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灯透镜双层注塑模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624424 阅读:4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29 19:0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车灯透镜双层注塑模具,包括注塑模具主体,所述注塑模具主体的上端设置有上模,所述上模下端与下模连接,所述下模与底座连接,所述底座上端外壁上固定有固定组件,所述底座通过固定组件与下模固定,所述下模外壁内设置有收纳组件;通过设置的固定组件,其中固定组件包括固定板、第一滑槽、第一滑块、卡合杆、弹簧、卡合槽、拉杆、插槽和限位杆,能够使得工作人员方便快捷的对下模和底座进行更换,省时省力,通过设置的收纳组件,其中收纳组件包括收纳仓、第二滑槽、第二滑块、收纳盒、放置仓和把手,能够使得限位杆不使用时不会掉落。会掉落。会掉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车灯透镜双层注塑模具


[0001]本技术涉及注塑模具
,特别是涉及车灯透镜双层注塑模具。

技术介绍

[0002]车身代表了那款汽车的形象特征,汽车模具从狭义上讲就是冲制汽车车身上所有冲压件的模具的总称,汽车模具最主要的组成部分就是覆盖件模具,其中车灯透镜主要通过双层注塑模具进行注塑。
[0003]但是现有的车灯透镜双层注塑模具仍存在一些弊端,传统的车灯透镜双层注塑模具下模与底座之间是通过插接固定的,这种固定方式牢固性得不到保证,而且拆卸较为繁琐,耗费时间,耗费劳动力,为此我们提出车灯透镜双层注塑模具。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车灯透镜双层注塑模具,通过设置的固定组件,其中固定组件包括固定板、第一滑槽、第一滑块、卡合杆、弹簧、卡合槽、拉杆、插槽和限位杆,能够使得工作人员方便快捷的对下模和底座进行更换,省时省力。
[000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车灯透镜双层注塑模具,包括注塑模具主体,所述注塑模具主体的上端设置有上模,所述上模下端与下模连接,所述下模与底座连接,所述底座上端外壁上固定有固定组件,所述底座通过固定组件与下模固定,所述下模外壁内设置有收纳组件。
[0006]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固定组件包括固定在底座顶端外壁上的四组固定板、开设在固定板内的第一滑槽、与第一滑槽滑动连接的第一滑块、与第一滑块固定连接的卡合杆、缠绕设置在卡合杆上的弹簧、开设在下模外壁的卡合槽、固定在卡合杆外端的拉杆、开设在卡合杆内的插槽和插接在插槽捏的限位杆。
[0007]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四组所述固定板分别固定在底座的四个拐角处,左右两组所述固定板之间的距离等于下模的长度。
[0008]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弹簧的一端与第一滑块外壁连接,所述弹簧的另一端与固定板内壁连接。
[0009]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收纳组件包括开设在下模内的收纳仓、开设在收纳仓底端内壁的第二滑槽、与第二滑槽滑动连接的第二滑块、固定在第二滑块上的收纳盒、开设在收纳盒内的放置仓和固定在收纳盒外壁的把手。
[0010]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收纳仓在下模内左右对称设置有两组,每组所述收纳仓内皆开设有两组放置仓。
[0011]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把手固定在收纳盒的中间位置处,所述把手上设置有纹路。
[00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能达到的有益效果是:
[0013]1.通过设置的固定组件,其中固定组件包括固定板、第一滑槽、第一滑块、卡合杆、
弹簧、卡合槽、拉杆、插槽和限位杆,当需要安装下模与底座之前,只需事先向外拉动两端的拉杆,使得拉杆带动卡合杆通过第一滑块在第一滑槽内向外滑动,滑动过程中挤压弹簧产生形变,然后将限位杆取出插入插槽中,一直延伸至底座外壁位置处,这时松动拉杆,弹簧自身的弹性产生的复原力推动卡合杆复原,直到限位杆与底座外壁贴合卡紧新形成限位,这时将下模与底座连接,使得下模卡在四组固定板之间,然后拔出限位杆,这时弹簧自身的弹性继续推动卡合杆复原,最终与下模内的卡合槽可形成固定,通过此装置能够使得工作人员方便快捷的对下模和底座进行更换,省时省力。
[0014]2.通过设置的收纳组件,其中收纳组件包括收纳仓、第二滑槽、第二滑块、收纳盒、放置仓和把手,工作人员可以向外拉动把手,使得把手带动收纳盒通过第二滑块在第二滑槽内向外滑动,直到将收纳盒完全滑出,这时工作人员可以将不使用的限位杆放置在收纳盒内的放置仓中,然后推动把手将限位杆收纳至收纳仓内,使用时再取出使用,通过此装置能够使得限位杆不使用时不会掉落。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立体示意图;
[0016]图2为本技术的结构正视示意图;
[0017]图3为本技术的局部结构正视剖面示意图;
[0018]图4为本技术的局部结构正视剖面活动状态示意图;
[0019]图5为本技术的收纳组件处结构正视剖面示意图;
[0020]其中:1、注塑模具主体;2、上模;3、下模;4、底座;5、固定组件;51、固定板;52、第一滑槽;53、第一滑块;54、卡合杆;55、弹簧;56、卡合槽;57、拉杆;58、插槽;59、限位杆;6、收纳组件;61、收纳仓;62、第二滑槽;63、第二滑块;64、收纳盒;65、放置仓;66、把手。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为了使本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技术,但下述实施例仅仅为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全部。基于实施方式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下述实施例中的实验方法,如无特殊说明,均为常规方法,下述实施例中所用的材料、试剂等,如无特殊说明,均可从商业途径得到。
[0022]实施例:
[0023]如图1

