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人工心脏装置的远程监控系统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1598156 阅读:5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25 11:5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人工心脏装置的远程监控系统,包括置入模块、生理参数监测模块、电机运行监测模块和智能控制模块,各模块通过信号线缆与置于人体外的智能控制模块连接,智能控制模块通过网络服务平台与远程控制系统无线通讯。置入模块包括安装在血泵头部的微型摄像头、超声传感器和红外距离感应器。生理参数监测模块包括安装在血泵外壁上的超声流量传感器和安装在血泵头部的压力传感器。电机运行监测模块包括安装在驱动电机上的转速传感器和温度传感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便于医生对人工心脏装置进行远程监测与远程控制,提高了人工心脏装置的导入效率和运行安全,降低了术后风险,缩减了患者在医院治疗的时间。缩减了患者在医院治疗的时间。缩减了患者在医院治疗的时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人工心脏装置的远程监控系统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用于人工心脏装置的远程监控系统,属于人工心脏装置监测与控制设备


技术介绍

[0002]人工心脏装置是一种辅助心脏实现泵血功能的人工血泵。从目前实际使用情况可以发现,传统的人工心脏装置主要存在如下缺陷:第一,缺乏监测人工心脏装置定位位置的措施。目前通常做法是在将人工心脏装置置入人体后,通过X射线方式来检测人工心脏装置是否准确定位。若没有准确定位,则医生会通过手动推拉、转动电源线(外部电源经由电源线为驱动电机供电)的方式来调节人工心脏装置的位置,然后需要再次通过X射线方式来重复检测人工心脏装置是否准确定位,直到人工心脏装置准确定位为止。可见,这种操作方式十分繁琐,效率低,对患者会造成不必要的伤痛。第二,人工心脏装置在导入人体之前,通常先对驱动电机设定好一转速,从而在人工心脏装置植入人体后,驱动电机以设定的转速来运转,以对血泵进行驱动。但是,随着患者身体等情况的变化,血泵的运行状态不可能是一成不变的。目前惯常做法是当患者发生心脏等部位不适时,会安排患者做一些血液循环生理参数的检测来确定是否需要对驱动电机的转速进行调整。可见,这种操作方式缺乏对患者在康复过程中的有效监测,加大了术后风险,且对患者造成了不必要的伤痛。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人工心脏装置的远程监控系统,其便于医生对人工心脏装置进行远程监测与远程控制,提高了人工心脏装置的导入效率和运行安全,降低了术后风险,缩减了患者在医院治疗的时间。
[0004]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
[0005]一种用于人工心脏装置的远程监控系统,人工心脏装置包括血泵,血泵由安装在血泵尾部的驱动电机驱动运行,其特征在于:远程监控系统包括置入模块、生理参数监测模块、电机运行监测模块和智能控制模块,置入模块、生理参数监测模块、电机运行监测模块通过信号线缆与置于人体外的智能控制模块连接,智能控制模块通过网络服务平台与远程控制系统无线通讯,其中:置入模块包括安装在血泵头部的微型摄像头、超声传感器和红外距离感应器;生理参数监测模块包括安装在血泵外壁上的超声流量传感器和安装在血泵头部的压力传感器;电机运行监测模块包括安装在驱动电机上的转速传感器和温度传感器。
[0006]本技术的优点是:
[0007]本技术实现了对人工心脏装置的远程监测与控制,一方面,借由微型摄像头和超声传感器的设计,提高了人工心脏装置的准确定位,提高了医生的工作效率,大大降低了导入手术风险,且借由红外距离感应器的设计避免了人工心脏装置因与心室壁面过近而发生故障,确保了患者安全,另一方面,借由生理参数监测模块的设计,便于医生随时查看患者的血液循环生理参数,以及根据这些参数来适时调整驱动电机的运转状态,从而大大
降低术后风险,提高患者的康复率。
附图说明
[0008]图1是本技术用于人工心脏装置的远程监控系统的组成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09]本技术远程监控系统用于人工心脏装置。人工心脏装置为本领域的已有成熟装置,人工心脏装置包括血泵,血泵由安装在血泵尾部的驱动电机驱动运行,即血泵与驱动电机的出力轴连接。在人工心脏装置导入人体行进的过程中,血泵的头部在前、尾部在后。如图1所示,本技术远程监控系统包括置入模块20、生理参数监测模块30、电机运行监测模块40和智能控制模块10,置入模块20、生理参数监测模块30、电机运行监测模块40通过信号线缆与置于人体外的智能控制模块10连接,智能控制模块10通过网络服务平台70与远程控制系统50无线通讯,其中:置入模块20包括微型摄像头21、超声传感器22和红外距离感应器23,微型摄像头21、超声传感器22和红外距离感应器23均安装在血泵的头部;生理参数监测模块30包括安装在血泵外壁上的超声流量传感器31和安装在血泵头部的压力传感器32;电机运行监测模块40包括转速传感器41和温度传感器42,转速传感器41、温度传感器42均安装在驱动电机上。
