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地表图形的拓扑检查方法、设备、介质及产品技术

技术编号:31616171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29 18:49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地理信息领域,公开一种地表图形的拓扑检查方法,包括根据每个面要素对应外轮廓中的端点提取每个面要素对应的所有外轮廓线段,判断任意两个面要素之间是否存在邻近的外轮廓线段,将邻近的外轮廓线段作为邻近线段,判断邻近线段之间的夹角是否达到预设夹角阈值,若是,则邻近线段对应的两个面要素之间存在缝隙并将存在缝隙的两个面要素作为缝隙类不合格面要素,将地表图形中所有缝隙类不合格面要素作为不合格检查结果输出。本发明专利技术将检查对象细化到每个面要素可以精准的检查出地表图形中的所有缝隙,使对于地表图形的拓扑检查结果更加精准。查结果更加精准。查结果更加精准。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地表图形的拓扑检查方法、设备、介质及产品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地理信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地表图形的拓扑检查方法、设备、介质及产品。

技术介绍

[0002]在地理信息领域中,需要对不同地理要素(例如建筑物、土地、河流等)进行全覆盖地表的采集,从而得到地表图形,地表图形为涵盖了不同地理要素的图层。现有的拓扑检查方案大致为对于全覆盖地表的图形进行整体融合,再提取整体要素的外轮廓进行转换,得到全填充的一个整体面要素,再用这个整体面要素去裁剪原面要素,即可得出其中的缝隙以及空洞。这种方法无法判断地表图形中每个面要素之间是否存在缝隙,使其判断具有一定局限性以及降低了检查结果的精准度。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地表图形的拓扑检查方法,其能解决传统地表图形的拓扑检查无法判断地表图形中每个面要素之间是否存在缝隙,使其判断具有一定局限性以及降低了检查结果的精准度的问题。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之二在于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其能解决传统地表图形的拓扑检查无法判断地表图形中每个面要素之间是否存在缝隙,使其判断具有一定局限性以及降低了检查结果的精准度的问题。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之三在于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能解决传统地表图形的拓扑检查无法判断地表图形中每个面要素之间是否存在缝隙,使其判断具有一定局限性以及降低了检查结果的精准度的问题。
[0006]本专利技术的目的之四在于提供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其能解决传统地表图形的拓扑检查无法判断地表图形中每个面要素之间是否存在缝隙,使其判断具有一定局限性以及降低了检查结果的精准度的问题。
[0007]本专利技术的目的之一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0008]一种地表图形的拓扑检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09]获取地表图形,获取预先采集的地表图形,所述地表图形由若干个面要素组成;
[0010]转换线段,根据每个所述面要素对应外轮廓中的端点提取每个面要素对应的所有外轮廓线段,得到含有若干所述外轮廓线段的线段集合;
[0011]检查邻近线段,判断任意两个所述面要素之间是否存在邻近的外轮廓线段,若存在,则将邻近的外轮廓线段作为邻近线段,认定邻近线段对应两个面要素之间疑似存在缝隙,并执行角度判断步骤,若不存在,则所述地表图形无缝隙;
[0012]角度判断,判断邻近线段之间的夹角是否达到预设夹角阈值,若是,则邻近线段对应的两个面要素之间存在缝隙,若否,则邻近线段对应的两个面要素之间不存在缝隙;
[0013]输出检查结果,将存在缝隙的两个面要素作为缝隙类不合格面要素,将所述地表
图形中所有缝隙类不合格面要素作为不合格检查结果输出。
[0014]进一步地,在所述检查邻近线段之前还包括检查是否存在锐角,根据预先存储的所述外轮廓线段对应的端点坐标判断每个面要素中任意两相交的外轮廓线段之间的夹角是否为锐角,若是,则将对应的面要素作为锐角类不合格面要素,若否,认定所述面要素不属于锐角类不合格面要素。
[0015]进一步地,在所述获取地表图形步骤中还包括获取与所述地表图形对应的坐标数据,所述坐标数据为所述地表图形中每个所述面要素对应的端点坐标,所述端点坐标为同一所述面要素中两相邻所述外轮廓线段的交点坐标。
[0016]进一步地,所述输出检查结果还包括将所述地表图形中所有锐角不合格面要素一起作为不合格检查结果输出。
[0017]进一步地,所述判断任意两个所述面要素之间是否存在邻近的外轮廓线段具体为:在所述地表图形中随机选取两个所述面要素,分别计算其中一个面要素的每个外轮廓线段与另一所述面要素中所有外轮廓线段的线段距离,判断是否有在预设线段距离范围内的线段距离,若是,则两个所述面要素之间存在邻近的外轮廓线段,将线段距离属于预设线段距离内的两个外轮廓线段作为邻近线段,若否,则两个所述面要素之间不存在邻近的外轮廓线段。
[0018]进一步地,所述预设线段距离范围为大于0cm且小于0.5cm。
[0019]进一步地,在所述角度判断之前还包括调整向量方向,调整同一面要素中的相邻两个外轮廓线段对应的向量方向,使两个外轮廓线段的向量方向一致。
[0020]本专利技术的目的之二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0021]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处理器;
[0022]存储器;以及程序,其中所述程序被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中,并且被配置成由处理器执行,所述程序包括用于执行本申请中所述的一种地表图形的拓扑检查方法。
