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向宇专利>正文

低电压金属卤化物灯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61444 阅读:29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其灯泡13的上支架9与下支架5之间安置有封闭的电弧管6,电弧管6一端有上电极8、另一端有下电极7内填充有氩10、金属汞11和金属卤化物丸12。具有结构简单紧凑,制作使用方便,成本低,光效高,节能效果显著,便于在100伏~127伏电源电压地区广泛使用等特点。(*该技术在200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金属卤化物灯泡,尤其表现在低电压金属卤化物灯泡。目前作为大面积室内外照明用的金属卤化物灯泡,具有光效高、显色性好、寿命长等特点。在100伏~127伏低电源电压地区为了保证金属卤化物灯泡正常使用,不得不采用具有升压和限流作用的漏磁变压器,以及具有限制电流和提高功率因素作用的电力电容器和灯泡组成的点灯系统,漏磁变压器存在着转换效率低、发热量大、耗电、且制造工艺复杂、成本高等不是之处。本技术的目的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制作容易,而且利用普通电感镇流器和触发器作为点灯系统,能适用于100伏~127伏低电源电压地区的低电压金属卤化物灯泡。本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由灯头、芯柱、下支架、电弧管、下电极、上电极、上支架、氩气、金属汞、金属卤化物丸组成,其灯泡的上支架与下支架之间安置有封闭的电弧管,电弧管一端有上电极、另一端有下电极、内真充有氩气、金属汞和金属卤化物丸。本技术所采用金属卤化物丸,是由碘化钠、碘化钪按比例配成。本技术其工作状态,电源经普通镇流器与灯泡串联,并联在灯泡两端的触发器产生高压脉冲电压,电流经灯头,芯柱,下支架,电弧管的下电极,上电极,上支架,再经芯柱,灯头流回电源,由于电弧管内填充有氩气、金属汞,在高压脉冲电压施加于上、下电极时,氩气和金属汞电离发生辉光放电,进一步过渡到上、下电极间的弧光放电,由于弧光放电产生的高温使填充的金属卤化物丸气化,在电弧中心和管壁的温差条件下发生分解一化合一分解的热化后循环反应,发出钠、钪特征光谱幅射出可见光。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结构简单紧凑,制作使用方便,成本低,光效高,节能效果显著,便于在100伏-127伏电源电压地区广泛使用等特点。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点灯系统示意图。图中1-普通镇流器 2-触发器 3-灯头 4-芯柱 5-下支架 6-电弧管 7-下电极 8-上电极 9-上支架 10-氩气 11-金属汞12-金属卤化物丸 13-灯泡如图1所示,灯泡13的灯头3内芯柱4装置有下支架5,电弧管6的一端安装在下支架5上、另一端安装在上支架9上,电弧管6上下有上电极8和下电极7、内填充有氩气10、金属汞11和金属卤化物丸12。图2,电源与普通镇流器1与灯泡13串联,灯泡13两端并联有触发器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低电压金属卤化物灯泡,由灯头(3)、芯柱(4)、下支架(5)、电弧管(6)、下电极(7)、上电极(8)、上支架(9)、氩气(10)、金属汞(11)、金属卤化物丸(12)组成,其特征是灯泡(13)的上支架(9)与下支架(5)之间安置有封闭的电弧管(6),电弧管(6)一端有上电极(8)、另一端有下电极(7)、内填充有氩气(10)、金属汞(11)和金属卤化物丸(12)。

【技术特征摘要】
一种低电压金属卤化物灯泡,由灯头(3)、芯柱(4)、下支架(5)、电弧管(6)、下电极(7)、上电极(8)、上支架(9)、氩气(10)、金属汞(11)、金属卤化物丸(12)组成,其特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向宇
申请(专利权)人:向宇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85[中国|重庆]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