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板材冲压折弯卷边打孔成型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630921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29 19:0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板材冲压折弯卷边打孔成型设备,包括支撑组件、上模组件、下模组件和电液控制系统4个部分;其中支撑组件包括上板和立柱;其中上模组件包括上模油缸、上模、上折边模油缸和上折边模,在上模上转动安装上折边模及上折边模油缸;其中下模组件包括侧模、下后模、侧孔油缸、下折边油缸、下折边模、后定型打孔油缸、后定型模和定位销;其中电液控制系统包括电控芯片、功率继电器和电磁换向阀。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微电脑模块输出顺序控制电流,控制对应的电磁换向阀动作,进而控制高压液流进出对应的工作油缸,依次完成工件的冲压折弯、卷边定型和打孔作业,全部的加工过程在同一工作台上完成,一台机器完成多台的加工步骤,解决了占地空间和购机成本的问题,提高了工件的加工精度和合格率,降低了加工噪音,改善了工人的工作环境。善了工人的工作环境。善了工人的工作环境。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板材冲压折弯卷边打孔成型设备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板材冲压折弯卷边打孔成型设备的机械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一次性顺序冲压折弯卷边打孔成型的加工机械设备。

技术介绍

[0002]已有的冲压折弯卷边打孔成型设备,虽能完成板材的冲压折弯卷边打孔成型加工,但是各个加工过程分别在不同的机器,不同的工作台上流水线完成,工件转移依靠机械手或输送带完成。不但完成整套工作流程所需机器设备数量多,所占空间大,而且因工件的转移放置和脱模过程需要时间间隔,所以工作效率低下,噪音叠加导致工人工作环境恶劣。更为甚者,多个工作过程中安放工件半成品过程中会出现位置的偏差,导致工件的加工精度和合格率大大降低。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板材冲压折弯卷边打孔成型设备,通过微电脑模块输出顺序控制电流,控制对应的电磁换向阀动作,进而控制高压液流进出对应的工作油缸,依次完成工件的冲压折弯、卷边定型和打孔作业,全部的加工过程在同一工作台上完成,一台机器完成多台的加工步骤,节省占地空间,节约购机成本,提高了加工精度和合格率,降低了加工噪音,改善了工人的工作环境。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0005]一种板材冲压折弯卷边打孔成型设备,包括支撑组件、上模组件、下模组件和电液控制系统4个部分;其中支撑组件包括上板和立柱;其中上模组件包括上模油缸、上模、上折边模油缸和上折边模,在上模上转动安装上折边模及上折边模油缸;其中下模组件包括侧模、下后模、侧孔油缸、下折边油缸、下折边模、后定型打孔油缸、后定型模和定位销;其中电液控制系统包括电控芯片、功率继电器和电磁换向阀。
[0006]上板是板状结构,是上模油缸的支撑部件,上板中部和靠边位置各有一孔,上模油缸的活塞杆从上向下穿过上板中部孔,上模油缸的腔体与上板固定连接,上模油缸的活塞杆的端部固定连接上模上底面,上模油缸穿入孔旁还有上模定向轴穿出孔,上模定向轴穿出孔的孔中安装有直线轴承,直线轴承的外侧面与上板固定连接,直线轴承的内腔与上模定向轴滑动连接或通过滚珠滚动连接,上模定向轴与上模油缸轴心线平行,上模定向轴下端与上模的底的上面固定连接。
[0007]上模是方形柱体、椎体或台体形状的盒式结构,其内部底面的中部与上模油缸的活塞杆端部固定连接,其内底部还固定连接上模定向轴,上模的上底面与后侧面相交的后上棱附近处转动安装有上折边模,上折边模是板状结构,上折边模与上模转动连接,其转轴与上底和后侧面平行且等距。上模的上部还安装有上折边模油缸,上折边模油缸的缸体通过转轴与上折边模转动连接,上折边模油缸的活塞杆端部通过转轴与上折边模转动连接。上模左右两侧及后侧面还开有上模孔,上模孔是用于侧孔油缸推动其活塞杆,穿过下模孔
