轴承套拆装工具及其使用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1631374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29 19:1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轴承套拆装工具及其使用方法。本发明专利技术包括拆装架、第一顶升装置以及第一配合件,拆装架包括架顶部,架顶部的下底面设置有轴套固定机构以及第一拆装孔,轴套固定机构用于将轴套体固定在架顶部的下底面,第一拆装孔的内径大于等于轴承体的外径,第一顶升装置设置在架顶部的下面,第一顶升装置包括第一顶升上端部,第一配合件的上端面设置有第一配合孔,第一拆装孔、第一配合件以及第一顶升上端部同轴设置。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拆装架、第一顶升装置以及第一配合件的配合,避免了轴承体和轴套体由于直接受力拆卸而造成额外的损伤,提高了零部件的使用寿命。提高了零部件的使用寿命。提高了零部件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轴承套拆装工具及其使用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轴承拆装
,尤其涉及轴承套拆装工具及其使用方法。

技术介绍

[0002]橡胶轴承属于MQRF清粉机的主要易损件之一,通过轴承套安装在MQRF清粉机两侧的料槽下方作为减震支撑作用。
[0003]当MQRF型清粉机橡胶轴承出现故障或者损伤时,工作人员需用铁锤、铁棒或冲子等工具通过敲打或撞击的方式进行对橡胶轴承进行拆卸和安装,这种传统的手工拆装轴承的方式不仅效率低且会对原有的零部件造成损伤,拆装质量也无法得到保障;进而导致降低了零部件的使用寿命和增加MQRF清粉机的设备故障率,同时增加了维修人员的工作量,提高了生产成本。
[0004]因此,亟需一种能避免零部件损伤、以及提高轴承拆装效率的技术方案。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之一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轴承套拆装工具,以解决现有轴承套在拆卸过程中易对零部件造成损伤、以及拆卸效率低的问题。
[0006]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0007]轴承套拆装工具,包括拆装架、第一顶升装置以及第一配合件,所述拆装架包括架顶部,所述架顶部的下底面设置有轴套固定机构以及第一拆装孔,所述轴套固定机构用于将轴套体固定在所述架顶部的下底面,所述第一拆装孔的内径大于等于轴承体的外径,所述第一顶升装置设置在所述架顶部的下面,所述第一顶升装置包括第一顶升上端部,所述第一顶升上端部可拆卸安装地与所述第一配合件的下端连接,所述第一配合件的上端面设置有第一配合孔,所述第一配合孔的内径与轴承体下端面内轴凸部的外径相应,所述第一配合件的外径小于等于轴承体的外径,所述第一拆装孔、所述第一配合件以及所述第一顶升上端部同轴设置。
[0008]作为本专利技术所述的轴承套拆装工具的优选方案,所述轴套固定机构包括固定螺丝、固定螺栓以及设置在所述架顶部下底面的螺丝通孔,所述固定螺丝穿过所述螺丝通孔与所述固定螺栓螺纹连接,所述固定螺丝包括固定螺帽,所述固定螺丝与所述螺丝通孔螺纹连接,所述固定螺帽与所述架顶部的下底面之间具有供轴套体固定的间隙。
[0009]作为本专利技术所述的轴承套拆装工具的优选方案,所述第一配合件下端的外径面上设置有限位台阶。
[0010]本专利技术的目的之一具有的有益效果为:本专利技术通过拆装架、第一顶升装置以及第一配合件的配合,避免了轴承体和轴套体由于直接受力拆卸而造成额外的损伤,提高了零部件的使用寿命;同时本专利技术操作简单,且由于第一拆装孔、第一配合件以及第一顶升上端部同轴设置,拆卸正确率高,提高了工作人员的拆卸效率。
[0011]本专利技术的目的之二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轴承套拆装工具,
以解决现有轴承套在安装过程中易对零部件造成损伤、以及安装效率低的问题。
