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用于菊花茶生产的包装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615383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29 18:4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菊花茶生产的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适用于菊花茶生产的包装机构,其通过设置此设备,操作较简单,可以持续对装有菊花茶的包装瓶进行包装,节省了大量的劳动力和时间,提高其工作效率;包括固定架、油箱、油泵、油缸、油缸杆、热塑块、两组立板、第一驱动器、两组第一转轴、塑料薄膜、四组轴架、第二驱动器、两组第二转轴、两组传送辊、控制器和传送带,油箱安装在固定架下部,油箱内部设置有机油,油缸安装在固定架上部,油缸杆安装在油缸输出端,热塑块安装在油缸杆底端,两组立板分别安装在固定架左端下部前侧和后侧,控制器安装在固定架后端上部,控制器与油泵、热塑块、第一驱动器和第二驱动器电连接。一驱动器和第二驱动器电连接。一驱动器和第二驱动器电连接。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适用于菊花茶生产的包装机构


[0001]本技术涉及菊花茶生产的
,特别是涉及一种适用于菊花茶生产的包装机构。

技术介绍

[0002]菊花茶,是一种以菊花为原料制成的花草茶。菊花茶经过鲜花采摘、阴干、生晒蒸晒、烘培等工序制作而成。据古籍记载,菊花味甘苦,性耐寒,有散风清热、清肝明目和解毒消炎等作用。菊花茶起源于唐朝,至清朝广泛应用于民众生活中。
[0003]而菊花茶采摘之后经过一系列加工工艺后需要对其进行包装,通常对菊花茶进行包装的方法是将菊花茶放入至包装瓶中,然后使用热塑装置来将塑料薄膜热塑到包装瓶口,从而完成对菊花茶的包装,此方法需要人工将装有菊花茶的包装瓶放置在热塑装置中,待包装瓶热塑后人工再将其拿下,然后重复此操作来对多组菊花茶进行包装,操作较复杂,耗费大量的劳动力和时间,工作效率较低。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操作较简单,可以持续对装有菊花茶的包装瓶进行包装,节省了大量的劳动力和时间,提高其工作效率的适用于菊花茶生产的包装机构。
[0005]本技术的适用于菊花茶生产的包装机构,包括固定架、油箱、油泵、油缸、油缸杆、热塑块、两组立板、第一驱动器、两组第一转轴、塑料薄膜、四组轴架、第二驱动器、两组第二转轴、两组传送辊、控制器和传送带,油箱安装在固定架下部,油箱内部设置有机油,油泵安装在油箱顶端,油泵输入端与油箱连通,油泵输出端与油缸输入端连接,油缸安装在固定架上部,油缸杆安装在油缸输出端,热塑块安装在油缸杆底端,两组立板分别安装在固定架左端下部前侧和后侧,第一驱动器安装在后侧立板的左端,两组第一转轴可转动安装在两组立板上,第一驱动器输出端穿过后侧立板与后侧第一转轴左端连接,塑料薄膜收卷在前侧第一转轴上,塑料薄膜的一端与后侧第一转轴连接,两组第二转轴分别可转动安装在四组轴架内端,第二驱动器安装在左前侧轴架的前端,第二驱动器输出端穿过左前侧轴架与左侧第二转轴前端连接,两组传送辊安装在两组第二转轴上,两组传送辊通过传送带同步转动,传送带上设置有多组固定模具,控制器安装在固定架后端上部,控制器与油泵、热塑块、第一驱动器和第二驱动器电连接。
[0006]本技术的适用于菊花茶生产的包装机构,油箱前端设置有液位观察窗。
[0007]本技术的适用于菊花茶生产的包装机构,还包括防尘盖,油箱顶端连通设置有注油口,防尘盖盖装在注油口处。
[0008]本技术的适用于菊花茶生产的包装机构,还包括多组磁铁块和感应块,多组磁铁块分别安装在多组固定模具后端,感应块安装在固定架中部,感应块可与多组磁铁块进行感应,感应块与第二驱动器电连接。
[0009]本技术的适用于菊花茶生产的包装机构,还包括报警灯,报警灯安装在控制器顶端,报警灯与控制器电连接。
[0010]本技术的适用于菊花茶生产的包装机构,还包括急停按钮,急停按钮安装在控制器后端,急停按钮与控制器电连接。
[0011]本技术的适用于菊花茶生产的包装机构,还包括支撑块,支撑块安装在固定架中部,支撑块位于传送带内部上侧。
[0012]本技术的适用于菊花茶生产的包装机构,所述固定架和轴架的底端固定在地面上。
