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除污反滤功能的建筑垃圾多层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600861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25 11:5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除污反滤功能的建筑垃圾多层结构,通过该建筑垃圾制作的除污反滤功能的建筑垃圾多层结构由不同粒径结构组成,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使用建筑垃圾制作除污反滤功能的建筑垃圾多层结构,实现了建筑垃圾“资源化”,减小了建筑垃圾对周围环境的影响;同时,也节约了天然砂砾石,保护了生态环境。另外,使用原生建筑垃圾和有机改性建筑垃圾制作的除污反滤功能的建筑垃圾多层结构,用于海绵城市建设中时,对城市地表雨水中的溶解性污染物具有一定的吸附能力,能够有效去除污染物,实现下渗雨水净化。净化。净化。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除污反滤功能的建筑垃圾多层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
,具体涉及一种除污反滤功能的建筑垃圾多层结构。

技术介绍

[0002]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维修、拆除过程中产生大量建筑垃圾(包括混凝土块、废砖及渣土等)。据估算,每1万m2新建筑施工过程中,将产生建筑垃圾500

600吨;而每拆除1万m2旧建筑,将产生建筑垃圾7000

12000吨。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和城市化进程加快,我国建筑垃圾的产生量逐年增多,到2020年我国建筑垃圾的排放总量将达到30亿吨。我国建筑垃圾产生量巨大,但我国对建筑垃圾的“资源化”率并不高,大部分建筑垃圾只能随意堆放。随意堆放的建筑垃圾不仅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同时还给城市带来了极其严重的安全威胁。因此,急需对建筑垃圾进行“资源化”利用,降低垃圾堆存量,减少建筑垃圾堆存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和安全问题。
[0003]与此同时,我国目前正在进行大规模海绵城市建设。海绵城市可以简单使用渗、蓄、滞、净、用、排六字诠释,其中“渗”是海绵城市建设中最重要的内容之一。所谓“渗”就是建设生态水塘或植草沟等具有渗透性能的市政设施,以实现雨水快速渗入地下的目标。在生态水塘或植草沟建设过程中,为防止上部生态土壤以及城市地表汇流中的悬浮物对地下排水砾石层造成堵塞,通常需要设置反滤层。目前反滤层大多使用透水土工布或天然砂砾石来制作。虽然二者都能够发挥较好的反滤效果,但它们在使用过程中存在各种问题:一、土工布的耐久性值得怀疑,土工布是一种有机织物,长时间暴露在自然环境中极有可能老化、破损,最终失去反滤作用;二、天然砂砾石的工程造价较高,天然砂砾石属于自然资源,必须破坏山体才能获得,在生态环境保护越来越受重视的情况下,天然石材的采购成本极高;三:无论是土工布还是砂砾石,二者只能对地表径流中的颗粒状污染物进行截留,而无法对雨水中各类溶解性污染物起到任何净化作用。
[0004]综合考虑以上两种情况,如果将建筑垃圾破碎成颗粒、制作成反滤层,不仅实现了建筑垃圾“资源化”,减小了建筑垃圾对环境的污染、同时还降低“海绵城市”渗滤层建设成本,具有显著的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克服了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除污反滤功能的建筑垃圾多层结构,尤其是利用加入的有有机改性建筑垃圾所形成的建筑垃圾材料,通过该建筑垃圾材料采用不同的粒径形成的除污反滤功能的建筑垃圾多层结构不仅解决了建筑垃圾大量堆放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实现了建筑垃圾“资源化”,同时还解决了海绵城市建设中渗滤层建设材料的来源问题,具有显著的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
[0006]本技术所解决的技术问题可以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0007]一种除污反滤功能的建筑垃圾多层结构,包括表面层、中层和底层,所述表面层、
中层和底层均由不同粒径的建筑垃圾材料组成。
[0008]进一步的,所述的表面层为细颗粒建筑垃圾层,所述中层为中等颗粒建筑垃圾层,所述底层为粗颗粒建筑垃圾层。
[0009]进一步的,所述的细颗粒建筑垃圾层的粒径范围为0.25

