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肢直腿抬高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1610945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29 18:3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揭示了一种下肢直腿抬高装置,该装置包括踏板和抬高限位件,踏板的前端设置有用于与床尾连接的连接件,踏板左右两侧的中间位置设置有垂直于踏板的侧板;抬高限位件包括自动收缩器、限位带和锁止件,自动收缩器设置在踏板的一侧并靠近踏板前端,限位带上设置有抬高标示,限位带的一端收纳在自动收缩器中,另一端横跨踏板后固定在踏板的另一侧,锁止件设置在踏板的一侧,用于对限位带伸出的长度进行锁定,锁止件与自动收缩器处于踏板的同一侧。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以对需要进行直腿抬高锻炼的患者进行正确的直腿抬高控制,锻炼效果好,能够促进患者康复。能够促进患者康复。能够促进患者康复。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下肢直腿抬高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康复训练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下肢直腿抬高装置。

技术介绍

[0002]下肢受伤或手术后会导致股四头肌萎缩,直腿抬高运动则是锻炼股四头肌的重要运动,可促进股四头肌萎缩患者的恢复,在进行直腿抬高的过程中,如果直腿抬高的角度小于30
°
时腰骶神经根移动不明显,直腿抬高大于60
°
时移动方向与神经走向不完全一致,只有在30
°
~60
°
时神经移动与神经根平行,因此直腿抬高的角度控制在30
°
~60
°
时才能有效的促进神经根移动,锻炼效果好。目前主要的锻炼方法是患者平躺在床上,把腿伸起使得腿部与床的之间形成一定的角度,持续5秒左右放下腿部,如此重复规定数量的次数,但是患者在锻炼的时候无法控制抬高角度在30
°
~60
°
之间,造成锻炼效果不理想,影响恢复身体。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种使患者能够清楚了解抬高角度是否达标的下肢直腿抬高装置。
[0004]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0005]一种下肢直腿抬高装置,包括踏板和抬高限位件,所述踏板的前端设置有用于与床尾连接的连接件,所述踏板左右两侧的中间位置设置有垂直于踏板的侧板;所述抬高限位件包括自动收缩器、限位带和锁止件,所述自动收缩器设置在踏板的一侧并靠近踏板前端,所述限位带上设置有抬高标示,所述限位带的一端收纳在自动收缩器中,另一端横跨踏板后固定在踏板的另一侧,所述锁止件设置在踏板的一侧,用于对限位带伸出的长度进行锁定,所述锁止件与自动收缩器处于踏板的同一侧。
[0006]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
[0007]所述限位带沿其长度方向设置有连接槽;所述锁止件包括固定座、连接杆、锁止板和锁止接头,所述固定座固定设置在踏板上,所述连接杆可转动地连接在固定座上;所述锁止板上设置有固定孔,所述锁止板一端固定连接在连接杆上,所述锁止接头可转动的连接在锁止板的另一端,所述锁止接头上设置有与固定孔相适配的固定块,所述固定块可穿过连接槽并伸入固定孔内。
[0008]更进一步的,所述固定孔包括球形容腔以及连通外界和球形容腔的圆柱形腔体,所述固定块包括圆柱形固定杆以及设置在固定杆端部的弹性球体,所述弹性球体与球形容腔相适配。
[0009]更进一步的,所述固定座设置有连接杆紧固螺栓。
[0010]所述踏板左右两侧的侧板边缘均设置有软质包边。
[0011]所述连接件为挂钩。
[0012]相比于现有技术,本技术的优势在于:
[0013]本技术包括踏板和抬高限位件,在踏板的两侧设置有侧板,可以防止患者在
进行下肢支腿抬高训练时腿部偏移位置过大;抬高限位件包括自动收缩器、限位带和锁止件,在进行下肢抬高时了,可以使限位带伸出特定的长度,使得限位带最高点距离踏板为指定高度,患者进行抬腿时先将脚踝置于限位带和踏板之间,然后抬腿带动限位带至最高点,停留5s左右放下腿部即为一次的锻炼量。本技术可以对需要进行直腿抬高锻炼的患者进行正确的直腿抬高控制,锻炼效果好,能够促进患者康复。
附图说明
[0014]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相关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涉及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并非对本技术的限制。
