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工件压型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1646525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29 19:3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为一种工件压型装置,属于机械设备技术领域,包括压杆、冲压杆、下垫块,所述压杆一端固定于支架上,另一端置于冲压杆顶部,所述冲压杆置于支架内,其下方设有下垫块,所述冲压杆与下垫块接触面的形状相配合,所述冲压杆经压杆下压向下垫块方向移动,冲压杆与下垫块挤压配合。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以对工件进行一次压型变形,确保屏蔽条一致性,提高生产效率。提高生产效率。提高生产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工件压型装置


[0001]本技术属于机械设备
,具体涉及一种工件压型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在工业生产中,常常会遇到需要将某个部件大批量变形的工艺过程,比如BTM产品发送板组上的MRF171A晶体管上方配合安装的屏蔽条,该屏蔽条最初为平直的板状,在使用时,需要将屏蔽条应弯折成与晶体管顶部相配合的“几”字形,弯折成“几”字形后的屏蔽条搭于MRF171A晶体管上方,“几”字形屏蔽条底部长度应略短于MRF171A晶体管的相对引脚的引出端长度,并与MRF171A晶体管引脚重合,如图1

2所示。
[0003]现有技术中一般采用扁嘴钳对屏蔽条进行变形,人工操作无法精确把握屏蔽条的变形尺寸,变形的效率极低、变形一致性较差,一根屏蔽条经过多次弯折,试装才能满足装配要求,变形过程可能导致屏蔽条产生多余的折痕或划伤。
[0004]还有类似于上述需要将某个部件批量一致性变形的工艺过程,但均采用人工手动操作变形,也存在效率低,变形一致性差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针对需要将某个部件批量一致性变形的工艺过程中人工手动变形效率低,变形一致性差的问题,本技术提出一种工件压型装置,可以对工件进行一次压型变形,确保屏蔽条一致性,提高生产效率。
[0006]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0007]一种工件压型装置,包括压杆、冲压杆、下垫块,所述压杆一端铰接安装于支架上,另一端置于冲压杆顶部,所述冲压杆滑动置于支架内,其下方设有下垫块,下垫块固定安装于支架中;所述冲压杆与下垫块接触面的形状挤压配合。
[0008]进一步地,所述冲压杆上部为T字形结构,T字形结构平面底部与支架之间设有第一弹簧,所述冲压杆经第一弹簧复位。
[0009]进一步地,所述压杆一端与支架后部顶端铰接,所述支架前方内部设有供冲压杆纵向移动的滑槽,冲压杆置于滑槽内并位于压杆的下方,第一弹簧一端与冲压杆固定相连,另一端与支架固定相连,所述下垫块固定于支架上并位于冲压杆的正下方。
[0010]进一步地,所述冲压杆下部设有一槽孔,支架上固定设有顶料杆,顶料杆置于冲压杆的槽孔中,所述顶料杆下部贯穿冲压杆底部向下伸出。
[0011]进一步地,所述装置还包括送料装置,所述送料装置垂直于冲压杆方向设置,所述送料装置包括上料架推料杆、上料架、上料架底座、上料架托架,所述上料架托架设置于支架上,所述上料架托架上设有上料架底座,所述上料架滑动连接于上料架底座上方,所述上料架推料杆滑动连接于上料架上方,所述上料架推料杆两侧设有向冲压杆方向伸出的推臂,工件置于上料架上并位于两侧推臂前端, 所述上料架的端面与下垫块顶部位置相配合。
[0012]进一步地,所述推臂前端设有与工件接触的V字型槽口。
[0013]进一步地,所述上料架底座的端部设有上料架限位柱,所述上料架限位柱对上料架的滑动位置端部限位。
[0014]进一步地,所述装置还包括弹出装置,所述弹出装置包括摆杆、滑块、第二弹簧、打料片、打料滑块、后背板,所述摆杆设置于冲压杆的后方,摆杆顶部铰接于支架上,摆杆底部与打料滑块相连,所述滑块横向设置于冲压杆与摆杆之间,所述滑块置于支架内部水平滑道中,一端与冲压杆后侧的槽滑动抵接,另一端与摆杆抵接,所述背板设置于支架的后部,摆杆与后背板之间设有第二弹簧,所述打料滑块上部设有向下垫块伸出的打料片,所述打料片位置与下垫块上方的工件位置平齐。
[0015]进一步地,所述冲压杆后侧设有一槽,该槽为向上渐浅的斜面或弧形面,滑块与该斜面或弧形面线接触;或者冲压杆后侧的槽为方形槽,滑块与该方形槽接触面为斜面或弧形面。
[0016]进一步地,所述打料滑块底部设有限位支撑块。
[0017]本技术的优点与效果为:
[0018]本技术的工件压型装置结构稳定、操作简单、省时省力、生产效率高。采用本技术的压型装置对工件进行变形后,一致性有了大幅的提升,生产效率得到了很大提高,变形后的工件外观平整光滑、消除了手动操作工具多次变形产生的折痕和划伤。
附图说明
[0019]图1 为实施例中晶体管MRF171A外部结构示意图;
[0020]图2为实施例中安装屏蔽条后的晶体管MRF171A结构示意图;
[0021]图3为本技术压型装置剖面结构示意图;
[0022]图4为送料装置及冲压部分示意图;
[0023]图5为送料装置及冲压部分另一角度示意图;
[0024]图6为本技术压型装置沿中轴线纵剖的结构示意图;
[0025]图7为冲压杆、顶料杆结构示意图。
[0026]图中部件:1为压杆、2为支架、3为盖板、4为第一弹簧、5为冲压杆、6为顶料杆、7为上料架推料杆、8为上料架、9为上料架底座、10为上料架限位柱、11为调节顶丝、12为上料架托架、13为下垫块、14为底座、15为后背板、16为限位支撑块、17为打料滑块、18为打料片、19为摆杆、20为第二弹簧、21为滑块、22为屏蔽片。
具体实施方式
[0027]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解释。
[0028]本技术为一种工件压型装置,包括送料装置、冲压装置和弹出装置。屏蔽条通过送料装置进入冲压装置,移出送料装置后,按动冲压装置对屏蔽条变形,屏蔽条产生预期形变后,弹出装置将屏蔽条弹出。如图3

