筒(113)在同一水平面上的垂直投影至少部分重合,所述第二皮带(135)套设于所述第二滚筒(133)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皮带输送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滚筒(113)靠近所述第二机架(131)的一端在水平方向上越过所述第二滚筒(133)的轴心位置。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皮带输送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皮带线(130)还包括第三滚筒(137),所述第三滚筒(137)设置于所述第二机架(131)上,所述第二皮带(135)套设于所述第二滚筒(133)及所述第三滚筒(137)上,且由所述第二滚筒(133)至所述第三滚筒(137),所述第二皮带(135)斜向上倾斜。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皮带输送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滚筒(...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冯小平刘江锋朱学义李风雷彭冬冬赵亚兵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奥克斯智能电气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