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李潇珊专利>正文

一种脑卒中康复用上肢被动活动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1656070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29 20:0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脑卒中康复用上肢被动活动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内部开设有固定腔,所述固定腔的内底壁固定连接有固定架,所述固定架的内部固定连接有主电机,所述主电机的外侧壁转动连接有螺纹丝杆,所述螺纹丝杆的外侧活动连接有移动板,所述移动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辅电机,所述辅电机的上表面转动连接有转动轴,所述转动轴的顶部固定连接有主气缸,所述主气缸的上表面活动连接有主活塞杆,所述主活塞杆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后支撑架,通过设置在底座内部的主电机、辅电机和主气缸,使主电机、辅电机和主气缸工作带动后支撑架进行移动,从而带动上肢进行移动和转动,使上肢的运动方式和强度更加全面,从而加快上肢的恢复速度。的恢复速度。的恢复速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脑卒中康复用上肢被动活动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脑卒中康复
,特别是涉及一种脑卒中康复用上肢被动活动装置。

技术介绍

[0002]“脑卒中”又称“中风”、“脑血管意外”,是一种急性脑血管疾病,是由于脑部血管突然破裂或因血管阻塞导致血液不能流入大脑而引起脑组织损伤的一组疾病,包括缺血性和出血性卒中,缺血性卒中的发病率高于出血性卒中,占脑卒中总数的60%~70%。颈内动脉和椎动脉闭塞和狭窄可引起缺血性脑卒中,年龄多在40岁以上,男性较女性多,严重者可引起死亡,出血性卒中的死亡率较高。
[0003]目前市面上的上肢被动活动装置在使用时,大多对上肢固定进行升降运动,对上肢恢复的动作较少,从而使上肢的恢复速度较慢,且上肢在运动恢复时难以对时间进行把控,易导致恢复运动时间较长和不足,从而对上肢的恢复造成影响,为此我们提出一种脑卒中康复用上肢被动活动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一种脑卒中康复用上肢被动活动装置,通过设置的主电机、辅电机和主气缸带动后支撑架进行移动和转动,使上肢的运动幅度和动作更加全面,从而加快上肢的恢复速度,通过设置的辅气缸配合辅活塞杆带动控制面板进行转动,从而便于使用者对使用的时间和使用强度进行把控。
[000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脑卒中康复用上肢被动活动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内部开设有固定腔和安装腔,且固定腔对称设有两个,两个所述固定腔的内底壁均固定连接有固定架,两个所述固定架的内部均固定连接有主电机,且主电机对称设有多个,多个所述主电机的外侧壁均转动连接有螺纹丝杆,多个所述螺纹丝杆的外侧活动连接有移动板,且移动板对称设有两个,两个所述移动板的上表面均固定连接辅电机,两个所述辅电机的上表面均转动连接有转动轴,两个所述转动轴的顶部均固定连接有主气缸,两个所述主气缸的上表面均活动连接有主活塞杆,两个所述主活塞杆的顶部均固定连接有后支撑架,所述安装腔的内壁固定连接有辅气缸,所述安装腔的内底壁转动连接有辅活塞杆,且辅活塞杆对称设有两个,所述安装腔的外侧壁活动连接有控制面板,两个所述辅活塞杆的一端均与控制面板的外表面活动连接。
[0006]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两个所述后支撑架的外侧壁均固定连接有支撑杆且支撑杆设有多个,多个所述支撑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前支撑架,且前支撑架对称设有两个。
[0007]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底座为U形,所述控制面板与底座内表面转动连接,且两个固定腔分别位于安装腔的两侧。
[0008]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两个所述移动板的上表面均固定连接有安
装架,两个所述辅电机均固定连接有安装架的内部。
[0009]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两个所述移动板的内部均开设有螺纹槽,且螺纹槽设有多个,多个所述螺纹丝杆的一端均穿过螺纹槽与固定腔的内侧壁转动连接。
[0010]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两个所述固定腔的顶部均活动连接有固定板,两个所述固定板的上表面均开设有移动槽,两个所述主活塞杆的部分均位于移动槽的内部。
[0011]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底座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支撑腿,且支撑腿对称设有多个,多个所述支撑腿的下表面均固定连接有支撑块。
[00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能达到的有益效果是:
[0013]1、通过设置在底座内部的主电机,使主电机工作通过螺纹丝杆带动移动板和辅电机进行移动,使辅电机工作通过转动轴带动主气缸进行转动,使主气缸工作通过主活塞杆带动后支撑架进行移动,从而带动上肢进行移动和转动,使上肢的运动方式和强度更加全面,从而加快上肢的恢复速度。
[0014]2、通过设置在底座内部的辅气缸,使辅气缸工作,通过辅活塞杆带动控制面板进行转动,从而便于使用人员对控制面板进行观察,通过设置的控制面板对上肢被动活动装置的运动强度和恢复时间进行把控,从而防止恢复运动的时间较长或不足。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本技术的立体图;
[0016]图2为本技术的立体爆炸图;
[0017]图3为本技术的立体正剖视图;
[0018]图4为本技术的图3中A处的结构放大图。
[0019]其中:1、底座;2、固定腔;3、固定架;4、主电机;5、螺纹丝杆;6、移动板;7、安装架;8、辅电机;9、转动轴;10、主气缸;11、主活塞杆;12、后支撑架;13、支撑杆;14、前支撑架;15、固定板;16、移动槽;17、安装腔;18、辅气缸;19、辅活塞杆;20、控制面板;21、支撑腿;22、支撑块。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为了使本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技术,但下述实施例仅仅为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全部。基于实施方式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下述实施例中的实验方法,如无特殊说明,均为常规方法,下述实施例中所用的材料、试剂等,如无特殊说明,均可从商业途径得到。
[0021]实施例:
[0022]如图1

