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尾气余热利用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1610722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29 18:3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换热设备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尾气余热利用装置,包括尾气输送管、热交换装置;热交换装置包括壳体、安装在壳体内的U型盘管;尾气输送管道包括内管、外管;外管的内径大于内管的外径,外管套在内管外部;内管的左右两侧均有法兰边;外管与法兰边密封焊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尾气输送管道的使用,减少尾气在输送中的热量损失,且尾气输送管道外部包覆有保温层,可进一步的防止热量的流失;换热阻流板的使用,延长尾气在壳体内停留的时间,增加了传热的面积,提高换热效率。率。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尾气余热利用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换热设备
,特别是涉及一种尾气余热利用装置。

技术介绍

[0002]乌洛托品广泛应用于树脂、塑料、橡胶等工业,合成树脂做硬化剂、酚酞塑料做固化剂、氨基塑料作催化剂、橡胶工业作硫化促进剂、纺织工业中作防缩剂。由于乌洛托品对于脲酸有溶解作用,乌洛托品在医药上可作利尿剂。在食品工业中,乌洛托品可用作消毒剂,还可以合成许多氨基化合物。在农业上可制取杀虫剂的原料。与烧碱和苯酚芮混合可用于防毒面具作光气吸收剂。
[0003]乌洛托品生产主要原料有甲醛和氨,生产工艺有液相法和气相法两种。气相法乌洛托品生产工艺,是把甲醇经转化后生成的甲醛气体,直接通入氨化反应器与氨气在乌洛托品的饱和母液中反应生成乌洛托品。在实际生产过程中,为了能使反应向生成乌洛托品方向进行,同时为了避免副反应生成而影响产品质量及消耗,因此要控制好反应温度和确保氨过量,即反应液中有游离氨存在,这样既可以防止逆反应的发生又能抵制三甲胺的生成。
[0004]乌洛托品生产后的尾气中含有惰性气体、水蒸气和未完全反应的氨气,经过氨吸收塔,大部分的氨和水蒸气被循环液吸收下来进入氨水液封槽,没有吸收的氨气和惰性气体经过气体冷却器后由真空泵送入尾气锅炉燃烧。
[0005]现有技术中,尾气锅炉燃烧后会产生带有热量的尾气,通常采用换热器来将其热量回收利用。但现有技术中的尾气锅炉与换热器之间通过管道传输带有热量的尾气时,会产生热量损失,无法充分的利用余热;且现有技术的换热器换热效率较低,使得经过换热的尾气还有较大的热量,造成热量的损失。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技术的目的就在于克服现有的技术问题,提供了一种尾气余热利用装置。
[0007]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是按照以下技术方案实施的:
[0008]一种尾气余热利用装置,所述余热利用装置包括尾气输送管、热交换装置;热交换装置包括壳体、安装在壳体内的U型盘管;
[0009]壳体的主体部为长方体形,壳体的底部为四棱台形;壳体的底部连通有排液管;U型盘管安装在壳体的主体部;U型盘管的进液端伸出壳体,位于壳体左侧下方;U型盘管的排液端伸出壳体,位于壳体右侧上方;
[0010]壳体上端面连通有排气管;壳体左端面下部连通有进气管,进气管位于进液端的下方;进气管伸入到壳体内部;伸入到壳体内部的进气管上安装有多个指向U型盘管的喷嘴;
[0011]尾气输送管道包括内管、外管;外管的内径大于内管的外径,外管套在内管外部;内管的左右两侧均有法兰边;外管与法兰边密封焊接;外管与内管之间形成换热夹层;尾气
输送管道的左侧下部,有与换热夹层连通的换热介质进管;尾气输送管道的右侧上部,有与换热夹层连通的换热介质排管;
[0012]尾气输送管道的右端与进气管连通;换热介质排管与U型盘管的进液端连通。
[0013]优选的,位于壳体内的U型盘管包括多个水平部和多个弯折的连接部;每个水平部的前后两侧对称固定安装有两个换热阻流板;换热阻流板上均布有通孔;换热阻流板的上边沿与水平部固定连接,换热阻流板的下边沿与壳体内壁固定连接;上边沿的位置高于下边沿的位置。
[0014]优选的,U型盘管下方与进气管之间安装有截面为倒V型的折流板;折流板的投影覆盖住进气管的喷嘴。
[0015]优选的,尾气输送管的外管外侧包覆有保温层。
[0016]技术的作用原理:
[0017]本技术在使用时,尾气锅炉排出的带有热量的尾气经由尾气输送管进入到热交换装置内。其中,在尾气输送管道内已经开始进行热交换。换热介质由换热介质进管进入换热夹层内,与内管中输送的尾气进行换热,再从换热介质排管排出,从进液端进入到U型盘管内,在热交换装置内进行换热,随后从排液端排出。尾气则是由内管,经由进气管的喷嘴进入到热交换装置内,进行换热。当壳体内产生冷凝水时,还可以通过排液管排出。
[0018]尾气输送管道的使用,减少尾气在输送中的热量损失,且尾气输送管道外部包覆有保温层,可进一步的防止热量的流失,提高换热效率。进气管上安装有喷嘴,用于将尾气均匀分布在壳体内。
[0019]换热阻流板的使用,首先可能起到一定的阻挡作用,延长尾气在壳体内停留的时间;其次换热阻流板增加了传热的面积,换热阻流板与尾气接触换热,然后传导到U型盘管上,对U型盘管内的换热介质换热,提高换热效率。换热阻流板倾斜设置,也是为了增大换热阻流板本身的表面积,且当产生冷凝水,冷凝水可以顺着倾斜的换热阻流板滑落。
[0020]折流板位于进气管喷嘴的上方,折流板的形状使得喷嘴喷出的尾气在折流板的作用下分散,在壳体内分布的更加均匀。
[0021]本技术中未加限定的组件均采用本领域中的常规手段,例如U型盘管、喷嘴、换热介质等均选择本领域常用的即可,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根据实际的使用需求来选择其型号、安装方式、种类等,明确的了解其具体如何安装、控制或使用,在此不再详细描述。换热阻流板选择导热效果好的材料,其具体材料的选择本领域技术人员熟知,在此不再进行进一步的限定。
[0022]本技术的有益效果:
[0023]本技术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尾气输送管道的使用,减少尾气在输送中的热量损失,且尾气输送管道外部包覆有保温层,可进一步的防止热量的流失;换热阻流板的使用,延长尾气在壳体内停留的时间,增加了传热的面积,提高换热效率。
附图说明
[0024]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25]图2为图1中沿E

