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术后护理用四肢复健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1643990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29 19:3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术后护理用四肢复健装置,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包括:本体;第二轮盘,所述第二轮盘位于本体的一端;滑动槽,所述滑动槽设置在本体的上端;移动机构,所述移动机构包括有支撑座和移动座。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置移动机构实现调节支撑座与使用者之间距离的功能,向上推动移动座,移动座上移同时挤压第一弹簧,第一弹簧回缩,移动座底端的斜形小块与齿条座分离,此时可推动支撑座使支撑座通过滑动槽移动,当支撑座移动至合适位置后,松开对移动座的推动移动座向初始位置处移动,第一弹簧回弹,移动座底端的斜形小块与齿条座接触,从而对支撑座进行固定,从而实现调节支撑座与使用者之间距离的功能。节支撑座与使用者之间距离的功能。节支撑座与使用者之间距离的功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术后护理用四肢复健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
,具体是一种术后护理用四肢复健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复健装置是用于协助患者康复治疗或进行身体锻炼的器材,复健装置协助患者进行身体特定部位的康复训练,有助于促进锻炼部位的康复,舒展筋骨,锻炼肌肉,增强治疗效果。
[0003]根据中国专利号:210521645U公开了一种卧床式四肢复健器械,卧床式四肢复健器械包括支座和固定在支座上的躺板,躺板上固定有沿竖直方向设置的支架,调节架一端铰接在支架上,另一端设置有臂部复健机构;臂部复健机构包括:可转动地设置在调节架上的第一轮盘、分别固定在第一轮盘两侧面的第一转杆和固定在第一转杆上的握把;躺板的端面设有滑槽,抽板至少部分可滑动地位于滑槽内,位于滑槽外部的抽板上设置有腿部复健
[0004]机构;腿部复健机构包括:可转动地设置在抽板上的第二轮盘、分别固定在第二轮盘两侧面的第二转杆和固定在第二转杆上的踏板;解决了目前的康复训练器康复运动功能单一,患者不能有效的同时对四肢进行康复训练,导致康复效果不佳的问题。
[0005]上述专利存在无法适用于不同人群使用,无法根据不同人群的使用需求调节第一轮盘与使用者之间的距离,且无法对第一轮盘角度进行调节。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技术的目的在于:为了解决无法根据不同人群的使用需求调节第一轮盘与使用者之间的距离的问题,提供一种术后护理用四肢复健装置。
[0007]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术后护理用四肢复健装置,包括:
[0008]本体;
[0009]第二轮盘,所述第二轮盘位于本体的一端;
[0010]滑动槽,所述滑动槽设置在本体的上端;
[0011]移动机构,所述移动机构包括有支撑座和移动座,所述支撑座位于本体的上端且位于滑动槽的内壁,所述移动座位于支撑座的内壁;
[0012]转动机构,所述转动机构包括有连接臂、第一固定座和弹簧块,所述连接臂位于支撑座的一端,所述第一固定座位于连接臂的内壁,所述弹簧块位于第一固定座的内壁。
[0013]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移动机构还包括有第一弹簧、第一移动块、移动槽、移动臂和齿条座,所述第一弹簧位于移动座的上端,所述第一移动块位于第一弹簧的一侧,所述移动槽位于支撑座的内壁且位于第一移动块一端的位置处,所述移动臂位于滑动槽的内壁且位于支撑座一端的位置处,所述齿条座位于滑动槽的内壁且位于移动臂下方的位置处。
[0014]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转动机构还包括有第一轮盘、固定槽、第二弹簧、第二固定座和第二移动块,所述第一轮盘位于连接臂的一端,所述固定槽位于第一固定座的外壁,所述第二弹簧位于第一固定座的内壁且位于弹簧块一端的位置处,所述第二固定座位于弹簧块的上端,所述第二移动块位于第二固定座一侧的位置处。
[0015]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支撑座的外壁两端对称设置有与移动臂相匹配的凹槽,所述第一移动块与移动槽相匹配。
[0016]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移动座的底端设置有斜形小块,所述斜形小块与齿条座相匹配。