图4所示,一种脑卒中康复用上肢被动活动装置,包括底座1,底座1的内部开设有固定腔2和安装腔17,且固定腔2对称设有两个,两个固定腔2的内底壁均固定连接有固定架3,两个固定架3的内部均固定连接有主电机4,且主电机4对称设有多个,多个主电机4的外侧壁均转动连接有螺纹丝杆5,多个螺纹丝杆5的外侧活动连接有移动板6,且移动板6
对称设有两个,两个移动板6的上表面均固定连接辅电机8,两个辅电机8的上表面均转动连接有转动轴9,两个转动轴9的顶部均固定连接有主气缸10,两个主气缸10的上表面均活动连接有主活塞杆11,两个主活塞杆11的顶部均固定连接有后支撑架12,安装腔17的内壁固定连接有辅气缸18,安装腔17的内底壁转动连接有辅活塞杆19,且辅活塞杆19对称设有两个,安装腔17的外侧壁活动连接有控制面板20,两个辅活塞杆19的一端均与控制面板20的外表面活动连接;
[0023]使辅气缸18工作通过辅活塞杆19带动控制面板20进行转动,使控制面板20转动一定的角度,便于使用人员对控制面板20进行观察,通过控制面板20对上肢被动活动装置的运动强度、运动时间以及方式进行控制,将上肢放置在后支撑架12的内部,使主电机4工作,通过螺纹丝杆5带动移动板6和辅电机8进行移动,使辅电机8工作通过转动轴9带动主气缸10进行转动,使主气缸10工作通过主活塞杆11带动后支撑架12进行移动,从而带动上肢进行移动和转动,使上肢的运动方式和强度更加全面,从而加快上肢的恢复速度。
[0024]在其他实施例中,两个后支撑架12的外侧壁均固定连接有支撑杆13且支撑杆13设有多个,多个支撑杆13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前支撑架14,且前支撑架14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脑卒中康复用上肢被动活动装置,包括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内部开设有固定腔(2)和安装腔(17),且固定腔(2)对称设有两个,两个所述固定腔(2)的内底壁均固定连接有固定架(3),两个所述固定架(3)的内部均固定连接有主电机(4),且主电机(4)对称设有多个,多个所述主电机(4)的外侧壁均转动连接有螺纹丝杆(5),多个所述螺纹丝杆(5)的外侧活动连接有移动板(6),且移动板(6)对称设有两个,两个所述移动板(6)的上表面均固定连接辅电机(8),两个所述辅电机(8)的上表面均转动连接有转动轴(9),两个所述转动轴(9)的顶部均固定连接有主气缸(10),两个所述主气缸(10)的上表面均活动连接有主活塞杆(11),两个所述主活塞杆(11)的顶部均固定连接有后支撑架(12),所述安装腔(17)的内壁固定连接有辅气缸(18),所述安装腔(17)的内底壁转动连接有辅活塞杆(19),且辅活塞杆(19)对称设有两个,所述安装腔(17)的外侧壁活动连接有控制面板(20),两个所述辅活塞杆(19)的一端均与控制面板(20)的外表面活动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脑卒中康复用上肢被动活动装置,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后支撑架(12)的外侧壁均固定连接有支撑杆(13)且支撑杆(13)设有多个...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潇珊叶荣菊
申请(专利权)人:李潇珊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