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分调控装置、方法及金属材料高通量制备系统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1593464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25 11:4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成分调控装置、方法及金属材料高通量制备系统,通过独特的称重阀门设计,配合高精称重台和处理器控制装置,以及相应的调控方法,能够准确对各合金元素粉末进行准确称重,从而能够保证各合金元素在混合后粉末中的含量与在高通量设计目标合金中的含量保持一致;同时,通过湿法混粉,能够使得混粉更为均匀;同时能够在一次注液混合送粉后,再次注液,这样,一方面能避免少量合金元素粉末残留于混粉腔而不能全部进入混合粉末从而提高精确性,另一方面能通过二次注液,将混粉仓内残留粉末清洗干净,避免影响下一设计成分的调控精度。控精度。控精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成分调控装置、方法及金属材料高通量制备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金属材料高通量制备工艺
,尤其是涉及一种金属材料高通量制备工艺用成分调控装置、方法及应用了该成分调控装置的金属材料高通量制备系统。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现代材料科学技术的发展,以传统试错法为基础的新型材料开发方法已经难以适应现代的工业环境了,其长周期、高成本、低效率等劣势阻碍了现代科学以及工业的发展。自美国2011年材料基因组计划的提出后,世界各国均十分重视新型材料的高效研发,主要分为建立高通量材料计算方法、高通量材料实验方法以及材料数据库。其中高通量材料实验方法是新材料研发的重中之重,其需要能够一次性高速成型大量成分、凝固条件等不同的材料。金属材料熔点高、强度大、制备条件较为苛刻,实现高通量难度较大。激光、等离子束等高能束技术的成熟替代了传统熔炼炉的方法,其高自由度以及高热输入为高通量制备金属材料提供了可行的热源。
[0003]目前金属材料高通量制备更多聚焦于成分的设计,而往往忽略了对于制备工艺中实验条件的精确控制和高效实施,例如对于如何按照成分设计进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成分调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成分调控装置包括由上至下依次设置的装粉部、配粉部和混粉部;所述装粉部具有多个相互独立的装粉仓,每个所述装粉仓的下部设置筛网;所述配粉部具有多个相互独立的、与装粉仓一一对应的配粉仓、称重仓和称重台;所述配粉仓上部通过管路与对应的所述装粉仓的底部连通;所述配粉仓下部开设有出粉口;所述出粉口下方设有称重阀门和称重阀门电控电机,所述称重阀门为金属薄片,所述金属薄片上开设有两个形状与所述出粉口相通的通孔,并且其中一个通孔上设置有筛网;所述称重阀门贴设在所述出粉口下方,并在所述称重阀门电控电机的控制下转动,以在配粉时所述两个通孔的一个与所述出粉口相对从而使得粉末由出粉口流出,而在不配粉时所述金属薄片的除两个通孔外的其余部分将所述出粉口封堵从而使得粉末不能由出粉口流出;所述称重仓与所述出粉口对应位置顶部开口,且所述称重仓一侧设有喷气口和喷气电控阀门,所述称重仓的另一侧设有送粉管;所述称重仓置于称重台上,称重台实时监测所述称重仓的质量变化;所述配粉部还设有处理器,所述处理器与所述称重阀门电控电机、喷气电控阀门和称重台通信连接;所述混粉部包括混粉腔、搅拌器和供液管路;所述送粉管末端伸入所述混粉腔上部;所述搅拌器设置在混粉腔内,由与搅拌电机连接的旋杆和设在旋杆上的搅拌叶片组成;所述供液管路包括流量检测控制阀门和进液口,所述进液口设置在所述混粉腔内壁上;所述混粉腔底部设有出粉电控阀门;所述混粉部还设有处理器,所述处理器与流量检测控制阀门、所述搅拌电机和出粉电控阀门通信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成分调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薄片为60
°
角扇形,转动轴位于所述扇形的圆心附近,带有筛网的通孔设在所述扇形的圆周的正中,没有筛网的通孔设在带有筛网的通孔的一侧。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成分调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配粉仓由上至下截面积逐渐变小,且配粉仓内由上至下设置3层筛网。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成分调控装置,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五一IntClB零一F一五零四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煜鼎增材制造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