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儿童快速咽拭子采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1611416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29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儿童快速咽拭子采集装置,包括采集结构,所述采集结构包括一次性软套和撑开主体,所述一次性软套套接安装在撑开主体的外端,所述一次性软套包括外罩和内筒,所述外罩的前端与内筒的前端固定连接为一体,所述内筒的后部突出至外罩的后侧,所述撑开主体还包括限位环、第三把手和支撑筒,所述限位环的前端固定连接在支撑筒的后端,所述限位环与支撑筒为一体结构,所述限位环的下端固定连接在第三把手的上端,所述限位环与第三把手为一体结构,所述内筒插接安装在支撑筒的内壁,所述外罩覆盖在支撑筒的外壁。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医用设备技术领域,能够保障儿童核酸检测安全性,更好的满足使用需要。更好的满足使用需要。更好的满足使用需要。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儿童快速咽拭子采集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医用设备
,具体为一种儿童快速咽拭子采集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当核酸检测面对儿童对象时,由于儿童的自我行为控制力远低于成人,会造成取样过程中突然咬合的问题,会造成儿童口腔意外损伤或操作者手部受伤的问题,所以急需要一种能够缓解上述问题的方案。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儿童快速咽拭子采集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儿童快速咽拭子采集装置,包括采集结构,所述采集结构包括一次性软套和撑开主体,所述一次性软套套接安装在撑开主体的外端;所述一次性软套包括外罩和内筒,所述外罩的前端与内筒的前端固定连接为一体,所述内筒的后部突出至外罩的后侧,所述撑开主体还包括限位环、第三把手和支撑筒,所述限位环的前端固定连接在支撑筒的后端,所述限位环与支撑筒为一体结构,所述限位环的下端固定连接在第三把手的上端,所述限位环与第三把手为一体结构,所述内筒插接安装在支撑筒的内壁,所述外罩覆盖在支撑筒的外壁,所述外罩、内筒与支撑筒挤压固定在一起。
[0005]优选的,所述一次性软套还包括挡片,所述挡片的前端固定连接在外罩的后端,所述挡片和外罩为一体结构,所述内筒贯穿挡片,所述内筒与挡片不接触。
[0006]优选的,所述一次性软套还包括螺纹旋块,所述螺纹旋块螺纹与内筒的内壁螺纹安装匹配。
[0007]优选的,所述一次性软套还包括第一把手,所述第一把手的前端固定连接在螺纹旋块的后端,所述螺纹旋块和第一把手为一体结构。
[0008]优选的,所述撑开主体还包括第二把手,所述第二把手的下端转动安装在限位环的侧端。
[0009]优选的,所述撑开主体还包括挂孔,所述挂孔镂空开设在第三把手的下端侧部。
[0010]优选的,所述撑开主体还包括引导槽,所述引导槽开设在支撑筒的外端。
[00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
[0012]一次性软套、撑开主体采用外罩、内筒和支撑筒之间相互套接固定的方式组装在一起;利用挡片遮挡在外罩的后侧,达到防止嘴唇滑至外罩后侧的目的,进而达到防止装置过度深入的目的;使用时螺纹旋块与内筒呈分离状态;当使用者需要要螺纹旋块拧入到内筒内部时,手动操作第一把手带动螺纹旋块拧入内筒中即可;第二把手罩在限位环的外侧,利用第二把手与限位环之间的转动摩擦力,保持第二把手的状态;通过挂孔方便了使用者将装置悬挂;利用引导槽引导被检测儿童的咬合力,达到避免意外咬合后装置脱离口腔的
目的;使用时,将外罩塞入到被检测儿童的口腔内,利用支撑筒将口腔撑开,通过内筒的开口对其内部进行取样,当被检测儿童意外咬合后,通过外罩增加牙齿与支撑筒之间的接触面积,达到保护牙齿的目的,利用内筒覆盖在支撑筒的内部,达到保持支撑筒卫生的目的,当装置使用完毕后,将螺纹旋块拧入内筒内,然后展开第二把手,最后手动向外拉扯第一把手、第二把手将外罩和内筒沿支撑筒取下,再将新的外罩和内筒套在支撑筒外即可,再由螺纹旋块外取下外罩和内筒并丢弃即可,从而保障了装置的使用卫生。
附图说明
[0013]图1为本技术的主体结构示意图;
[0014]图2为本技术的一次性软套结构示意图;
[0015]图3为本技术的撑开主体结构示意图。
[0016]图中:1、采集结构;2、一次性软套;3、撑开主体;4、挡片;5、外罩;6、内筒;7、螺纹旋块;8、第一把手;9、第二把手;10、限位环;11、第三把手;12、挂孔;13、支撑筒;14、引导槽。
具体实施方式
