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森林虫害防治装置,包括L型安装架、U型固定卡、诱虫筒和收集筒,所述L型安装架通过所述U型固定卡固定安装在树干上,所述L型安装架上开设有T型滑槽,所述诱虫筒通过T型滑块与所述T型滑槽配合,所述诱虫筒的下端设置有出虫管,所述出虫管穿过所述L型安装架后与所述收集筒连接;所述诱虫筒上开设有数个进虫口,所述诱虫筒内设置有诱虫灯,所述诱虫筒上设置有数个药筒。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森林虫害防治装置结构简单,功能实用,造价低廉,便于普及,解决了现有的虫害防治装置固定方式复杂、不易维护、给使用过程带来一定的困难的问题。题。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森林虫害防治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虫害防治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森林虫害防治装置。
技术介绍
[0002]随着我国的社会不断进步,保护环境的理念也逐步深入人心,越来越多的植树造林工程不断实施,我国的森林覆盖率从上世纪70年代的12.7%提高了到了2020年的22.9%。森林具有涵养水源,防风固沙的作用,还能够净化空气,美化环境,并且还有一定的经济价值。
[0003]但是森林虫害严重影响了森林的健康发展,随着外来物种入侵,虫害防治的形势也越来越严峻。现有的虫害防治装置固定方式复杂、不易维护、给使用过程带来了一定的困难,因此如何发开一种新型森林虫害防治装置成为本领域内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森林虫害防治装置,解决现有的虫害防治装置固定方式复杂、不易维护、给使用过程带来了一定的困难的问题。
[000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0006]本技术一种森林虫害防治装置,包括L型安装架、U型固定卡、诱虫筒和收集筒,所述L型安装架通过所述U型固定卡固定安装在树干上,所述L型安装架上开设有T型滑槽,所述诱虫筒通过T型滑块与所述T型滑槽配合,所述诱虫筒的下端设置有出虫管,所述出虫管穿过所述L型安装架后与所述收集筒连接;所述诱虫筒上开设有数个进虫口,所述诱虫筒内设置有诱虫灯,所述诱虫筒上设置有数个药筒。
[0007]进一步的,所述U型固定卡与所述L型安装架通过固定螺母连接。
[0008]进一步的,所述诱虫筒的顶端设置有磁吸式蓄电池,所述蓄电池与所述诱蚊灯电连接。
[0009]进一步的,所述L型安装架的底板上开设有与所述出虫管配合的通孔。
[0010]进一步的,所述出虫管的外表面与所述收集筒螺纹配合。
[0011]进一步的,所述药筒与所述诱虫筒螺纹配合。
[0012]进一步的,所述诱虫筒的下端设置有漏斗状的出虫管。
[0013]进一步的,所述L型安装架的侧板上开设有所述T型滑槽,所述诱虫筒上焊接有与所述T型滑槽配合的T型滑块。
[00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技术效果:
[0015]本技术森林虫害防治装置的L型安装架通过U型固定卡固定螺母安装在树干上,十分牢固,具有很强的抗风性;本技术森林虫害防治装置的诱虫筒通过T型滑块与L型安装架上的T型滑槽配合,拆装便捷;本技术森林虫害防治装置的收集筒和药筒与所述诱虫筒螺纹配合、所述蓄电池与所述诱虫筒磁吸配合,更换维护便捷。总的来说,本技术森林虫害防治装置结构简单,功能实用,造价低廉,解决了现有的虫害防治装置固定方
式复杂、不易维护、给使用过程带来一定的困难的问题。
附图说明
[0016]下面结合附图说明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
[0017]图1为本技术森林虫害防治装置主视图;
[0018]图2为本技术森林虫害防治装置右视图;
[0019]图3为本技术森林虫害防治装置俯视图;
[0020]图4为诱虫筒剖视图。
[0021]附图标记说明:1、L型安装架;2、U型固定卡;3、固定螺母;4、诱虫筒;5、进虫口;6、药筒;7、收集筒;8、蓄电池;9、T型滑块;10、T型滑槽;11、诱虫灯;12、出虫管。
具体实施方式
[0022]如图1至图4所示,一种森林虫害防治装置,包括L型安装架1、U型固定卡2、诱虫筒4和收集筒7。
[0023]所述L型安装架1通过所述U型固定卡2固定安装在树干上,所述U型固定卡2通过钢筋弯止而成,两端设置螺纹。所述U型固定卡2与所述L型安装架1通过固定螺母3连接。
[0024]所述L型安装架1包括侧板和底板。
[0025]所述L型安装架1的侧板上开设有T型滑槽10,所述诱虫筒4上焊接有与所述T型滑槽10配合的T型滑块9。所述诱虫筒4通过T型滑块9与所述T型滑槽10配合。
[0026]所述诱虫筒4的下端设置有漏斗状的出虫管12,所述L型安装架1的底板上开设有与所述出虫管12配合的通孔,所述出虫管12穿过所述L型安装架1后与所述收集筒7连接。所述出虫管12的外表面与所述收集筒7螺纹配合。所述收集筒7通过与所述收集筒7螺纹配合能够将诱虫筒4固定在L型安装架1上。
[0027]所述收集筒4能够收集诱虫筒4中死去的害虫尸体,能够防止含有毒素的害虫尸体被鸟类食用,便于集中处理和研究。
[0028]所述诱虫筒4上开设有数个进虫口5,所述诱虫筒4内设置有诱虫灯11,所述诱虫筒4上设置有数个药筒6。
[0029]所述诱虫筒4的顶端设置有磁吸式蓄电池8,所述蓄电池8与所述诱蚊灯11电连接。所述蓄电池8与所述诱虫筒4的顶端磁吸式配合,便于维护更换。
[0030]所述蓄电池8上能够根据需求加装太阳能板。
[0031]所述药筒6与所述诱虫筒4螺纹配合,便于更换。
[0032]本技术的使用过程如下:
[0033]维护时,不需要拆卸诱虫筒4和L型安装架1即可更换蓄电池8、药筒6和收集筒7,方便快捷。
[0034]以上所述的实施例仅是对本技术的优选方式进行描述,并非对本技术的范围进行限定,在不脱离本技术设计精神的前提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做出的各种变形和改进,均应落入本技术权利要求书确定的保护范围内。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森林虫害防治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L型安装架(1)、U型固定卡(2)、诱虫筒(4)和收集筒(7),所述L型安装架(1)通过所述U型固定卡(2)固定安装在树干上,所述L型安装架(1)上开设有T型滑槽(10),所述诱虫筒(4)通过T型滑块(9)与所述T型滑槽(10)配合,所述诱虫筒(4)的下端设置有出虫管(12),所述出虫管(12)穿过所述L型安装架(1)后与所述收集筒(7)连接;所述诱虫筒(4)上开设有数个进虫口(5),所述诱虫筒(4)内设置有诱虫灯(11),所述诱虫筒(4)上设置有数个药筒(6)。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森林虫害防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U型固定卡(2)与所述L型安装架(1)通过固定螺母(3)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森林虫害防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诱虫筒(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付晓燕,江大勇,赵高鑫,孟亚男,吴凌子,
申请(专利权)人:付晓燕,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