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有效降低SC1中氨水挥发的装置及操作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1632114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29 19:1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有效降低SC1中氨水挥发的装置及操作方法,包括烘干柜和外缸体,所述外缸体固定安装在烘干柜的一侧外表面,且外缸体和烘干柜之间设有连通管,所述烘干柜的上端外表面固定安装有排气罩,所述排气罩和外缸体的侧边外表面均活动安装有推拉扣,且推拉扣的一端固定安装有移动滑框;通过散热卡环增加对内缸体的接触面,令水体在散热卡环和水冷管中循环流动,吸热后的水体通过循环管重新流入至循环水箱内,通过风机对循环水箱内的水体散热后,令其可以重新使用,利用外缸体和水冷管的设置,可以有效降低该装置中SC1液体的温度,使得SC1液体中的氨水保持常温状态,避免其出现加速挥发现象,延长其保存时间。延长其保存时间。延长其保存时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有效降低SC1中氨水挥发的装置及操作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氨水储存
,更具体的是一种有效降低SC1中氨水挥发的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常用的集成电路板清洗液有SC1和SC2两种规格,SC1清洗液由氨水、双氧水和水构成,而SC2清洗液则由盐酸、双氧水和水构成,两种清洗液均是对集成电路板起到清洗作用。
[0003]专利号CN109625669A的专利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氨水储存装置,属于氨水储存领域。所述氨水储存装置包括:氨水储罐,通过第一管道与氨水储罐顶部连通的氨雾吸收器;氨水储罐的顶部、底部分别设置有进液口、出液口,进液口上设置有第一开关阀门,出液口上设置有第二开关阀门;第一管道上设置有第三开关阀门;该氨水储存装置还包括:通过第二管道与氨水储罐顶部连通的气体增压罐,气体增压罐用于使氨水储罐内的气体压力大于大气压;第二管道上设置有第四开关阀门。
[0004]现有的有SC1液体在储存操作时存在一定的弊端,SC1液体本身由氨水、双氧水和水构成,而氨水易挥发出氨气,氨水随温度升高和放置时间延长而挥发率增加,且随浓度的增大挥发量增加,因此常规储存方式容易使得SC1液体中的氨水挥发,从而降低了SC1液体的使用效果;其次传统装置不具有多重保护结构,使得其无法很好地储存SC1液体,且在SC1液体排料过程中,容易出现残余现象,残余的SC1液体会蒸发产生氨气,具有一定的安全隐患;同时传统装置的密封效果较差,使得其所储存的SC1液体容易挥发现象,给使用者带来一定的不利影响。

技术实现思路
r/>[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有效降低SC1中氨水挥发的装置及操作方法,可以解决现有的问题。
[0006]本专利技术解决的问题是:1、SC1液体本身由氨水、双氧水和水构成,而氨水易挥发出氨气,常规储存方式容易使得SC1液体中的氨水挥发,从而降低了SC1液体的使用效果;2、传统装置不具有多重保护结构,使得其无法很好地储存SC1液体,且在SC1液体排料过程中,容易出现残余现象,残余的SC1液体会蒸发产生氨气,具有一定的安全隐患;3、传统装置的密封效果较差,使得其所储存的SC1液体容易挥发现象。
[0007]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有效降低SC1中氨水挥发的装置,包括平衡板和外缸体,所述外缸体固定安装在平衡板的上部,且外缸体和平衡板之间通过三组立板对接固定,所述外缸体的内部固定安装有内缸体,且内缸体的内部安装有用来对SC1液体进行降温操作的冷却管,所述平衡板的底部设置有固定底板,且平衡板和固定底板之间设置有四组液压杆,所述内缸体的一端下部位置安装有排料管,外缸体和内缸体之间设有水冷管。
[0008]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所述外缸体的一端外表面固定安装有第二卡盘,
外缸体的另一端外表面固定安装有第一卡盘,利用第一卡盘和第二卡盘的设置,对外缸体的两端起到密封固定作用,同时方便外缸体和内缸体之间进行安装操作,利用外缸体和内缸体形成双层隔热结构,可以有效降低氨水的挥发速度。
[0009]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所述第二卡盘的一侧设有连通管,且连通管的下端安装有循环水箱,所述水冷管的一端和连通管之间通过分管对接,利用循环水箱可以将水体通过连通管配合分管导入至水冷管,利用水冷管中流动的水体,对外缸体和内缸体之间起到散热作用。
[0010]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所述水冷管的另一端和循环水箱之间通过循环管贯通连接,所述水冷管上套接有散热卡环,利用循环管的设置,可以令水体在循环水箱和水冷管之间循环流动,利用散热卡环可以增加对内缸体的接触面,提升内缸体的散热效果。
[0011]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所述散热卡环为环形空心结构,且散热卡环的内部开设有环形槽,利用环形槽的设置,可以令水体在散热卡环的内部流动,提升散热卡环的散热效果。
[0012]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所述内缸体的内部安装有冷却管,且冷却管的下端设有压缩机,利用压缩机将冷媒注入至冷却管,从而通过冷却管对内缸体内的SC1液体进行冷却降温操作。
