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接端子和电磁阀组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605066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25 12:0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连接端子和电磁阀组件,所述连接端子包括:压入单元、导向单元、缓冲单元和安装单元,所述压入单元具有相对的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导向单元具有相对的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导向单元的第一端连接所述压入单元的第二端,所述缓冲单元的两端分别连接所述导向单元的第二端和安装单元,所述压入单元的厚度大于所述导向单元的厚度和所述缓冲单元的厚度,所述压入单元的第二端的部分端面为裸露端面。通过上述结构提高了连接端子压入时的刚性和使用时缓冲单元的柔韧性。的刚性和使用时缓冲单元的柔韧性。的刚性和使用时缓冲单元的柔韧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连接端子和电磁阀组件


[0001]本申请属于连接器
,尤其涉及一种连接端子和电磁阀组件。

技术介绍

[0002]线圈组件是一种应用广泛的电气装置。例如安装在机动车中的电磁阀,其典型的控制组件就是线圈组件,而线圈组件大多通过连接端子与电路板或线路板相连接。
[0003]已有的连接电路板和线圈的连接端子使用安装工具安装时连接端子的压入部分与其相连接的部分之间容易发生弯曲,例如,在公告号为CN102576951B的专利中,在借助压入工具将连接端子压入电路板时,连接端子导向区被固定于压入工具中,通过压入工具对导向区的两侧施力,将连接端子的压入区压入电路板中,当施力过大时压入区与导向区之间会发生弯曲变形。
[0004]另一方面在现有技术中,连接端子的厚度整体保持一致,连接端子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与压入部和电路板或线路板的接触面积相关,为了增大连接端子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必须增大连接端子的整体厚度,从而增大连接端子压入部和电路板或线路板的接触面积。然而,端子的厚度整体增厚,具有弹性的缓冲单元变厚则不易成型,且弹性和柔韧性变差,而且缓冲单元变厚,安装在电磁阀上的连接端子由缓冲单元向上传导的力很大,压入区容易因为震动从电路板或线路板中脱离。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连接端子和电磁阀组件,通过对连接端子的结构进行改进解决连接端子压入时易变形和缓冲单元弹性和柔韧性变差的问题。
[0006]本申请的目的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0007]一种连接端子,所述连接端子包括:压入单元、导向单元、缓冲单元和安装单元,所述压入单元具有相对的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导向单元具有相对的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导向单元的第一端连接所述压入单元的第二端,所述缓冲单元的两端分别连接所述导向单元的第二端和安装单元,所述压入单元的厚度大于所述导向单元的厚度和所述缓冲单元的厚度,所述压入单元的第二端的部分端面为裸露端面。
[0008]优选的,所述导向单元的厚度和所述压入单元的厚度的比值为0.4~0.6,和/或,所述缓冲单元的厚度和所述压入单元的厚度的比值为0.4~0.6。
[0009]优选的,所述压入单元的最大厚度为1.0mm,和/或所述导向单元和缓冲单元的最大厚度为0.5mm。
[0010]优选的,所述压入单元厚度为1.0mm,所述导向单元和/或缓冲单元的厚度为0.5mm;或,所述压入单元的厚度为0.8mm,所述导向单元和/或缓冲单元的厚度为0.4mm。
[0011]优选的,所述压入单元的第二端的裸露端面位于所述导向单元的第一端的四周或相对的两侧。
[0012]优选的,所述导向单元设置有增加强度的加强结构。
[0013]优选的,所述导向单元具有相对的第一侧面和第二侧面、相对的第三侧面和第四侧面;
[0014]所述加强结构包括设置在所述导向单元的第一侧面和/或第二侧面上的第一加强部,和/或,设置在所述导向单元的第三侧面和/或第四侧面上的第二加强部。
[0015]优选的,所述第一加强部包括一个或多个自所述导向单元的第一侧面和/或第二侧面向外延伸的延伸部;
[0016]所述第二加强部是设置在所述导向单元的第三侧面和/或第四侧面上的凸起。
[0017]优选的,所述第二加强部延伸至所述导向单元的第一端。
[0018]优选的,所述导向单元的一个或多个侧面设置有向内凹陷的凹部。
[0019]优选的,所述安装单元上设置有用于固定线圈的包线部,所述导向单元与安装单元沿导向单元的厚度方向横向间隔设置,所述缓冲单元呈S型并横向连接所述导向单元与安装单元。
[0020]优选的,所述连接端子是一体成型结构,所述压入单元的最大宽度不小于所述导向单元的最大宽度,所述缓冲单元的宽度小于所述导向单元的最大宽度,所述安装单元的最大宽度大于所述缓冲单元的宽度且小于所述导向单元的最大宽度。
[0021]一种电磁阀组件,包括:上述任一项所述的连接端子,还包括第一元件,所述第一元件包括外壳、线圈载体及安装在线圈载体上的线圈,所述连接端子的安装单元设于线圈载体上。
[0022]优选的,所述连接端子的压入单元用于压入线路板中。
[002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的有益效果至少包括:
[0024]本申请的一种连接端子,可以通过设置厚度大于导向单元和缓冲单元的压入单元,使连接端子在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满足要求的同时具有压入时可靠性高、使用时缓冲效果好的优点。
附图说明
[0025]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申请进一步说明。
