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配电室的楼板地面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657539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29 20:0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配电室的楼板地面结构,该楼板地面结构包括设备沟、电缆沟、设在电缆沟上的盖板、布设在设备沟和电缆沟内的惰性气体灭火结构,所述设备沟和电缆沟由砖砌墙围设而成;所述惰性气体灭火结构包括设在设备沟和电缆沟内壁上的通气管道、设在通气管道一端的惰性气源、设在通气管道另一端的风机;所述惰性气源和通气管道之间设有电动阀,所述通气管道上沿轴向设有多个支管;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用以解决二层及以上楼层地面铺设电缆不便、电缆安全防护不足的问题。全防护不足的问题。全防护不足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配电室的楼板地面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配电室地面结构,具体涉及在二层及以上楼层设置配电室时,配电室的楼板地面结构。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现代工厂的发展,节约厂区占地面积的要求,变配电室建二层甚至多层的越来越多。变配电室强弱电布线繁杂,首层通常地面设置电缆沟敷设电缆,但二层及以上楼层地面下就是楼板,无法设置电缆沟,只能通过电缆夹层或沿电缆桥架敷设电缆,但电缆夹层高一般不低于1.9米,造成整个建筑物高度增加,土建成本增高;电缆桥架都是明敷,安全防护不足,维护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配电室的楼板地面结构;用以解决二层及以上楼层地面铺设电缆不便、电缆安全防护不足的问题。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0005]一种配电室的楼板地面结构,包括设备沟、电缆沟、设在电缆沟上的盖板,还包括布设在设备沟和电缆沟内的惰性气体灭火结构,所述设备沟和电缆沟由砖砌墙围设而成。
[0006]进一步,所述惰性气体灭火结构包括设在设备沟和电缆沟内壁上的通气管道、设在通气管道一端的惰性气源、设在通气管道另一端的风机;所述惰性气源和通气管道之间设有电动阀,所述通气管道上沿轴向设有多个支管。
[0007]进一步,所述惰性气源采用氮气钢瓶、二氧化碳钢瓶或二氧化碳发生器。
[0008]进一步,所述电缆沟和设备沟内设有烟雾传感器和温度传感器。
[0009]进一步,该楼板地面结构还包括控制器,所述电动阀、风机、烟雾传感器和温度传感器分别与控制器电连接。
[0010]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1]本技术在结构设计上针对二层及以上楼层地面的特点,通过砖砌墙围设形成设备沟和电缆沟,建造成本低、维护方便;同时,采用惰性气体灭火结构来实现火灾防控,发生电缆火灾时,利用惰性气体填充设备沟和电缆沟,采用窒息原理进行灭火。
附图说明
[0012]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13]图2为本技术中通气管道再设备沟和电缆沟内的布设结构示意图;
[0014]图3为本技术的系统控制框图。
[0015]其中,1