[0015]图1是下肢直腿抬高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16]图2是图1的A处放大图。
[0017]图3是下肢直腿抬高装置锁止板和锁止接头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中标号:1、踏板;2、抬高限位件;21、自动收缩器;22、限位带;23、锁止件;231、固定座;232、连接杆;233、锁止板;234、锁止接头;3、连接件;4、侧板;5、抬高标示;6、连接槽;7、固定孔;71、球形容腔;72、圆柱形腔体;8、固定块;81、固定杆;82、弹性球体;9、连接杆紧固螺栓;10、软质包边。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技术方案作进一步非限制性的详细描述。
[0020]如图1至图3所示,本实施例的下肢直腿抬高装置包括踏板1和抬高限位件2,踏板1用于固定抬高限位件2,抬高限位件2用于限定腿部抬高的最高点。
[0021]踏板1前端设置有连接件3,连接件3为挂钩,将连接件3扣接在病床的床尾处可以对踏步1进行固定。当然,也可以采用别的连接件进行固定,例如绑绳等。踏板1左右两侧的中间位置设置有垂直于踏板1的侧板4,侧板4的设置主要是为了防止患者在进行下肢支腿抬高训练时腿部左右偏移过大,影响锻炼效果。侧板4的边缘设置有软质包边10,防止患者在锻炼的时候腿部受到磕碰。
[0022]抬高限位件2包括自动收缩器21、限位带22和锁止件23。自动收缩器21采用现有技术中可以自动进行回收线的收缩器,自动收缩器21设置在踏板1上并位于踏板1的右侧并靠近踏板1前端。限位带22的一端收纳在自动收缩器21中,另一端横跨踏板1后固定在踏板1的左侧。限位带22上设置有抬高标示5,抬高标示5为设置在限位带22上刻度线,其中该刻度线不是根据限位带的长短设置的,而是显示限位带22最高点与踏板的距离,例如,限位带22上的刻度标识显示为5厘米时,表示5厘米处于自动收缩器21的出口处时,限位带22最高点与踏板的距离为5厘米。限位带22沿其长度方向设置有连接槽。锁止件23设置在踏板1的右侧,锁止件23包括固定座231、连接杆232、锁止板233和锁止接头234。固定座231固定设置在踏板1上,连接杆232可转动地连接在固定座231上,固定座设置有连接杆紧固螺栓9,拧紧连接杆紧固螺栓9后可以使得连接杆232无法转动。锁止板233上设置有固定孔7,固定孔7包括球形容腔71以及连通外界和球形容腔71的圆柱形腔体72。锁止板233一端固定连接在连接杆
232上,锁止接头234可转动的连接在锁止板233的另一端,锁止接头234上设置有与固定孔7相适配的固定块8,固定块8包括圆柱形固定杆81以及设置在固定杆81端部的弹性球体82,弹性球体82与球形容腔71相适配,固定块8可穿过连接槽6并伸入固定孔7内,可以对限位带22伸出的长度进行锁定。
[0023]使用方法:将本装置固定在床上,然后嘱咐患者平卧在病床上,下肢呈支腿抬高姿势,用软尺测量出患者下肢长度:从髂前上棘至外踝的距离,以下肢腿长为80厘米的患者为例,根据直角三角形原理,如果要抬高60
°
,则患者的脚踝处需抬离踏板约69厘米,医护人员设置限位带最高点距离床面69厘米,患者将脚踝置于限位带和踏板之间,然后抬腿带动限位带至最高点,停留5s左右放下腿部即为一次的锻炼量,患者可以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下肢直腿抬高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踏板(1)和抬高限位件(2),所述踏板(1)的前端设置有用于与床尾连接的连接件(3),所述踏板(1)左右两侧的中间位置设置有垂直于踏板(1)的侧板(4);所述抬高限位件(2)包括自动收缩器(21)、限位带(22)和锁止件(23),所述自动收缩器(21)设置在踏板(1)的一侧并靠近踏板(1)前端,所述限位带(22)上设置有抬高标示(5),所述限位带(22)的一端收纳在自动收缩器(21)中,另一端横跨踏板(1)后固定在踏板(1)的另一侧,所述锁止件(23)设置在踏板(1)的一侧,用于对限位带(22)伸出的长度进行锁定,所述锁止件(23)与自动收缩器(21)处于踏板(1)的同一侧。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下肢直腿抬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带(22)沿其长度方向设置有连接槽(6);所述锁止件(23)包括固定座(231)、连接杆(232)、锁止板(233)和锁止接头(234),所述固定座(231)固定设置在踏板(1)上,所述连接杆(232)可转动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丽彬梁桥汪叶灵黄莉农红萍邓莉丽
申请(专利权)人:广西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