[001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0013]轴承套拆装工具,包括拆装架、第二顶升装置以及第二配合件,所述拆装架包括架顶部,所述架顶部的下底面设置有轴套固定机构以及第二拆装孔,所述轴套固定机构用于将轴套体固定在所述架顶部的下底面,所述第二拆装孔的内径大于等于轴承体的外径,所述第二顶升装置设置在所述架顶部的下面,所述第二顶升装置包括第二顶升上端部,所述第二顶升上端部可拆卸安装地与所述第二配合件的下端连接,所述第二配合件的上端面设置有第二配合孔,所述第二配合孔的内径与轴承体下端面内轴凸部的外径相应,所述第二配合件的外径大于轴承体的外径,所述第二拆装孔、所述第二配合件以及所述第二顶升上端部同轴设置。
[0014]作为本专利技术所述的轴承套拆装工具的优选方案,所述轴套固定机构包括固定螺丝、固定螺栓以及设置在所述架顶部下底面的螺丝通孔,所述固定螺丝穿过所述螺丝通孔与所述固定螺栓螺纹连接,所述固定螺丝包括固定螺帽,所述固定螺丝与所述螺丝通孔螺纹连接,所述固定螺帽与所述架顶部的下底面之间具有供轴套体固定的间隙。
[0015]作为本专利技术所述的轴承套拆装工具的优选方案,所述第二配合件的上端面设置有配合外孔,所述配合外孔的内底面设置有所述第二配合孔,所述配合外孔的内径与所述轴承体的外径相应。
[0016]本专利技术的目的之二具有的有益效果为:本专利技术通过拆装架、第二顶升装置以及第二配合件的配合,避免了轴承体和轴套体由于直接受力安装而造成额外的损伤,提高了零部件的使用寿命;同时本专利技术操作简单,且由于第二拆装孔、第二配合件以及第二顶升上端部同轴设置,安装正确率高,提高了工作人员的安装效率。
[0017]本专利技术的目的之三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轴承套拆装工具,以解决现有轴承套在拆卸和安装过程中易对零部件造成损伤、拆卸效率低、以及安装效率低的问题。
[0018]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0019]轴承套拆装工具,包括拆装架、第一顶升装置、第二顶升装置、第一配合件以及第二配合件,所述拆装架包括架顶部,所述架顶部的下底面设置有轴套固定机构、第一拆装孔以及第二拆装孔,所述轴套固定机构用于将轴套体固定在所述架顶部的下底面;所述第一拆装孔的内径大于等于轴承体的外径,所述第一顶升装置设置在所述架顶部的下面,所述第一顶升装置包括第一顶升上端部,所述第一顶升上端部可拆卸安装地与所述第一配合件的下端连接,所述第一配合件的上端面设置有第一配合孔,所述第一配合孔的内径与轴承体下端面内轴凸部的外径相应,所述第一配合件的外径小于等于轴承体的外径,所述第一拆装孔、所述第一配合件以及所述第一顶升上端部同轴设置,所述第一配合件下端的外径面上设置有限位台阶;所述第二拆装孔的内径大于等于轴承体的外径,所述第二顶升装置设置在所述架顶部的下面,所述第二顶升装置包括第二顶升上端部,所述第二顶升上端部可拆卸安装地与所述第二配合件的下端连接,所述第二配合件的上端面设置有第二配合孔,所述第二配合孔的内径与轴承体下端面内轴凸部的外径相应,所述第二配合件的外径大于轴承体的外径,所述第二拆装孔、所述第二配合件以及所述第二顶升上端部同轴设置,所述第二配合件的上端面设置有配合外孔,所述配合外孔的内底面设置有所述第二配合
孔,所述配合外孔的内径与所述轴承体的外径相应。
[0020]作为本专利技术所述的轴承套拆装工具的优选方案,所述轴套固定机构包括固定螺丝、固定螺栓以及设置在所述架顶部下底面的螺丝通孔,所述固定螺丝穿过所述螺丝通孔与所述固定螺栓螺纹连接,所述固定螺丝包括固定螺帽,所述固定螺丝与所述螺丝通孔螺纹连接,所述固定螺帽与所述架顶部的下底面之间具有供轴套体固定的间隙。
[0021]本专利技术的目的之三至少具有的以下有益效果:
[0022]1)本专利技术通过拆装架、第一顶升装置以及第一配合件的配合,避免了轴承体和轴套体由于直接受力拆卸而造成额外的损伤,提高了零部件的使用寿命;同时本专利技术操作简单,且由于第一拆装孔、第一配合件以及第一顶升上端部同轴设置,拆卸正确率高,提高了工作人员的拆卸效率;