[0017]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0018]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内”、“外”“前端”、“后端”、“两端”、“一端”、“另一端”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是根据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是用于提高描述与图之间的联系和增加叙述的清晰度,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限定性。
[0019]请参阅图1

3,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实施例:一种儿童快速咽拭子采集装置,包括采集结构1,采集结构1包括一次性软套2和撑开主体3,一次性软套2套接安装在撑开主体3的外端;一次性软套2包括外罩5和内筒6,外罩5的前端与内筒6的前端固定连接为一体,内筒6的后部突出至外罩5的后侧,撑开主体3还包括限位环10、第三把手11和支撑筒13,限位环10的前端固定连接在支撑筒13的后端,限位环10与支撑筒13为一体结构,限位环10的下端固定连接在第三把手11的上端,限位环10与第三把手11为一体结构,内筒6插接安装在支撑筒13的内壁,外罩5覆盖在支撑筒13的外壁,外罩5、内筒6与支撑筒13挤压固定在一起;一次性软套2、撑开主体3采用外罩5、内筒6和支撑筒13之间相互套接固定的方式组装在一起。
[0020]一次性软套2还包括挡片4,挡片4的前端固定连接在外罩5的后端,挡片4和外罩5为一体结构,内筒6贯穿挡片4,内筒6与挡片4不接触;利用挡片4遮挡在外罩5的后侧,达到防止嘴唇滑至外罩5后侧的目的,进而达到防止装置过度深入的目的。
[0021]一次性软套2还包括螺纹旋块7,螺纹旋块7螺纹与内筒6的内壁螺纹安装匹配;使用时螺纹旋块7与内筒6呈分离状态。
[0022]一次性软套2还包括第一把手8,第一把手8的前端固定连接在螺纹旋块7的后端,螺纹旋块7和第一把手8为一体结构;当使用者需要要螺纹旋块7拧入到内筒6内部时,手动操作第一把手8带动螺纹旋块7拧入内筒6中即可。
[0023]撑开主体3还包括第二把手9,第二把手9的下端转动安装在限位环10的侧端;第二把手9罩在限位环10的外侧,利用第二把手9与限位环10之间的转动摩擦力,保持第二把手9的状态。
[0024]撑开主体3还包括挂孔12,挂孔12镂空开设在第三把手11的下端侧部;通过挂孔12方便了使用者将装置悬挂。
[0025]撑开主体3还包括引导槽14,引导槽14开设在支撑筒13的外端;利用引导槽14引导被检测儿童的咬合力,达到避免意外咬合后装置脱离口腔的目的;使用时,将外罩5塞入到被检测儿童的口腔内,利用支撑筒13将口腔撑开,通过内筒6的开口对其内部进行取样,当被检测儿童意外咬合后,通过外罩5增加牙齿与支撑筒13之间的接触面积,达到保护牙齿的目的,利用内筒6覆盖在支撑筒13的内部,达到保持支撑筒13卫生的目的,当装置使用完毕后,将螺纹旋块7拧入内筒6内,然后展开第二把手9,最后手动向外拉扯第一把手8、第二把手9将外罩5和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儿童快速咽拭子采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采集结构(1),所述采集结构(1)包括一次性软套(2)和撑开主体(3),所述一次性软套(2)套接安装在撑开主体(3)的外端;所述一次性软套(2)包括外罩(5)和内筒(6),所述外罩(5)的前端与内筒(6)的前端固定连接为一体,所述内筒(6)的后部突出至外罩(5)的后侧,所述撑开主体(3)还包括限位环(10)、第三把手(11)和支撑筒(13),所述限位环(10)的前端固定连接在支撑筒(13)的后端,所述限位环(10)与支撑筒(13)为一体结构,所述限位环(10)的下端固定连接在第三把手(11)的上端,所述限位环(10)与第三把手(11)为一体结构,所述内筒(6)插接安装在支撑筒(13)的内壁,所述外罩(5)覆盖在支撑筒(13)的外壁,所述外罩(5)、内筒(6)与支撑筒(13)挤压固定在一起。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儿童快速咽拭子采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一次性软套(2)还包括挡片(4),所述挡片(4)的前端固定连接在外罩(5)的后端,所述挡片(4)和外罩(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沈碧玉沈南平陆红陈昊洋崔恒梅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上海儿童医学中心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