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预测肉瘤样癌免疫治疗疗效的免疫组化标记蛋白组合物、方法及应用技术

技术编号:31630817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29 19:0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预测肉瘤样癌免疫治疗疗效的免疫组化标记蛋白组合物、方法及应用。本发明专利技术的预测肉瘤样癌免疫治疗疗效的免疫组化标记蛋白组合物包括PDL1、CD3、CD4、CD8、GranB和EBER的单克隆抗体,本发明专利技术首次将肉瘤样癌患者肿瘤组织PDL1、CD3、CD4、CD8、GranB和EBER的免疫组化结果综合作为肉瘤样癌免疫治疗预测评估指标,建立了一种针对肉瘤样癌的预测免疫治疗疗效的新型评估方法;通过临床验证,该评估方法能够有效对接受免疫治疗的肉瘤样癌患者的疗效转归进行预判,有利于医生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以及及时有效的医患沟通。合理的治疗方案以及及时有效的医患沟通。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预测肉瘤样癌免疫治疗疗效的免疫组化标记蛋白组合物、方法及应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预测肉瘤样癌免疫治疗疗效的免疫组化标记蛋白组合物、方法及应用,属于生物医学检测


技术介绍

[0002]肉瘤样癌(sareomatiod carcinoma,SC)是一种罕见的恶性肿瘤,多见于中老年人,具有恶性程度高,病程进展快,预后差的特点。肉瘤样癌的本质是上皮来源的癌,但是含有肉瘤样成分,实质是癌细胞呈梭形细胞变异,即来源于上皮组织的癌细胞经上皮间质转化(epithelial

mesenchymal transition,EMT)过程及完全性间叶表型关闭后形成的一组转化性癌。临床上,癌肉瘤与肉瘤样癌的鉴别诊断十分困难。根据2000年版WHO消化系统肿瘤组织学分类,癌肉瘤定义为由上皮样成分(既可以是肝细胞源性也可以是胆管细胞源性)和肉瘤样成分紧密混杂在一起的恶性肿瘤,其肿瘤中既有癌成分,又有肉瘤成分。如果构成肉瘤样成分的梭形细胞仍然为上皮源性(表达上皮细胞标志物),则诊断为肉瘤样癌。两者的不同点在于癌肉瘤的本质为癌和肉瘤,肉瘤成分不表达上皮标记、有明确病理类型。而肉瘤样癌的本质是癌,肉瘤成分表达上皮标记。临床特点上,两者均为男性多见,男女比例为5:1。临床症状多表现为腹痛,发病多见于中老年患者,平均发病年龄为50.4岁。
[0003]目前,肉瘤样癌对放疗、化疗的常规治疗手段均不敏感,其主要临床治疗手段为手术切除。但由于肿瘤生长快,具有高侵袭性,术后仍有较高复发率,一旦术后复发,无有效治疗手段,则预后极差。有统计显示晚期肉瘤样癌患者的中位生存期仅为4.8个月。
[0004]随着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的上市,有病例报告显示可能有部分肉瘤样癌患者能从免疫治疗中获益。但是,目前并无肉瘤样癌患者接受免疫治疗疗效的预测指标,也不能准确指导肉瘤样癌患者接受免疫治疗的预后。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实现对接受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的肉瘤样癌患者疾病转归和预后进行预测的技术问题。
[0006]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预测肉瘤样癌免疫治疗疗效的免疫组化标记蛋白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包括PDL1、CD3、CD4、CD8、GranB和EBER的单克隆抗体。
[0007]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上述的预测肉瘤样癌免疫治疗疗效的免疫组化标记蛋白组合物在制备用于预测肉瘤样癌免疫治疗疗效的试剂和/或试剂盒中的应用。
[0008]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预测肉瘤样癌免疫治疗疗效的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0009]步骤1:获取肉瘤样癌患者肿瘤组织PDL1、CD3、CD4、CD8、GranB和EBER的免疫组化结果,建立评分标准;免疫组化阳性表达为细胞膜和/或胞浆上呈现棕黄色颗粒,采用半定量结果判读,分别对镜下阳性细胞数百分比和阳性着色程度给予评分;
[0010]所述评分的标准为:
[0011]阳性细胞数百分比:每张切片上选取5个*200倍的高倍镜视野计数阳性细胞百分比,阳性细胞数百分比介于0

100%之间;
[0012]阳性着色强度:无色为

,淡黄色为+,棕黄色为++,棕褐色为+++。
[0013]步骤2:根据免疫组化结果设定预测因子、建立预测指标,具体如下:
[0014]A、肉瘤样癌PDL1、CD3、CD4及CD8的免疫组化结果均为阳性细胞百分比≥10%,且阳性着色程度为+、++或+++时,其预测因子的数据指标为1,如果其中有一项不符合,则该预测因子的数据指标为0;
[0015]B、肉瘤样癌GranB和EBER的免疫组化结果均为阳性细胞百分比0%,且阳性着色程度为

