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快速修复漏砂的重力式码头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590473 阅读:3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25 11:3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可快速修复漏砂的重力式码头结构,包括抛石基床、墙身、胸墙、注浆孔、注浆区、倒滤层和回填砂;所述墙身设置在所述抛石基床上,所述胸墙设置在所述墙身顶端;所述注浆孔设置在所述胸墙内部,所述注浆区设置在所述墙身后方并紧贴所述墙身,所述注浆孔与所述注浆区连通;所述倒滤层和所述回填砂设置在所述墙身和所述胸墙后方。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胸墙中预留注浆孔,在墙身后方设置与注浆孔连通的注浆区,在漏砂发生后,能够通过注浆孔往注浆区进行浆料注射,并在墙身的倒滤腔后方的空间中形成一个与墙身极为密切的堵体,不仅对墙身这一主体支承结构进行加固,还对漏砂形成的空腔进行有效填补,防止因漏砂造成码头下陷坍塌。陷坍塌。陷坍塌。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快速修复漏砂的重力式码头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重力式码头
,尤其是涉及一种可快速修复漏砂的重力式码头结构。

技术介绍

[0002]重力式码头兼具船舶靠泊及挡土双重功能,其耐久性好、承载能力大,在我国港口建设中具有悠久的使用历史。但在其使用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比如结构开裂、位移、地基沉降、码头面坍塌等,其中漏砂则是重力式码头普遍存在的问题。以北海港铁山港某工程为例,该工程码头水工结构采用重力沉箱结构,上部为胸墙、轨道梁及卸荷板结构,前沿50m 面层采用联锁结构,建成2年以后,码头前沿出现不同程度的沉降,通过挖开上部联锁块面层后发现,位于联锁块下的回填砂发生漏砂并形成了漏斗形空腔,上部面层结构处于悬空状态,这些空腔在重车或大型起重机械作用下,会导致面层发生脆性破坏,出现下陷坍塌,严重危及了码头生产的正常进行。
[0003]然而,基于现有技术的重力式码头结构,当重力式码头出现漏砂情况需要修复时,通常需要对码头的墙后回填料进行大范围开挖后才能针对漏砂的部分进行修补,这样的漏砂修补方式施工工期长、修复难度大、修复费用高。
[0004]因此,急需提供一种漏砂发生时能够快速地进行修复的重力式码头结构。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可快速修复漏砂的重力式码头结构,其能对漏砂问题进行快速修复,施工工期短,修复成本低。
[0006]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可快速修复漏砂的重力式码头结构,包括抛石基床、墙身、胸墙、注浆孔、注浆区、倒滤层和回填砂;所述墙身设置在所述抛石基床上,所述胸墙设置在所述墙身顶端;所述注浆孔设置在所述胸墙内部,所述注浆区设置在所述墙身后方并紧贴所述墙身,所述注浆孔与所述注浆区连通;所述倒滤层和所述回填砂设置在所述墙身和所述胸墙后方。
[0007]相对于现有技术,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可快速修复漏砂的重力式码头结构,其在胸墙中预留注浆孔,在墙身后方设置与注浆孔连通的注浆区,在漏砂发生后,能够通过注浆孔往注浆区进行浆料注射,并在墙身的倒滤腔后方的空间中形成一个与墙身极为密切的堵体,不仅对墙身这一主体支承结构进行加固,还对漏砂形成的空腔进行有效填补,防止因漏砂造成码头下陷坍塌,同时,本技术的重力式码头修复时无需对墙后回填料进行大范围开挖,极大地缩短了施工工期,降低了修复费用,是一种能快速修复漏砂问题的创新性码头结构。
[0008]进一步地,所述墙身内设有倒滤腔,所述注浆区紧贴所述倒滤腔设置。倒滤腔附近通常设有适应结构的温度和沉降变形的结构缝,而结构缝的存在通常就是漏砂问题的主要成因,因此,将注浆区紧贴所述倒滤腔设置,注浆后可对倒滤腔附近产生的漏砂进行有效修
补。
[0009]进一步地,所述注浆孔为袖阀管注浆孔。
[0010]进一步地,还包括袖阀管注浆机,所述袖阀管注浆孔的孔径、长度与所述袖阀管注浆机匹配。本技术是通过在注浆孔中插入袖阀管注浆机对注浆区进行注浆处理,操作简单,修复期短。
[0011]进一步地,所述袖阀管注浆机喷射的浆料为水泥

