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合成2,6-萘二甲酸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1638175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29 19:19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合成2,6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合成2,6

萘二甲酸的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化合物合成
,具体涉及一种合成2,6

萘二甲酸的方法。

技术介绍

[0002]2,6

萘二甲酸(2,6

NDA)是生产聚萘二甲酸乙二醇酯(PEN)的重要原料。PEN是20世纪90年代商业化的聚酯新品,其耐热性能、力学性能、化学性能、机械性能、气体阻隔性能等都优于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是PET的优良替代品,被称为是21世纪的新型功能性材料。此外,2,6

NDA也是合成液晶聚合物(Liquid Crystal Polymer,简称LCP)的重要单体,由其合成的LCP具有更加优越的耐热性和可加工性,在对使用温度和温差变化有较高要求的领域,如汽车、宇航和喷气发动机等都有很好的适用性。2,6

NDA部分代替对苯二甲酸(para

Terephthalic acid,简称PTA)制得的聚芳酰胺具有更突出的耐热性能,制备出的聚酰胺纤维具有很高的强度。同时,2,6

NDA还是电子、农药、医药、染料、荧光增白剂等产品的重要中间体。目前,由于2,6

NDA生产过程较复杂,生产成本很高,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PEN和LCP等的应用,由此可见,开发合理的2,6

NDA合成路线,降低2,6

NDA制造成本是规模化生成PEN和LCP等的前提。
[0003]2,6

NDA的制备方法主要有亨克尔法、羧基转移法、二烷基萘氧化法、β

甲基萘酰化氧化法等。目前研究的重点集中在较有工业化开发意义的2,6

二甲基萘(2,6

DMN)氧化法,如何经济有效的获得2,6

DMN是此方法首先要解决的问题。生产2,6

DMN的方法此前已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但目前仍较局限。综合文献的报道,2,6

DMN的生产方法主要有两种:1.采用萘或者烷基萘为原料;2.采用苯系芳烃为原料。
[0004]专利US6011190和US6018086中以一甲基萘和甲醇为原料,以MCM

22为烷基化催化剂制备2,6

DMN。虽然该路线的原料来源比较广泛,但是一甲基萘的转化率仅为58%,反应生成的DMN的异构体较多且无法避免,很难选择合适的分子筛孔道同时保持理想的转化率和选择性,导致2,6

DMN的生产成本较高,距离工业化指标相差较远。
[0005]采用苯系芳烃为原料也是近年研究较多的一条路线,较典型的是以甲苯或二甲苯为原料。BP Amoco是全球第一家大规模工业化生产2,6

NDA的公司。该公司的生产工艺是以丁二烯和邻二甲苯为原料,依次经过烷基化反应、环化反应、脱氢反应和异构化反应得到2,6

DMN,随后经液相氧化反应生产2,6

NDA(见专利文献US5334796、US4950825、US5189234、US5183933和US5292934)。但是该生产工艺在环化和异构步骤同样不可避免的会生成许多的DMN异构体,必须经过额外的分离纯化步骤才能生产纯2,6

DMN,难以降低2,6

DMN的生成成本,制约了PEN及相关聚酯行业的发展。
[0006]近年来,国内外对2,6

DMN的生产工艺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和改进。专利CN111217659A中,以异戊二烯和甲基对苯醌为原料,在加热和Lewis酸催化剂作用下,生成中间产物二甲基六氢萘酮,之后在Cu基催化剂的作用下发生脱氢和脱氧反应,最终生成2,6

DMN。专利文献CN104447179A中,以戊醇和甲苯为原料,首先通过脱氢反应得到烯烃,烯烃继续与甲苯通过烷基化,环化脱氢和异构化反应后最终得到2,6

DMN。专利文献
CN111233602中,以异戊二烯和3

环己烯甲醛为原料,同样经过两步反应生成2,6

DMN。以上专利文献中虽然对2,6

DMN的合成方法进行了改进,缩短了反应步骤,但是这些合成路线都不能从源头上避免环化脱氢步骤中DMN同分异构体的生成,尤其是2,7

DMN。由于DMN异构体在熔点、沸点、溶解度等方面非常接近(如2,6

DMN的熔点为263.3℃,2,7

DMN的熔点为262.8℃),使得2,6

DMN的纯化费用较高,从而增加了2,6

NDA的生产成本。因此,开发一种高效的不含2,6

DMN其他同分异构体的合成方法尤为重要。
[0007]
技术实现思路

[0008]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高效的、具有工业化生产价值的2,6

NDA的合成方法,以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工艺路线长,中间产物2,6位取代的萘化合物选择性低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完成了本专利技术。
[0009]本专利技术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条高效合成2,6

