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功耗垂直功率MOS器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607489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29 18:3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低功耗垂直功率MOS器件,所述MOS器件包括至少2个MOS器件单胞,所述MOS器件单胞进一步包括:位于硅片下部的重掺杂N型漏极层和位于硅片上部的P型掺杂阱层;所述沟槽侧壁和底部具有一第一二氧化硅层,且沟槽内间隔设置有用第一导电多晶硅柱、第二导电多晶硅柱;所述沟槽内下部具有下N型源极部,此下N型源极部位于第一导电多晶硅柱、第二导电多晶硅柱与沟槽底部之间。本发明专利技术低功耗垂直功率MOS器件减小了器件工作时候的开关损耗,有效抑制了器件的误开启。抑制了器件的误开启。抑制了器件的误开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低功耗垂直功率MOS器件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MOS器件
,尤其涉及一种沟槽型MOSFET器件。

技术介绍

[0002]沟槽型功率MOS器件能够在节省器件面积的同时得到较低的通态电阻,因此具有较低的导通损耗,已经在中低压应用领域全面取代平面式功率MOS器件。但是,现有的沟槽型MOS器件的开关损耗仍然较大,有待进一步改善。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低功耗垂直功率MOS器件,该低功耗垂直功率MOS器件减小了器件工作时候的开关损耗,有效抑制了器件的误开启。
[0004]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低功耗垂直功率MOS器件,所述MOS器件包括至少2个MOS器件单胞,所述MOS器件单胞进一步包括:位于硅片下部的重掺杂N型漏极层和位于硅片上部的P型掺杂阱层,所述硅片中部且位于重掺杂N型漏极层和P型掺杂阱层之间具有一N型掺杂外延层;一位于P型掺杂阱层内的沟槽延伸至N型掺杂外延层内,位于P型掺杂阱层上部内且位于沟槽的周边具有重掺杂N型源极区,一绝缘介质层覆盖于沟槽、重掺杂N型源极区和P型掺杂阱层上表面,位于重掺杂N型源极区上表面的绝缘介质层开有一通孔,一上金属层位于绝缘介质层上表面和通孔内,从而与重掺杂N型源极区电连接,一下金属层覆盖于重掺杂N型漏极层与N型掺杂外延层相背的表面;所述沟槽侧壁和底部具有一第一二氧化硅层,且沟槽内间隔设置有用第一导电多晶硅柱、第二导电多晶硅柱,此第一导电多晶硅柱、第二导电多晶硅柱之间填充有第二二氧化硅层;所述沟槽内下部具有下N型源极部,此下N型源极部位于第一导电多晶硅柱、第二导电多晶硅柱与沟槽底部之间,所述下N型源极部与沟槽之间填充有第三氧化硅层,所述下N型源极部与第一导电多晶硅柱、第二导电多晶硅柱之间通过第四氧化硅层隔离;相邻所述MOS器件单胞之间的P型掺杂阱层内具有一N掺杂深阱部,此N掺杂深阱部的上端延伸至P型掺杂阱层的上表面,所述N掺杂深阱部的下端延伸至N型掺杂外延层的下部区域。
[0005]上述技术方案中进一步改进的方案如下:1. 上述方案中,位于所述沟槽侧壁的第一二氧化硅层的厚度小于位于下N型源极部与沟槽之间的第三氧化硅层的厚度。
[0006]2. 上述方案中,所述第一导电多晶硅柱、第二导电多晶硅柱的高度均大于下N型源极部的高度。
[0007]由于上述技术方案的运用,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1. 本专利技术低功耗垂直功率MOS器件,其沟槽侧壁和底部具有一第一二氧化硅层,且沟
槽内间隔设置有用第一导电多晶硅柱、第二导电多晶硅柱,此第一导电多晶硅柱、第二导电多晶硅柱之间填充有第二二氧化硅层,减小了器件工作时候的开关损耗,有效抑制了器件的误开启;还有,其相邻所述MOS器件单胞之间的P型掺杂阱层内具有一N掺杂深阱部,此N掺杂深阱部的上端延伸至P型掺杂阱层的上表面,所述N掺杂深阱部的下端延伸至N型掺杂外延层的下部区域,在反向偏压时,使电场曲线趋于平缓,改善漏电流的增加程度,进而使崩溃效应不容易产生。
[0008]2. 本专利技术低功耗垂直功率MOS器件,其沟槽内下部具有下N型源极部,此下N型源极部位于第一导电多晶硅柱、第二导电多晶硅柱与沟槽底部之间,所述下N型源极部与沟槽之间填充有第三氧化硅层,所述下N型源极部与第一导电多晶硅柱、第二导电多晶硅柱之间通过第四氧化硅层隔离,增加耐压的情况下,将关断时将导通电阻降低。
