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合荧光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63586 阅读:22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组合荧光灯,包括有形状一致的上、下固定盖,在其中一个固定盖上设有正极电源端,在另外一个固定盖上设有负极电源端,在上、下固定盖之间固定有成环形排列的至少三组直管荧光灯组,每组直管荧光灯组的两个接线端分别与所述的正极电源端和负极电源端连接。所述直管荧光灯组包括有两支直管荧光灯管,第一直管荧光灯管的正极电源输入端和第二直管荧光灯管的正极电源输入端连接、并接在固定盖上的正极电源端上;第一直管荧光灯管的负极电源输入端和第二直管荧光灯管的负极电源输入端连接、并接在固定盖上的负极电源端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照明效果好、结构简单、制作比较方便,便于批量生产等优点。(*该技术在2017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组合荧光灯
I本技术涉及一种组合荧光灯。 [
技术介绍
现在室内大多数都采取荧光灯进行照明, 一般采取在屋内的屋顶 安装有多组直管荧光灯组,每组直管荧光灯组包括有多个直管荧光 灯,多个直管荧光灯被平行安装在屋顶的槽内,虽然通过固定在槽上 的反光器可以增大直管荧光灯照射的角度,但是直管荧光灯发出的光 由于受到屋顶的槽的限制,这样直管荧光灯发出的光束的角度会小于180度,便产生了直管荧光灯的盲区(即直管荧光灯照射不到的地方)。为了解决直管荧光灯的盲区问题,现在一般将荧光灯灯管做 成U形或者其它形状,然后将灯管的两端固定在灯座上,将灯座吊 在屋顶,这样一来U形荧光灯发出的的光束的角度会达到接近180 度,自然照明的效果大大提高,然而此类型荧光灯由于需要将荧光灯 弯成U形,这样在制作时比较麻烦,批量生产相对直管工艺要复杂, 综上所述,有必要对现有技术进行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l本技术克服了上述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照射的角度大、 结构简单、生产方便的组合荧光灯。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下列技术方案组合荧光灯,包括有形状一致的上、下固定盖,其特征在于在其中一个固定盖上 设有正极电源端,在另外一个固定盖上设有负极电源端,在上、下固 定盖之间固定有成环形排列的至少三组直管荧光灯组,每组直管荧光 灯组的两个接线端分别与所述的正极电源端和负极电源端连接。如上所述的组合荧光灯,其特征在于所述直管荧光灯组包括有 两支直管荧光灯管,第一直管荧光灯管的正极电源输入端和第二直管 荧光灯管的正极电源输入端连接、并接在固定盖上的正极电源端上; 第一直管荧光灯管的负极电源输入端和第二直管荧光灯管的负极电 源输入端连接、并接在固定盖上的负极电源端上。如上所述的组合荧光灯,其特征在于直管荧光灯组的每个直管 荧光灯管包括两个灯丝和一个电容,在两个灯丝的一端之间串联有所 述电容,两个灯丝的另一端分别作为正极电源输入端和负极电源输入 端。如上所述的组合荧光灯,其特征在于所述上、下固定盖都为圆 形,直管荧光灯组在上、下固定盖之间成圆环形排列。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使用时可以将本技术横向或 竖向地吊在屋顶,环形排列的多组直管荧光灯组会向四周各个方向照 射,照明效果好;2、由于本技术结构简单,这样在制作时比较 方便,便于批量生产。附图说明1以下结合附图与本技术的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 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电路原理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2所示,本技术为组合荧光灯,包括有形状一致的上、 下固定盖l、 2,该上、下固定盖l、 2都为圆形,当然也可做成其它 的形状,像椭圆形、方形等。在其中一个固定盖上设有正极电源端4, 在另外一个固定盖上设有负极电源端5,在上、下固定盖1、 2之间 固定有成环形排列(可以为圆环形排列、方环形等)的至少三组直管 荧光灯组3, 一般直管荧光灯组3采取3组、6组、9组、15组,每 组直管荧光灯组3的两个接线端分别与所述的正极电源端4和负极电 源端5连接。使用时可以将其横向或竖向地吊在屋顶,环形排列的多 组直管荧光灯组3会向四周各个方向照射,照明效果好。所述直管荧光灯组3包括有两支直管荧光灯管第一、第二直管 荧光灯管D1、 D2,直管荧光灯管直径可以用一7、 012.3、 一规格, 每个直管荧光灯管包括两个灯丝和一个电容,第一直管荧光灯管Dl 的第一个灯丝Wll的一端D1-1作为第一直管荧光灯管D1的正极电 源输入端,第一直管荧光灯管D1的第一个灯丝Wll的另一端Dl-2 通过第一电容C1与第一直管荧光灯管D1的第二个灯丝W12的一端 Dl-3连接,第一直管荧光灯管Dl的第二个灯丝W12的另一端Dl-4 作为第一直管荧光灯管Dl的负极电源输入端;第二直管荧光灯管 D2的第三个灯丝W13的一端D2-l作为第二直管荧光灯管D2的正 极电源输入端,第二直管荧光灯管D2的第三个灯丝W13的另一端 D2-2通过第二电容C2与第二直管荧光灯管D2的第四个灯丝W14的一端D2-3连接,第二直管荧光灯管D2的第四个灯丝W14的另一 端D2-4作为第二直管荧光灯管D2的负极电源输入端;所述第一直 管荧光灯管D1的正极电源输入端D1-1和第二直管荧光灯管D2的正 极电源输入端D2-l连接并接在固定盖上的正极电源端4上;第一直 管荧光灯管D1的负极电源输入端D1-4和第二直管荧光灯管D2的负 极电源输入端D2-4连接并接在固定盖上的负极电源端5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组合荧光灯,包括有形状一致的上、下固定盖(1、2),其特征在于:在其中一个固定盖上设有正极电源端(4),在另外一个固定盖上设有负极电源端(5),在上、下固定盖(1、2)之间固定有成环形排列的至少三组直管荧光灯组(3),每组直管荧光灯组(3)的两个接线端分别与所述的正极电源端和负极电源端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组合荧光灯,包括有形状一致的上、下固定盖(1、2),其特征在于在其中一个固定盖上设有正极电源端(4),在另外一个固定盖上设有负极电源端(5),在上、下固定盖(1、2)之间固定有成环形排列的至少三组直管荧光灯组(3),每组直管荧光灯组(3)的两个接线端分别与所述的正极电源端和负极电源端连接。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荧光灯,其特征在于所述直管 荧光灯组(3)包括有两支直管荧光灯管(Dl、 D2),第一直管荧光 灯管(Dl)的正极电源输入端(Dl-1)和第二直管荧光灯管(D2) 的正极电源输入端(D2-l〉连接、并接在固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福贺
申请(专利权)人:中山市华通光源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44[中国|广东]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