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含姜黄提取物的食用槟榔的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1622899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29 18:58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槟榔深加工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含姜黄提取物的食用槟榔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预处理,入味液配制,第一道发,第二道发制,第三道发制,压籽、切籽以及去核,制卤和点卤以及晾籽包装。本发明专利技术创新性的采用新型酶处理破皮技术及配方,并创新性的采用三道新型破皮发制工艺,制备的食用槟榔检测中卤水游离碱为零,着重对槟榔表皮进行定点破损,减少了槟榔纤维对口腔的刺激和物质摩擦。采用新型卤水配方,卤水无强碱性刺激,卤水保质期长,且卤水灼伤口腔的风险小。同时本发明专利技术采用多种天然绿色植物提取物,较好的将槟榔与功能性植物提取物有机结合,具有对人体有益的多种健康功效。且本发明专利技术制备的食用槟榔保持了较好的劲道与咀嚼感。与咀嚼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之称,可清热排毒、消暑解渴、解烟酒,具“久服轻身耐老”独特食疗功效。因此是药膳两用蔬菜,是开发功能食品的理想原料,且安全无毒。现代医学和食品营养学研究表明,簕菜的化学成分包括黄酮、酚酸、多糖、萜类、皂苷、挥发油等多种类型化合物,具有抗炎镇痛抗疲劳、抑菌美白、降血糖、抗癌、抗氧化等多种活性作用和保健功效。
[0007]中国专利CN201310513770.1公开了一种可用于槟榔食品中含纽甜的复合甜味剂,其组成及各组分的质量百分含量为:纽甜0.6~1.0%,索马甜2.5~4.0%,赤藓糖醇25~30%,麦芽糖醇25~40%,山梨糖醇30~40%,风味矫正物1~3%,抗结剂0.2~2%。该专利技术中,主要的甜味成分为纽甜和索马甜,但是,两者的本质分别为氨基酸二肽衍生物和蛋白质,在槟榔卤水的碱性环境中性质不稳定,而且在槟榔生产、炮制的高温环境下易分解,造成甜味的损失;此外,山梨糖醇和麦芽糖醇具有较强的吸湿性,易造成槟榔卤水“返卤”,因此该复合甜味剂并不适用于槟榔食品。
[0008]CN112568399A,公开了一种提高槟榔劲道的槟榔加工方法,其同样是将槟榔果粉中的槟榔碱等成分添加至槟榔内部来提高槟榔的劲道,使其更具有提神醒脑的作用,虽然使槟榔卤水pH值得到降低,但是依然没有改变传统氢氧化钙与饴糖反应卤水的本质,存在灼伤口腔的风险,且槟榔碱含量提升后提供的提神醒脑机制依然是短效机制。
[0009]CN201910372964.1公开了一种无氢氧化钙槟榔卤水,其特征在于,由以下质量份数配比的原料组成:柠檬酸粉末10

30份、碳酸氢钠10

50份、淀粉20

70份、甘草10

20份、甘油1

10份、甜味剂0

5份、香精0

2份;所述甜味剂为甜菊糖苷、罗汉果甜甙、甘草甜味素中的一种或多种。
[0010]此外,槟榔中的槟榔碱也是槟榔具有成瘾性的物质,槟榔碱能刺激咀嚼者的神经,使其产生兴奋感,而且还能增强神经的耐受性,也就是让咀嚼者对这种物质越来越不敏感,从而为致瘾打下基础,长期食用槟榔会使食用者有较强的依赖型,和烟瘾者的原因是一样。
[0011]上述专利虽然披露了槟榔食品或咀嚼物中使用包括罗汉果苷在内的甜味剂复配的技术方案,但是槟榔中都含有大量的槟榔生物碱,长期食用对人体有不健康的影响,特别是存在致癌的风险;此外,其复配甜味剂等食品添加剂并不是天然成分成分,对人体有害,且没有综合考虑口感和“返卤”的因素。而且,目前的食用槟榔的破皮发制工艺,破皮效果并不理想,制备的食用槟榔的槟榔纤维柔软度普遍大于200N,槟榔纤维对口腔的刺激和物质摩擦,使咀嚼者的口腔遭到破坏,同时现有的食用槟榔并没有考虑健康功能特效,不符合现代食品的健康理念。

