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减震器的阻尼器轴承的轴承组件以及用于在车辆车身处装配阻尼器轴承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1614452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29 18:46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在车辆的轮罩(7)中的减震器(1)的阻尼器轴承(17)的轴承组件,在其中在限制轮罩(7)的轮罩板件(9)中构造有阻尼器容纳部(5),其与减震器(1)的阻尼器轴承(17)处于螺旋连接(S)中,在该螺旋连接中螺栓被引导通过阻尼器轴承螺栓孔(21)和通过阻尼器容纳部(5)的螺栓孔(23)并且以其螺栓尖端与布置在阻尼器容纳部(5)的背对轮罩(7)的侧面上的加强元件(25)的内螺纹相旋拧,其中,阻尼器容纳部(5)关联有定位辅助件(33),借助于其能够将减震器(1)的阻尼器轴承(17)在组装过程中预定位直至到安装位置(E)中,在该安装位置中阻尼器轴承(17)的螺栓孔(21)、阻尼器容纳部(5)的螺栓孔(23)和加强元件内螺纹在旋拧方向上彼此对齐地取向。根据本发明专利技术,定位辅助件(33)是加强元件(25)的材料统一的且/或一件式的组成部分,使得在定位辅助件(33)与加强元件内螺纹之间的相对位置固定,亦即独立于在阻尼器容纳部(5)中和/或在轮罩板件(9)中的构件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用于减震器的阻尼器轴承的轴承组件以及用于在车辆车身处装配阻尼器轴承的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根据权利要求1的前序部分的用于在车辆的轮罩(Radhaus)中的减震器(Stossdaempfer)的阻尼器轴承(Daempferlager)的轴承组件以及一种根据权利要求9的用于在车辆轮罩中装配这样的阻尼器轴承的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减震器是车辆行驶机构(Fahrwerk)的组成部分,其在车辆制造工厂中在组装过程步骤中被从车辆下部连结到车辆车身处。在组装过程步骤中,减震器借助于定位辅助件(Positionierhilfe)被预定位到其安装位置中。随后,将预定位在其安装位置中的减震器经由其阻尼器轴承与车身侧的阻尼器容纳部相旋拧。
[0003]在这种类型的轴承组件中,阻尼器容纳部是限制轮罩的轮罩板件的组成部分并且与减震器的阻尼器轴承处于螺旋连接中。在螺旋连接中,螺栓(Schraubbolzen)被引导通过阻尼器轴承螺栓孔和通过阻尼器容纳部的螺栓孔并且以其螺栓尖端(Bolzenspitze)与加强元件的内螺纹相旋拧。加强元件可以是螺纹板(Gewindeplatte),其布置在阻尼器容纳部的背对轮罩的侧面上。
[0004]在组装过程步骤中,随着到达安装位置,阻尼器轴承螺栓孔、阻尼器容纳部的螺栓孔和螺纹板的内螺纹在旋拧方向上彼此对齐地布置。由于构件

和/或制造公差,存在在安装位置中螺栓孔以及螺纹板的内螺纹彼此略微未对齐的问题,由此可能影响阻尼器轴承的无干扰轮廓的旋拧。
[0005]由文件DE 10 2010 014 508 A1已知一种用于使两个构件彼此取向的方法。由文件DE 102 55 296 B4已知一种用于固定构件的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轴承组件以及装配方法,借助于其与现有技术相比实现阻尼器轴承在车辆车身处过程可靠的、无干扰轮廓的旋拧。
[0007]该目的通过权利要求1或9的特征来实现。本专利技术的优选的改进方案在从属权利要求中公开。
