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多高度共用型箱梁内模
[0001]本技术涉及混凝土箱梁内模
,尤其涉及一种多高度共用型箱梁内模。
技术介绍
[0002]在高速铁路施工建设过程中常存在新建线路跨既有线的情况,受地形限制,若采用标准桥梁则下方既有线的净空高度不够,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并考虑施工成本,混凝土箱梁内模逐渐普及开来。
[0003]现有的混凝土箱梁内模在实际使用的时候存在不足之处,结构复杂,收模、撑模较为繁琐,需要拆卸、拼接多组模块,不仅提高了工作人员的工作量,对施工进度还有着不益的影响,因此需要设计一种多高度共用型箱梁内模来解决这些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结构复杂、工作人员劳动量大、影响施工进度的缺陷,从而提出一种多高度共用型箱梁内模。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0006]一种多高度共用型箱梁内模,包括主顶模和支撑板,所述支撑板位于主顶模正下方,所述支撑板下侧壁固定连接有多组均匀分布的支撑腿,所述主顶模两端铰接有对称的副顶模,每个所述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高度共用型箱梁内模,包括主顶模(1)和支撑板(17),所述支撑板(17)位于主顶模(1)正下方,所述支撑板(17)下侧壁固定连接有多组均匀分布的支撑腿(10),其特征在于,所述主顶模(1)两端铰接有对称的副顶模(2),每个所述副顶模(2)下侧壁远离主顶模(1)的一端均铰接有第一侧板模(3),所述第一侧板模(3)下侧壁伸缩滑动连接有第一伸缩侧板(5),所述第一伸缩侧板(5)下端铰动连接有对应的第二伸缩侧板(6),所述第二伸缩侧板(6)下端伸缩滑动连接有匹配的第二侧板模(7),所述第二侧板模(7)下端铰动连接有底边模(8),所述底边模(8)对称设置在支撑板(17)两侧,每个所述第一侧板模(3)与副顶模(2)之间均连接有第一伸缩支杆(4),每个所述第二侧板模(7)与底边模(8)之间均连接有第二伸缩支杆(9),所述支撑板(17)上侧壁通过多组均匀分布的液压伸缩柱(11)共同固定连接有支撑梁(1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所平,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市连路钢模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