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将偏转系统固定到阴极射线管上的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160020 阅读:15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偏转系统的固定装置,包括一个连至一隔离架的支架和多个可旋转地安装在支架上的楔状凸轮。支架设有多个用于可旋转地支撑楔状凸轮的固定座、多个用于将凸轮固定至所调角度的可脱合固定部件、以及在固定座之间延伸用于将固定座连在一起的连接带。楔状凸轮不仅调节偏转系统的固定角度,以补偿电子枪的失调,而且还以可拆卸方式将偏转系统固装至阴极射线管上。(*该技术在201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总体上涉及一种具有偏转系统的阴极射线管,尤其是涉及偏转系统固定装置的一种改进结构,它适于为这种阴极射线管提供简单的和精确的电子枪失调补偿。如附图说明图1所示,一种典型的阴极射线管包括一个位于其前部的大致矩阵的荧光屏7。一个面板1从矩形荧光屏7的边缘整体向后延伸至预定深度,此阴极射线管还包括从面板1的后缘向后延伸的一个锥体2。锥体2的横截面从前向后逐步减小。这里,面板1和锥体2构成所谓的玻壳4。一个空心的锥形偏转系统8部分地围绕位于颈部3前侧的玻壳4后部。这个偏转系统8产生垂直偏转磁场和水平偏转磁场。此阴极射线管的颈部3中容纳电子枪6。图2以放大的透视图的形式示出了一种现有的阴极射线管偏转系统8。此空心的锥形偏转系统8设有一个具有鞍形绕组的水平偏转线圈10,它固定在偏转系统8的前侧内缘上。此偏转系统8还包括一个具有喇叭口形绕组的垂直偏转线圈11,它固定在偏转系统8的外表面上。偏转系统8安装在玻壳4的预定部分上,这种安装是通过一个设在偏转系统8后端的安装带12实现的。图3是显示安装在阴极射线管上的偏转系统8的相对位置的剖视图。如此图中所示,偏转系统8固定在锥体2的预定部分上,并在其前部与锥体2隔开一预定间隔或间隙。多个偏转系统调节部件14设置在偏转系统8的前部与锥体2外表面之间的间隙中。这些调节部件14用于调节偏转系统8相对于阴极射线管的角度。每个调节部件14具有直角三角形截面形状,例如楔状。若采用楔状结构的调节部件14,偏转系统8相对于玻壳4的斜度就可通过在偏转系统8和锥体2之间的间隙中可控制地楔入调节部件14来调节,此时使每个调节部件14的一个表面接触偏转系统8或锥体2。如上所述,偏转系统8设有具有鞍形绕组的水平偏转线圈10,此线圈10固定在偏转系统8的前侧内缘上。此外,偏转系统8的后端设有安装带12,它将偏转系统8安装在玻壳4的预定部分上。在上述典型的阴极射线管工作时,此阴极射线管不需要电子枪6的电子束5的垂直会聚补偿,但需要电子束5的水平会聚补偿。此外,电子束5的垂直畸变需要补偿。在上述的偏转系统8中,电子束5的水平会聚补偿和垂直畸变补偿分别由水平偏转线圈10和垂直偏转线圈11实现。也就是说,电子枪6的电子束5的会聚由固装在玻壳4的预定部分上的偏转系统8补偿。这里,电子束5的会聚补偿可通过偏转系统8的角度调节实现。偏转系统8的这种角度调节通过控制位于偏转系统8和玻壳4之间的间隙中的多个调节部件14实现。用于偏转系统8的角度调节的调节部件14是手控的。即,按所要求的角度调节进行手动操作,以补偿失调。在进行这种偏转系统固定角度的手动操作时,一个操作者紧紧握持住偏转系统8,同时,另一操作者以相反方向(即正反方向)逐个移动调节部件14,在移动过程中同时观视荧光屏7,直至为完全消除荧光屏7上的图象的失调而设定偏转系统8的精确固定角度。当根据上述的偏转系统固定角度调节方式设定好偏转系统8的精确固定角度时,偏转系统8便以此角度固装在玻壳4上。偏转系统8和调节部件14均紧固地粘结定位于玻壳4上。这种粘结是通过采用诸如硅粘合剂之类的粘合剂的粘结工艺实现的。不过,业已注意到,构成现有偏转系统固定装置的上述偏转系统调节部件14存在下列问题。以不产生电子枪的失调的固定角,将偏转系统8精确固定至玻壳4的预定部分上,需要有至少两个操作者实施的繁重的手动操作。也就是说,在进行偏转系统8的固定角度调节的手动操作时,一个操作者必须紧紧握持住偏转系统8,同时,另一操作者以相反方向逐个移动调节部件14,在移动过程中同时观视荧光屏7,直至为完全消除荧光屏7上的失调而设定偏转系统8的精确角度。从这方面讲,为进行偏转系统角度调节操作,现有偏转系统固定装置需要太多的人力和时间。这必然会降低生产率,同时增加阴极射线管的生产成本,因此会降低产品的竞争力。因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要提供一种阴极射线管的偏转系统固定装置,它可以克服现有装置的上述问题,并以下述方式简单和精确地将偏转系统固定到阴极射线管上,即,它不是将偏转系统永久地固定到阴极射线管上,而是容许偏转系统相对于阴极射线管的位置和固定角根据需要很容易地改变。