[0008]根据权利要求1的特征部分,定位辅助件(借助于其将阻尼器轴承在组装过程步骤中预定位在安装位置中)是加强元件(也就是说螺纹板)的材料统一的且/或一件式的组成部分。以该方式使在定位辅助件与加强元件的内螺纹之间的相对位置固定,亦即独立于在车身侧的阻尼器容纳部中和/或在轮罩板件中的构件

和/或制造公差。由此,以结构上简单的方式减小在组装过程步骤中的公差链,从而与现有技术相比很大程度上独立于制造

和/或构件公差实现阻尼器轴承的无干扰轮廓的旋拧。
[0009]在一技术实现方案中,轮罩板件可具有限制轮罩的壳形的板基体。至少一个形成阻尼器容纳部的板冲压部(Blechverpraegung)可从壳形的板基体伸出到轮罩中。阻尼器容
纳部可具有指向车辆下部的带有接合面的旋拧壁(Anschraubwand)。其在组装位置中与阻尼器轴承的固定凸缘面接触。螺栓孔不仅可构造在阻尼器容纳部的旋拧壁中而且可构造在阻尼器轴承固定凸缘中,螺栓被引导通过所述螺栓孔。
[0010]在一技术实现方案中,加强元件可以是螺纹板,其具有带有内螺纹的螺纹穿拉部(Durchzug)。备选于此,在螺纹板处还可连结有焊接螺母,螺栓可旋拧到其中。螺纹板可与阻尼器容纳部的旋拧壁的背对阻尼器轴承的侧面松动地贴靠。在螺旋连接紧固时,阻尼器轴承固定凸缘和阻尼器容纳部的旋拧壁因此可在螺纹板与螺栓的螺栓头之间张紧。
[0011]在一优选的实施变体中,加强元件可具有螺纹板基体,从螺纹板基体在弯曲棱边处弯曲有接板(Blechlasche),其用作定位辅助件。螺纹板的接板可被引导通过阻尼器容纳部的通过口(Durchlassoeffnung)并且伸入轮罩中。
[0012]阻尼器容纳部的旋拧壁可在板过渡部(Blechuebergang)或过渡棱边处向车辆下部过渡到壳形的板基体中。优选的是,在车辆横向上轴承壳体的固定凸缘布置在定位接板与上面定义的过渡棱边之间。
[0013]在一具体的实施变体中,在阻尼器容纳部中对于螺纹板提供两个区域(接下来称为板冲压部)。阻尼器容纳部的板冲压部可在车辆纵向上彼此相间隔一纵向空隙(Laengsfreigang)。阻尼器容纳部的每个板冲压部可相应与阻尼器轴承的固定凸缘螺旋连接,其中,阻尼器轴承的轴承壳体上侧可无接触地伸入阻尼器容纳部的两个板冲压部之间的纵向空隙中。
[0014]阻尼器轴承的轴承壳体可具有与定位接板对应的配合轮廓。在该背景下,轴承壳体可具有纵向止挡元件(Laengsanschlagelement),其在位置正确的减震器定位中纵向对齐地布置在螺纹板的两个定位接板之间。在该情况中,轴承壳体的纵向止挡元件在车辆纵向上观察布置在定位接板的面向彼此的裁剪棱边(Beschnittkante)之间。
[0015]在组装过程步骤中,首选将还未装配在车辆车身处的减震器从车辆下部引导到轮罩中直至到其安装位置中。在此,阻尼器轴承的壳体上部可沿着壳形的板基体向车辆上部滑动。随着到达安装位置,阻尼器轴承的两个固定凸缘与螺纹板的两个定位接板碰撞以及与阻尼器容纳部的板冲压部的两个旋拧壁面贴靠。此外,阻尼器轴承的纵向止挡元件在螺纹板的两个定位接板之间纵向对齐。由此可在接下来的过程步骤中实现阻尼器轴承在阻尼器容纳部处的无干扰轮廓的旋拧。
附图说明
[0016]接下来根据附图来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其中:图1以示意性的剖示图示出了轴承组件,带有连结在车辆轮罩中的减震器;图2至图4相应示出了另外的视图,根据其来说明轴承组件;以及图5和图6相应示出了相应于图1的视图,根据其来说明在车辆轮罩中减震器装配时的装配顺序。
具体实施方式
[0017]在图1中示出了组装状态,在其中减震器1经由其阻尼器轴承3安装到车辆的尾侧的轮罩7中的阻尼器容纳部5处。轮罩7由轮罩板件9限制。轮罩板件9具有壳形的板基体11,
阻尼器容纳部5的总共两个板冲压部从该壳形的板基体伸进到轮罩7中。在图1中示出了阻尼器容纳部5的仅仅一个板冲压部。板冲压部中的每个实现有指向车辆下部的旋拧壁13,减震器1的阻尼器轴承17的固定凸缘15相应以旋拧连接S连结在旋拧壁处。
