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满足前视红光不可见的车辆后位置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644396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29 19:3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车辆灯具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满足前视红光不可见的车辆后位置灯,包括灯具外壳、LED基板、光导板、内灯罩和外灯罩,LED基板、光导板、内灯罩和外灯罩依次设置,光导板、内灯罩和外灯罩均呈向外凸的弧形,且光导板从车辆内侧向车辆外侧延伸,LED基板、光导板、内灯罩均设在灯具外壳内,外灯罩与灯具外壳连接;内灯罩的外表面设有内灯罩皮纹,内灯罩靠近车辆内侧的一端内表面设有凸起的内灯罩纹理,内灯罩纹理的面积小于内灯罩皮纹的面积,外灯罩上具有透光面,透光面上包含发光面,LED基板发出的光依次经光导板、内灯罩和透光面射出,且经过内灯罩纹理的光从发光面射出,发光面位于前视红光测量范围外。发光面位于前视红光测量范围外。发光面位于前视红光测量范围外。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满足前视红光不可见的车辆后位置灯


[0001]本技术属于车辆灯具
,尤其涉及一种满足前视红光不可见的车辆后位置灯。

技术介绍

[0002]目前主机厂在车辆尾灯设计时,大家都想让汽车在夜间,能有着高识别度的特征,让人一眼就认出自己的产品。这个时候,照明要求不高,又能在黑暗环境中持续点亮的后位置灯自然成为了各大主机厂关注的焦点。特别是对后位置灯点亮状态下的效果格外关注,后位置灯点亮品质要求也远大于其它功能。
[0003]所以,各式各样的后位置灯点亮造型被设计师们在图纸上勾画了出来,但是这些五花八门的看似在自由发挥的点亮造型,均需遵循GB4785汽车及挂车外部照明和光信号装置的安装规定。GB4785中除了对后位置灯亮度等性能要求外,对后位置灯的物理位置也有相关的约束要求。高度上的范围比较宽泛,离地350mm到1500mm,但[前视红光不可见]这一条规定就约束了后位置灯点亮区域不能自由地延伸至车辆左右两侧。如图1所示,前视红光不可见会在X(车长方向)和Y(车宽方向)两个方向进行评价,前视红光测量点A在X方向距离车头25m,前视红光测量点A在Y方向的范围为左右各15
°
,在前视红光测量点A以高出地平面1m和2.2m的位置进行评价。
[0004]为了符合前视红光不可见的规定,目前常见的后位置灯设计方案有以下四种:(1)针对安装在车辆左右两侧的尾灯部分,将装饰圈造型向外侧凸起,在前视红光测量点A引出的方向上进行遮挡后位置灯发出的红光;(2)后位置灯功能仅布置在车辆正后方,不让后位置灯点亮区域进入到车辆侧面;(3)后位置灯点亮区域进入到车辆侧面,不满足[前视红光不可见]法规,且从Y方向上评价,后位置灯功能达不到侧标志灯点亮要求时,在车辆侧面的位置,另外追加一个侧标志灯功能;(4)后位置灯点亮区域进入到车辆侧面,不满足[前视红光不可见]法规,且从Y方向上评价,位置灯功能可以达到侧标志灯点亮要求时,则延伸至车辆外侧的位置灯部分,按照侧标志灯功能进行法规认可。
[0005]目前后位置灯设计存在以下缺陷:第一种方案,必须得使装饰圈造型在后位置灯外围做成凸起状,凸起的高度必须要满足前视红光测量方向上完全遮挡住后位置灯光线,会进一步影响外灯罩的造型。这对于造型来说,无疑是一种被动的让步,可能违背整车造型,影响了整车风阻的成绩;第二种方案,后位置灯透光区域在Y方向上被约束在车辆正后方,对条状位置灯造型来说,无法继续向车辆两侧延伸,大大影响了造型的美观。也正是这一种方案,使得很多海外导入国内的车型,原本延伸至车辆两侧的后位置灯点亮区域,被中途截断,点亮的边界提前收尾。对比原本的海外造型,国产的后位置灯点亮造型就明显逊色不少;第三种方案,在灯具侧面再增加一个侧标志灯的功能,势必会造成灯具成本的上升,进而影响整车的价格,造成了利益损失;而第四种方案,对前三种方案来说,是比较稳妥的,不会影响造型也没有造成成本上升,但技术含量是最高的。此时,就需要后位置灯在X方向上满足位置灯的配光要求的同时,在Y方向上也需要满足侧标志灯的要求。以上四种方案都
存在着造型让步重新调整、增加成本或者增加技术难度和开发周期的缺陷。因此,有必要寻找一种符合车前视红光不可见的要求,且不会带来造型让步等上述缺陷的后位置灯。

