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光电倍增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63619 阅读:20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光电倍增管,涉及利用电子倍增系统倍增入射到光阴极上的微弱的光信号转变并放大为电信号的光电倍增管。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包括光电面、密封容器、倍增极,在具有利用入射到受光面板上的阴极发射出光电子的光电面,在密封容器内具有使从所述光电面发射出的光电子经电子倍增系统的各个倍增极逐级倍增最后的次级电子被平板栅网型阳极所收集,上述电子倍增系统的末极倍增极的次级电子被平板栅网型阳极收集,上述电子倍增系统的各个倍增极的两侧各设置一个挡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实现了一种脉冲线性电流大、响应时间短、体积小的目的。(*该技术在2018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利用电子倍增系统倍增入射到光阴极上的微弱的光信号转 变并放大为电信号的光电倍增管
技术介绍
光电倍增管是将光信号转化为电信号的一种真空器件。随着社会的发展, 对光电倍增管的响应时间和脉冲线性电流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目前所使用的光 电倍增管在使用的时候,倍增极为近似曲面,且发射面积和极间距离受到管子 的体积的制约,故响应时间比较长,输出脉冲线性电流小,为縮小脉冲上升时 间和加大脉冲线性电流,且体积又要小,故才有本实用专利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目的是提供一种脉冲线性电流大、响应时间短、体积小的光电倍增管。本技术为实现上述目的,采用如下技术方案本技术包括光电面、密封容器、倍增极,在具有利用入射到受光面板 上的阴极发射出光电子的光电面,在密封容器内具有使从所述光电面发射出的 光电子经电子倍增系统的各个倍增极逐级倍增最后的次级电子被平板栅网型阳 极所收集,其特征在于上述电子倍增系统的末极倍增极的次级电子被平板栅 网型阳极收集,上述电子倍增系统的各个倍增极的两侧各设置一个挡板。比较好的是所述挡板与电子倍增系统的各个倍增极之间的夹角为60。 120° 。比较好的是所述挡板的长度是电子倍增系统的各个倍增极长度的1/4 1/3。比较好的是上述电子倍增系统的各个倍增极与挡板的内表面均设置若干 细小密集的凹坑。比较好的是光电倍增管的管径为10mm 100mm,长度为50mm 300腿。 比较好的是所述阳极为平板栅网型,与末级倍增极的极间距离为0. 5mm 3mnu本技术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1、 本技术在电子倍增系统的二侧各设置一个挡板,从而产生屏蔽电场 效应,使各倍增极的次级电子不会打到定位片和玻壳上,提高了各倍增极的次 级电子传递效率,从而得到很大的脉冲电流。2、 本技术的挡板与电子倍增系统的各个倍增极之间的夹角在60° 120° ,有利于次级电子逐级倍增和提高传递效率,因此有效的縮短了脉冲上升 时间。3、 本技术在电子倍增系统的各个倍增极与挡板的内侧设置若干个凹 坑,增大了发射电子的总面积,提高了光电倍增管的工作效率,而获得很大的 脉冲线性电流。4、 本技术的由于很好的提高了工作效率,因此减小了整体的体积,降 低了制造成本。5、 本技术的平板栅网型阳极与末级倍增极的极间距离很近为0. 5mm 3ram,极间电压为100V 300V,而大大降低空间电荷效应,获得大的脉冲线性电流。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外形结构示意图。图2是在倍增极两侧设置挡板的一种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2的A向剖面图。图4是在倍增极两侧设置挡板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图5是平板极栅网型阳极的结构示意图。图6是平板极栅网型阳极与末极倍增管的连接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所示,本技术包括光电面2、密封容器3、倍增极4,在具有利用 入射到受光面板1上的阴极发射出光电子的光电面2,在密封容器3内具有使 从所述光电面2发射出的光电子经电子倍增系统的各个倍增极4逐级倍增最后 的次级电子被平板栅网型阳极5所收集,上述电子倍增系统的末极倍增极41 的次级电子被平板栅网型阳极5收集,上述电子倍增系统的各个倍增极的两侧 各设置一个挡板7。如图2、图3所示,所述挡板7与电子倍增系统的各个倍增极4之间的夹 角为60° 120° 。所述挡板7的长度是电子倍增系统的各个倍增极4长度的1/4 1/3。上述电子倍增系统的各个倍增极4与挡板7的内表面均设置若干细小密集 的凹坑。光电倍增管6的管径为10mm 100mm,长度为50mm 300mm。如图5、图6所示,所述阳极5为平板栅网型,与末级倍增极41的极间距 离为0. 5腿 3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光电倍增管,包括光电面(2)、密封容器(3)、倍增极(4),在具有利用入射到受光面板(1)上的阴极发射出光电子的光电面(2),在密封容器(3)内具有使从所述光电面(2)发射出的光电子经电子倍增系统的各个倍增极(4)逐级倍增最后的次级电子被平板栅网型阳极(5)所收集,其特征在于:上述电子倍增系统的末极倍增极(41)的次级电子被平板栅网型阳极(5)收集,上述电子倍增系统的各个倍增极的两侧各设置一个挡板(7)。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光电倍增管,包括光电面(2)、密封容器(3)、倍增极(4),在具有利用入射到受光面板(1)上的阴极发射出光电子的光电面(2),在密封容器(3)内具有使从所述光电面(2)发射出的光电子经电子倍增系统的各个倍增极(4)逐级倍增最后的次级电子被平板栅网型阳极(5)所收集,其特征在于上述电子倍增系统的末极倍增极(41)的次级电子被平板栅网型阳极(5)收集,上述电子倍增系统的各个倍增极的两侧各设置一个挡板(7)。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光电倍增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板(7) 与电子倍增系统的各个倍增极(4)之间的夹角为60。 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荣楣杨国栋全建银司曙光吴勇强吴仰东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华东电子光电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84[中国|南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