[00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将多组装有菊花茶的包装瓶放置在多组固定模具内进行固定,然后通过控制器打开第二驱动器,第二驱动器则带动左侧第二转轴转动,左侧第二转轴则带动左侧传送辊转动,左侧传送辊则带动传送带传动,传送带则带动多组固定模具上的包装瓶运动,当包装瓶与热塑块位置对应时,关闭第二驱动器,然后通过控制器打开油泵,油箱内的机油则通过油泵导入至油缸内,油缸则带动油缸杆和热塑块向下运动,热塑块则带动塑料薄膜向下运动并与包装瓶瓶口接触,之后通过控制器打开热塑块,热塑块则对塑料薄膜进行加热,塑料薄膜则脱落热塑到包装瓶瓶口,从而完成对装有菊花茶的包装瓶进行包装,然后通过控制器反向打开油泵,油缸则带动油缸杆和热塑块向上运动,之后通过控制器打开第一驱动器,第一驱动器则带动后侧第一转轴转动,后侧第一转轴则对塑料薄膜进行收卷,从而使脱落的孔位收卷在后侧第一转轴上,然后通过控制器打开第二驱动器,第二驱动器则带动左侧第二转轴转动,左侧第二转轴则带动左侧传送辊转动,左侧传送辊则带动传送带传动,传送带则带动多组固定模具上的包装瓶运动,当下一组包装瓶与热塑块位置对应时,关闭第二驱动器,然后重复上述操作来持续对装有菊花茶的包装瓶进行包装,通过设置此设备,操作较简单,可以持续对装有菊花茶的包装瓶进行包装,节省了大量的劳动力和时间,提高其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0014]图1是本技术的轴侧图;
[0015]图2是图1的后视结构示意图;
[0016]图3是图1的右视结构示意图;
[0017]附图中标记:1、固定架;2、油箱;3、油泵;4、油缸;5、油缸杆;6、热塑块;7、立板;8、第一驱动器;9、第一转轴;10、塑料薄膜;11、轴架;12、第二驱动器;13、第二转轴;14、传送辊;15、控制器;16、液位观察窗;17、防尘盖;18、磁铁块;19、感应块;20、报警灯;21、急停按钮;22、支撑块;23、传送带;24、固定模具。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技术,但不用来限制本技术的范围。
[0019]如图1至图3所示,本技术的适用于菊花茶生产的包装机构,包括固定架1、油箱2、油泵3、油缸4、油缸杆5、热塑块6、两组立板7、第一驱动器8、两组第一转轴9、塑料薄膜10、四组轴架11、第二驱动器12、两组第二转轴13、两组传送辊14、控制器15和传送带23,油
箱2安装在固定架1下部,油箱2内部设置有机油,油泵3安装在油箱2顶端,油泵3输入端与油箱2连通,油泵3输出端与油缸4输入端连接,油缸4安装在固定架1上部,油缸杆5安装在油缸4输出端,热塑块6安装在油缸杆5底端,两组立板7分别安装在固定架1左端下部前侧和后侧,第一驱动器8安装在后侧立板7的左端,两组第一转轴9可转动安装在两组立板7上,第一驱动器8输出端穿过后侧立板7与后侧第一转轴9左端连接,塑料薄膜10收卷在前侧第一转轴9上,塑料薄膜10的一端与后侧第一转轴9连接,两组第二转轴13分别可转动安装在四组轴架11内端,第二驱动器12安装在左前侧轴架11的前端,第二驱动器12输出端穿过左前侧轴架11与左侧第二转轴13前端连接,两组传送辊14安装在两组第二转轴13上,两组传送辊14通过传送带23同步转动,传送带23上设置有多组固定模具24,控制器15安装在固定架1后端上部,控制器15与油泵3、热塑块6、第一驱动器8和第二驱动器12电连接;将多组装有菊花茶的包装瓶放置在多组固定模具24内进行固定,然后通过控制器15打开第二驱动器12,第二驱动器12则带动左侧第二转轴13转动,左侧第二转轴13则带动左侧传送辊14转动,左侧传送辊14则带动传送带23传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适用于菊花茶生产的包装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架(1)、油箱(2)、油泵(3)、油缸(4)、油缸杆(5)、热塑块(6)、两组立板(7)、第一驱动器(8)、两组第一转轴(9)、塑料薄膜(10)、四组轴架(11)、第二驱动器(12)、两组第二转轴(13)、两组传送辊(14)、控制器(15)和传送带(23),油箱(2)安装在固定架(1)下部,油箱(2)内部设置有机油,油泵(3)安装在油箱(2)顶端,油泵(3)输入端与油箱(2)连通,油泵(3)输出端与油缸(4)输入端连接,油缸(4)安装在固定架(1)上部,油缸杆(5)安装在油缸(4)输出端,热塑块(6)安装在油缸杆(5)底端,两组立板(7)分别安装在固定架(1)左端下部前侧和后侧,第一驱动器(8)安装在后侧立板(7)的左端,两组第一转轴(9)可转动安装在两组立板(7)上,第一驱动器(8)输出端穿过后侧立板(7)与后侧第一转轴(9)左端连接,塑料薄膜(10)收卷在前侧第一转轴(9)上,塑料薄膜(10)的一端与后侧第一转轴(9)连接,两组第二转轴(13)分别可转动安装在四组轴架(11)内端,第二驱动器(12)安装在左前侧轴架(11)的前端,第二驱动器(12)输出端穿过左前侧轴架(11)与左侧第二转轴(13)前端连接,两组传送辊(14)安装在两组第二转轴(13)上,两组传送辊(14)通过传送带(23)同步转动,传送带(23)上设置有多组固定模具(24),控制器(15)安装在固定架(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松女刘元省张薇刘元剑
申请(专利权)人:昭通菊满堂农业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