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合成树脂瓦以及生产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1623190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29 18:59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新型合成树脂瓦以及生产系统,包括:瓦体,所述瓦体包括弧形部和水平部,所述弧形部和水平部交错设置;排水件,所述排水件包括方管,所述方管贯穿于所述瓦体的弧形部上,且所述方管的内侧与所述瓦体的水平部贴合,所述方管的上侧开设有进水孔,所述方管内部的上侧固定连接有螺帽。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新型合成树脂瓦以及生产系统具有通过在位于最下侧的瓦体上设置排水件,可以对流下的雨水进行导流,使其通过建筑物的两侧流出,不会通过屋前流出,可以避免雨水破坏地面以及寒冷天气瓦体上形成冰柱,给人体带来可能的危险,且方管上的固定件可以同时与建筑物顶部的支撑梁连接,提高瓦体整体安装的稳定性。提高瓦体整体安装的稳定性。提高瓦体整体安装的稳定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合成树脂瓦以及生产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合成树脂瓦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新型合成树脂瓦以及生产系统。

技术介绍

[0002]合成树脂瓦,是运用高新化学化工技术研制而成的新型建筑材料,具有重量轻、强度大、防水防潮、防腐阻燃、隔音隔热等多种优良特性;
[0003]目前合成树脂瓦普遍适用于开发区平改坡、农贸市场、商场、住宅小区、新农村建设居民高档别墅、雨篷、遮阳篷、仿古建筑等。
[0004]新型合成的树脂瓦应用在建筑上时,通常为倾斜铺设在建筑的顶部,方便下雨时雨水的流淌,但目前雨水通常沿瓦体向下流出,直接通过建筑房屋的门前流下,当门前的地面为普通的土地时,容易破坏门前地面,且在寒冷天气时,门前的瓦片上容易形成冰柱,冰柱掉落时,容易对人体造成危险。
[0005]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新型合成树脂瓦以及生产系统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新型合成树脂瓦以及生产系统,解决了雨水通常沿瓦体向下流出,直接通过建筑房屋的门前流下的问题。
[0007]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新型合成树脂瓦以及生产系统,包括:
[0008]瓦体,所述瓦体包括弧形部和水平部,所述弧形部和水平部交错设置;
[0009]排水件,所述排水件包括方管,所述方管贯穿于所述瓦体的弧形部上,且所述方管的内侧与所述瓦体的水平部贴合,所述方管的上侧开设有进水孔,所述方管内部的上侧固定连接有螺帽,所弧形部上且位于螺帽的上侧开设有卡锁孔,所述方管的两端均通过固定件固定安装于所述瓦体上。
[0010]所述固定件包括固定栓,所述固定栓的底端设置有锥形部,所述固定栓表面的下侧固定连接有胶圈。
[0011]所述方管底部的两侧均开设有安装孔。
[0012]所述方管的两端均设置有密封件,所述密封件包括密封圈,所述密封圈的内表面的四个侧面的中间均对称设置有两个卡锁件,所述卡锁件包括定位轴,所述定位轴的端部固定连接有端头。
[0013]一种新型合成树脂瓦的生产系统,包括:原料搅拌模块、螺杆挤出模块、辊压模块、热合成型模块和切割模块,还包括方管安装模块;
[0014]所述方管安装模块包括工作台,所述工作台的顶部开设有限位槽,所述工作台顶部一侧固定连接有背面板;
[0015]固定板,所述固定板固定于所述背面板上,所述固定板的顶部固定安装有第一伸缩缸,所述第一伸缩缸输出轴的一端固定安装有连接板;
[0016]两个锁紧机构,两个所述锁紧机构分别固定安装于所述连接板的两侧;
[0017]两个上料机构,两个上料机构分别设置于所述连接板的两侧且位于锁紧机构的一侧。
[0018]优选的,所述锁紧机构包括安装架,所述安装架的顶部固定安装有第二伸缩缸,所述第二伸缩缸输出轴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安装壳,所述安装壳的内部固定安装有马达,所述马达输出轴的一端通过联轴器固定连接有带动轴,所述带动轴的底端设置有带动头。
[0019]优选的,所述上料机构包括存储箱,所述存储箱的一侧设置有箱门,所述存储箱内壁的底部倾斜设置。
[0020]优选的,所述存储箱顶部的一侧且位于带动头的下方开设有操作孔,所述存储箱的底部且位于操作孔的下方开设有出料孔,所述出料孔的内部设置有挡块。
[0021]优选的,所述挡块底部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连接块,所述存储箱的底部且位于出料孔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转动轴,所述连接块的一端套设于所述转动轴的表面,所述转动轴表面套设有扭力弹簧。
[0022]优选的,所述连接板的两侧且位于出料孔的下方均开设有矩形通孔。
