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前10后6的type-c连接器母座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643314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29 19:3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前10后6的typ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前10后6的type

c连接器母座


[0001]本技术涉及电子配件
,具体为一种前10后6的type

c连接器母座。

技术介绍

[0002]目前市场上的type

c连接器母座部分通道回路较少或缺少PD端,导致充电效率较低,或充电完成后,无法对电流进行控制,长期高电流充电会导致电池鼓包,甚至出现电池爆炸的现象,为此,我们提出了一种前10后6的type

c连接器母座。

技术实现思路

[0003]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前10后6的type

c连接器母座,解决了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4]为实现以上目的,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前10后6的type

c连接器母座,包括胶芯组件,所述胶芯组件的内部固定连接有pin针组件,所述胶芯组件的外部卡合固定连接有金属壳;
[0005]所述pin针组件包括一号pin针、二号pin针、三号pin针、四号pin针、五号pin针以及六号pin针,所述三号pin针的顶端固定连接有第一PD通信接触点,所述四号pin针的底端固定连接有第二PD通信接触点。
[0006]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一号pin针和六号pin针的结构相同,且尺寸相等,所述二号pin针和五号pin针的结构相同,且尺寸相等,所述三号pin针和四号pin针的结构相同,且尺寸相等,所述三号pin针和四号pin针为旋转对称结构,所述二号pin针和五号pin针对称位于三号pin针和四号pin针外部,所述一号pin针和六号pin针对称位于二号pin针和五号pin针外部。
[0007]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一号pin针的顶端和底端分别对称固定连接有第一负极接触点和第二负极接触点,所述六号pin针的顶端和底端分别对称固定连接有第三负极接触点和第四负极接触点,所述二号pin针的顶端和底端分别对称固定连接有第一正极接触点和第二正极接触点,所述五号pin针的顶端和底端分别对称固定连接有第三正极接触点和第四正极接触点。
[0008]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一负极接触点和第一正极接触点为一组通道回路,所述第二负极接触点和第二正极接触点为一组通道回路,所述第三负极接触点和第三正极接触点为一组通道回路,所述第四负极接触点和第四正极接触点为一组通道回路。
[0009]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胶芯组件包括胶芯,所述胶芯的前端开设有若干组pin针槽。
[0010]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一号pin针、二号pin针、三号pin针、四号pin针、五号pin针以及六号pin针分别位于若干组pin针槽内部,所述第一负极接触点、第二负极接触点、第三负极接触点、第四负极接触点、第一正极接触点、第二正极接触点、第三正
极接触点、第四正极接触点、第一PD通信接触点以及第二PD通信接触点分别延伸至若干组pin针槽的外部。
[0011]有益效果
[0012]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前10后6的type

c连接器母座。与现有技术相比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0013]1、一种前10后6的type

c连接器母座,通过在胶芯内部固定连接一号pin针、二号pin针、三号pin针、四号pin针、五号pin针以及六号pin针,且顶端和底端分别设有第一负极接触点、第二负极接触点、第三负极接触点、第四负极接触点、第一正极接触点、第二正极接触点、第三正极接触点、第四正极接触点、第一PD通信接触点以及第二PD通信接触点,进而形成四组通道回路,在实际使用中增加充电效率,并且通过第一PD通信接触点以及第二PD通信接触点,在电池充满后自动转为涓流充电状态,对电池进行保护,增加电池使用寿命。
[0014]2、一种前10后6的type

c连接器母座,通过单层pin针实现双层接触面的效果,由于每组pin针的顶端和底端分别设置有两个接触点,在充电过程中,极大程度上减小电阻,减少能量传输中的损耗。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一种前10后6的type

c连接器母座第一形式的结构示意图;
[0016]图2为一种前10后6的type

c连接器母座第一形式的爆炸图;
[0017]图3为一种前10后6的type

c连接器母座中胶芯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4为一种前10后6的type

c连接器母座中pin针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5为图4的前视图;
[0020]图6为一种前10后6的type

c连接器母座第二形式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7为一种前10后6的type

c连接器母座第三形式的结构示意图;
[0022]图8为一种前10后6的type

c连接器母座第四形式的结构示意图;
[0023]图9为一种前10后6的type

c连接器母座第五形式的结构示意图。
[0024]图中:1、胶芯组件;11、胶芯;12、pin针槽;2、pin针组件;21、一号pin针;22、二号pin针;23、三号pin针;24、四号pin针;25、五号pin针;26、六号pin针;27、第一负极接触点;28、第二负极接触点;29、第三负极接触点;210、第四负极接触点;211、第一正极接触点;212、第二正极接触点;213、第三正极接触点;214、第四正极接触点;215、第一PD通信接触点;216、第二PD通信接触点;3、金属壳。
具体实施方式
[0025]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6]请参阅图1

2,本技术提供一种前10后6的type

c连接器母座技术方案:一种前10后6的type

c连接器母座,包括胶芯组件1,胶芯组件1的内部固定连接有pin针组件2,胶芯组件1的外部卡合固定连接有金属壳3。
[0027]请参阅图4

5,pin针组件2包括一号pin针21、二号pin针22、三号pin针23、四号pin针24、五号pin针25以及六号pin针26,三号pin针23的顶端固定连接有第一PD通信接触点215,四号pin针24的底端固定连接有第二PD通信接触点216,一号pin针21和六号pin针26的结构相同,且尺寸相等,二号pin针22和五号p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前10后6的type

c连接器母座,包括胶芯组件(1),其特征在于,所述胶芯组件(1)的内部固定连接有pin针组件(2),所述胶芯组件(1)的外部卡合固定连接有金属壳(3);所述pin针组件(2)包括一号pin针(21)、二号pin针(22)、三号pin针(23)、四号pin针(24)、五号pin针(25)以及六号pin针(26),所述三号pin针(23)的顶端固定连接有第一PD通信接触点(215),所述四号pin针(24)的底端固定连接有第二PD通信接触点(216)。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前10后6的type

c连接器母座,其特征在于,所述三号pin针(23)和四号pin针(24)为旋转对称结构,所述二号pin针(22)和五号pin针(25)对称位于三号pin针(23)和四号pin针(24)外部,所述一号pin针(21)和六号pin针(26)对称位于二号pin针(22)和五号pin针(25)外部。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前10后6的type

c连接器母座,其特征在于,所述一号pin针(21)的顶端和底端分别对称固定连接有第一负极接触点(27)和第二负极接触点(28),所述六号pin针(26)的顶端和底端分别对称固定连接有第三负极接触点(29)和第四负极接触点(210),所述二号pin针(22)的顶端和底端分别对称固定连接有第一正极接触点(211)和第二正极接触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成金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鑫鑫达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