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侧翻功能的座椅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628712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29 19:0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具有侧翻功能的座椅,涉及座椅技术领域。其中,该具有侧翻功能的座椅,包括:靠背;座垫,与所述靠背活动连接;可收拢支撑机构,设置于所述座垫底部;及侧翻机构,设置于所述座垫底部,且与所述可收拢支撑机构相对设置;所述靠背通过角度调节盘调节至所述座垫上方,再通过所述可收拢支撑机构将位于所述座垫一侧的第一支撑脚进行收拢,并将所述座垫通过所述侧翻机构翻转至车身一侧。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解决现有的座椅旋转中心距离车身安装点位置远,导致座椅骨架强度难以满足;以及,座椅翻转难以避免与车身轮包干涉的问题。椅翻转难以避免与车身轮包干涉的问题。椅翻转难以避免与车身轮包干涉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具有侧翻功能的座椅


[0001]本技术涉及座椅
,尤其是一种具有侧翻功能的座椅。

技术介绍

[0002]目前现有的座椅旋转中心距离车身安装点位置远,导致座椅骨架强度难以满足;以及,座椅翻转难以避免与车身轮包干涉。针对上述出现的问题,目前尚未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技术目的:提供一种具有侧翻功能的座椅,以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
[0004]技术方案:一种具有侧翻功能的座椅,包括:
[0005]靠背;座垫,与所述靠背活动连接;可收拢支撑机构,设置于所述座垫底部;及侧翻机构,设置于所述座垫底部,且与所述可收拢支撑机构相对设置;所述靠背通过角度调节盘调节至所述座垫上方,再通过所述可收拢支撑机构将位于所述座垫一侧的第一支撑脚进行收拢,并将所述座垫通过所述侧翻机构翻转至车身一侧。
[0006]作为优选,所述可收拢支撑机构包括:两第一支撑脚,所述第一支撑脚通过固定板与所述座垫固定连接,所述固定板与所述第一支撑脚交界处设置有第一台阶螺栓和第一尼龙衬套,所述第一台阶螺栓与所述第一尼龙衬套旋转连接。
[0007]作为优选,所述固定板上设置有用于限制第一支撑脚活动的弧形限位槽,所述弧形限位槽与固定设置于所述第一支撑脚上的滑杆滑动连接。
[0008]作为优选,所述侧翻机构包括:两第二支撑脚,所述第二支撑脚通过支撑梁与所述座垫连接,所述支撑梁与所述第二支撑脚交界处设置有第二台阶螺栓和第二尼龙衬套,所述第二台阶螺栓与所述第二尼龙衬套旋转连接。
[0009]作为优选,两所述第二支撑脚之间设置有加强筋。
[0010]作为优选,所述座垫靠近所述第一支撑脚一侧设置有侧翻拉带。
[0011]有益效果:在本申请实施例中,采用座椅侧翻收拢的方式,所述靠背通过角度调节盘调节至所述座垫上方,再通过所述可收拢支撑机构将位于所述座垫一侧的第一支撑脚进行收拢,并将所述座垫通过所述侧翻机构翻转至车身一侧,达到了座椅侧翻和收拢的目的,从而实现了提高车内空间利用率和避免发生干涉的技术效果,进而解决了现有的座椅旋转中心距离车身安装点位置远,导致座椅骨架强度难以满足;以及,座椅翻转难以避免与车身轮包干涉的技术问题。
附图说明
[0012]图1是本技术的平面结构示意图1;
[0013]图2是本技术的平面结构示意图2;
[0014]图3是本技术的平面结构示意图3;
[0015]图4是本技术的靠背前倾结构示意图;
[0016]图5是本技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7]附图标记为:1、靠背;2、座垫;3、可收拢支撑机构;31、第一支撑脚;32、固定板;321、弧形限位槽;33、第一台阶螺栓;34、第一尼龙衬套;35、滑杆;4、侧翻机构;41、第二支撑脚;42、支撑梁;43、第二台阶螺栓;44、第二尼龙衬套;45、加强筋;5、角度调节盘;6、侧翻拉带。
具体实施方式
[0018]在下文的描述中,给出了大量具体的细节以便提供对本技术更为彻底的理解。然而,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而易见的是,本技术可以无需一个或多个这些细节而得以实施。在其他的例子中,为了避免与本技术发生混淆,对于本领域公知的一些技术特征未进行描述。
[0019]如图1