NDA的方法。
[0010]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所述合成方法的反应条件。
[0011]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合成2,6

萘二甲酸的方法,所述方法以式I所示卤代芳烃和3

甲基
‑3‑
丁烯
‑1‑
醇为原料制备2,6

萘二甲酸;式I中,R1选自

CH3、

CH2CH3、

COOH、

COOCH3、

COCH3等;R2选自Cl或Br。
[0012]根据本专利技术,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以式I所示卤代芳烃和3

甲基
‑3‑
丁烯
‑1‑
醇为原料,在Pd基催化剂作用下,发生C

C偶联反应,得到第一步中间产物;第一步中间产物在Pt基催化剂或改性的Pt基催化剂的作用下,在加热的条件下发生环化脱水反应,得到第二步中间产物;第二步中间产物在催化剂(如Co

Mn

Br催化剂、特别是Co

Mn

Br均相催化剂)的作用下发生液相氧化反应最终生成2,6

萘二甲酸(2,6

NDA)。
[0013]根据本专利技术,式I所示卤代芳烃例如为对氯甲苯、对氯乙苯、对氯苯甲酸、对氯苯甲酸甲酯、对氯苯乙酮、对溴甲苯、对溴乙苯、对溴苯甲酸、对溴苯甲酸甲酯或对溴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合成2,6

萘二甲酸的方法,所述方法以式I所示卤代芳烃和3

甲基
‑3‑
丁烯
‑1‑
醇为原料制备2,6

萘二甲酸;式I中,R1选自

CH3、

CH2CH3、

COOH、

COOCH3、

COCH3;R2选自Cl或Br。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以式I所示卤代芳烃和3

甲基
‑3‑
丁烯
‑1‑
醇为原料,在Pd基催化剂作用下,发生C

C偶联反应,得到第一步中间产物;第一步中间产物在Pt基催化剂或改性的Pt基催化剂的作用下,在加热的条件下发生环化脱水反应,得到第二步中间产物;第二步中间产物在催化剂的作用下发生液相氧化反应最终生成2,6

萘二甲酸(2,6

NDA);和/或,式I所示卤代芳烃为对氯甲苯、对氯乙苯、对氯苯甲酸、对氯苯甲酸甲酯、对氯苯乙酮、对溴甲苯、对溴乙苯、对溴苯甲酸、对溴苯甲酸甲酯或对溴苯乙酮。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式Ⅰ所示卤代芳烃和式Ⅱ所示化合物(3

甲基
‑3‑
丁烯
‑1‑
醇)在Pt基催化剂、有机溶剂、助剂和碱的作用下发生C

C偶联反应,生成式

所示中间产物、记为中间产物

和/或式

所示中间产物、记为中间产物

,反应式如下所示:其中,R1选自

CH3、

CH2CH3、

COOH、

COOCH3、

COCH3;R2选自Cl或Br;中间产物

和中间产物

为同分异构体;步骤2:以步骤1中的中间产物

和/或中间产物

为反应底物,在Pt基催化剂或改性的Pt基催化剂和溶剂的作用下发生环化脱水反应生成式

所示中间产物、记为中间产物

,反应式如下所示:
步骤3:以步骤2中的中间产物

为反应底物,在催化剂和溶剂的作用下,通入含氧气体进行液相氧化反应,生成目标产物2,6

NDA,反应式如下所示:。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1的反应条件为:在配置冷凝回流和搅拌的反应釜中,原料卤代芳烃和同当量的3

甲基
‑3‑
丁烯
‑1‑
醇在Pd基催化剂,在有机溶剂、助剂和碱作用下,在90~150℃的温度范围,0~1.0MPa的压力范围内,在氮气气氛下搅拌反应0.5h~6h;和/或,所述的步骤2的反应条件为:在带有气化室的固定床反应器中,在400~550℃的温度范围、0.5~1.5MPa的压力范围、空速1.5~4.5h
‑1和载气条件下,中间产物

和/或中间产物

在Pt基催化剂或改性的Pt...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邵晶晶邓兆敬冷炳文魏小林
申请(专利权)人:中化学科学技术研究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