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极射线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59017 阅读:14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足够的气压耐压强度,并能够充分减小偏转功率的阴极射线管。该阴极射线管包括:玻锥由外形从管颈一侧起至面屏方向慢慢扩大的锥管部和外形从该锥管部面屏一侧端部起急剧扩大的玻锥主体所组成的真空管壳;以及从该管颈外侧起至锥管部外侧安装的偏转磁轭37,其中,锥管部40外表面和磁芯44内表面至少有一部分形成为非圆形状,该锥管部外表面与磁芯内表面之间设有间隙不均匀的部分。(*该技术在2018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彩色显像管等阴极射线管,具体来说,涉及减小偏转功率和泄漏磁场的阴极射线管。对于阴极射线管,例如彩色显像管,具有真空管壳,该真空管壳具有大致矩形的面屏、圆筒状的管颈和介于该面屏与管颈之间的玻锥。玻锥大直径端、小直径端分别与面屏、管颈连着。面屏内面形成有按蓝、绿、红发光的点状或条状的三色荧光体层所组成的荧光屏,其内侧与该荧光屏相对配置形成有许多电子束通孔的荫罩。管颈内设置有发射3束电子束的电子枪。玻锥从管颈一侧的小直径部一侧起至管颈外侧装着偏转磁轭。所述彩色显像管,靠偏转磁轭产生的水平、垂直偏转磁场,使电子枪出射的3束电子束在水平、垂直方向上偏转,经荫罩在荧光屏上进行水平、垂直扫描,来显示彩色图像。作为这种彩色显像管,自会聚一字型彩色显像管得到广泛应用,这种显像管电子枪作成一字形状,以发射在同一水平面上通过的一列配置的3束电子束,另外,使偏转磁轭所产生的水平偏转磁场为枕形,垂直偏转磁场为桶形。利用这些水平、垂直偏转磁场,使电子枪出射的一列配置的3束电子束偏转,以便不需要专门的修正手段,使得3束电子束在荧光屏整个面上会聚。这种阴极射线管,在节能方面,减小消耗功率是重要课题。因此,阴极射线管中重要的是减小偏转磁轭消耗功率,并且希望减小偏转磁轭所泄漏的泄漏磁场。具体来说,为了提高阴极射线管的屏幕亮度,最终必须提高加速电子束的阳极电压。而且,为了适应HD(High Definition高清晰度)TV、PC(PersonalComputer个人计算机)等OA(办公自动化)机器,还必须提高偏转频率。但这些都会造成偏转功率增大。另一方面,操作员靠近并面对阴极射线管的PC等OA机器,对于偏转磁轭泄漏至阴极射线管外的泄漏磁场要加强限制,需要采取相应对策。以往,为了减小该偏转磁轭的泄漏磁场,一般采用增加补偿线圈的方法,但增加补偿线圈就会增大消耗功率。一般,为了减小阴极射线管偏转功率和泄漏磁场,可以减小管颈直径,减小装有偏转磁轭的玻锥小直径部的外径,有利于提高偏转磁场对电子束的作用效率。但将管颈直径或玻锥小直径部外径做得太小,致使电子束通过时较靠近玻锥小直径部内表面的话,到达最大偏转角即屏幕对角部的电子束便可能与玻锥小直径部的内壁撞击,因此可能有部分电子束到不了荧光屏角部。电子束持续撞击玻锥小直径部内壁的话,该部分温度便升高直至玻璃熔化,造成向内坍爆的危险。因而,现有的阴极射线管难以通过大幅缩小管颈直径或玻锥小直径部的外径,来减小偏转功率。作为解决这种问题的手段,特公昭48-34349号公报揭示了一种构思,考虑到在荧光屏上扫描矩形状光栅时装着偏转磁轭的玻锥小直径部其内侧电子束通过区域也形成为大致矩形形状,玻锥小直径部形成为其截面形状从管颈一侧起至面屏方向逐渐变成矩形形状的角锥状锥管部。