水玻璃复合浆料。本技术采用的浆料为水泥

水玻璃复合浆料,其固化后会在墙身后方形成一条从下至上的高强度堵体。
[0012]进一步地,所述袖阀管注浆机沿长度方向每米设置2

3组射桨孔。
[0013]进一步地,所述射桨孔外还设有橡皮套。该橡皮套起逆止阀门的作用,当将袖阀管注浆机放入袖阀管注浆孔时,橡皮套可防止袖阀管注浆孔中的泥浆进入到袖阀管内,而在灌浆时,橡皮套在压力的作用下被浆料冲开,使浆料进入注浆区内。
[0014]进一步地,所述墙身为扶壁、沉箱、方块和圆筒的任意一种。本技术的一种可快速修复漏砂的重力式码头结构适用性强,可应用于多种重力式码头,具有良好的修复效果。
[0015]进一步地,所述墙身为扶壁。
[0016]进一步地,所述回填砂为细砂、中细砂、中砂、中粗砂和粗砂任意一种或几种的组合。
[0017]为了更好地理解和实施,下面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技术。
附图说明
[0018]图1为本技术的一种可快速修复漏砂的重力式码头结构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9]图2为本技术的一种可快速修复漏砂的重力式码头结构的倒滤腔和注浆区剖视图;
[0020]图3为本技术的一种可快速修复漏砂的重力式码头结构的倒滤腔和注浆区结构示意图。
[0021]附图标记:
[0022]1‑
抛石基床、2

墙身、3

胸墙、4

注浆孔、5

注浆区、6

倒滤层、7

回填砂、8

倒滤腔、 9

袖阀管注浆机、10

射桨孔、11

橡皮套。
具体实施方式
[0023]申请人首先通过理论分析研究了注浆操作在重力式码头结构漏砂修复中应用的可行性,研究发现,当重力式码头内部发生漏砂形成空腔时,因受力不均,会导致码头的承重主体——墙身会承受过大的压力,而在墙身后方注浆固化后形成的堵体能够有效支撑墙身,进而对码头面层形成有效的支撑,同时注入的浆料能够修复漏砂的空腔。基于这一构思,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当漏砂发生时能够快速进行修复的重力式码头结构。
[0024]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可快速修复漏砂的重力式码头结构,请参阅图1,包括抛石基床1、墙身2、胸墙3、注浆孔4、注浆区5、倒滤层6和回填砂7。
[0025]所述墙身2设置在所述抛石基床1上,所述胸墙3设置在所述墙身2顶端;所述注浆
孔 4设置在所述胸墙3内部,所述注浆区5设置在所述墙身2后方并紧贴所述墙身2,所述注浆孔4与所述注浆区5连通;所述倒滤层6和所述回填砂7设置在所述墙身2和所述胸墙3后方。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回填砂7为细砂、中细砂、中砂、中粗砂和粗砂任意一种或几种的组合。
[0026]需要说明的是,本技术的重力式码头结构适用于扶壁、沉箱、方块和圆筒任意一种水下结构。本实施例中,请参阅图2,所述墙身2为扶壁,所述扶壁中设有倒滤腔8,所述注浆区5紧贴所述倒滤腔8设置,并设置在倒滤腔8的后方。
[0027]在本实施例中,注浆操作是在注浆孔4中插入袖阀管注浆机9进而往注浆区5注入浆料。具体地,所述注浆孔4为袖阀管注浆孔,所述袖阀管注浆孔的孔径、长度与所述袖阀管注浆机9匹配。所述袖阀管注浆机9喷射的浆料为水泥

水玻璃复合浆料;请参阅图3,所述袖阀管注浆机9的袖阀管沿长度方向每米设置2

3组射桨孔10,每组射桨孔10的尺寸为4Φ6mm 或4Φ8mm,每组射桨孔10之间的间距为33cm

35cm。进一步地,所述袖阀管注浆,9的袖阀管采用PVC塑料管,所述袖阀管注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快速修复漏砂的重力式码头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抛石基床、墙身、胸墙、注浆孔、注浆区、倒滤层和回填砂;所述墙身设置在所述抛石基床上,所述胸墙设置在所述墙身顶端;所述注浆孔设置在所述胸墙内部,所述注浆区设置在所述墙身后方并紧贴所述墙身,所述注浆孔与所述注浆区连通;所述倒滤层和所述回填砂设置在所述墙身和所述胸墙后方。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快速修复漏砂的重力式码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墙身内设有倒滤腔,所述注浆区紧贴所述倒滤腔设置。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快速修复漏砂的重力式码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注浆孔为袖阀管注浆孔。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可快速修复漏砂的重力式码头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袖阀管注浆机,所述袖阀管注浆孔的孔径、长度与所述袖阀管注浆机匹配。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可快速...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连长秋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省航运规划设计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