为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用于将偏转系统固定至阴极射线管上的装置包括一个支架,它连接至一隔离架上,此隔离架设置在偏转系统的前部,用于支撑垂直偏转线圈和水平偏转线圈,这两个线圈分别在阴极射线管中形成水平磁场和垂直磁场;和多个楔状凸轮,它们以可旋转的方式安装在支架上,这些楔状凸轮不仅调节偏转系统固定角,以补偿电子枪的失调,而且还以可拆卸的方式固定偏转系统至阴极射线管上。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实施例,该偏转系统固定装置可包括多个滑轮状凸轮,它们以可旋转的方式安装在支架上,用于为补偿电子枪的失调而调节偏转系统固定角度,并用于以可拆卸的方式固定偏转系统固定至阴极射线管上。从结合附图所做的以下详细说明中,将能更清楚地理解本专利技术的上述和其它目的、特征和优点,附图中图1是具有现有的偏转系统的一种典型的阴极射线管的部分剖开的透视图;图2是图1所示的现有的偏转系统的透视图;图3是显示现有的偏转系统的相对位置的剖视图,此偏转系统采用现有的固定装置固定在阴极射线管上;图4是一种偏转系统的透视图,其中设有偏转系统固定装置,该装置包括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一实施例的楔状凸轮;图5是图4的偏转系统固定装置的分解透视图;图6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实施例的偏转系统固定装置的滑轮状凸轮的透视图。参照图4,这里示出了一种偏转系统,它具有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一实施例的偏转系统固定装置。在这个图中,截头圆锥状偏转系统由参考数字103表示。偏转系统固定装置包括一个支架106,此支架106连接至一个隔离架105上,后者安装在偏转系统103的前部。这个隔离架105支撑偏转系统103的垂直偏转线圈和水平偏转线圈。用于调节偏转系统固定角的三个楔形可旋转凸轮120、121和122以可旋转的方式安装在支架106上。此偏转系统固定装置还包括三个向后延伸的突耳117,它们设在支架106上,用于容纳棘轮掣板115,棘轮掣板115以可脱合之方式与楔状凸轮120、121和122啮合,并分别将这些凸轮固定在其预定高度上。此偏转系统103的垂直偏转线圈102是喇叭口状线圈。一个安装带104整体地形成在偏转系统103的后端,用于将偏转系统103安装在阴极射线管的玻壳的预定部分上。支架106在偏转系统103的外侧前缘处连接至隔离架105,它与偏转系统103的外侧前缘等直径。这个支架106还具有预定的厚度。三个固定座130、131和132如此形成于支架106上,即,它们以相同角间隔环绕分布。也就是说,固定座130、131或132是按每隔120°一个环绕设置在支架106上的。每个固定座130、131或132与一相应的突耳117对应,因此,突耳117以与所述的固定座130、131和132相同的方式按每隔120°一个环绕设置在支架106上。连接带109在三对固定座130、131和132与突耳117之间整体延伸,从而将它们连接而形成单体支架106。图5是图4的偏转系统固定装置的分解透视图。从此图中将会看到,偏转系统固定装置包括设有楔状凸轮120、121和122的支架106,这些凸轮可旋转地安装在支架106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将偏转系统固定到阴极射线管上的装置,它包括:支架装置,用于将偏转系统支撑在阴极射线管上;和多个凸轮装置,它们可旋转地安装在所述支架装置上,用于调节所述偏转系统相对于阴极射线管的固定,还用于以可拆卸方式将所述偏转系统固定至所述 的阴极射线管。

【技术特征摘要】
KR 1993-9-28 20023/19931.一种用于将偏转系统固定到阴极射线管上的装置,它包括支架装置,用于将偏转系统支撑在阴极射线管上;和多个凸轮装置,它们可旋转地安装在所述支架装置上,用于调节所述偏转系统相对于阴极射线管的固定,还用于以可拆卸方式将所述偏转系统固定至所述的阴极射线管。2.根据权利要求1的偏转系统固定装置,其中所述的支架装置包括多个固定座,它们整体地设置在所述支架装置上,每一个用于可旋转地支撑相应的一个凸轮装置;可拆卸固定装置,用于按照可相对于阴极射线管调节的固定角度固定每个所述凸轮装置;所述可拆卸固定装置地设置在所述支架装置上的分别与每个所述固定座相对应的位置上;以及连接带,它们在所述固定座之间延伸,用于将固定座互连。3.根据权利要求2的偏转系统固定装置,其中每个所述的固定座包括一对从所述支架装置延伸出的分离支撑臂,以便在其间可旋转地支撑一个相应的凸轮装置,每个所述支撑臂设有具有预定深度和直径的轴孔,所述轴孔容纳一根轴的相对端,以便将所述凸轮装置可旋转地安装至此。4.根据权利要求2的偏转系统固定装置,其中所述的可拆卸固定装置包括多个弹性棘轮掣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钟皓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金星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KR[韩国]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