[0023]与相关技术相比较,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新型合成树脂瓦以及生产系统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24]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新型合成树脂瓦以及生产系统,通过在位于最下侧的瓦体上设置排水件,可以对流下的雨水进行导流,使其通过建筑物的两侧流出,不会通过屋前流出,可以避免雨水破坏地面以及寒冷天气瓦体上形成冰柱,给人体带来可能的危险,且方管上的固定件可以同时与建筑物顶部的支撑梁连接,提高瓦体整体安装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0025]图1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新型合成树脂瓦以及生产系统的第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26]图2为图1所示的瓦体的俯视图;
[0027]图3为图1所示的瓦体的侧视图;
[0028]图4为密封件的结构示意图;
[0029]图5为上侧瓦体的结构示意图;
[0030]图6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新型合成树脂瓦以及生产系统的第二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31]图7为图6所示的A部的放大图;
[0032]图8为图6所示的局部的结构示意图;
[0033]图9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新型合成树脂瓦以及生产系统的第三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34]图10为图9所示的B部的放大图。
[0035]图中标号:1、瓦体,
[0036]3、排水件,31、方管,32、进水孔,33、固定孔,34、安装孔,
[0037]4、固定件,41、固定栓,42、锥形部,43、胶圈,
[0038]5、螺帽,
[0039]6、密封件,61、密封圈,621、定位轴,622、端头,
[0040]7、工作台,
[0041]8、锁紧机构,81、安装架,82、第二伸缩缸,83、安装壳,84、马达,85、带动轴,86、带动头,
[0042]9、上料机构,91、存储箱,92、操作孔,93、箱门,94、扭力弹簧,95、出料孔,96、转动轴,97、挡块,
[0043]10、固定板,11、第一伸缩缸,12、连接板,13、矩形通孔,14、限位槽,
[0044]15、定位件,151、定位板,152、螺纹轴,153、定位孔,
[0045]16、螺纹连接槽,17、定位柱,
[0046]121、侧板,122、中心板,123、矩形槽,124、定位板,125、第一凸起板,126、第二凸起板,127、固定板,128、固定孔,129、螺母,120、条形孔,
[0047]a、上侧瓦体、b、凸轴,c、限位孔。
具体实施方式
[0048]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
[0049]请结合参阅图1、图2、图3、图4和图5,其中,图1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新型合成树脂瓦以及生产系统的第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所示的瓦体的俯视图;图3为图1所示的瓦体的侧视图;图4为密封件的结构示意图;
[0050]图5为上侧瓦体的结构示意图。新型合成树脂瓦以及生产系统,包括:
[0051]瓦体1,所述瓦体1包括弧形部102和水平部101,所述弧形部102和水平部101交错设置;
[0052]排水件3,所述排水件3包括方管31,所述方管31贯穿于所述瓦体1的弧形部102上,且所述方管31的内侧与所述瓦体1的水平部101贴合,所述方管31的上侧开设有进水孔32,所述方管31内部的上侧固定连接有螺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合成树脂瓦以及生产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瓦体,所述瓦体包括弧形部和水平部,所述弧形部和水平部交错设置;排水件,所述排水件包括方管,所述方管贯穿于所述瓦体的弧形部上,且所述方管的内侧与所述瓦体的水平部贴合,所述方管的上侧开设有进水孔,所述方管内部的上侧固定连接有螺帽,所弧形部上且位于螺帽的上侧开设有卡锁孔,所述方管的两端均通过固定件固定安装于所述瓦体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合成树脂瓦以及生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件包括固定栓,所述固定栓的底端设置有锥形部,所述固定栓表面的下侧固定连接有胶圈。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合成树脂瓦以及生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方管底部的两侧均开设有安装孔。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合成树脂瓦以及生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方管的两端均设置有密封件,所述密封件包括密封圈,所述密封圈的内表面的四个侧面的中间均对称设置有两个卡锁件,所述卡锁件包括定位轴,所述定位轴的端部固定连接有端头。5.一种新型合成树脂瓦的生产系统,包括:原料搅拌模块、螺杆挤出模块、辊压模块、热合成型模块和切割模块,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方管安装模块;所述方管安装模块包括工作台,所述工作台的顶部开设有限位槽,所述工作台顶部一侧固定连接有背面板;固定板,所述固定板固定于所述背面板上,所述固定板的顶部固定安装有第一伸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坤胡强
申请(专利权)人:颍上县博浩塑业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