后,给工件侧面打孔的孔状,最后侧孔油缸活塞杆穿过工件侧面后,末端推动废屑排屑的孔形装置,便于侧孔油缸顺利完成打孔作业。
[0008]立柱是上板的竖直支撑部件,上端与上板固定连接,下端与下模固定连接。
[0009]下模是撮箕型结构,包括左右侧模和下后模,其撮箕型结构是在下模左右和后部向上固定连接有左右侧模和下后模构成的,所述的撮箕型结构或者是上下等大,或者是下小上大的结构。左右侧模的外侧面固定连接有左右侧孔油缸,侧孔油缸的油腔缸体与侧模的外侧面固定连接,侧模中部对应侧孔油缸中心轴的位置开有垂直于侧模竖直面的下模孔,下模孔是用于侧模油缸活塞杆向工件侧面打孔时穿入侧模内部而对工件进行打孔的孔状结构。下后模比左右侧模矮,下后模的后部固定安装后定型打孔油缸的缸体,其活塞杆指向前方,下后模板上无需开后模孔,后侧面上部的定型是通过与后定型打孔油缸活塞杆固定连接的后定型模的推顶实现的,后定型模是与后定型打孔油缸活塞杆固定的、平行于下后模的板材结构,后定型模的前侧面固定连接有柱状或针状打孔针。下模的后部左右两侧还安装有下折边模,下折边模分为左下折边模和右下折边模,下折边模是用于对工件后部左右两个角的卷边的部件,其结构是两块板成直角固定连接,下折边模通过转轴与下模转动连接,下折边模同时与下折边油缸的活塞杆转动连接,下折边油缸的缸体通过转轴与下模转动连接。定位销是,在下模上,侧模外和下后模后部各固定连接一块向上的板,板的上部开有垂直于板面的孔,孔中插入螺杆,螺杆上、板的两侧各套有一螺帽,两螺杆指向下模内部的一端各固定连接有一直板作为定位销,通过旋进或旋出螺帽,以调节和锁死定位销的位置。工件进入下模上部后,将一侧边和后边贴紧横向定位销和纵向定位销,从而固定工件进入下模后左右两侧及后侧边缘到达的位置。
[0010]电液控制系统包括电控芯片、功率继电器和电磁换向阀,其中电控芯片依照预设的指令按时间顺序输出一定时长的脉冲控制电信号,推动对应的功率继电器吸合,使电流通过电磁换向阀线圈,拉动电磁换向阀的阀芯移动,使泵站流来的液流正向或反向流进或流出对应的油缸或封闭对应的油路,达到对应的油缸活塞杆伸压加工工件,或回缩原位,或封闭油路以保持一定的工作时间和压力。
[0011]液压与机械连接结构是:液压泵站输出的液压油,通过五通接头,将液压油一分为四,五通接头中的一个油口与高压泵站出油口连通连接,五通接头中的另外四个出油口各通过管道与对应的电磁换向阀的进油口P连通连接,各电磁换向阀的出油口O通过另一个五通接头和管道连通连接汇合后,最后与油箱连通连接,电磁换向阀的另两个油口A和B与对应的油缸的进油口和出油口连通连接,A口供油时B口回油,或者反向为B口供油时A口回油,电磁换向阀供油口与回油口分别与对应的工作油缸的进油口和出油口管道连通连接。即:其中上模油缸的进油口和出油口分别与第一个电磁换向阀的油口A和B连通连接;左右侧孔油缸和后定型打孔油缸三个油缸中的三个进油口和三个出油口各通过一个四通接头并联合并,合并后的进油口和出油口分别与第二个电磁换向阀的A和B口连通连接;左右两个下折边油缸中的两个进油口和两个出油口,各通过一个三通接头并联合并,合并后的进油口和出油口分别与第三个电磁换向阀的A和B口连通连接;两个上折边模油缸中的两个进油口和两个出油口,各通过三通接头并联合并后,分别与第四个电磁换向阀的A口和B口连通连接。上述所说的通过多通接头并联合并,是将几个油缸的相同作用并同时动作的油缸的进油口连通合并,汇合成一个总的进油口后与电磁换向阀的A口或B口连通连接,同时通过多
通接头将几个相同作用并同时动作的油缸的出油口连通合并成一个总的出油口后,再与电磁换向阀的B口或A口连通连接。上述的第一至第四电磁换向阀并非物理位置上的物件,而是时间动作顺序排序的器件。所述的A口、B口、O口和P口因不同厂家的规定或用其它字母代替。