[0023]本专利技术的目的之三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0024]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本申请中所述的一种地表图形的拓扑检查方法。
[002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之四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0026]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本申请中所述的一种地表图形的拓扑检查方法。
[0027]相比现有技术,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本申请中的一种地表图形的拓扑检查方法,通过判断任意两个所述面要素之间是否存在邻近的外轮廓线段筛选出所述地表图形中疑似存在缝隙的两个面要素对应的邻近线段,根据邻近线段判断两个面要素之间是否存在缝隙,将地表图形中每个面要素作为检测的对象,不再受地表图形中面要素出征规则的限制,将检查对象细化到每个面要素可以精准的检查出地表图形中的所有缝隙,使对于地表图形的拓扑检查结果更加精准。
[0028]上述说明仅是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手段,并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以下以本专利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后。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由以下实施例及其附图详细给出。
附图说明
[0029]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专利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构成对本专利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0030]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地表图形的拓扑检查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0031]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地表图形的拓扑检查方法中的面要素A和面要素B之间转换线段的示意图;
[0032]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地表图形的拓扑检查方法中的面要素A和面要素B对应外部轮廓的示意图;
[0033]图4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地表图形的拓扑检查方法中的外轮廓线段A3和外轮廓线段B4的示意图;
[0034]图5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地表图形的拓扑检查方法中的外轮廓线段A3和外轮廓线段B4之间夹角计算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5]下面,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相冲突的前提下,以下描述的各实施例之间或各技术特征之间可以任意组合形成新的实施例。
[0036]如图1所示,本申请中的一种地表图形的拓扑检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37]获取地表图形,获取预先采集的地表图形,所述地表图形由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地表图形的拓扑检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获取地表图形,获取预先采集的地表图形,所述地表图形由若干个面要素组成;转换线段,根据每个所述面要素对应外轮廓中的端点提取每个面要素对应的所有外轮廓线段,得到含有若干所述外轮廓线段的线段集合;检查邻近线段,判断任意两个所述面要素之间是否存在邻近的外轮廓线段,若存在,则将邻近的外轮廓线段作为邻近线段,认定邻近线段对应两个面要素之间疑似存在缝隙,并执行角度判断步骤,若不存在,则所述地表图形无缝隙;角度判断,判断邻近线段之间的夹角是否达到预设夹角阈值,若是,则邻近线段对应的两个面要素之间存在缝隙,若否,则邻近线段对应的两个面要素之间不存在缝隙;输出检查结果,将存在缝隙的两个面要素作为缝隙类不合格面要素,将所述地表图形中所有缝隙类不合格面要素作为不合格检查结果输出。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地表图形的拓扑检查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检查邻近线段之前还包括检查是否存在锐角,根据预先存储的所述外轮廓线段对应的端点坐标判断每个面要素中任意两相交的外轮廓线段之间的夹角是否为锐角,若是,则将对应的面要素作为锐角类不合格面要素,若否,认定所述面要素不属于锐角类不合格面要素。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地表图形的拓扑检查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获取地表图形步骤中还包括获取与所述地表图形对应的坐标数据,所述坐标数据为所述地表图形中每个所述面要素对应的端点坐标,所述端点坐标为同一所述面要素中两相邻所述外轮廓线段的交点坐标。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地表图形的拓扑检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出检查结果还包括将所述地表图形中...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钟远军吴金豪刘剑李土旺杨志刚周正玉罗亮邱宏华王斌王腾王冬至林东铨易雅琴曾灿荣黎鑫宇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省国土资源测绘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