[0023]2)本专利技术通过拆装架、第二顶升装置以及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轴承套拆装工具,其特征在于:包括拆装架(1)、第一顶升装置(2)以及第一配合件(4),所述拆装架(1)包括架顶部(11),所述架顶部(11)的下底面设置有轴套固定机构(113)以及第一拆装孔(111),所述轴套固定机构(113)用于将轴套体固定在所述架顶部(11)的下底面,所述第一拆装孔(111)的内径大于等于轴承体的外径,所述第一顶升装置(2)设置在所述架顶部(11)的下面,所述第一顶升装置(2)包括第一顶升上端部(21),所述第一顶升上端部(21)与所述第一配合件(4)的下端连接,所述第一配合件(4)的上端面设置有第一配合孔(41),所述第一配合孔(41)的内径与轴承体下端面内轴凸部的外径相应,所述第一配合件(4)的外径小于等于轴承体的外径,所述第一拆装孔(111)、所述第一配合件(4)以及所述第一顶升上端部(21)同轴设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轴承套拆装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轴套固定机构(113)包括固定螺丝(1131)、固定螺栓(1133)以及设置在所述架顶部(11)下底面的螺丝通孔(1132),所述固定螺丝(1131)穿过所述螺丝通孔(1132)与所述固定螺栓(1133)螺纹连接,所述固定螺丝(1131)包括固定螺帽(11311),所述固定螺丝(1131)与所述螺丝通孔(1132)螺纹连接,所述固定螺帽(11311)与所述架顶部(11)的下底面之间具有供轴套体固定的间隙。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轴承套拆装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配合件(4)的外径面上设置有限位台阶(42)。4.轴承套拆装工具,其特征在于:包括拆装架(1)、第二顶升装置(3)以及第二配合件(5),所述拆装架(1)包括架顶部(11),所述架顶部(11)的下底面设置有轴套固定机构(113)以及第二拆装孔(112),所述轴套固定机构(113)用于将轴套体固定在所述架顶部(11)的下底面,所述第二拆装孔(112)的内径大于等于轴承体的外径,所述第二顶升装置(3)设置在所述架顶部(11)的下面,所述第二顶升装置(3)包括第二顶升上端部(31),所述第二顶升上端部(31)与所述第二配合件(5)的下端连接,所述第二配合件(5)的上端面设置有第二配合孔(51),所述第二配合孔(51)的内径与轴承体下端面内轴凸部的外径相应,所述第二配合件(5)的外径大于轴承体的外径,所述第二拆装孔(112)、所述第二配合件(5)以及所述第二顶升上端部(31)同轴设置。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轴承套拆装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轴套固定机构(113)包括固定螺丝(1131)、固定螺栓(1133)以及设置在所述架顶部(11)下底面的螺丝通孔(1132),所述固定螺丝(1131)穿过所述螺丝通孔(1132)与所述固定螺栓(1133)螺纹连接,所述固定螺丝(1131)包括固定螺帽(11311),所述固定螺丝(1131)与所述螺丝通孔(1132)螺纹连接,所述固定螺帽(11311)与所述架顶部(11)的下底面之间具有供轴套体固定的间隙。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轴承套拆装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配合件(5)的上端面设置有配合外孔(52),所述配合外孔(52)的内底面设置有所述第二配合孔(51),所述配合外孔(52)的内径与所述轴承体的外径相应。7.轴承套拆装工具,其特征在于:包括拆装架(1)、第一顶升装置(2)、第二顶升装置(3)、第一配合件(4)以及第二配合件(5),所述拆装架(1)包括架顶部(11),所述架顶部(11)的下底面设置有轴套固定机构(113)、第一拆装孔(111)以及第二拆装孔(112),所述轴套固定机构(113)用于将轴套体固定在所述架顶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赖世椿王丽娜林乾黄金源詹育生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岭南穗粮谷物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