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降低稻米中镉累积及提高产量的叶面阻控剂及其使用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1615569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29 18:48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农业领域,公开了一种用于降低稻米中镉累积及提高产量的叶面阻控剂及其使用方法,叶面阻控剂包括:CO(NH2)26.0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降低稻米中镉累积及提高产量的叶面阻控剂及其使用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农业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降低稻米中镉累积及提高产量的叶面阻控剂及其使用方法。

技术介绍

[0002]水稻能够从土壤中吸收镉,并在籽粒中累积,随后进入食物链。由于人和植物对镉 的承受限存在一定的差异,尚未表现出植物毒性的镉含量水平可能已经危及人的健康。
[0003]稻米中镉的积累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步骤:(i)根系的吸收;(ii)通过木质部导管运输到植株 地上部;(iii)水稻茎秆结节的分配运输;(iv)从叶片韧皮部筛管运输到籽粒中。阻控稻米中 镉累积关键步骤的一个或多个镉吸收和迁移的途径即可降低稻米中镉的累积。根系是水稻生 长中最先接触到生长基质中镉的器官,根对镉的吸收是决定水稻籽粒中镉积累的关键过程之一。
[0004]目前在镉中轻度污染农田安全利用中,常用的边生产边修复技术措施有:土壤重金属 镉原位钝化技术,如施用石灰、生物炭等,主要通过改变土壤pH和有机质含量降低土壤中 有效态镉的含量;专利CN110283596A(一种用于原位修复土壤重金属镉的钝化剂及修复方 法)、CN107090295A(一种降低农田土壤有效态重金属含量的钝化剂及制备方法与应用)、 CN110038890B(一种生态环保土壤修复方法)等通过原位钝化方法降低土壤中有效态镉含量, 减少作物对重金属镉的吸收。水分调控,主要通过改变改变土壤氧化还原电位(Eh)、有效硫 含量、pH等,促使镉形成CdS沉淀,降低镉的生物有效性。Fulda等通过X射线吸收光谱进 一步证明了还原条件下CdS的形成。然而长期的淹水虽然可有效降低稻米中镉的累积,但也 会导致土壤中有毒、有害物质的产生,进而引起产量的降低。上述措施在降低土壤有效态镉 含量,实现受污染稻田安全利用方面具有良好的效果,然而长期外源物料的输入不仅会增加 农业生产成本,引起土壤理化性质、微生物群落结构和活性的改变,同时具有造成二次污染 的风险;水分管理则易受水源条件的限制。
[0005]稻米中镉的含量不仅与灌浆期植株体内累积镉的活化有关,同时也与灌浆期根系对镉 的吸收有关。籽粒成熟过程中,根系吸收的镉对籽粒镉累积的贡献率高达40%。因此充分利 用灌浆期稻米镉累积的特性,探寻一种高效、低风险、低成本的修复途径具有重大意义。

技术实现思路

[0006]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降低稻米中镉累积及提高产量的叶面阻控剂及其使用方法,本专利技术叶面阻控剂可通过调整蒸腾强度降低水稻植株对土壤中重金属镉的吸收、转运以及植株累积镉的活化、再利用,来控制在籽粒形成过程中镉的积累,降低水稻稻米中镉的含量,同时可提高稻米产量。本专利技术对叶面阻控剂采用梯度浓度的喷施方式,可避免因早期施用过高浓度的叶面阻控剂而造成水稻植株的损伤,进而导致产
量的降低;后期增加阻控剂浓度以提高阻控效果,促进水稻的成熟。
[0007]本专利技术的具体技术方案为:第一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降低稻米中镉累积及提高产量的叶面阻控剂,包括以下重量份的组分:CO(NH2)
2 6.0