[0013]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所述液压杆的一端设有第二滚轴,液压杆和平衡板之间通过第二滚轴活动连接,液压杆的另一端设有第一滚轴,液压杆和固定底板之间通过第一滚轴活动连接,利用第一滚轴和第二滚轴的设置,可以灵活调节液压杆的使用角度,使得固定底板和平衡板之间可以进行平衡调节操作。
[0014]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所述排料管的一端活动安装有抽管,抽管上开设有排液槽,排料管的外表面固定安装有对接卡盘,使用者通过拉动抽管,将抽管的排液槽露出,可以对SC1液体进行排料操作。
[0015]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所述抽管的一端固定安装有密封盖,密封盖的外表面设有螺纹卡环,密封盖和对接卡盘之间通过螺纹卡环对接固定。
[0016]一种有效降低SC1中氨水挥发的装置的操作方法,具体操作步骤为:步骤一,将SC1液体灌入至内缸体内,利用压缩机将冷媒注入至冷却管,通过冷却管对内缸体内的SC1液体进行冷却降温操作;步骤二,启动循环水箱,使得循环水箱内的水体在连通管内循环流动,对内缸体和外缸体之间进行散热操作;步骤三,通过四组液压杆调节固定底板和平衡板之间的角度,对平衡板上安装的外缸体起到平衡调节作用。
[0017]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1、通过外缸体和水冷管,在该装置对SC1液体进行储存操作时,利用外缸体和内缸体形成双层保护结构,当内缸体对SC1液体进行存储操作时,利用外缸体的设置可以有效隔绝部分热量,使得内缸体内的SC1液体保持较低温度,同时利用水冷管的设置,使用者通过开启循环水箱的泵体,使得循环水箱内的水体在连通管内循环流动,通过连通管内的水体对内缸体和外缸体之间进行散热操作,同时配合散热卡环的设置,可以在水冷管进行循环散热操作时,将水体导入至的散热卡环的环形槽中,通过散热卡环增加对内缸体的接触面,
令水体在散热卡环和水冷管中循环流动,吸热后的水体通过循环管重新流入至循环水箱内,通过风机对循环水箱内的水体散热后,令其可以重新使用,利用外缸体和水冷管的设置,可以有效降低该装置中SC1液体的温度,使得SC1液体中的氨水保持常温状态,避免其出现加速挥发现象,延长其保存时间。
[0018]2、通过安装冷却管和液压杆,在该有效降低SC1中氨水挥发的装置使用时,使用者可以启动压缩机,利用压缩机将冷媒注入至冷却管,通过冷却管对内缸体内的SC1液体进行直接降温操作,使得内缸体内的SC1液体保持低温状态,从而有效避免SC1液体中的氨水出现挥发现象,冷却管配合水冷管形成内外双层降温结构,从而有效提升其对氨水的储存效果,同时在该装置进行SC1液体的排料操作时,使用者可以通过控制固定底板和平衡板之间的四组液压杆,使得平衡板带动内缸体的一端翘起,当内缸体通过排料管进行排液操作时,可以将内缸体中的SC1液体完全倒出,避免其出现残余现象,同时利用四组液压杆配合第一滚轴和第二滚轴,可以灵活调节内缸体和外缸体的放置角度,提升该装置使用时的稳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有效降低SC1中氨水挥发的装置,包括平衡板(3)和外缸体(8),所述外缸体(8)固定安装在平衡板(3)的上部,且外缸体(8)和平衡板(3)之间通过三组立板对接固定,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缸体(8)的内部固定安装有内缸体(6),且内缸体(6)的内部安装有用来对SC1液体进行降温操作的冷却管(22),所述平衡板(3)的底部设置有固定底板(2),且平衡板(3)和固定底板(2)之间设置有四组液压杆(5),所述内缸体(6)的一端下部位置安装有排料管(12),外缸体(8)和内缸体(6)之间设有水冷管(13)。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有效降低SC1中氨水挥发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缸体(8)的一端外表面固定安装有第二卡盘(9),外缸体(8)的另一端外表面固定安装有第一卡盘(7)。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有效降低SC1中氨水挥发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卡盘(9)的一侧设有连通管(10),且连通管(10)的下端安装有循环水箱(11),所述水冷管(13)的一端和连通管(10)之间通过分管对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有效降低SC1中氨水挥发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冷管(13)的另一端和循环水箱(11)之间通过循环管(4)贯通连接,所述水冷管(13)上套接有散热卡环(14)。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有效降低SC1中氨水挥发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卡环(14)为环形空心结构,且散热卡环(14)的内部开设有环形槽(15)。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有效降低SC1中氨水挥发的装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宣丽英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中欣晶圆半导体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