[0017]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连接臂与第一固定座通过转动连接,所述第一固定座与支撑座固定连接。
[0018]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二固定座的一端设置有固定块,所述连接臂的外壁均匀分布有若干个与固定块相匹配的凹槽,所述固定槽的内壁设置有与第二移动块相匹配的移动槽。
[001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20]1、通过设置移动机构实现调节支撑座与使用者之间距离的功能,向上推动移动座,移动座上移同时挤压第一弹簧,第一弹簧回缩,移动座底端的斜形小块与齿条座分离,此时可推动支撑座使支撑座通过滑动槽移动,当支撑座移动至合适位置后,松开对移动座的推动移动座向初始位置处移动,第一弹簧回弹,移动座底端的斜形小块与齿条座接触,从而对支撑座进行固定,从而实现调节支撑座与使用者之间距离的功能;
[0021]2、通过设置转动机构实现调节第一轮盘角度的功能,按压弹簧块,弹簧块向第一固定座内部移动,受挤压影响第二弹簧回缩,弹簧块移动同时带动第二固定座移动,第二固定座移动使第二固定座一端的固定块从连接臂外部的凹槽内移出,此时可通过第一固定座转动连接臂,连接臂转动带动第一轮盘转动,从而实现调节第一轮盘角度的功能。
附图说明
[0022]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23]图2为本技术的A处局部放大示意图;
[0024]图3为本技术的移动机构结构示意图;
[0025]图4为本技术的B处局部放大示意图;
[0026]图5为本技术的转动机构结构示意图;
[0027]图6为本技术的C处局部放大示意图;
[0028]图7为本技术的第一固定座和弹簧块结构示意图。
[0029]图中:1、本体;2、第二轮盘;3、滑动槽;4、移动机构;401、支撑座;402、移动座;403、第一弹簧;404、第一移动块;405、移动槽;406、移动臂;407、齿条座;5、转动机构;501、连接臂;502、第一固定座;503、第一轮盘;504、固定槽;505、弹簧块;506、第二弹簧;507、第二固定座;508、第二移动块。
具体实施方式
[0030]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
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31]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设置”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下面根据本技术的整体结构,对其实施例进行说明。
[0032]请参阅图1~7,本技术实施例中,一种术后护理用四肢复健装置,包括:
[0033]本体1;
[0034]第二轮盘2,第二轮盘2位于本体1的一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术后护理用四肢复健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本体(1);第二轮盘(2),所述第二轮盘(2)位于本体(1)的一端;滑动槽(3),所述滑动槽(3)设置在本体(1)的上端;移动机构(4),所述移动机构(4)包括有支撑座(401)和移动座(402),所述支撑座(401)位于本体(1)的上端且位于滑动槽(3)的内壁,所述移动座(402)位于支撑座(401)的内壁;转动机构(5),所述转动机构(5)包括有连接臂(501)、第一固定座(502)和弹簧块(505),所述连接臂(501)位于支撑座(401)的一端,所述第一固定座(502)位于连接臂(501)的内壁,所述弹簧块(505)位于第一固定座(502)的内壁。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术后护理用四肢复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机构(4)还包括有第一弹簧(403)、第一移动块(404)、移动槽(405)、移动臂(406)和齿条座(407),所述第一弹簧(403)位于移动座(402)的上端,所述第一移动块(404)位于第一弹簧(403)的一侧,所述移动槽(405)位于支撑座(401)的内壁且位于第一移动块(404)一端的位置处,所述移动臂(406)位于滑动槽(3)的内壁且位于支撑座(401)一端的位置处,所述齿条座(407)位于滑动槽(3)的内壁且位于移动臂(406)下方的位置处。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术后护理用四肢复健装置,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静代极静甘玉云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