8.0 g、P2O
5 14.0

16.0 g、K2O 24.0

30.0 g、腐殖酸2.0

2.5 g、NaSiO
3 •ꢀ
9H2O 200.0

300 g、Na2SeO
3 1

1.2 g、Zn 1.0

1.5 g、Fe 0.5

1 g、Mg 1.5

2 g、S 6.0

8.0 g、Ca 0.5

1 g。
[0008]本专利技术的叶面阻控剂主要针对中轻程度的镉污染农田,稻米中镉的累积不仅与灌浆期植株体内累积镉的活化有关,同时也与灌浆期根系对镉的吸收有关。本专利技术的叶面阻控剂通过降低灌浆期水稻叶面的蒸腾强度,降低水稻根系对镉的吸收以及往地上部的迁移;通过喷施含Si、Se、Zn、Fe、Mg等中微量元素竞争性低降低水稻籽粒灌浆过程中对植株累积镉的活化以及根系对镉的吸收,从而达到降低水稻可食部位镉累积的目的。其中,需要注意的是Si、Se、Zn、Fe、Mg等元素的含量至关重要,过高过低均会带来负面影响。此外,鉴于作物蒸腾强度的降低可能会影响灌浆期水稻对其它必须矿质元素的吸收,因此通过叶面喷施含N、P、K等营养元素保持作物产量不降低或较少降低。
[0009]与现有技术不同的是,本专利技术避开直接对镉污染土壤的处理,能有效降低成本,缩短污染治理时间,不对耕地土壤结构产生破坏,同时本专利技术重点关注于降低灌浆期

收获期籽粒中镉的累积,对前期植株秸秆累积镉的影响较小,所收割的水稻秸秆集中处理也有利于土壤中镉含量的降低。
[0010]本专利技术选用的硅、锌等原料,可以增强水稻光合作用,增强根系活力,增加水稻抗逆性和抗倒伏的能力,能有效提过水稻产量。
[0011]作为优选, 以g计,包括以下重量份的组分:CO(NH2)
2 6.5

7.5 g、P2O
5 14.5

15.5 g、K2O 26.0

28.0 g、腐殖酸2.2

2.4 g、NaSiO
3 •ꢀ
9H2O 240.0

260.0 g、Na2SeO
3 1.05

1.15 g、Zn 1.2

1.4 g、Fe 0.6

0.8 g、Mg 1.6

1.8 g、S 6.5

7.5 g、Ca 0.6

0.8 g。
[0012]最优选地,以g计,包括以下重量份的组分:以g计,包括以下重量份的组分:CO(NH2)
2 7.0 g、P2O
5 15.0 g、K2O 27.0 g、腐殖酸2.25 g、NaSiO
3 •ꢀ
9H2O 250.0 g、Na2SeO
3 1.1 g、Zn 1.3 g、Fe 0.7 g、Mg 1.7 g、S 7.0 g、Ca 0.7 g作为优选,叶面阻控剂还包括1

2 g的白芨提取物。
[0013]白芨提取物目前的主要用途是作为中药原料。本专利技术团队通过研究发现,将白芨提取物添加至本专利技术的叶面阻控剂中,可有效提高液体在叶面的附着能力,可防止被雨水冲刷;此外在喷施后期白芨提取物也可在叶面形成一层薄膜,在一定程度上可起到半封闭叶片气孔的作用,通过降低叶片的蒸腾强度来降低水稻植株对土壤中重金属镉的吸收、转运以及植株累积镉的活化、再利用。
[0014]第二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上述叶面阻控剂的使用方法,按配比称取叶面阻控剂配方中各组分,加入水并搅拌均匀后制得叶面阻控喷施液,采用浓度递增的方式于水稻扬花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降低稻米中镉累积及提高产量的叶面阻控剂,其特征在于,以g计,包括以下重量份的组分:CO(NH2)
2 6.0

8.0 g、P2O
5 14.0

16.0 g、K2O 24.0

30.0 g、腐殖酸2.0

2.5 g、NaSiO
3 •ꢀ
9H2O 200.0

300 g、Na2SeO
3 1

1.2 g、Zn 1.0

1.5 g、Fe 0.5

1 g、Mg 1.5

2 g、S 6.0

8.0 g、Ca 0.5

1 g。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叶面阻控剂,其特征在于,以g计,包括以下重量份的组分:CO(NH2)
2 6.5

7.5 g、P2O
5 14.5

15.5 g、K2O 26.0

28.0 g、腐殖酸2.2

2.4 g、NaSiO
3 •ꢀ
9H2O 240.0

260.0 g、Na2SeO
3 1.05

1.15 g、Zn 1.2

1.4 g、Fe 0.6

0.8 g、Mg 1.6

1.8 g、S 6.5

7.5 g、Ca 0.6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进川邹平马军伟王强孙万春俞巧钢叶静林辉陈照明王峰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省农业科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