若玻锥小直径部形成为角锥状锥管部,便可以使电子束易撞击的对角方向的内径,相对于小直径部的截面为大致圆形的普通玻锥有所增大,避免电子束的撞击。同时,能够减小水平和垂直轴方向的内径,使偏转磁轭的水平、垂直偏转线圈接近电子束轨迹,使电子束高效率地偏转,可减小偏转功率。但为了有效地减小偏转功率,越使锥管部接近矩形,真空管壳的气压耐压强度就越低,有损安全性。因而,为了实用,必须将锥管部做成带有适当圆角的形状,故而难以充分减小偏转功率。至于泄漏磁场,偏转磁轭直径从管颈一侧至屏幕一侧慢慢地变大,所以在荧光屏方向上泄漏的磁场影响至远端。因而,为了减小泄漏磁场,需要缩小偏转磁轭在荧光屏一侧的直径。具体来说,为了减小偏转功率和泄漏磁场,需要将锥管部从管颈一侧至荧光屏一侧充分地形成直角形状。但按照应力计算的分析结果,在最为直角化的锥管部荧光屏一侧端部附近,水平轴(H轴)端部和垂直轴(V轴)端部附近其截面形状为近乎平面形状,所以这些部位加有指向管轴方向的应力,因此,锥管部的对角轴(D轴)端部附近产生辐射方向的应力。在锥管部直角化场合,这种应力稍稍超过通常进行阴极射线管设计时作为参考标准的1200psi,所以应付外部冲击方面较弱,无法满足安全方面的规格要求。采用锥管部直角化的玻锥时,还可以实现偏转角的广角化。但如上所述对锥管部进行直角化的话,会产生更大的应力,因而不可以单单采用它。最终,为了采用锥管部直角化的玻锥对大偏转角管设计,从安全方面考虑,避免将锥管部做成极端的角锥形状,尽管偏转功率或泄漏磁场的减小效果有所下降,但需要具有某种程度的圆角,以确保气压耐压强度。此外,若使锥管部直角化,构成真空管壳、偏转磁轭的各个部件的成本便随之升高,若偏转功率或泄漏磁场达不到某种程度的减小效果,就没有采用的意义,锥管部直角化的阴极射线管难以实用化。另一方面,例如特开昭61-19032号公报揭示了这样一种偏转磁轭,通过在磁芯内表面形成沿中心轴的多条槽,以便磁芯尽可能地靠近电子束轨迹,并且与垂直轴所成的角度越大的位置,该槽深度形成得越浅,在这些槽中配置垂直偏转线圈的绕组,从而减小磁芯垂直方向内径。例如特开昭63-241843号公报揭示了这样一种偏转磁轭,通过沿中心轴形成多条深度大致相同的槽,以便在磁芯内表面垂直轴附近突出,在这些槽中配置垂直偏转线圈的绕组,从而减小磁芯垂直方向内径。例如特开平7-37525号公报揭示了这样一种偏转磁轭,通过沿水平偏转线圈的外表面将垂直偏转线圈做成椭圆形状,沿该垂直偏转线圈的外表面将磁芯内表面做成椭圆形状,减小磁芯内径。但这些偏转磁轭,不论哪一种都是装在横截面为圆形形状的玻锥小直径部上的,因而,与现有的普通偏转磁轭相比,不能充分缩小磁芯内径,无法期望得到好的效果。而且,这样的磁芯相对于现有的普通偏转磁轭磁芯,制作成本高,结果与减小偏转功率相比,成本升高,难以实用化。本专利技术正是要解决上述问题,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所需的气压耐压强度,并能够充分减小偏转功率的阴极射线管。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阴极射线管包括包含大致矩形形状的面屏、圆筒状管颈、面屏与管颈之间延续的玻锥在内的真空管壳,上述玻锥包括外形从上述管颈一侧端部起向上述面屏方向逐渐扩大的锥管部,以及外形从锥管部上述面屏一侧端部起向面屏急剧扩大的玻锥主体;配置在上述管颈内、向上述面屏发射电子束的电子枪;从上述管颈外周起至上述锥管部整个外周安装的偏转磁轭,该偏转磁轭包括中空磁性体磁芯,以及设于上述磁芯内表面一侧、使上述电子枪发射的电子束偏转的水平偏转线圈和垂直偏转线圈。而且,上述锥管部外表面和上述磁芯内表面,其同上述玻锥中心轴正交的横截面,分别至少有一部分形成为非圆形状,上述锥管部外表面和上述磁芯内表面之间形成有间隙不均匀的部分。