[0026]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1提供的一种连接端子的示意图;
[0027]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1提供的连接端子与压入工具相配合时的结构示意图;
[0028]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2提供的一种连接端子的一个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0029]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2提供的一种连接端子的另一个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0030]图5是本申请实施例3提供的一种电磁阀组件的组合示意图;
[0031]图6是本申请实施例3提供的一种电磁阀组件的分解示意图。
[0032]图中:
[0033]1、压入单元;2、导向单元;21、加强结构;211、第一加强部;212、第二加强部;213、凹部;3、缓冲单元;4、安装单元;41、包线部;5、第一元件;51、外壳;52、线圈载体;53、线圈;6、压入工具。
具体实施方式
[0034]下面,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申请做进一步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
相冲突的前提下,以下描述的各实施例之间或各技术特征之间可以任意组合形成新的实施例。
[0035]本申请中所描述的表达位置与方向的词,如“上”、“下”,均是以附图为例进行的说明,但根据需要也可以做出改变,所做改变均包含在本申请保护范围内。本申请的附图仅用于示意相对位置关系,某些部位的层厚采用了夸张显示的绘图方式以便于理解,附图中的层厚并不代表实际层厚的比例关系。
[0036]实施例1:
[0037]请参见图1和图2,本实施例提供一种连接端子,包括压入单元1、导向单元2、缓冲单元3和安装单元4。
[0038]所述压入单元1具有相对的第一端和第二端,压入单元1的第一端可用于压入电路板或线路板,所述导向单元2具有相对的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导向单元2的第一端连接所述压入单元1的第二端,所述缓冲单元3的两端分别连接所述导向单元2的第二端和安装单元4,安装单元4可以用于安装线圈,所述导向单元2可以与安装单元4沿导向单元2的厚度方向横向间隔设置,所述缓冲单元3可以是弯折结构,例如是S形或C形的弯折结构,所述缓冲单元3可以设置成横向或立向或其它适合使用场景的角度连接所述导向单元2与安装单元4。当缓冲单元3是弯折结构并横向连接所属导向单元2和安装单元4时,缓冲单元3可以提供给连接端子一个和振动相抵消的缓冲力,能更快地降低连接端子的振动,所述连接端子受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连接端子,所述连接端子包括:压入单元、导向单元、缓冲单元和安装单元,所述压入单元具有相对的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导向单元具有相对的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导向单元的第一端连接所述压入单元的第二端,所述缓冲单元的两端分别连接所述导向单元的第二端和安装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入单元的厚度大于所述导向单元的厚度和所述缓冲单元的厚度,所述压入单元的第二端的部分端面为裸露端面。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连接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单元的厚度和所述压入单元的厚度的比值为0.4~0.6,和/或所述缓冲单元的厚度和所述压入单元的厚度的比值为0.4~0.6。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连接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入单元的最大厚度为1.0mm,和/或所述导向单元和缓冲单元的最大厚度为0.5mm。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连接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入单元厚度为1.0mm,所述导向单元和/或缓冲单元的厚度为0.5mm;或,所述压入单元的厚度为0.8mm,所述导向单元和/或缓冲单元的厚度为0.4mm。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连接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入单元的第二端的裸露端面位于所述导向单元的第一端的四周或相对的两侧。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连接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单元设置有增加强度的加强结构。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连接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单元具有相对的第一侧面和第二侧面、相对的第三侧面和第四侧面;所述加强结构包括设置在所述导向单元的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国炜沈伟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昀冢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