嵌套结构电离室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63099 阅读:29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γ辐射的探测装置,具体为一种用于γ辐射探测的嵌套结构电离室。其结构包括置于屏蔽壳内的高压极和收集极,收集极上方设有收集连杆,收集连杆外套有绝缘子,其中,高压极的主体包围在收集极外部,高压极中间凸起部位置于收集极内,收集极的中部凸起置于高压极的中间凸起内,使高压极和收集极形成相互嵌套的结构。这种嵌套的结构使得电离室在测量范围的低端有足够大的输出电流,在测量范围的高端可以保证电离室的饱和度。(*该技术在2017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Y辐射的探测装置,具体为一种用于Y辐射 探测的嵌套结构电离室
技术介绍
电离室作为Y辐射的探测器,在测量电路能测量的输出电流下限 一定时,体积一定则电离室的测量下限及上限也基本确定,因为辐射 场低于电离室的测量下限时,电离室输出电流不能被测量电路有效测 量,或电离电流从绝缘子上泄漏以及绝缘子的泄漏电流大于电离电 流;电离室测量上限的确定是因为当辐射场足够强时,离子复合几率 提高,电离室两极对电离离子不能饱和吸收,就限制了电离室的测量 上限。目前扩大电离室测量范围的方法是测量下限的扩展可以对电 离室充高于1个大气压的工作气体,通过提高工作气体的密度来提高 光子电离工作气体分子的几率,从而延伸测量下限;测量上限可以通 过提高电极之间的场强以减小正负离子复合几率来提高,提高场强的 办法一般是提高收集电极与高压极之间的电压。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合理、可靠性高的嵌套结构 电离室。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嵌套结构电离室,包括置于屏 蔽壳内的高压极和收集极,收集极上方设有收集连杆,收集连杆外套有绝缘子,其中,高压极的主体包围在收集极外部,高压极中间凸起 部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嵌套结构电离室,包括置于屏蔽壳(1)内的高压极(7、8)和收集极(10),收集极(10)上方设有收集连杆(4),收集连杆(4)外套有绝缘子(6),其特征在于:高压极(7、8)的主体包围在收集极(10)外部,高压极中间凸起部位(11)置于收集极(10)内,收集极的中部凸起(10)置于高压极的中间凸起(11)内,使高压极和收集极形成相互嵌套的结构。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嵌套结构电离室,包括置于屏蔽壳(1)内的高压极(7、8)和收集极(10),收集极(10)上方设有收集连杆(4),收集连杆(4)外套有绝缘子(6),其特征在于高压极(7、8)的主体包围在收集极(10)外部,高压极中间凸起部位(11)置于收集极(10)内,收集极的中部凸起(10)置于高压极的中间凸起(11)内,使高压极和收集极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靳根钱仲敏陈明焌任智强任伟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辐射防护研究院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14[中国|山西]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