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氮设备及其提桶组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616110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29 18:4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液氮设备及其提桶组件,液氮设备包括液氮罐和提桶组件,液氮罐内形成有容纳腔,容纳腔贯穿液氮罐的一侧形成有罐口,罐口和容纳腔相连通,容纳腔用于容置液氮;提桶组件包括桶体和盖板,桶体内形成有容置腔,容置腔贯穿桶体的一侧形成取放口,容置腔用于存放冻存管,取放口用于能够取放冻存管,桶体远离取放口的另一侧上形成有漏液孔,漏液孔的一侧与容置腔相连通,漏液孔的另一侧用于与液氮罐的容纳腔相连通;盖板设置在桶体远离取放口的另一侧上,盖板绕一转动轴线能够转动地盖设于漏液孔上。桶体放置于容纳腔内,容置腔能够与容纳腔相连通。提桶组件可以根据试验需要随时进行提取液氮和冻存功能切换,提高了试验效率。高了试验效率。高了试验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液氮设备及其提桶组件


[0001]本技术涉及生物实验设备
,特别是涉及液氮设备及其提桶组件。

技术介绍

[0002]氮气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占大气总量的78.08%,是空气的主要成份。液氮是氮气在低温下形成的液体形态。液氮在生物、医学等领域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通常用于细胞和组织的冻存、冷冻治疗、制冷剂等。在需要从液氮罐中提取液氮培养细胞时,需要使用液氮提取提桶在液氮罐中提取液氮;在需要冻存细胞时,需要使用冻存提桶存放细胞冻存管,并放入液氮罐中。冻存提桶仅能存放细胞冻存管,液氮提取提桶仅能提取液氮,上述两种提桶功能单一,不便于试验人员进行试验操作。

