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避障缓冲的清洁机器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654556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29 19:5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可避障缓冲的清洁机器人,涉及清洁技术领域技术领域,其包括主体,所述主体左侧面前后两端均固定连接有活动筒。该可避障缓冲的清洁机器人,通过主体来正常使用进行室内的清洁工作,通过防护轮、支撑轴、避震圈、活动杆、活动筒、滑移块、辅助板以及避震簧来起到避震的效果,进而在避免主体外壳受损同时在活动杆移动时将带动活动板在滑移槽的辅助下倾斜,从而解决了现今清洁机器人若是处于不同材质或颜色的障碍物的环境中则无法有效判断清洁机器人与障碍物的接近程度,进而可能导致相应的清洁机器人出现判断失误出现碰撞的现象,进而一定程度上导致了清洁机器人外壳损伤的问题。人外壳损伤的问题。人外壳损伤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避障缓冲的清洁机器人


[0001]本技术涉及清洁

,具体为一种可避障缓冲的清洁机器人。

技术介绍

[0002]清洁机器人是为人类服务的特种机器人,主要从事家庭卫生的清扫、清洗等清洁工作,随着人工智能的发展,清洁机器人增加了智能避障、自救防卡死、自动充电、自主导航路径规划等功能,使得清洁机器人智能化程度大幅提升,整个清洁过程不需要人控制,大大解放了人们的双手,清洁过程省时省力,越来越受到年轻人青睐。
[0003]然而障碍物检测与避障依然是清洁机器人所要面对的一大难题,现有技术中,清洁机器人领域避开障碍物的方法有很多种,其根本原理是判断清洁机器人与障碍物的接近程度,传统避障方法中以信号接收器接收的信号强度值为依据判断清洁机器人与障碍物的接近程度,当障碍物颜色、材质不同时,信号接收器接收到的信号强度值有较大差异,但是清洁机器人若是处于不同材质或颜色的障碍物的环境中,则无法有效判断清洁机器人与障碍物的接近程度,进而可能导致相应的清洁机器人出现判断失误出现碰撞的现象,进而一定程度上导致了清洁机器人外壳的损伤,因此提出了一种可避障缓冲的清洁机器人来解决这个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0005]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可避障缓冲的清洁机器人,解决了现今清洁机器人若是处于不同材质或颜色的障碍物的环境中则无法有效判断清洁机器人与障碍物的接近程度,进而可能导致相应的清洁机器人出现判断失误出现碰撞的现象,进而一定程度上导致了清洁机器人外壳损伤的问题。
[0006](二)技术方案
[0007]为达到以上目的,本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可避障缓冲的清洁机器人,包括主体,所述主体左侧面前后两端均固定连接有活动筒,两个所述活动筒内均固定连接有两个辅助板,四个所述辅助板内部均活动连接有滑移块,四个所述滑移块两两一组分别固定连接在两个活动杆的上下两侧面上,四个所述滑移块右侧面均固定连接有避震簧一端,四个所述避震簧两两一组的另一端分别固定连接在两个活动筒右侧内壁上,两个所述活动筒相对面上均开设有滑移槽,两个所述滑移槽内分别活动连接有活动板前后两端,所述活动板前后两端分别固定连接在两个活动杆相对面上,所述活动杆另一端分别穿过两个相应的活动筒左侧壁固定连接有支撑轴,两个所述支撑轴上下两端均固定连接有防护轮,四个所述防护轮上均固定连接有避震圈,所述活动板右端设置有传感器,所述传感器固定连接在主体左侧面上,所述主体下端内部左侧面上固定连接有PLC单片机,所述主体下端内部左侧面固定连接有基板,所述基板上固定连接有步进电机,所述步进电机输出轴上固定连接有齿轮一,所述齿轮一传动连接有齿轮二,所述齿轮二固定连接在活动轴上,所述活动
轴上端与主体控制方向模块连接,所述活动轴下端固定连接有导向轮,所述主体下端右侧设置有两个支撑轮,两个所述支撑轮与主体驱动模块连接。
[0008]优选的,四个所述避震圈为弹性橡胶材料设置,四个所述防护轮分别对应主体前后两端两个圆角处设置。
[0009]优选的,所述传感器设置有两个,两个所述传感器分别为左传感器以及右传感器,且左传感器以及右传感器信号输出端与PLC单片机信号输入端电连接,所述PLC单片机信号输出端输出左转输出信号以及右转输出信号,且左转输出信号以及右转输出信号均通过控制线输入控制步进电机,所述步进电机为双向步进电机,所述PLC单片机电源输入端与主体电源输出端电连接。
[0010]优选的,四个所述辅助板将活动筒分为三个部分,且上下两个部分设置有避震簧,两个所述辅助板之间设置有活动杆。
[0011]优选的,所述传感器为压力传感器,所述主体为清洁机器人,所述主体右侧设置有充电装置,所述主体上端设置有控制装置。
[0012](三)有益效果
[0013]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
[0014]该可避障缓冲的清洁机器人,通过主体来正常使用进行室内的清洁工作,在处于不同材质或颜色的障碍物的环境中,无法有效判断清洁机器人与障碍物的接近程度的时候,则会通过防护轮、支撑轴、避震圈、活动杆、活动筒、滑移块、辅助板以及避震簧来起到避震的效果,进而在避免主体外壳受损同时在活动杆移动时将带动活动板在滑移槽的辅助下倾斜,进而通过活动板、传感器、PLC单片机、步进电机、齿轮一、齿轮二、活动轴、导向轮以及支撑轮使得主体避开障碍物,进而辅助主体的正常电子设备来避震以及避开障碍物,从而解决了现今清洁机器人若是处于不同材质或颜色的障碍物的环境中则无法有效判断清洁机器人与障碍物的接近程度,进而可能导致相应的清洁机器人出现判断失误出现碰撞的现象,进而一定程度上导致了清洁机器人外壳损伤的问题。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本技术正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0016]图2为本技术正视结构示意图;
[0017]图3为本技术俯视结构示意图;
[0018]图4为本技术活动筒局部剖面结构示意图;
[0019]图5为本技术PLC单片机电连接结构示意图。
[0020]图中:1防护轮、2避震圈、3支撑轴、4活动杆、5活动筒、6主体、7传感器、8 PLC单片机、9基板、10步进电机、11齿轮一、12导向轮、13活动轴、14齿轮二、15支撑轮、16活动板、17滑移槽、18辅助板、19避震簧、20滑移块。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
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2]如图1