[0012]其工作原理是:初始状态为各油缸都处于最短位置状态,即各油缸的活塞杆处于缩进油缸内部的状态。然后人工或机械手在下模上放入和安放加工工件,工件横向和竖向边顶在对应的定位销处,启动开关,于是电控芯片根据预设的时间间隔和顺序指令,顺序输出方波脉冲电控信号,吸合对应的功率继电器闭合一定时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板材冲压折弯卷边打孔成型设备,包括支撑组件、上模组件、下模组件和电液控制系统4个部分,其特征是:上模组件包括上模油缸(2)、上模(3)、上模孔(33)、上折边模油缸(34)和上折边模(37),其中上模(3)左右两侧和后侧面上有上模孔(33),上模(3)上转动安装上折边模(37)及上折边模油缸(34);其中下模组件包括有侧模(50)、侧孔油缸(51)、下模孔(52)、下后模(53)、下折边油缸(55)、下折边模(56)、后定型打孔油缸(57)、后定型模(571)、后打孔针(572)、后定型打孔定向轴(58)、定位销(59)以及下折边油缸转轴(54);在下模(5)的侧模(50)上安装有侧孔油缸(51),在下模(5)的后部,固定安装后定型打孔油缸(57)的缸体,其活塞杆指向前方,后定型打孔油缸(57)的活塞杆上固定安装平行于下后模(53)的后定型模(571),后定型模(571)上固定连接后打孔针(572);在下模(5)的左右侧模(50)上钻有下模孔(52),在下模(5)的后部左右两角安装下折边模(56)和下折边油缸(55);其中支撑组件包括上板(1)和立柱(4);上板(1)是板状结构,上板中部和靠边开有两个垂直与板面的孔;立柱(4)是柱形结构,上端与上板(1)固定连接,下端与下模(5)固定连接;其中上模组件:上模油缸(2)的缸体在上板(1)的中部孔处与上板固定连接,上模油缸活塞杆(21)向下穿过上板(1)中部的孔后,末端与上模(3)固定连接,上模定向轴(31)的下端与上模(3)固定连接,上板(1)的靠边的上模定向轴孔中嵌有直线轴承(32),上模定向轴(31)穿在直线轴承(32)内,或者取消直线轴承(32),上模定向轴(31)直接在孔中与上板(1)滑动连接,或者上模油缸(2)做成方形活塞杆而取消上模定向轴(31)和直线轴承(32);上模(3)是方形盒状结构或上宽下窄的倒台型结构,空腔部分的盒或台的下底与上模油缸活塞杆(21)和上模定向轴(31)固定连接,上模(3)的左右侧面和后侧面各钻有一通孔即上模孔(33);上模(3)的左右侧和后侧的上模孔(33),或者开成竖向槽;上模孔(33)是通孔,或者上模孔(33)钻成盲孔,且在孔中安装弹簧;上模(3)上部后方的横棱附近处还转动连接上折边模(37),上折边模(37)是板状结构,上折边模(37)与上模(3)转动连接;上折边模油缸(34)的缸体通过上折边油缸转轴(35)与上模(3)的前部转动连接,上折边模油缸(34)的活塞杆与上折边模(37)转动连接;上折边模油缸(34)或者两个油缸对称排布于上模油缸活塞杆(21)的左右两侧,或者上折边油缸(34)是独一个较短的油缸,其缸体转动连接在上模油缸活塞杆(21)的后部,其活塞杆转动连接在上折边模(37)的中部;下模(5)是一个撮箕形结构,其撮箕型结构是在下模(5)的左右和后部向上固定连接有左右侧模(50)和下后模(53)构成的;侧模(50)的左右外侧面固定连接有侧孔油缸(51),侧孔油缸(51)的缸体与侧模(50)的外侧面固定连接;侧模(50)的中部,对应侧孔油缸(51)中心轴的位置开有垂直于侧模(50)竖直面的下模孔(52);其中侧模(50)包括左侧模(501)和右侧模(502),左侧模(501)和右侧模(502)对称分布于下模(5)的左右两侧,成竖直板状或从下往上稍向外侧倾斜;下后模(53)或者垂直于下模(5)的底部,或者从下往上稍向后倾斜;即构成撮箕型结构或者是上下等大,或者是下小上大的结构;其中下模孔(52)包括左下模孔(521)和右下模孔(522),侧孔油缸(51)包括左侧孔油缸(511)和右侧孔油缸(512),下折边模(56)分为左下折边模(561)和右下折边模(563),左下折边模(561)和右下折边模(563)分别通过左下折边模转轴(562)和右下折边模转轴(564)与下模(5)转动连接,或者通过滑块与滑槽或滑轨滑动连接;下折边油缸(55)分为左下折边油缸(551)和右下折边油缸(552),其中左下折边油缸(551)的缸体通过左下折边油缸转轴(541)与下模(5)转动连接,同时左下折边油缸(551)的活塞杆与左下折边模(561)转动连接,右下折边油缸(552)的缸体通过右下折边油缸转轴(542)与下
模(5)转动连接,同时右下折边油缸(552)的活塞杆与右下折边模(563)转动连接;或者当下折边模(56)与下模(5)滑动连接时,下折边油缸(55)的活塞杆与对应的下折边模(56)转动或固定连接;侧孔油缸(51)的活塞杆端部或打磨成锥形,或者在较短的活塞杆端部焊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唐孟华
申请(专利权)人:贵州锋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