按照本专利技术阴极射线管,上述磁芯内表面,其同上述玻锥中心轴正交的横截面形成为凹凸状,上述横截面上上述锥管部外表面同上述磁芯内表面凹部和凸部中至少之一部位之间,具有间隙不均匀的部分。按照本专利技术阴极射线管,上述非圆形状部分的上述锥管部外表面和上述磁芯内表面,其同上述玻锥中心轴正交的横截面,具有通过上述玻锥中心轴且互相正交的长轴和短轴,上述锥管部外表面和上述磁芯内表面的上述横截面分别按中心位于上述长轴上的第一圆弧、中心位于上述短轴上的第二圆弧、和连接这些第一、第二圆弧的第三圆弧成型,经过上述长轴和短轴的交点与上述锥管部外表面所成型的上述第三圆弧其中心的直线与上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阴极射线管,其特征在于包括:包含大致矩形形状的面屏、圆筒状管颈、面屏与管颈之间延续的玻锥在内的真空管壳,所述玻锥包括:外形从所述管颈一侧端部起向所述面屏方向逐渐扩大的锥管部,以及外形从锥管部所述面屏一侧端部起向面屏急剧扩大的玻锥主体 ;配置在所述管颈内、向所述面屏发射电子束的电子枪;从所述管颈外周起至所述锥管部整个外周安装的偏转磁轭,该偏转磁轭包括:中空磁性体磁芯,以及设于所述磁芯内表面一侧、使所述电子枪发射的电子束偏转的水平偏转线圈和垂直偏转线圈;所述锥管 部外表面和所述磁芯内表面,其同所述玻锥中心轴正交的横截面,分别至少有一部分形成为非圆形状,所述锥管部外表面和所述磁芯内表面之间形成有间隙不均的部分。

【技术特征摘要】
JP 1997-6-20 163857/971.一种阴极射线管,其特征在于包括包含大致矩形形状的面屏、圆筒状管颈、面屏与管颈之间延续的玻锥在内的真空管壳,所述玻锥包括外形从所述管颈一侧端部起向所述面屏方向逐渐扩大的锥管部,以及外形从锥管部所述面屏一侧端部起向面屏急剧扩大的玻锥主体;配置在所述管颈内、向所述面屏发射电子束的电子枪;从所述管颈外周起至所述锥管部整个外周安装的偏转磁轭,该偏转磁轭包括中空磁性体磁芯,以及设于所述磁芯内表面一侧、使所述电子枪发射的电子束偏转的水平偏转线圈和垂直偏转线圈;所述锥管部外表面和所述磁芯内表面,其同所述玻锥中心轴正交的横截面,分别至少有一部分形成为非圆形状,所述锥管部外表面和所述磁芯内表面之间形成有间隙不均的部分。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阴极射线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磁芯内表面,其同所述玻锥中心轴正交的横截面形成为凹凸状,所述横截面上所述锥管部外表面同所述磁芯内表面凹部和凸部中至少之一部位之间,具有间隙不均匀的部分。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阴极射线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磁芯其内表面具有沿所述玻锥中心轴形成的多条槽,所述垂直和水平偏转线圈中的某一个配置于所述槽内。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阴极射线管,其特征在于,所述非圆形状部分的所述锥管部外表面和所述磁芯内表面,其同所述玻锥中心轴正交的横截面,具有通过所述玻锥中心轴且互...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佐野雄一横田昌广
申请(专利权)人:东芝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