图5所示,车灯透镜双层注塑模具,包括注塑模具主体1,注塑模具主体1的上端设置有上模2,上模2下端与下模3连接,下模3与底座4连接,底座4上端外壁上固定有固定组件5,底座4通过固定组件5与下模3固定,下模3外壁内设置有收纳组件6,固定组件5包括固定在底座4顶端外壁上的四组固定板51、开设在固定板51内的第一滑槽52、与第一滑槽52滑动连接的第一滑块53、与第一滑块53固定连接的卡合杆54、缠绕设置在卡合杆54上的弹簧55、开设在下模3外壁的卡合槽56、固定在卡合杆54外端的拉杆57、开设在卡合杆54内的插槽58和插接在插槽58捏的限位杆59。
[0024]当需要安装下模3与底座4之前,只需事先向外拉动两端的拉杆57,使得拉杆57带
动卡合杆54通过第一滑块53在第一滑槽52内向外滑动,滑动过程中挤压弹簧55产生形变,弹簧55的一端与第一滑块53外壁连接,弹簧55的另一端与固定板51内壁连接,通过该设计,利用弹簧55自身的弹性产生的复原力与卡合杆54配合,从而达到对下模3形成卡合和解除卡合的目的,然后将限位杆59取出插入插槽58中,一直延伸至底座4外壁位置处,这时松动拉杆57,弹簧55自身的弹性产生的复原力推动卡合杆54复原,直到限位杆59与底座4外壁贴合卡紧新形成限位,这时将下模3与底座4连接,使得下模3卡在四组固定板51之间,四组固定板51分别固定在底座4的四个拐角处,左右两组固定板51之间的距离等于下模3的长度,通过该设计,使得下模3卡进四组固定板51之间能够形成简单的预固定效果,然后拔出限位杆59,这时弹簧55自身的弹性继续推动卡合杆54复原,最终与下模3内的卡合槽56可形成固定,通过此装置能够使得工作人员方便快捷的对下模3和底座4进行更换,省时省力。
[0025]收纳组件6包括开设在下模3内的收纳仓61、开设在收纳仓61底端内壁的第二滑槽62、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车灯透镜双层注塑模具,包括注塑模具主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注塑模具主体(1)的上端设置有上模(2),所述上模(2)下端与下模(3)连接,所述下模(3)与底座(4)连接,所述底座(4)上端外壁上固定有固定组件(5),所述底座(4)通过固定组件(5)与下模(3)固定,所述下模(3)外壁内设置有收纳组件(6)。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灯透镜双层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组件(5)包括固定在底座(4)顶端外壁上的四组固定板(51)、开设在固定板(51)内的第一滑槽(52)、与第一滑槽(52)滑动连接的第一滑块(53)、与第一滑块(53)固定连接的卡合杆(54)、缠绕设置在卡合杆(54)上的弹簧(55)、开设在下模(3)外壁的卡合槽(56)、固定在卡合杆(54)外端的拉杆(57)、开设在卡合杆(54)内的插槽(58)和插接在插槽(58)捏的限位杆(59)。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灯透镜双层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四组所述固定板(51)分别固定在底座(4)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宇
申请(专利权)人:常州宏创车辆部件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