5所示,本申请涉及一种具有侧翻功能的座椅。该具有侧翻功能的座椅包括:靠背1;座垫2,与所述靠背1活动连接;可收拢支撑机构3,设置于所述座垫2底部;及侧翻机构4,设置于所述座垫2底部,且与所述可收拢支撑机构3相对设置;所述靠背1通过角度调节盘5调节至所述座垫2上方,再通过所述可收拢支撑机构3将位于所述座垫2一侧的第一支撑脚31进行收拢,并将所述座垫2通过所述侧翻机构4翻转至车身一侧。
[0020]靠背1是指用于背部背靠和支撑的部件,能够实现良好的支撑背部效果;座垫2是指座椅垫子,能够实现舒适座下的效果;座垫2,与所述靠背1活动连接;能够实现形成座椅形状的效果,从而确保良好的椅座效果;可收拢支撑机构3,设置于所述座垫2底部;能够将座垫2底部一侧且靠近外侧的两支撑脚进行收拢,从而便于后续的动作,防止发生干涩的情况;侧翻机构4,设置于所述座垫2底部,且与所述可收拢支撑机构3相对设置;能够实现将座垫2进行侧翻操作,从而实现座垫2侧翻收拢的效果;
[0021]所述靠背1通过角度调节盘5调节至所述座垫2上方,再通过所述可收拢支撑机构3将位于所述座垫2一侧的第一支撑脚31进行收拢,并将所述座垫2通过所述侧翻机构4翻转至车身一侧。能够实现将靠背1和座椅进行前倾靠拢,从而缩小座椅占用的空间,再将座垫2外侧的两支撑脚进行收拢,从而进一步减小占用空间,还能实现防止发生干涉的情况,最后通过侧翻机构4,将座椅进行整体侧翻至一侧,实现座椅完全收拢的效果,提高车身的容纳空间,可以放置更多的物品。
[0022]从以上的描述中,可以看出,本申请实现了如下技术效果:
[0023]在本申请实施例中,采用座椅侧翻收拢的方式,所述靠背1通过角度调节盘5调节至所述座垫2上方,再通过所述可收拢支撑机构3将位于所述座垫2一侧的第一支撑脚31进行收拢,并将所述座垫2通过所述侧翻机构4翻转至车身一侧,达到了座椅侧翻和收拢的目的,从而实现了提高车内空间利用率和避免发生干涉的技术效果,进而解决了现有的座椅旋转中心距离车身安装点位置远,导致座椅骨架强度难以满足;以及,座椅翻转难以避免与车身轮包干涉的技术问题。
[0024]进一步的,所述可收拢支撑机构3包括:两第一支撑脚31,所述第一支撑脚31通过固定板32与所述座垫2固定连接,所述固定板32与所述第一支撑脚31交界处设置有第一台阶螺栓33和第一尼龙衬套34,所述第一台阶螺栓33与所述第一尼龙衬套34旋转连接。能够
实现将位于座椅外侧的两支撑脚进行收拢,即将两支撑脚向座椅底部靠近,从而防止发生干涩的情况,还能实现节省空间的效果。优选的,所述固定板32上设置有用于限制第一支撑脚31活动的弧形限位槽321,所述弧形限位槽321与固定设置于所述第一支撑脚31上的滑杆35滑动连接。能够实现限位固定的效果,从而防止发生过行程的情况。
[0025]进一步的,所述侧翻机构4包括:两第二支撑脚41,所述第二支撑脚41通过支撑梁42与所述座垫2连接,所述支撑梁42与所述第二支撑脚41交界处设置有第二台阶螺栓43和第二尼龙衬套44,所述第二台阶螺栓43与所述第二尼龙衬套44旋转连接。能够实现将座椅进行整体侧翻的效果,从而实现减小占用空间的效果,进而提高车身内的储物能力。
[0026]进一步的,两所述第二支撑脚41之间设置有加强筋45。能够实现提高支撑脚强度的效果,从而防止发生形变。
[0027]进一步的,所述座垫2靠近所述第一支撑脚31一侧设置有侧翻拉带6。通过设置有可伸缩的侧翻拉带6,能够实现将座椅侧翻后进行固定,从而防止座椅因行驶过程中发生复位,进而发生损伤货物的情况。
[0028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侧翻功能的座椅,其特征在于,包括:靠背;座垫,与所述靠背活动连接;可收拢支撑机构,设置于所述座垫底部;及侧翻机构,设置于所述座垫底部,且与所述可收拢支撑机构相对设置;所述靠背通过角度调节盘调节至所述座垫上方,再通过所述可收拢支撑机构将位于所述座垫一侧的第一支撑脚进行收拢,并将所述座垫通过所述侧翻机构翻转至车身一侧。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侧翻功能的座椅,其特征在于,所述可收拢支撑机构包括:两第一支撑脚,所述第一支撑脚通过固定板与所述座垫固定连接,所述固定板与所述第一支撑脚交界处设置有第一台阶螺栓和第一尼龙衬套,所述第一台阶螺栓与所述第一尼龙衬套旋转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严乔成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金鹏汽车座椅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