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预制组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650389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29 19:4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预制组件,基桩包括地基板和地基柱,地基柱的上端设第一法兰盘,第一法兰盘的外周缘上围设有若干数量的定位块;支撑柱的下端设有与第一法兰盘安装连接的第二法兰盘,左横梁的一端通过第一连接组件和支撑柱的左侧连接,右横梁的一端通过第二连接组件和支撑柱的右侧连接;第一连接组件包括第一上连接件和第一下连接件,第一下连接件的上端开设有第一凹槽,第一凹槽底部垫设有第一橡胶垫,第一橡胶垫上设有第一弹簧;第二连接组件包括第二上连接件和第二下连接件,第二下连接件连接在右横梁的下端,且抵接在支撑柱的右侧,第二下连接件的上端开设有第二凹槽,第二凹槽底部垫设有第二橡胶垫,第二橡胶垫上设有第二弹簧。第二弹簧。第二弹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预制组件


[0001]本技术涉及预制构件生产设备
,特别是涉及一种预制组件。

技术介绍

[0002]预制构件是指采用预先成型方法制造的各种构件。预先成型制造的构件通常要在专业工厂完成,然后运输到现场使用。预制构件具有高效节能、绿色环保、降低成本、提供使用功能及性能等诸多优势。在当今国际建筑领域预制构件项目的运用形式,各国和各地区均有所不同,在中国大陆地区尚属开发、研究阶段。近年来,建筑产业化、节能减排、质量安全、生态环保等种种建筑新理念为PC构件带来了发展契机,城镇化进程中的大量基础设施建设,大规模保障房急需标准化、快速建造高质量建筑,更为预制构件提供了广阔空间。
[0003]预制构件在构件建筑的时候,是通过由各个预制构件单元装配而成,因此,相对于现场浇筑的建筑来说,其稳定性相对较差,容易因为剧烈的震动而出现倒塌。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技术提出一种预制组件,具有较高的抗震性。
[0005]本技术实施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预制组件,包括:
[0006]基桩,所述基桩包括地基板和地基柱,所述地基柱设置在所述地基板上,所述地基柱的上端设第一法兰盘,所述第一法兰盘的外周缘上围设有若干数量的定位块,所述定位块围成支撑柱定位插口;
[0007]支撑结构,包括支撑柱和左横梁和右横梁,所述支撑柱的下端设有与所述第一法兰盘安装连接的第二法兰盘,所述左横梁的一端通过第一连接组件和所述支撑柱的左侧连接,所述左横的另一端的侧壁上设有左连接孔,且其端面设有若干数量的插装孔,所述右横梁的一端通过第二连接组件和所述支撑柱的右侧连接,所述右横梁的另一端的侧壁上设有右连接孔,且其端面设有与所述插装孔对应的插装柱;
[0008]所述第一连接组件包括第一上连接件和第一下连接件,所述第一上连接件连接在所述左横梁的上端,且抵接在所述支撑柱的左侧,所述第一下连接件连接在所述左横梁的下端,且抵接在所述支撑柱的左侧,所述第一下连接件的上端开设有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凹槽底部垫设有第一橡胶垫,所述第一橡胶垫上设有第一弹簧,所述第一弹簧的上端与所述左横梁的下端抵接;
[0009]所述第二连接组件包括第二上连接件和第二下连接件,所述第二上连接件连接在所述右横梁的上端,且抵接在所述支撑柱的右侧,所述第二下连接件连接在所述右横梁的下端,且抵接在所述支撑柱的右侧,所述第二下连接件的上端开设有第二凹槽,所述第二凹槽底部垫设有第二橡胶垫,所述第二橡胶垫上设有第二弹簧,所述第二弹簧的上端与所述右横梁的下端抵接。
[0010]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预制组件,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11]1.都是在工厂进行预制生产,再转运至施工现场进行装配,因此施工效率大大提高。
[0012]2.基桩上由定位孔围成的支撑柱定位插口,在第一法兰盘和第二法兰盘安装连接的时候,便于第一法兰盘和第二法兰盘对齐,提高转个配的效率。
[0013]3.通过设置在第一下连接件和左横梁之间设置第一橡胶垫和第一弹簧,以及在第二下连接件和左横梁之间设置第二橡胶垫和第二弹簧,能够起到减震效果,减少因为受到震动出现结构变形而倒塌的情况。
[0014]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定位块的数量为四块,分别设置在所述第一法兰盘的四个角部。
[0015]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定位块由两挡块构成的入口夹角,所述定位块倾斜状态,围成的所述支撑柱定位插口的口大,底小。
[0016]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左横梁内预埋有若干数量的左预应力钢筋,所述左预应力钢筋的右端延伸至所述支撑柱内,所述左预应力钢筋的左延伸至所述插装孔的孔底。