,其预测因子的数据指标为1,如果其中有一项不符合,则该预测因子的数据指标为0;
[0016]C、肉瘤样癌CD8和CD4免疫组化阳性细胞百分比的比值为>1,其预测因子的数据指标为1,如果不符合,则该预测因子的数据指标为0;
[0017]上述3项预测因子的数据指标相加,得到总的预测指标,即0

3分;
[0018]步骤3:根据预测指标评估肉瘤样癌免疫治疗疗效,如果预测指标为0分,则免疫治疗无效如果预测指标为1分,则免疫治疗可能无效;如果预测指标为2分,则免疫治疗可能有效,如果预测指标为3份,则免疫治疗有效。
[0019]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预测系统,用于执行上述的预测肉瘤样癌免疫治疗疗效的方法中的步骤,包括:
[0020]第一模块:用于获取肉瘤样癌患者肿瘤组织PDL1、CD3、CD4、CD8、GranB和EBER的免疫组化结果;
[0021]第二模块:用于根据获取的免疫组化结果建立预测指标;
[0022]第三模块:用于根据预测指标评估肉瘤样癌免疫治疗疗效。
[0023]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存储介质,所述存储介质存储有多条指令,所述指令用以执行上述的预测肉瘤样癌免疫治疗疗效的方法中的步骤。
[002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
[0025]本专利技术首次将肉瘤样癌患者肿瘤组织PDL1、CD3、CD4、CD8、GranB和EBER的免疫组化结果综合作为肉瘤样癌免疫治疗预测评估指标,建立了一种针对肉瘤样癌的预测免疫治疗疗效的新型评估方法;通过临床验证,该评估方法能够有效对接受免疫治疗的肉瘤样癌患者的疗效转归进行预判,有利于医生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以及及时有效的医患沟通。
具体实施方式
[0026]为使本专利技术更明显易懂,兹以优选实施例,作详细说明如下。
[0027]实施例
[0028]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预测肉瘤样癌免疫治疗疗效的方法:
[0029]获取肉瘤样癌患者肿瘤组织PDL1、CD3、CD4、CD8、GranB和EBER的免疫组化结果。免疫组化阳性表达为细胞膜和(或)胞浆上呈现棕黄色颗粒,采用半定量结果判读,分别对镜下阳性细胞的百分比和染色程度给予评分。(1)阳性着色细胞数百分比:每张切片上观察5个高倍镜视野(*200),计数阳性细胞百分比,阳性细胞数百分比介于0

100%之间。(2)阳性着色强度:无色为(

),淡黄色为(+),棕黄色为(++),棕褐色为(+++)。
[0030]根据所述免疫组化阳性着色细胞百分比及其阳性着色强度指标建立用以评估肉
瘤样癌患者的免疫治疗疗效预测模型,具体如下:(1)肉瘤样癌PDL1、CD3、CD4及CD8的免疫组化结果均为阳性细胞百分比≥10%,阳性着色程度为(+)、(++)或(+++),其预测因子的数据指标为1。(2)肉瘤样癌GranB和EBER的免疫组化结果均为阳性细胞百分比0%,阳性着色程度为(

),其预测因子的数据指标为1。(3)肉瘤样癌CD8和CD4免疫组化阳性细胞百分比的比值为>1,其预测因子的数据指标为1。
[0031]上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预测肉瘤样癌免疫治疗疗效的免疫组化标记蛋白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包括PDL1、CD3、CD4、CD8、GranB和EBER的单克隆抗体。2.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测肉瘤样癌免疫治疗疗效的免疫组化标记蛋白组合物在制备用于预测肉瘤样癌免疫治疗疗效的试剂和/或试剂盒中的应用。3.一种预测肉瘤样癌免疫治疗疗效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获取肉瘤样癌患者肿瘤组织PDL1、CD3、CD4、CD8、GranB和EBER的免疫组化结果;免疫组化阳性表达为细胞膜和/或胞浆上呈现棕黄色颗粒,采用半定量结果判读,分别对镜下阳性细胞数百分比和阳性着色程度给予评分;所述评分的标准为:阳性细胞数百分比:每张切片上选取5个*200倍的高倍镜视野计数阳性细胞百分比,阳性细胞数百分比介于0

100%之间;阳性着色强度:无色为

,淡黄色为+,棕黄色为++,棕褐色为+++。步骤2:根据免疫组化结果设定预测因子、建立预测指标,具体如下:A、肉瘤样癌PDL1、CD3、CD4及CD8的免疫组化结果均为阳性细胞百分比≥10%,且阳性着色程度为+、++或+++时,其预测因子的数据指标为1,如果其中有一项不符合,则该预测因子的数据指标为0;B...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妍张欣纪元刘天舒
申请(专利权)人: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