技术实现思路

[0012]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破皮发制效果差导致槟榔纤维硬度大,咀嚼时对口腔伤害大的问题,以及食用槟榔返卤快导致保质期短,对人体缺少健康有益功效的缺陷,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含姜黄提取物的食用槟榔的制备方法
[0013]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0014]一种含姜黄提取物的食用槟榔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15]A.预处理:将槟榔原果进行鼓泡清洗、高温灭菌处理后获得槟榔原果含水量为20%~22%;
[0016]B.入味液配制:将碳酸钠和碳酸氢钠加入水中溶解,搅拌均匀得第一发制液,将纤
维素酶、半纤维素酶以及木聚糖酶加入水中溶解,搅拌均匀得第二发制液,将姜黄提取物、簕菜提取物、葡萄籽提取物、赶黄草提取物、罗汉果提取物、甘草提取物以及单双月桂酸甘油脂加入水中溶解,搅拌均匀得第三发制液;
[0017]C.第一道发制:将经过步骤A处理的槟榔原果投入到发制罐中,加入所述第一发制液,进行第一道发制;
[0018]D.第二道发制:在第一道发制结束后打开发制罐,加入所述第二发制液,进行第二道发制;
[0019]E.第三道发制:在第二道发制结束后打开发制罐,加入所述第三发制液,进行第三道发制后取出;
[0020]F.压籽、切籽以及去核;
[0021]G.制卤和点卤:按照重量份取10~60份低聚果糖,1~20份饴糖,1~10份玉米淀粉,10~20份姜黄提取物,1~10份簕菜提取物,5~15份葡萄籽提取物,1~10份赶黄草提取物,1~5份罗汉果提取物,1~10份甘草提取物,1~8份天然提取香精香料,0.1~2份单双月桂酸甘油脂,0.1~0.5份氯化钙,0.1~1份海藻酸钠,1~20份水,置于60℃~70℃水浴中充分搅拌均匀,直至粘稠膏状卤水,按卤水与槟榔重量配比为0.1~0.2:1,将卤水均匀涂抹在经所述步骤F处理后的槟榔内腔;
[0022]H.晾籽包装:将经过步骤G处理的槟榔置于室温下静置使卤水凝固,并控制槟榔含水量为22%~24%,然后真空包装。
[0023]进一步地,所述步骤B中各原料按槟榔重量称取1%~5%的碳酸钠、1%~10%的碳酸氢钠以及1%~10%的水,控制温度在78~85℃进行溶解,搅拌均匀得第一发制液。
[0024]进一步地,所述步骤B中各原料按槟榔重量称取0.1%~1%的纤维素酶、0.1%~0.5%的半纤维素酶、0.5%~2%的木聚糖酶以及1%~5%的水,控制温度在38℃~42℃进行溶解,搅拌均匀得第二发制液。
[0025]进一步地,所述步骤B中各原料按槟榔重量称取5%~15%的姜黄提取物、1%~15%的簕菜提取物、1%~5%的葡萄籽提取物、1%~8%赶黄草提取物、1%~5%罗汉果提取物、2%~8%的甘草提取物以及0.1%~2%的单双月桂酸甘油脂,加入按槟榔重量5%~10%的水中溶解,控制水的温度为55℃~65℃,搅拌均匀得第三发制液。
[0026]进一步地,所述步骤C的第一道发制中发制温度控制在30~40℃,发制时间为10h以上,每间隔1h转动发制罐正反各两圈。
[0027]进一步地,所述步骤D的第二道发制中发制温度控制在40~55℃,发制时间12h以上,每间隔1h转动发制罐正反各两圈。
[0028]进一步地,所述步骤E的第三道发制中发制温度控制在50~60℃,发制时间为24h以上,每间隔1h转动发制罐正反各两圈。
[0029]进一步地,所述步骤B中各原料按槟榔重量称取3%的碳酸钠,5%的碳酸氢钠,0.5%的纤维素酶,0.2%的半纤维素酶,1%的木聚糖酶,10%的姜黄提取物,5%的簕菜提取物,3%的葡萄籽提取物,4%赶黄草提取物,2%罗汉果提取物,2%的甘草提取物以及0.5%的单双月桂酸甘油脂。
[0030]进一步地,所述步骤G中各原料按重量份取30份低聚果糖,10份饴糖,5份玉米淀粉,10份姜黄提取物,5份簕菜提取物,10份葡萄籽提取物,8份赶黄草提取物,2份罗汉果提
取物,5份甘草提取物,5份天然提取香精香料,0.5份单双月桂酸甘油酯,0.5份氯化钙,0.5份海藻酸钠,10份水。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含姜黄提取物的食用槟榔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A.预处理:将槟榔原果进行鼓泡清洗、高温灭菌处理后获得槟榔原果含水量为20%~22%;B.入味液配制:将碳酸钠和碳酸氢钠加入水中溶解,搅拌均匀得第一发制液,将纤维素酶、半纤维素酶以及木聚糖酶加入水中溶解,搅拌均匀得第二发制液,将姜黄提取物、簕菜提取物、葡萄籽提取物、赶黄草提取物、罗汉果提取物、甘草提取物以及单双月桂酸甘油脂加入水中溶解,搅拌均匀得第三发制液;C.第一道发制:将经过步骤A处理的槟榔原果投入到发制罐中,加入所述第一发制液,进行第一道发制;D.第二道发制:在第一道发制结束后打开发制罐,加入所述第二发制液,进行第二道发制;E.第三道发制:在第二道发制结束后打开发制罐,加入所述第三发制液,进行第三道发制后取出;F.压籽、切籽以及去核;G.制卤和点卤:按照重量份取10~60份低聚果糖,1~20份饴糖,1~10份玉米淀粉,10~20份姜黄提取物,1~10份簕菜提取物,5~15份葡萄籽提取物,1~10份赶黄草提取物,1~5份罗汉果提取物,1~10份甘草提取物,1~8份天然提取香精香料,0.1~2份单双月桂酸甘油脂,0.1~0.5份氯化钙,0.1~1份海藻酸钠,1~20份水,置于60℃~70℃水浴中充分搅拌均匀,直至粘稠膏状卤水,按卤水与槟榔重量配比为0.1~0.2:1,将卤水均匀涂抹在经所述步骤F处理后的槟榔内腔;H.晾籽包装:将经过步骤G处理的槟榔置于室温下静置使卤水凝固,并控制槟榔含水量为22%~24%,然后真空包装。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含姜黄提取物的食用槟榔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B中各原料按槟榔重量称取1%~5%的碳酸钠、1%~10%的碳酸氢钠以及1%~10%的水,控制温度在78~85℃进行溶解,搅拌均匀得第一发制液。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含姜黄提取物的食用槟榔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B中各原料按槟榔重量称取0.1%~1%的纤维素酶、0.1%~0.5%的半纤维素酶、0.5%~2%的木聚糖酶以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肖东赵志友袁河聂忠前包骏巢雨舟夏延斌
申请(专利权)人:湖南宾之郎食品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