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减振道床垫用弹性体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1588307 阅读:5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25 11:34
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减振道床垫用弹性体,在本发明专利技术由A组份和B组份组成;其中,A组份包括大分子多元醇:100份;扩链剂:10~36份;发泡剂:0.1~0.5份;泡沫稳定剂:0.2~2份;叔胺类催化剂0.1~1份;有机金属类催化剂0.02~0.2份;B组份包括多异氰酸酯:20~50份;本发明专利技术还公开了一种减振道床垫用弹性体的制备方法;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该弹性体热压缩永久变形、静刚度及耐疲劳性能优异,尤其具有良好的工艺加工性能。其具有良好的工艺加工性能。其具有良好的工艺加工性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减振道床垫用弹性体及其制备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轨道交通
,尤其是一种减振道床垫用弹性体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0002]近年来,随着城市化的进程日益加快,全国各大城市轨道交通大量修建,一定程度上反应了我国轨道交通行业的飞速发展;在方便人们便捷出行的同时,列车行驶过程中会产生振动,由此会对城市建筑物产生不利影响,建筑物振动产生的二次噪声又会给城市居民造成困扰,列车运行过程中所产生的振动与噪声问题也日益引起了广大沿线居民的关注。
[0003]聚氨酯微孔弹性体(简称PUE)也称发泡聚氨酯弹性体,泡孔大小分布均匀且较窄,在主要的物理性能方面,聚氨酯微孔弹性体超过了所有其他相同密度的微孔弹性体。聚氨酯微孔弹性体质轻、易形变、密度低、耐折性好、抗冲击、易模塑,是一种弹性较好、吸能的多孔材料,可承受较高的负载,广泛使用于汽车工业、石油、制鞋、家具、建筑密封、减振材料、轮胎、过滤等行业。其降低成本的最大潜力是使其密度降到最低限度,在保持微孔聚氨酯功能的同时,寻求结构性能的最优化,其性能具有广泛的可调性。
[0004]在现有技术中,专利公开号CN 103788332 B、CN 102850518 B公开了一种聚氨酯微孔弹性体及其制备方法,但都是预聚体法生产,原料粘度大、保质期短,易出质量问题,且工艺操作复杂,生产出的弹性体也无法达到质量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0005]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减振道床垫用弹性体及其制备方法,用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的问题。
[0006]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减振道床垫用弹性体,其特征在于:包括A组份和B组份;
[0007]其中,A组份包括
[0008]大分子多元醇:100份;
[0009]扩链剂:10~36份;
[0010]发泡剂:0.1~0.5份;
[0011]泡沫稳定剂:0.2~2份;
[0012]催化剂:0.1~1.5份;
[0013]B组份包括
[0014]多异氰酸酯:20~50份。
[0015]优选为:所述大分子多元醇包括高活性聚醚三醇、含支链聚四氢呋喃二醇、聚合物多元醇、端羟基聚丁二烯

