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支撑肩胛骨的内衣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639511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29 19:2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支撑肩胛骨的内衣结构,包括左右前身部,左右后身部,后中部,左右后肩部,左右前肩部,左右后胁部,左右侧部,左右前胁部,底围部,后领边沿,左右后袖窿边沿,左右前袖窿边沿,左右后肩部边沿和左右前肩部边沿;所述左右后肩部对称地往后中部方向延伸相聚交,并与后中部合并一体,共同形成左右交互的支撑型稳定结构体;交互支撑型稳定结构体的左右侧边沿与内衣结构的左右后胁部和左右后身部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打造稳定肩胛骨,挺直背部,预防和改善高低肩,圆肩,耸肩,溜肩,蝴蝶肩等缺陷的体态以及头颈和肩膀酸痛等问题,解决稳定肩胛骨功能的日常生活的舒适便捷性,关爱心理与生理的健康人体的技术。关爱心理与生理的健康人体的技术。关爱心理与生理的健康人体的技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支撑肩胛骨的内衣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女式内衣结构,尤其涉及一种支撑肩胛骨的内衣结构。

技术介绍

[0002]如图1所示,肩胛骨A1的外形轮廓是由其上缘A2,内侧缘A3和外侧缘A4这三边缘组合呈现出的倒三角形,位于背面脊柱的两侧。肩胛骨A1在肩关节运动过程中具有良好的活动功能。肩胛骨A1帮助上肢带来上提、下抑、外展、内收、旋外和旋内的运动。这些运动的维持和稳定都需要周围肌肉的参与,周围肌肉对肩胛骨的稳定至关重要,相对的,肩胛骨A1的稳定性也影响着周围的肌肉群。在正常的体态下,肩胛骨A1没有被错误的肌肉发展而偏移,但是现代人的工作生活娱乐中,较难避免长时间低头,久坐,久靠,趟玩,单边站立等很多的不良习惯,多种长期不正确的身体姿势且不运动,使得肩部肌肉群失衡和无力,导致高低肩,圆肩,耸肩,溜肩,蝴蝶肩等缺陷的体态愈发常见。高低肩时,肩胛骨A1显而易见的失衡;圆肩时肩胛骨A1处于外展,肩前伸的状态;耸肩时肩胛骨A1处于内收,肩抬高的状态;溜肩时肩胛骨A1处于外展,肩下沉的状态或肩胛骨A1发生了下回旋;蝴蝶肩时,肩胛骨A1处于内收,肩胛骨内侧缘A3突出的状态。所有体态问题的背后都伴随着肩胛骨A1位置的改变,而肩胛骨A1不稳定,反之也加重着周围肌群的失衡无力,整体形成恶性循环。
[0003]肩胛骨A1连接上肢,帮助上肢带来上提、下抑、外展、内收、旋外和旋内的运动。而人体的上肢动作主要建立在肩胛骨A1和颈椎A5的稳定性上,肩胛骨A1与颈椎A2之间连接着提肩胛肌A6,提肩胛肌A6位于脖子偏后方两侧。当肩胛骨A1周围肌肉群产生失衡无力就会使压力过多的转移到连接的提肩胛肌A6上,导致提肩甲肌A6的过度强势,从而造成连接提肩胛肌A6的颈椎A5处的压迫。不稳定的肩胛骨A1,加重了周围肌肉群的失衡无力,引发连接颈椎A5的提肩胛肌A6的强势紧绷,增加了颈椎A5的负荷,所以不稳定的肩胛骨A1是会影响到颈椎功能的,很容易出现头颈和肩膀酸痛。颈椎的压迫导致附近的神经被压迫,而神经控制肌肉,使得肩胛骨A1周围的肌肉群更加失衡无力,这又是一个恶性循环。
[0004]综上所述,肩胛骨A1的稳定性对于人体的日常工作生活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肩胛骨A1的稳定性关乎着人类的生理及心理的健康。
[0005]目前市场上对于稳定肩胛骨A1,使用的是需要另外穿着的矫正带图2,矫正带带有一定硬性的金属条B1的支撑,加上各种绑带B2和硬的绑带扣B3,以及较厚的防护垫B4,使整体穿着较不便捷,内穿会有明显的厚薄凹凸触感和痕迹,使久穿缺乏舒适感,而外穿会暴露隐私,且也比较不美观。
[0006]因此,研发一种支撑肩胛骨的内衣结构,成为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7]本技术是为了解决上述不足,提供了一种支撑肩胛骨的内衣结构。
[0008]本技术的上述目的通过以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支撑肩胛骨的内衣结构,包括左右前身部,左右后身部,后中部,左右后肩部,左右前肩部,左右后胁部,左右侧
部,左右前胁部,底围部,后领边沿,左右后袖窿边沿,左右前袖窿边沿,左右后肩部边沿和左右前肩部边沿;所述左右后肩部对称地往后中部方向延伸相聚交,并与后中部合并一体,共同形成左右交互的支撑型稳定结构体;交互支撑型稳定结构体的后中边沿为内衣结构的后领边沿;交互支撑型稳定结构体的左右前边沿为内衣结构的左右后袖窿边沿的上部分边沿;交互支撑型稳定结构体的左右上边沿为内衣结构的左右后肩部边沿;交互支撑型稳定结构体的左右侧边沿与内衣结构的左右后胁部和左右后身部连接。
[0009]进一步地,所述交互支撑型稳定结构体对称的左右上部分经肩胛骨部位的上缘至内侧缘和外侧缘形成70%