技术实现思路

[0003]基于此,有必要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多功能便捷的液氮设备及其提桶组件。
[0004]一种提桶组件,包括桶体和盖板,所述桶体内形成有容置腔,所述容置腔贯穿所述桶体的一侧形成取放口,所述容置腔用于存放冻存管,所述取放口用于能够取放所述冻存管,所述桶体远离所述取放口的另一侧上形成有漏液孔,所述漏液孔与所述容置腔相连通,所述漏液孔用于与液氮罐的容纳腔相连通;所述盖板设置在所述桶体形成所述漏液孔的一侧上,所述盖板能够相对于所述桶体活动,并能够盖设于所述漏液孔上。
[0005]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提桶组件还包括底盖,所述容置腔贯穿所述桶体远离所述取放口的另一侧形成流出口,所述底盖能够拆卸地盖设在所述流出口上,所述漏液孔开设于所述底盖上,所述盖板能够转动地设置在所述底盖上。
[0006]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提桶组件还包括隔板,所述隔板设置于所述容置腔内,所述隔板上开设有流通孔,所述流通孔与所述容置腔相连通。
[0007]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隔板上还开设有固定孔,所述固定孔与所述流通孔间隔开设,所述固定孔用于穿设所述冻存管。
[0008]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隔板的数量为至少两个,所述漏液孔朝向所述取放口的方向为第一方向,各个所述隔板沿所述第一方向间隔设置,相邻两个所述隔板之间的间距大于或等于所述冻存管的长度。
[0009]进一步地,所述提桶组件还包括支撑件,所述支撑件的数量为至少两个,相邻两个所述隔板之间设置有一所述支撑件,一所述支撑件相背对的两端连接于相邻的两个所述隔板上,以使该相邻两个所述隔板均能够拆卸设置于所述容置腔内。
[0010]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一所述隔板能够在所述支撑件上沿第一方向移动。
[0011]在另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支撑件能够沿第一方向伸缩,以使一所述隔板能够靠近或远离相邻的另一所述隔板。
[0012]具体地,所述隔板能够转动地设置在所述容置腔内,所述支撑件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的中心轴线与所述隔板的转动轴线重合,所述支撑件的一端设置在一所述隔板的一侧
上,所述支撑件的另一端上形成有外螺纹,相邻的另一所述隔板上形成有螺纹孔,所述螺纹孔的圆心位于所述隔板的转动轴线上,所述支撑件上的外螺纹能够和所述隔板上的螺纹孔相啮合。
[0013]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提桶组件还包括顶盖,所述顶盖能够翻转地盖设在所述取放口处,所述顶盖上开设有进液孔,所述进液孔与所述容置腔相连通,所述进液孔用于与液氮罐的容纳腔相连通。
[0014]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提桶组件还包括提手,所述提手的一端连接在所述桶体上,所述提手的另一端用于挂设在液氮罐的罐口处。
[0015]一种液氮设备,包括液氮罐和如上所述的提桶组件,所述液氮罐内形成有容纳腔,所述容纳腔贯穿所述液氮罐的一侧形成有罐口,所述罐口和所述容纳腔相连通,所述容纳腔用于容置液氮;所述桶体放置于所述容纳腔内,所述容置腔能够与所述容纳腔相连通。
[0016]上述液氮设备及其提桶组件,当需要用提桶组件存储冻存管时,可以转动盖板露出漏液孔,使漏液孔能够和液氮罐的容纳腔相连通。再将冻存管通过取放口放置在容置腔内。然后将桶体放置在液氮罐的容纳腔内,液氮可以从取放口流入容置腔并作用于冻存管;在将桶体从液氮罐内取出时,液氮能够由漏液孔流出容置腔,保证试验人员在拿去冻存管时不会被液氮冻伤。当需要提取液氮罐内的液氮进行其他实验时,可以转动盖板将漏液孔盖住,阻断液氮循环作用,使容置腔内充满液氮后,将桶体从液氮罐内取出,便实现了提取液氮。将提桶组件从液氮罐中取出后,可以再转动盖板露出漏液孔,使容置腔内的液氮流出,供试验使用。提桶组件可以根据试验需要随时进行功能切换,提高了试验效率。即使提桶组件内有冻存管也能提取液氮,提高了提桶组件的实用性和便捷性。
附图说明
[0017]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不当限定。
[0018]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9]图1为一实施例中的提桶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2为图1实施例中的底盖部分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3为图1实施例中的弹性件的放大图。
[0022]图中各元件标记如下:
[0023]10、提桶组件;100、桶体;110、容置腔;200、底盖;210、漏液孔;300、隔板;310、流通孔;320、固定孔;400、支撑件;410、外螺纹;500、顶盖;510、进液孔;520、弹性件;600、提手。
具体实施方式
[0024]为使本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技术。但是本技术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
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技术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改进,因此本技术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0025]参阅图1和图2,一实施例中的液氮设备,包括液氮罐和提桶组件10,所述液氮罐内形成有容纳腔,所述容纳腔贯穿所述液氮罐的一侧形成有罐口,所述罐口和所述容纳腔相连通,所述容纳腔用于容置液氮;所述提桶组件10包括桶体100和盖板,所述桶体100内形成有容置腔110,所述容置腔110贯穿所述桶体100的一侧形成取放口,所述容置腔110用于存放冻存管,所述取放口用于能够取放所述冻存管,所述桶体100远离所述取放口的另一侧上形成有漏液孔210,所述漏液孔210与所述容置腔110相连通,所述漏液孔210用于与液氮罐的容纳腔相连通;所述盖板设置在所述桶体100形成所述漏液孔210的一侧上,所述盖板能够相对于所述桶体100活动,并能够盖设于所述漏液孔210上。所述桶体100放置于所述容纳腔内,所述容置腔110能够与所述容纳腔相连通。
[0026]当需要用提桶组件10存储冻存管时,可以转动盖板露出漏液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液氮设备的提桶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液氮设备的提桶组件包括:桶体,所述桶体内形成有容置腔,所述容置腔贯穿所述桶体的一侧形成取放口,所述容置腔用于存放冻存管,所述取放口用于能够取放所述冻存管,所述桶体远离所述取放口的另一侧上形成有漏液孔,所述漏液孔与所述容置腔相连通,所述漏液孔用于与液氮罐的容纳腔相连通;及盖板,所述盖板设置在所述桶体形成所述漏液孔的一侧上,所述盖板能够相对于所述桶体活动,并能够盖设于所述漏液孔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液氮设备的提桶组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底盖,所述容置腔贯穿所述桶体远离所述取放口的另一侧形成流出口,所述底盖能够拆卸地盖设在所述流出口上,所述漏液孔开设于所述底盖上,所述盖板能够转动地设置在所述底盖上。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液氮设备的提桶组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隔板,所述隔板设置于所述容置腔内,所述隔板上开设有流通孔,所述流通孔与所述容置腔相连通。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液氮设备的提桶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板上还开设有固定孔,所述固定孔与所述流通孔间隔开设,所述固定孔用于穿设所述冻存管。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液氮设备的提桶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板的数量为至少两个,所述漏液孔朝向所述取放口的方向为第一方向,各个所述隔板沿所述第一方向间隔设置,相邻两个所述隔板之间的间距大于或等于所述冻存管的长度。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液氮设备的提桶组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支撑件,所述支撑件的数量为至少两个,相邻两个所述隔板之间设置有一所述支撑件,一所述支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钟嘉伟李佳浩林祥华黄小桃卫思婷林裕锋王婉佳王一萍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顺德工业设计研究院广东顺德创新设计研究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