技术实现思路

[0006]为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因后位置灯需符合前视红光不可见的规定,导致尾灯造型让步重新调整、增加成本或者增加技术难度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满足前视红光不可见的车辆后位置灯。
[0007]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满足前视红光不可见的车辆后位置灯,包括灯具外壳、LED基板、光导板、内灯罩和外灯罩,所述LED基板、光导板、内灯罩和外灯罩依次设置,所述光导板、内灯罩和外灯罩均呈向外凸的弧形,且所述光导板从车辆的内侧向车辆的外侧延伸,所述LED基板、光导板、内灯罩均设置在灯具外壳内,且所述外灯罩与灯具外壳连接;
[0008]所述内灯罩的外表面设置有内灯罩皮纹,所述内灯罩靠近车辆内侧的一端内表面设置有凸起的内灯罩纹理,所述内灯罩纹理的面积小于内灯罩皮纹LED基板发出的光依次经光导板、内灯罩和透光面射出,且经过所述内灯罩纹理的光从发光面射出,所述发光面位于前视红光测量范围外。
[0009]作为优选,所述光导板的内表面设置有光导板皮纹。LED基板发出的光导入光导板,使光沿着光导板在其内部发生传导,同时利用光导板皮纹让光线发生漫反射,从而使光导板整体均匀发光,提高发光效率。
[0010]作为优选,前视红光测量点与对应的在车宽方向最外侧的所述外灯罩表面相切。使得发光面的范围最大化,提高后位置灯有效表明车辆存在和车辆宽度的效果。
[0011]作为优选,所述内灯罩纹理呈类似玉米粒的网格状。有效将从内灯罩纹理处的内灯罩射出的光进行区别,以便发光面射出光起到后位置灯的作用。
[0012]进一步地,所述LED基板包括LED光源,所述LED基板设置在光导板和内灯罩的后方,所述LED光源位于光导板靠近车辆内侧的一端。便于LED光源的设置。
[0013]有益效果:
[0014]本技术的满足前视红光不可见的车辆后位置灯,内灯罩的内灯罩纹理的设置有效将从内灯罩纹理处的内灯罩射出的光进行区别,使得发光面符合后位置灯的发光要求,该车辆后位置灯只需发光面位于前视红光测量范围外,以符合GB4785中关于[前视红光不可见]的相关规定,即车辆尾灯参与前视红光评价的发光面位置没有超过规定位置即可,而透光面范围可以尽可能的延伸至车辆左右两侧,提高产品夜间识别度,打破后位置灯影响外灯罩造型的局限;该车辆后位置灯的结构简单可靠,设计巧妙,降低了技术难度,便于生产制造。
[0015]本技术的满足前视红光不可见的车辆后位置灯,LED光源将红光导入光导板,使红光沿着光导板在其内部发生传导,同时利用光导板皮纹,让光线发生漫反射,从而使光导板整体均匀发光;
[0016]本技术的满足前视红光不可见的车辆后位置灯,内灯罩皮纹将光导板发出的光进行进一步打散,从而该后位置灯整体的发光效果更加均匀。
附图说明
[0017]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附图。
[0018]图1是现有车辆后位置灯的前视红光的测量原理示意图;
[0019]图2是本技术满足前视红光不可见的车辆后位置灯的剖视示意图;
[0020]图3是本技术满足前视红光不可见的车辆后位置灯的立体爆炸示意图;
[0021]图中:1、灯具外壳,2、LED基板,21、LED光源,3、光导板,31、光导板皮纹,4、内灯罩,41、内灯罩皮纹,42、内灯罩纹理,5、外灯罩,51、透光面,511、发光面。
具体实施方式
[002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满足前视红光不可见的车辆后位置灯,其特征在于:包括灯具外壳(1)、LED基板(2)、光导板(3)、内灯罩(4)和外灯罩(5),所述LED基板(2)、光导板(3)、内灯罩(4)和外灯罩(5)依次设置,所述光导板(3)、内灯罩(4)和外灯罩(5)均呈向外凸的弧形,且所述光导板(3)从车辆的内侧向车辆的外侧延伸,所述LED基板(2)、光导板(3)、内灯罩(4)均设置在灯具外壳(1)内,且所述外灯罩(5)与灯具外壳(1)连接;所述内灯罩(4)的外表面设置有内灯罩皮纹(41),所述内灯罩(4)靠近车辆内侧的一端内表面设置有凸起的内灯罩纹理(42),所述内灯罩纹理(42)的面积小于内灯罩皮纹(41)的面积,所述外灯罩(5)上具有透光面(51),所述透光面(51)上包含发光面(511),所述LED基板(2)发出的光依次经光导板(3)、内灯罩(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吕岩
申请(专利权)人:常州星宇车灯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