1mm,所述中等颗粒建筑垃圾层的粒径范围为1

5mm,所述粗颗粒建筑垃圾层的粒径范围为5

20mm。
[0010]进一步的,所述的表面层、中层和底层均由原生建筑垃圾颗粒和有机改性建筑垃圾颗粒组成。
[0011]进一步的,所述的有机改性建筑垃圾颗粒是由原生建筑垃圾颗粒在具有吸附有机污染物功能的表面活性剂溶液中浸泡改性制得。
[0012]进一步的,所述的表面层、中层和底层任意两层之间均设置有过滤层。
[0013]进一步的,所述的过滤层为无纺布。
[0014]进一步的,所述的表面层、中层和底层组成的厚度不低于500mm。
[0015]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使用建筑垃圾制作除污反滤功能的建筑垃圾多层结构,实现了建筑垃圾“资源化”,降低了建筑垃圾处理与处置成本,减少建筑垃圾堆存过程中可能产生的环境危害和安全风险。
[0017]使用建筑垃圾作为反滤层的制作材料,最大限度地节约了自然资源,保护了生态环境。建筑垃圾是一种废弃物,其基本不需要采购成本,所以使用建筑垃圾代替反滤层建造时使用的天然石材,降低了反滤层的建设成本。
[0018]本技术使用的建筑垃圾相较于传统使用的砾石,具有一定的吸附能力,能较好地吸附城市地表径流中重金属等无机污染物;本技术使用的建筑垃圾中一部分经过了有机改性,其表面由原来的亲水性改变为疏水性,可对城市地表汇流中的各类有机污染进行吸附。
附图说明
[0019]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
[0020]图1是本技术的除污反滤功能的建筑垃圾多层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2为本技术的改性后的建筑垃圾改性原理示意图。
[0022]图中:1

表面层、2

中层、3

底层、4

无纺布、5

原生建筑垃圾颗粒、6

有机改性建筑垃圾颗粒。
具体实施方式
[0023]首先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技术各个实施例中,所涉及的术语为:
[0024]原生建筑垃圾,为直接从建筑场地回收的建筑垃圾。
[0025]本技术中的原生建筑垃圾和有机改性建筑垃圾原料均为建筑废砖和建筑废混凝土组成。
[0026]下面,将通过几个具体的实施例对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除污反滤功能的建筑垃圾多层结构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介绍说明。
[0027]实施例一:
[0028]参照图1,一种除污反滤功能的建筑垃圾多层结构,包括表面层1、中层2和底层3,所述表面层1、中层2和底层3均由不同粒径的建筑垃圾材料组成。采用不同的粒径的建筑垃圾材料组成的除污反滤功能的建筑垃圾多层结构实现了建筑垃圾“资源化”,减小了建筑垃圾对周围环境的影响;同时,也节约了天然砾石,保护了生态环境。
[0029]进一步的,所述的表面层1为细颗粒建筑垃圾层,所述中层2为中等颗粒建筑垃圾层,所述底层3为粗颗粒建筑垃圾层。采用不同粒径的建筑垃圾形成的整个除污反滤功能的建筑垃圾多层结构承载强度高,同时通过先是细颗粒建筑垃圾层,然后是中等颗粒建筑垃圾层,最后是粗颗粒建筑垃圾层,形成了多次进行过滤雨水中的杂质,同时还保证渗透率的除污反滤功能的建筑垃圾多层结构,实现了地面雨水的净化同时消耗了建筑垃圾,达到了节能环保的效果。
[0030]进一步的,所述的细颗粒建筑垃圾层的粒径范围为0.25

1mm,所述中等颗粒建筑垃圾层的粒径范围为1

5mm,所述粗颗粒建筑垃圾层的粒径范围为5

20mm。使用上述数值范围的细颗粒建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除污反滤功能的建筑垃圾多层结构,其特征是:包括表面层(1)、中层(2)和底层(3),所述表面层(1)、中层(2)和底层(3)均由不同粒径的建筑垃圾材料组成。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除污反滤功能的建筑垃圾多层结构,其特征是:所述的表面层(1)为细颗粒建筑垃圾层,所述中层(2)为中等颗粒建筑垃圾层,所述底层(3)为粗颗粒建筑垃圾层。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除污反滤功能的建筑垃圾多层结构,其特征是:所述的细颗粒建筑垃圾层的粒径范围为0.25

1mm,所述中等颗粒建筑垃圾层的粒径范围为1

5mm,所述粗颗粒建筑垃圾层的粒径范围为5

20mm。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一种除污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严耿升王宝焦健赵光竹高徐军胡向阳巨广宏赵成狄圣杰钟建平潘登丽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电建集团西北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