丙烯腈,相对分子质量为700~10000。
[0016]优选为:所述大分子多元醇中高活性聚醚三醇、含支链聚四氢呋喃二醇、聚合物多元醇、端羟基聚丁二烯

丙烯腈的组份为:高活性聚醚三醇30份、含支链聚四氢呋喃二醇10
份、聚合物多元醇50份、端羟基聚丁二烯

丙烯腈10份。
[0017]优选为:所述扩链剂包括1,4

丁二醇、聚氧化乙烯四醇,相对分子质量小于600。
[0018]优选为:所述扩链剂中1,4

丁二醇、聚氧化乙烯四醇的组份为:1,4

丁二醇2~6份、聚氧化乙烯四醇8.89~26.66份。
[0019]优选为:所述催化剂包括叔胺类催化剂0.1~1份、有机金属类催化剂0.02~0.2份。
[0020]优选为:所述多异氰酸酯包括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和环己烷二亚甲基二异氰酸酯。
[0021]优选为:所述多异氰酸酯中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和环己烷二亚甲基二异氰酸酯的组份为: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12.71~24.00份、环己烷二亚甲基二异氰酸酯9.86份~18.62份。
[0022]优选为:所述发泡剂为去离子水。
[0023]一种减振道床垫用弹性体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0024]S1、A组份制备:准备适量的大分子多元醇、扩链剂、泡沫稳定剂、发泡剂、叔胺类催化剂、有机金属类催化剂,将大分子多元醇脱水后加入扩链剂、发泡剂、泡沫稳定剂、叔胺类催化剂和有机金属类催化剂,并在室温下搅拌1~5min后得到A组份;
[0025]S2、弹性体制备:将制得的A组份加入发泡机的A罐中,保温35℃;准备适量的多异氰酸酯充当B组份,并将B组份加入发泡机的B罐中,保温28℃;通过发泡机机头充分混合后浇入成型设备中,在50~60℃下反应20~30min后进行脱模,脱模后的半成品放入50~60℃的烘房内后熟化10~12h后即得聚氨酯微孔弹性体制品;
[0026]S3、成品制备:按照标准将聚氨酯微孔弹性体制品进行裁剪,并测试其相关性能,剪裁后测试合格的弹性体即为成品。
[0027]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该弹性体综合性能良好,尤其是热压缩永久变形、静刚度及耐疲劳性能优异,操作快捷方便,具有良好的工艺加工性能,制品表面平整光滑、厚度均一、密度较低、整体不收缩不塌陷、泡孔细腻、易脱模。
附图说明
[0028]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29]图1为本专利技术具体实施方式中制备工艺的性能测试表;
[0030]图2为本专利技术具体实施方式中制备工艺的工艺性能表;
具体实施方式
[0031]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0032]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减振道床垫用弹性体,在本专利技术由A组份和B组份组成;其中,A组份包括
[0033]大分子多元醇:100份;
[0034]扩链剂:10~36份;
[0035]发泡剂:0.1~0.5份;
[0036]泡沫稳定剂:0.2~2份;
[0037]叔胺类催化剂0.1~1份;
[0038]有机金属类催化剂0.02~0.2份;
[0039]B组份包括
[0040]多异氰酸酯:20~50份。
[0041]所述大分子多元醇为PPG聚醚二元醇(如聚氧化丙烯二醇)、PPG聚醚三元醇、聚醚四醇、高官能度聚醚多元醇、高活性聚醚三醇、聚合物多元醇、聚脲多元醇、聚四氢呋喃二醇、四氢呋喃共聚物二醇、聚氧化乙烯多元醇、常规聚酯多元醇(己二酸系聚酯二醇、芳香族聚酯多元醇、高分子量聚酯多元醇、二聚体聚酯二醇、带侧基的特种聚酯多元醇)、聚己内酯多元醇、聚碳酸酯二醇、聚丙烯酸酯多元醇、聚烯烃多元醇(端羟基聚丁二烯、氢化端羟基聚丁二烯、端羟基环氧化聚丁二烯树脂、端羟基聚丁二烯

丙烯腈、端羟基丁苯液体橡胶、聚苯乙烯多元醇)、植物油多元醇(蓖麻油、大豆油多元醇、棕榈油多元醇)、端氨基聚醚、环氧树脂、其他多元醇(松香酯多元醇、氨酯多元醇、脂肪酸二聚体二醇、聚醚酯二醇)及其组合,相对数均分子质量为70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减振道床垫用弹性体,其特征在于:包括A组份和B组份;其中,A组份包括大分子多元醇:100份;扩链剂:10~36份;发泡剂:0.1~0.5份;泡沫稳定剂:0.2~2份;催化剂:0.1~1.5份;B组份包括多异氰酸酯:20~50份。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减振道床垫用弹性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大分子多元醇包括高活性聚醚三醇、含支链聚四氢呋喃二醇、聚合物多元醇、端羟基聚丁二烯

丙烯腈,相对分子质量为700~10000。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减振道床垫用弹性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大分子多元醇中高活性聚醚三醇、含支链聚四氢呋喃二醇、聚合物多元醇、端羟基聚丁二烯

丙烯腈的组份为:高活性聚醚三醇30份、含支链聚四氢呋喃二醇10份、聚合物多元醇50份、端羟基聚丁二烯

丙烯腈10份。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减振道床垫用弹性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扩链剂包括1,4

丁二醇、聚氧化乙烯四醇,相对分子质量小于600。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减振道床垫用弹性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扩链剂中1,4

丁二醇、聚氧化乙烯四醇的组份为:1,4

丁二醇2~6份、聚氧化乙烯四醇8.89~26.66份。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减振道床垫用弹性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催化剂包括叔胺类催化剂0.1~1份...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岩李会涛侯学杰潘涛郑东洋白健
申请(专利权)人:洛阳科博思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