5所示,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可避障缓冲的清洁机器人,包括主体6,主体6左侧面前后两端均固定连接有活动筒5,两个活动筒5内均固定连接有两个辅助板18,四个辅助板18内部均活动连接有滑移块20,四个滑移块20两两一组分别固定连接在两个活动杆4的上下两侧面上,四个滑移块20右侧面均固定连接有避震簧19一端,四个避震簧19两两一组的另一端分别固定连接在两个活动筒5右侧内壁上,两个活动筒5相对面上均开设有滑移槽17,两个滑移槽17内分别活动连接有活动板16前后两端,活动板16前后两端分别固定连接在两个活动杆4相对面上,活动杆4另一端分别穿过两个相应的活动筒5左侧壁固定连接有支撑轴3,两个支撑轴3上下两端均固定连接有防护轮1,四个防护轮1上均固定连接有避震圈2,活动板16右端设置有传感器7,传感器7固定连接在主体6左侧面上,主体6下端内部左侧面上固定连接有PLC单片机8,主体6下端内部左侧面固定连接有基板9,基板9上固定连接有步进电机10,步进电机10输出轴上固定连接有齿轮一11,齿轮一11传动连接有齿轮二14,齿轮二14固定连接在活动轴13上,活动轴13上端与主体6控制方向模块连接,活动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避障缓冲的清洁机器人,包括主体(6),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6)左侧面前后两端均固定连接有活动筒(5),两个所述活动筒(5)内均固定连接有两个辅助板(18),四个所述辅助板(18)内部均活动连接有滑移块(20),四个所述滑移块(20)两两一组分别固定连接在两个活动杆(4)的上下两侧面上,四个所述滑移块(20)右侧面均固定连接有避震簧(19)一端,四个所述避震簧(19)两两一组的另一端分别固定连接在两个活动筒(5)右侧内壁上,两个所述活动筒(5)相对面上均开设有滑移槽(17),两个所述滑移槽(17)内分别活动连接有活动板(16)前后两端,所述活动板(16)前后两端分别固定连接在两个活动杆(4)相对面上,所述活动杆(4)另一端分别穿过两个相应的活动筒(5)左侧壁固定连接有支撑轴(3),两个所述支撑轴(3)上下两端均固定连接有防护轮(1),四个所述防护轮(1)上均固定连接有避震圈(2),所述活动板(16)右端设置有传感器(7),所述传感器(7)固定连接在主体(6)左侧面上,所述主体(6)下端内部左侧面上固定连接有PLC单片机(8),所述主体(6)下端内部左侧面固定连接有基板(9),所述基板(9)上固定连接有步进电机(10),所述步进电机(10)输出轴上固定连接有齿轮一(11),所述齿轮一(11)传动连接有齿轮二(14),所述齿轮二(14)固定连接在活动轴(13)上,所述活动轴(13)上端与主...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邹玮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勤泽美业环境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