设备沟;2

电缆沟;3

盖板;4

通气管道;5

惰性气源;6

风机;7

电动阀;8

支管;9

烟雾传感器;10

温度传感器;11

控制器。
具体实施方式
[0016]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
[0017]如图1至3所示,一种配电室的楼板地面结构,包括设备沟1、电缆沟2、设在电缆沟2上的盖板3,还包括布设在设备沟1和电缆沟2内的惰性气体灭火结构。
[0018]设备沟1用于支撑配电柜,电缆沟2用于电缆的排放;设备沟1和电缆沟2在建造时,基于二层以上楼板无法挖设沟槽,因此,在楼板上侧通过建设砖砌墙而围成设备沟1和电缆沟2,同时砖砌墙对电缆的防护效果更好;砖砌墙会在楼板上侧突出,因此可根据配电室空间大小继续建设砖砌墙,相邻砖砌墙之间铺设水泥板形成新的且平整的地面;也可在设备沟砖砌墙一侧设置调节,用以方便对配电柜及电缆的检修/察看。盖板3可采用花纹钢板,沿电缆沟2长度方向设置多块,盖板3上可设置拉环,用以方便盖板3的翻转或移动。
[0019]惰性气体灭火结构用于设备沟1和电缆沟2的火灾防控,惰性气体灭火结构利用惰性气体填充设备沟1和电缆沟2减少沟内氧气含量来实现灭火。具体的,惰性气体灭火结构包括通气管道4、惰性气源5和风机6;通气管道4采用无缝钢管,通气管道4固定在设备沟1和电缆沟2内壁上并偏向上侧,通气管道4上沿轴向设有多个支管8,支管8倾斜向下布设;惰性气源5可采用氮气钢瓶、二氧化碳钢瓶或二氧化碳发生器;如采用氮气钢瓶或二氧化碳钢瓶,应将氮气钢瓶或二氧化碳钢瓶竖直放置在阴凉处,且不置于配电室内;为方便氮气钢瓶或二氧化碳钢瓶的排气,在惰性气源5和通气管道4一个端口之间设有电动阀7;如采用二氧化碳发生器可选用工业二氧化碳发生器,二氧化碳发生器置于远离火灾的安全区域;风机6连接通气管道4另一个端口,风机6用于电缆沟2和设备沟1的降温,同时风机6也可用于惰性气体的排放。
[0020]为实现电缆沟2和设备沟1的火灾预防,在电缆沟2和设备沟1内设置烟雾传感器9和温度传感器10;烟雾传感器9和温度传感器10在电缆沟2和设备沟1各设置一个,且固定在砖砌墙内壁上;烟雾传感器9和温度传感器10可接入已有的火灾报警系统中,电动阀7和风机6也接入已有的火灾报警系统中,利用已有火灾报警系统的控制器进行协调控制;当独立设置一个配电室火灾防控系统时,可增设一个带数控显示屏的控制器11,控制器设在配电室内;烟雾传感器9和温度传感器10接入控制器11,电动阀7和风机6也接入控制器11,利用控制器11进行综合控制。
[0021]本技术在建造时:在配电室楼板地面上直接堆砌一定高度的砖砌墙,砖砌墙由非粘土烧结实心砖和水泥水泥砂浆砌筑而成;砖砌墙预留一定高度的素混凝土压顶,用以方便盖板3和其他支撑件的连接 ,例如方便扁钢在设备沟上的连接;设备沟1和电缆沟2并排布设,之间开设孔洞用于电缆的穿插;砖砌墙内壁设置托勾用于支撑和固定通气管道4;通气管道4布设完成后,将风机6的一个连接口通过软管与通气管道4的另一端口连接,风机6置于配电室内,风机6的另一接口通过管路引至室外;惰性气源5连接电动阀7、电动阀7通过软管与通气管道4的一个端口连接;烟雾传感器9和温度传感器10安装在设备沟1和电缆沟2内壁上,设置数量和位置可根据需要而定;控制器11设在配电室墙壁上。
[0022]火灾防控过程中:烟雾传感器9和温度传感器10时时检测设备沟1和电缆沟2内的烟雾和温度状态,并将检测的状态信息发送给控制器11;如温度传感器10反馈的沟内温度值较高,且不存在火灾风险的情况下,工作人员可利用控制器11控制风机6启动,对设备沟1和电缆沟2进行降温;如烟雾传感器9或温度传感器10反馈的温度超出设定报警值时,控制
器11控制电动阀7开启一定时间,风机6保持关闭状态;惰性气体利用通气管道4进入设备沟1和电缆沟2内,降低沟内氧气含量,实现灭火目的; 灭火后风机6启动,将惰性气体排出。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配电室的楼板地面结构,包括设备沟(1)、电缆沟(2)、设在电缆沟(2)上的盖板(3),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布设在设备沟(1)和电缆沟(2)内的惰性气体灭火结构,所述设备沟(1)和电缆沟(2)由砖砌墙围设而成。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配电室的楼板地面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惰性气体灭火结构包括设在设备沟(1)和电缆沟(2)内壁上的通气管道(4)、设在通气管道(4)一端的惰性气源(5)、设在通气管道(4)另一端的风机(6);所述惰性气源(5)和通气管道(4)之间设有电动阀(7),所述通气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强赵悦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市政工程西北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