6所示,包括压杆1、支架2、盖板3、第一弹簧4、冲压杆5、顶料杆6、上料架推料杆7、上料架8、上料架底座9、上料架限位柱10、调节顶丝11、上料架托架12、下垫块13、底座14、后背板15、限位支撑块16、打料滑块17、打料片18、摆杆19、第二弹簧20、滑块21、屏蔽片22。所述装置整体由支架2、盖板3、后背板15、底座14构成,支架2
前面设有盖板3,支架2后面固定设有后背板15,装置整体底部固定设置于底座14上,支架2的左右两侧为一体制成的封板。所述压杆1横向设置于支架上方,一端铰接于支架2的后端顶部,另一端置于冲压杆5上方。冲压杆5竖直设置于支架2的前部,支架2内设有供冲压杆5纵向移动的滑槽,冲压杆5经压杆1下压在滑槽内向下移动。如图7所示,所述冲压杆5上部呈T字型,其两侧设有第一弹簧4,所述第一弹簧4顶端与冲压杆5固定相连,底部与支架2固定相连,冲压杆5在第一弹簧4的带动下向上移动复位。所述冲压杆5其下方设有下垫块13,所述冲压杆5与下垫块13接触面的形状相配合,并设置为待加工工件变形后的形状,所述冲压杆5经压杆1下压向下垫块13方向移动,冲压杆5与下垫块13挤压配合使工件变形。
[0029]本技术以制作MRF171A晶体管上方的屏蔽条为例,将工件弯折成与晶体管顶部相配合的“几”字形。也可以根据需要变化下垫块13和冲压杆5接触面的形状,用于制作不同形状的工件。
[0030]所述冲压杆5下部设有一槽孔,支架2上固定设有顶料杆6,顶料杆6位于冲压杆5的槽孔中,所述顶料杆6下部贯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工件压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压杆(1)、冲压杆(5)、下垫块(13),所述压杆(1)一端铰接安装于支架(2)上,另一端置于冲压杆(5)顶部,所述冲压杆(5)滑动置于支架(2)内,其下方设有下垫块(13),下垫块(13)固定安装于支架(2)中;所述冲压杆(5)与下垫块(13)接触面的形状挤压配合。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工件压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冲压杆(5)上部为T字形结构,T字形结构平面底部与支架(2)之间设有第一弹簧(4),所述冲压杆(5)经第一弹簧(4)复位。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工件压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压杆(1)一端与支架(2)后部顶端铰接,所述支架(2)前方内部设有供冲压杆(5)纵向移动的滑槽,冲压杆(5)置于滑槽内并位于压杆(1)的下方,第一弹簧(4)一端与冲压杆(5)固定相连,另一端与支架(2)固定相连,所述下垫块(13)固定于支架(2)上并位于冲压杆(5)的正下方。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工件压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冲压杆(5)下部设有一槽孔,支架(2)上固定设有顶料杆(6),顶料杆(6)置于冲压杆(5)的槽孔中,所述顶料杆(6)下部贯穿冲压杆(5)底部向下伸出。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工件压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还包括送料装置,所述送料装置垂直于冲压杆(5)方向设置,所述送料装置包括上料架推料杆(7)、上料架(8)、上料架底座(9)、上料架托架(12),所述上料架托架(12)设置于支架(2)上,所述上料架托架(12)上设有上料架底座(9),所述上料架(8)滑动连接于上料架底座(9)上方,所述上料架推料杆(7)滑动连接于上料架(8)上方,所述上料架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慕吉东李耀嫚潘登李柏东曹琳崔成彦沈欣慰赵书洋张素亮郑海枫刘勤杨智清王建卜伟程旭张姝
申请(专利权)人:沈阳铁路信号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