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人工耳蜗术后嵌套式防护帽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561121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6-06 23:44
一种人工耳蜗术后嵌套式防护帽,防护帽的后脑勺部位的两侧分别开设有放置孔,防护帽的后侧开设有通孔,固定带的外侧分别连接有可拆卸的防护套,固定带与防护套上固定连接有可连接的连接结构,固定带和防护套通过连接结构可拆卸的连接;本装置在使用时可以将耳蜗装置的外置设备安装在防护帽上,并将防护帽以穿戴的方式戴在患者的头上,使耳蜗装置的外置设备可以佩戴在患者头部的标准位置,不仅可以对线圈磁铁吸盘和语言处理器进行有效的防护,而且可以将语言处理器与患者的肌肤隔开,避免患者运动出汗时浸入言语处理器,导致言语处理器脱落或者受到损坏,延长机体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医用器材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人工耳蜗术后嵌套式防护帽


技术介绍

1、耳聋的发病率高,致残率高,人工耳蜗植入术是目前国际公认的解决感音神经性耳聋的最主要的方法。人工耳蜗术后,患者需终身佩戴耳蜗装置体外机部分(线圈、言语处理器等),由于耳蜗植入术的人群分布广(婴儿、幼儿、成人),其中,我国语前聋儿童是手术人群的主体部分,孩童时期,由于毛发较短或儿童自身特点,尤其是对于男生和婴幼儿,家长处于安全和隐蔽性的考虑,将患者的耳蜗装置(麦克风和言语处理器部分)佩戴在非标准位置(比如夹在衣领或者头发上),这会消除头影效应,削减声源定位所需的时间差和强度差,不利于声源定位和噪声下的语音识别。而且儿童时期,小儿活动量大,易出汗,经常出现言语处理器被汗浸湿的情况,缩短了机体的使用寿命,增加家庭经济负担。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上述情况,为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本技术提供了一种人工耳蜗术后嵌套式防护帽,有效的解决了上述
技术介绍
中所提到的问题。

2、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3、一种人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人工耳蜗术后嵌套式防护帽,包括防护帽(1),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帽(1)的后脑勺部位的两侧分别开设有放置孔(3),防护帽(1)的后侧开设有通孔(2),防护帽(1)底部的左右两侧分别固定连接有固定带(8),固定带(8)的外侧分别连接有可拆卸的防护套(17),固定带(8)与防护套(17)上固定连接有可连接的连接结构,固定带(8)和防护套(17)通过连接结构可拆卸的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人工耳蜗术后嵌套式防护帽,其特征在于:所述通孔(2)的底部开设有条形开口,条形开口贯穿防护帽(1)底部。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人工耳蜗术后嵌套式防护帽,其特征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人工耳蜗术后嵌套式防护帽,包括防护帽(1),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帽(1)的后脑勺部位的两侧分别开设有放置孔(3),防护帽(1)的后侧开设有通孔(2),防护帽(1)底部的左右两侧分别固定连接有固定带(8),固定带(8)的外侧分别连接有可拆卸的防护套(17),固定带(8)与防护套(17)上固定连接有可连接的连接结构,固定带(8)和防护套(17)通过连接结构可拆卸的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人工耳蜗术后嵌套式防护帽,其特征在于:所述通孔(2)的底部开设有条形开口,条形开口贯穿防护帽(1)底部。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人工耳蜗术后嵌套式防护帽,其特征在于:所述条形开口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封闭带(5),封闭带(5)的另一端分别固定连接有多个第一子扣(6),条形开口的另一侧分别固定连接有可与第一子扣(6)连接的第一母扣(7)。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人工耳蜗术后嵌套式防护帽,其特征在于:所述放置孔(3)相对应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佩张标新孙琴枝汪璐璐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