附图说明
[0009]附图1为本专利技术低功耗垂直功率MOS器件结构示意图。
[0010]以上附图中:1、硅片;2、重掺杂N型漏极层;3、P型掺杂阱层;4、N型掺杂外延层;5、沟槽;6、重掺杂N型源极区;7、绝缘介质层;8、通孔;9、上金属层;10、下金属层;11、第一二氧化硅层;12、第一导电多晶硅柱;13、第二导电多晶硅柱;14、第二二氧化硅层;15、下N型源极部;16、第三氧化硅层;17、第四氧化硅层;18、MOS器件单胞;19、N掺杂深阱部。
具体实施方式
[0011]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此外,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专利技术中的具体含义。
[0012]实施例1:一种低功耗垂直功率MOS器件,所述MOS器件包括至少2个MOS器件单胞18,所述MOS器件单胞18进一步包括:位于硅片1下部的重掺杂N型漏极层2和位于硅片1上部的P型掺杂阱层3,所述硅片1中部且位于重掺杂N型漏极层2和P型掺杂阱层3之间具有一N型掺杂外延层4;一位于P型掺杂阱层3内的沟槽5延伸至N型掺杂外延层4内,位于P型掺杂阱层3上部内且位于沟槽5的周边具有重掺杂N型源极区6,一绝缘介质层7覆盖于沟槽5、重掺杂N型源极区6和P型掺杂阱层3上表面,位于重掺杂N型源极区6上表面的绝缘介质层7开有一通孔8,一上金属层9位于绝缘介质层7上表面和通孔8内,从而与重掺杂N型源极区6电连接,一下金属层10覆盖于重掺杂N型漏极层2与N型掺杂外延层4相背的表面;所述沟槽5侧壁和底部具有一第一二氧化硅层11,且沟槽5内间隔设置有用第一导电多晶硅柱12、第二导电多晶硅柱13,此第一导电多晶硅柱12、第二导电多晶硅柱13之间填充有
第二二氧化硅层14;所述沟槽5内下部具有下N型源极部15,此下N型源极部15位于第一导电多晶硅柱12、第二导电多晶硅柱13与沟槽5底部之间,所述下N型源极部15与沟槽5之间填充有第三氧化硅层16,所述下N型源极部15与第一导电多晶硅柱12、第二导电多晶硅柱13之间通过第四氧化硅层17隔离;相邻所述MOS器件单胞18之间的P型掺杂阱层3内具有一N掺杂深阱部19,此N掺杂深阱部19的上端延伸至P型掺杂阱层3的上表面,所述N掺杂深阱部19的下端延伸至N型掺杂外延层4的下部区域。
[0013]位于所述沟槽5侧壁的第一二氧化硅层11的厚度小于位于下N型源极部15与沟槽5之间的第三氧化硅层16的厚度。
[0014]实施例2:一种低功耗垂直功率MOS器件,所述MOS器件包括至少2个MOS器件单胞18,所述MOS器件单胞18进一步包括:位于硅片1下部的重掺杂N型漏极层2和位于硅片1上部的P型掺杂阱层3,所述硅片1中部且位于重掺杂N型漏极层2和P型掺杂阱层3之间具有一N型掺杂外延层4;一位于P型掺杂阱层3内的沟槽5延伸至N型掺杂外延层4内,位于P型掺杂阱层3上部内且位于沟槽5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低功耗垂直功率MOS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MOS器件包括至少2个MOS器件单胞(18),所述MOS器件单胞(18)进一步包括:位于硅片(1)下部的重掺杂N型漏极层(2)和位于硅片(1)上部的P型掺杂阱层(3),所述硅片(1)中部且位于重掺杂N型漏极层(2)和P型掺杂阱层(3)之间具有一N型掺杂外延层(4);一位于P型掺杂阱层(3)内的沟槽(5)延伸至N型掺杂外延层(4)内,位于P型掺杂阱层(3)上部内且位于沟槽(5)的周边具有重掺杂N型源极区(6),一绝缘介质层(7)覆盖于沟槽(5)、重掺杂N型源极区(6)和P型掺杂阱层(3)上表面,位于重掺杂N型源极区(6)上表面的绝缘介质层(7)开有一通孔(8),一上金属层(9)位于绝缘介质层(7)上表面和通孔(8)内,从而与重掺杂N型源极区(6)电连接,一下金属层(10)覆盖于重掺杂N型漏极层(2)与N型掺杂外延层(4)相背的表面;所述沟槽(5)侧壁和底部具有一第一二氧化硅层(11),且沟槽(5)内间隔设置有用第一导电多晶硅柱(12)、第二导电多晶硅柱(13),此第一导电多晶硅柱(1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译陆佳顺杨洁雯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硅能半导体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