100%的覆盖肩胛骨部位,且交互支撑型稳定结构体位于左右上部位的左右侧边沿靠近肩胛骨外侧缘;交互支撑型稳定结构体的下边沿与底围部连接;所述底围部为人体胸下部围绕身体一圈的结构体,在人体穿着内衣时,起承托胸部稳定整件内衣的作用。
[0010]进一步地,所述交互支撑型稳定结构体的下边沿设置长度为5cm

10cm。
[0011]进一步地,所述底围部的宽度为3cm

10cm。
[0012]进一步地,所述内衣结构的左右后胁部设计为稳固的类三角形,并连接内衣结构的左右侧部和内衣结构的左右前胁部以及内衣结构的左右前肩部,整体形成左右环弧式三角支撑型稳定结构体;左右环弧式三角支撑型稳定结构体的上边沿为内衣结构的左右前肩部边沿;左右环弧式三角支撑型稳定结构体的左右前侧边沿与内衣结构的左右前身部和左右后身部连接;左右环弧式三角支撑型稳定结构体的左右后侧边沿为内衣结构整个左右前袖窿边沿连接左右后袖窿边沿的下部分边沿;环弧式三角支撑型稳定结构体处于左右后胁部的稳固类三角型位置的下边沿长度为6cm

12cm,接近于肩胛骨外侧缘处,并与同在外侧缘部位的交互支撑型稳定结构体的左右上部分的左右侧边沿连接。
[0013]进一步地,所述左右环弧式三角支撑型稳定结构体的左右后侧边沿为内衣结构整个左右前袖窿边沿连接左右后袖窿边沿的下部分边沿,而交互支撑型稳定结构体的左右前边沿为内衣结构的左右后袖窿边沿的上部分边沿,结合左右环弧式三角支撑型稳定结构体的下边沿与交互支撑型稳定结构体的左右上部分的左右侧边沿连接于肩胛骨外侧缘处,且交互支撑型稳定结构体的左右上部分为70%

100%的覆盖肩胛骨部位,整体使左右环弧式三角支撑型稳定结构体与交互支撑型稳定结构体的连接形成经70%

100%覆盖肩胛骨部位的整圈环绕结构。
[0014]进一步地,所述底围部和交互支撑型稳定结构体以及左右环弧式三角支撑型稳定结构体均采用具有慢回弹和一定韧性力量的无痕自由裁弹性材质,设定此弹性材质在宽为5cm,长为10cm的大小面积中,以3.6KG的拉力作用下,拉开度为经向110%

160%,纬向为70%

100%。
[0015]本技术中,所述交互支撑型稳定结构体对称的左右上部分经肩胛骨部位的上缘至内侧缘和外侧缘形成70%

100%的覆盖肩胛骨部位,结合左右环弧式三角支撑型稳定结构体与交互支撑型稳定结构体连接的整圈环绕结构,当人体上肢活动时,对肩胛骨部位的上缘,内侧缘和外侧缘形成左右对称的相互的力学支撑,进而也对肩胛骨部位形成了80%

100%的大面积的左右对称的覆盖稳固作用和整圈循环的相互力学支撑作用,再结合使用的慢回弹和一定韧性力量的弹性材质,对肩胛骨部位形成慢回弹式的缓慢受力,打造减压的舒适稳定支撑力。
[0016]本技术中,所述环弧式三角支撑型稳定结构体处于稳固类三角型位置的下边沿和交互支撑型稳定结构体的左右上部分的左右侧边沿贴近肩胛骨外侧缘并进行6cm

12cm的较长连接,结合左右环弧式三角支撑型稳定结构体与交互支撑型稳定结构体的整圈环绕结构,当人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支撑肩胛骨的内衣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左右前身部,左右后身部,后中部,左右后肩部,左右前肩部,左右后胁部,左右侧部,左右前胁部,底围部,后领边沿,左右后袖窿边沿,左右前袖窿边沿,左右后肩部边沿和左右前肩部边沿;所述左右后肩部对称地往后中部方向延伸相聚交,并与后中部合并一体,共同形成左右交互的支撑型稳定结构体;交互支撑型稳定结构体的后中边沿为内衣结构的后领边沿;交互支撑型稳定结构体的左右前边沿为内衣结构的左右后袖窿边沿的上部分边沿;交互支撑型稳定结构体的左右上边沿为内衣结构的左右后肩部边沿;交互支撑型稳定结构体的左右侧边沿与内衣结构的左右后胁部和左右后身部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支撑肩胛骨的内衣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交互支撑型稳定结构体对称的左右上部分经肩胛骨部位的上缘至内侧缘和外侧缘形成70%

100%的覆盖肩胛骨部位,且交互支撑型稳定结构体位于左右上部位的左右侧边沿靠近肩胛骨外侧缘;交互支撑型稳定结构体的下边沿与底围部连接;所述底围部为人体胸下部围绕身体一圈的结构体,在人体穿着内衣时,起承托胸部稳定整件内衣的作用。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支撑肩胛骨的内衣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交互支撑型稳定结构体的下边沿设置长度为5cm

10cm。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支撑肩胛骨的内衣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围部的宽度为3cm

10cm。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支撑肩胛骨的内衣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内衣结构的左右后胁部设计为稳固的类三角形,并连接内衣结构的左右侧部和内衣结构的左右前胁部以及内衣结构的左右前肩部,整体形成左右环弧式三角支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代克玲苏全文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雪伦医药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