[0018]在图1中,减震器1的阻尼器轴承3具有轴承壳体17,其关于减震器纵轴线L具有在直径上相对布置的、径向向外伸出的两个固定凸缘15(见图2)。固定凸缘15中的每个与相应的阻尼器容纳部5的旋拧壁13处于螺旋连接S中。
[0019]螺旋连接S具有未示出的螺栓,其从车辆下部被引导通过阻尼器轴承3的相应的固定凸缘21的螺栓孔21和通过阻尼器容纳部5的相应的板冲压部的旋拧壁13中的螺栓孔23。螺栓以其螺栓尖端与螺纹板25相旋拧。在图1中,其松动地置于旋拧壁13的背对轮罩7的侧面上。在图1中,螺纹板25具有带有与螺栓螺纹接合的内螺纹的螺纹穿拉部27。根据图1,螺纹板25具有面型的板基体29,螺纹穿拉部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一种用于在车辆的轮罩(7)中的减震器(1)的阻尼器轴承(17)的轴承组件,在其中在限制所述轮罩(7)的轮罩板件(9)中构造有阻尼器容纳部(5),所述阻尼器容纳部与所述减震器(1)的阻尼器轴承(17)处于螺旋连接(S)中,在所述螺旋连接中螺栓被引导通过阻尼器轴承螺栓孔(21)和通过所述阻尼器容纳部(5)的螺栓孔(23)并且以其螺栓尖端与加强元件(25)的内螺纹相旋拧,所述加强元件布置在所述阻尼器容纳部(5)的背对所述轮罩(7)的侧面上,其中,所述阻尼器容纳部(5)关联有定位辅助件(33),借助于所述定位辅助件所述减震器(1)的阻尼器轴承(17)能够在组装过程中预定位直至到安装位置(E)中,在所述安装位置中所述阻尼器轴承(17)的螺栓孔(21)、所述阻尼器容纳部(5)的螺栓孔(23)和所述加强元件内螺纹在旋拧方向上彼此对齐地取向,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辅助件(33)是所述加强元件(25)的材料统一的且/或一件式的组成部分,使得在所述定位辅助件(33)与所述加强元件内螺纹之间的相对位置固定,亦即独立于在所述阻尼器容纳部(5)中和/或在所述轮罩板件(9)中的构件

和/或制造公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轴承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轮罩板件(9)具有壳形的板基体(11),至少一个形成所述阻尼器容纳部(5)的板冲压部从所述板基体伸出到所述轮罩(7)中,并且/或者尤其所述阻尼器容纳部(5)具有至少一个指向车辆下部的带有接合面的旋拧壁(13),所述旋拧壁与所述阻尼器轴承(17)的固定凸缘(15)相接触,并且/或者所述螺栓孔(21,23)构造在所述阻尼器容纳部(5)的旋拧壁(13)中和在所述阻尼器轴承固定凸缘(15)中,所述螺栓被引导通过所述螺栓孔。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轴承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元件(25)是螺纹板,并且/或者所述加强元件(25)与所述阻尼器容纳部(5)的旋拧壁(13)的背对所述阻尼器轴承(17)的侧面松动地贴靠,并且尤其在螺旋连接(S)紧固的情况下所述阻尼器轴承固定凸缘(15)和所述阻尼器容纳部(5)的旋拧壁(13)在所述加强元件(25)与所述螺栓的螺栓头之间张紧。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轴承组件,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阻尼器容纳部(5)中、尤其在所述阻尼器容纳部(5)的旋拧壁(1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T
申请(专利权)人:大众汽车股份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