E线的局部剖视图。
[0026]图中:1、壳体;2、U型盘管;3、排液管;4、进液端;5、排液端;6、排气管;7、进气管;8、
喷嘴;9、内管;10、外管;11、法兰边;12、换热夹层;13、换热介质进管;14、换热介质排管;15、水平部;16、连接部;17、换热阻流板;18、上边沿;19、下边沿;20、折流板;21、保温层。
具体实施方式
[0027]下面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描述,在此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以及说明用来解释本技术,但并不作为对本技术的限定。
[0028]实施例1
[0029]如图1至图2所示,一种尾气余热利用装置,所述余热利用装置包括尾气输送管、热交换装置;热交换装置包括壳体1、安装在壳体1内的U型盘管2。
[0030]壳体1的主体部为长方体形,壳体1的底部为四棱台形;壳体1的底部连通有排液管3;U型盘管2安装在壳体1的主体部;U型盘管2的进液端4伸出壳体1,位于壳体1左侧下方;U型盘管2的排液端5伸出壳体1,位于壳体1右侧上方。
[0031]壳体1上端面连通有排气管6;壳体1左端面下部连通有进气管7,进气管7位于进液端4的下方;进气管7伸入到壳体1内部;伸入到壳体1内部的进气管7上安装有十五个指向U型盘管2的喷嘴8。
[0032]尾气输送管道包括内管9、外管10;外管10的内径大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尾气余热利用装置,所述余热利用装置包括尾气输送管、热交换装置;热交换装置包括壳体、安装在壳体内的U型盘管;其特征在于:壳体的主体部为长方体形,壳体的底部为四棱台形;壳体的底部连通有排液管;U型盘管安装在壳体的主体部;U型盘管的进液端伸出壳体,位于壳体左侧下方;U型盘管的排液端伸出壳体,位于壳体右侧上方;壳体上端面连通有排气管;壳体左端面下部连通有进气管,进气管位于进液端的下方;进气管伸入到壳体内部;伸入到壳体内部的进气管上安装有多个指向U型盘管的喷嘴;尾气输送管道包括内管、外管;外管的内径大于内管的外径,外管套在内管外部;内管的左右两侧均有法兰边;外管与法兰边密封焊接;外管与内管之间形成换热夹层;尾气输送管道的左侧下部,有与换热夹层连通的换热介质进...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于佳佳贺三林窦宝刚窦海雷胡斌闪小兵王跃进
申请(专利权)人:焦作市润华化学工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