[0010]进一步来说,如图1,智能控制模块10包括微处理器11、存储器12、无线通讯器13和显示设备14,微型摄像头21、超声传感器22、红外距离感应器23、超声流量传感器31、压力传感器32、转速传感器41和温度传感器42的信号端口分别经由各自的信号线与微处理器11的相应信号端口连接,存储器12、无线通讯器13、显示设备14的信号端口分别与微处理器11的相应信号端口连接。
[0011]如图1,远程控制系统50包括医生终端51和厂商服务终端52,医生终端51和厂商服务终端52经由网络服务平台70、无线通讯器13与微处理器11进行无线通讯。
[0012]在实际实施时,患者终端60也可经由网络服务平台70、无线通讯器13与微处理器11进行无线通讯。
[0013]在本技术中,医生终端51、患者终端60和厂商服务终端52可为电脑、智能手机或网络云服务器。
[0014]在实际设计中,智能控制模块10还包括电源(图中未示出),电源为智能控制模块10自身供电之外,驱动电机、置入模块20、生理参数监测模块30、电机运行监测模块40的供电端口经由电源线与置于体外的电源的电力端口连接,以实现电源为上述器件的供电,其中:置入模块20、生理参数监测模块30和电机运行监测模块40各自引出的信号线与电源线绑扎在一起形成一根信号线缆引出到体外。
[0015]在本技术中,网络服务平台70可为Internet网络、局域网、无线WiFi网络或短距离通信网络(如蓝牙等)。
[0016]在实际设计中,较佳地,血泵的头部安装多个红外距离感应器23,且所有红外距离感应器23在血泵的头部均布,从而提高人工心脏装置与心室壁面间距离检测的全面性和准确性。
[0017]在本技术中,微型摄像头21和超声传感器22互相配合来便于人工心脏装置在
导入人体的过程中顺利行进以及准确定位,很好地避免了在导入过程中与心脏壁面过近或接触,有效降低了手术难度和风险。红外距离感应器23用于人工心脏装置置入人体心室后,实时检测人工心脏装置与心室壁面之间的距离,从而当距离过近时,红外距离感应器23发出预警信号,提醒医生和患者注意。
[0018]在本技术中,超声流量传感器31用于在植入人工心脏装置后实时检测进出人工心脏装置的血液流量,压力传感器32用于在植入人工心脏装置后实时检测心室压力,从而完成血液循环生理参数的实时监测。
[0019]在本技术中,转速传感器41用于适时检测驱动电机的转速,温度传感器42用于实时或定期检测驱动电机的温度,从而完成驱动电机运转情况的监测,从而当驱动电机的转速或温度发生异常时发出报警信号。
[0020]在本技术中,微型摄像头21、微处理器11、存储器12和无线通讯器13为本领域的熟知器件,超声传感器22、红外距离感应器23、超声流量传感器31、压力传感器32、转速传感器41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人工心脏装置的远程监控系统,人工心脏装置包括血泵,血泵由安装在血泵尾部的驱动电机驱动运行,其特征在于:远程监控系统包括置入模块、生理参数监测模块、电机运行监测模块和智能控制模块,置入模块、生理参数监测模块、电机运行监测模块通过信号线缆与置于人体外的智能控制模块连接,智能控制模块通过网络服务平台与远程控制系统无线通讯,其中:置入模块包括安装在血泵头部的微型摄像头、超声传感器和红外距离感应器;生理参数监测模块包括安装在血泵外壁上的超声流量传感器和安装在血泵头部的压力传感器;电机运行监测模块包括安装在驱动电机上的转速传感器和温度传感器。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人工心脏装置的远程监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智能控制模块包括微处理器、存储器、无线通讯器和显示设备,所述微型摄像头、所述超声传感器、所述红外距离感应器、所述超声流量传感器、所述压力传感器、所述转速传感器和所述温度传感器的信号端口分别经由各自的信号线与微处理器的相应信号端口连接,存储器、无线通讯器、显示设备的信号端口分别与微处理器的相应信号端口连接。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人工心脏装置的远程监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远程控制系统包括医生终端和厂商服务终端,医生终端和厂商服务终端经由所述网络服务平台、所述无线通讯器与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盛寿柳光茂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深圳医院深圳市孙逸仙心血管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