[0017]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右横梁内预埋有若干数量的右预应力钢筋,所述右预应力钢筋的左端延伸至所述支撑柱内,所述右预应力钢筋的右端伸出所述右横梁的右端面,其伸出的端部为所述插装柱。
[0018]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左横梁内预埋有若干数量的左抗剪切应力钢筋,所述左抗剪切应力钢筋贯穿所述左横梁的上下端面,所述左抗剪切应力钢筋的上端与所述第一上连接件固定连接,所述左抗剪切应力钢筋的下端与所述第一下连接件固定连接。
[0019]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右横梁内预埋有若干数量的右抗剪切应力钢筋,所述右抗剪切应力钢筋贯穿所述右横梁的上下端面,所述右抗剪切应力钢筋的上端与所述第二上连接件固定连接,所述右抗剪切应力钢筋的下端与所述第二下连接件固定连接。
[0020]本技术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技术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0021]本技术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0022]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预制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0023]图2是基桩的结构示意图;
[0024]图3是由两个本技术实施例预制组件装配在一起的结构示意图。
[0025]附图标记:
[0026]基桩100、地基板110、地基柱120、第一法兰盘121、定位块200;
[0027]支撑柱300、第二法兰盘310;
[0028]左横梁400、左连接孔410、插装孔420、左预应力钢筋430、左抗剪切应力钢筋440;
[0029]右横梁500、右连接孔510、插装柱520、右预应力钢筋530、右抗剪切应力钢筋540;
[0030]第一上连接件610、第一下连接件620;
[0031]第二上连接件710、第二下连接件720;
[0032]第一弹簧810、第二弹簧820;
[0033]连接板910、连接螺栓920。
具体实施方式
[0034]下面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实施例,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技术,而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0035]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涉及到方位描述,例如上、下、前、后、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0036]在本技术的描述中,若干的含义是一个或者多个,多个的含义是两个以上,大于、小于、超过等理解为不包括本数,以上、以下、以内等理解为包括本数。如果有描述到第一、第二只是用于区分技术特征为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先后关系。
[0037]本技术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设置、安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预制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基桩,所述基桩包括地基板和地基柱,所述地基柱设置在所述地基板上,所述地基柱的上端设第一法兰盘,所述第一法兰盘的外周缘上围设有若干数量的定位块,所述定位块围成支撑柱定位插口;支撑结构,包括支撑柱和左横梁和右横梁,所述支撑柱的下端设有与所述第一法兰盘安装连接的第二法兰盘,所述左横梁的一端通过第一连接组件和所述支撑柱的左侧连接,所述左横的另一端的侧壁上设有左连接孔,且其端面设有若干数量的插装孔,所述右横梁的一端通过第二连接组件和所述支撑柱的右侧连接,所述右横梁的另一端的侧壁上设有右连接孔,且其端面设有与所述插装孔对应的插装柱;所述第一连接组件包括第一上连接件和第一下连接件,所述第一上连接件连接在所述左横梁的上端,且抵接在所述支撑柱的左侧,所述第一下连接件连接在所述左横梁的下端,且抵接在所述支撑柱的左侧,所述第一下连接件的上端开设有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凹槽底部垫设有第一橡胶垫,所述第一橡胶垫上设有第一弹簧,所述第一弹簧的上端与所述左横梁的下端抵接;所述第二连接组件包括第二上连接件和第二下连接件,所述第二上连接件连接在所述右横梁的上端,且抵接在所述支撑柱的右侧,所述第二下连接件连接在所述右横梁的下端,且抵接在所述支撑柱的右侧,所述第二下连接件的上端开设有第二凹槽,所述第二凹槽底部垫设有第二橡胶垫,所述第二橡胶垫上设有第二弹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明涛陈浩然吕志龙殷鸿创
申请(专利权)人:湖南安得建筑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