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阻燃面料及其制备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585597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25 11:3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阻燃面料及其制备工艺,包括表层和内层,表层与内层之间通过热熔胶粘合在一起,内层通过坯布浸扎阻燃整理剂和抗起球整理剂得到,使得面料具有阻燃和抗起球的效果,有效保证了面料的穿着效果,将阻燃整理剂、抗起球整理剂通过浸扎的方法施加到坯布上的具体步骤如下:坯布处理、配比扎液、预浸、二浸、清洗、烘焙、烘干、检验,工艺流程操作简单,且通过设备与人工的协调有序配合,工艺连贯性好,操作方便简单,从而有效保证了面料的成品质量。量。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阻燃面料及其制备工艺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纺织面料,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阻燃面料及其制备工艺。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科技的进步,社会的发展,我国的纺织行业得到了快速的发展,随之而来的是面料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不同种类的面料应运而生。
[0003]阻燃面料是一种功能型面料,常用于窗帘、舞台幕布、地毯、汽车内饰、桌布、消防员的消防服等一系列的纺织织物。火宅发生时,这些织物往往最容易引起火势扩大。所以,在这些织物的面料在后续整理中,必须经过严格的阻燃整理,能有效防止火焰蔓延,尽可能保证织物在遇到明火或者金属熔融物可对自身起到一层保护作用。
[0004]然而,现有的阻燃面料通常不耐水洗,而在面料制成消防服等服装进行穿着使用后,又很容易变脏从而需要频繁水洗,则水洗后的阻燃面料的阻燃效果明显下降,影响面料的阻燃效果,且在洗涤过程中面料表面频繁与外界发生摩擦,使得内部纤维被拉伸至织物表面并形成茸毛,则茸毛缠结成球,并通过固着纤维和织物表面相连,导致面料表面起球,影响面料的穿着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0005]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阻燃面料及其制备工艺,具有阻燃和抗起球的效果,有效保证了面料的穿着效果。
[0006]本专利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阻燃面料,包括表层和内层,所述表层与内层之间通过热熔胶粘合在一起,所述内层通过坯布浸扎阻燃整理剂和抗起球整理剂得到,其中,
[0007]所述阻燃整理剂由如下重量份数的组分组成:
[0008]二羟甲基乙烯脲5

10份;
[0009]磷酸1

5份;
[0010]乙二醇单硬脂酸酯3

5份;
[0011]聚甘油单硬脂酸酯1

2份;
[0012]磷酸二氢铵1

2份;
[0013]羧基硅油3

6份;
[0014]环氧基硅油1

2份;
[0015]聚六亚甲基双胍5

8份;
[0016]水150

200份;
[0017]所述抗起球整理剂由如下重量份数的组分组成:
[0018]抗起球剂1

10份;
[0019]柔顺剂5

30份;
[0020]双氧水2

8份;
[0021]甲苯二异氰酸酯8

10份;
[0022]聚甘油单硬脂酸酯3

5份;
[0023]异丙醇1

2份;
[0024]水150

200份。
[002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设置有内层,且内层通过坯布浸扎阻燃整理剂和抗起球整理剂得到,则通过阻燃整理剂对坯布进行处理,使得面料不仅具有良好的阻燃性能,还具有优异的阻燃耐久性,在经过频繁水洗后仍能保持阻燃效果,耐用性较好,通过抗起球整理剂对坯布进行处理,使得面料不易起球,又保证了内层的柔顺性能,使得面料具有较好的手感和柔软度,有效保证了面料的穿着效果。
[0026]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表层由第一编织线和第二编织线经纬编织而成,所述第一编织线和第二编织线均由若干聚氨酯纤维加捻而成。
[002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表层由第一编织线和第二编织线经纬编织而成,且第一编织线和第二编织线均由若干聚氨酯纤维加捻而成,从而保证了表层的结构强度,使得面料具有较好的强度和韧性,且不易褶皱变形,从而使得面料具有较好的耐用性。
[0028]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表层表面涂覆有阻燃涂层,所述阻燃涂层为PVC涂层。
[002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在表层表面涂覆有阻燃涂层,且阻燃涂层为PVC涂层,从而使得表层具有阻燃、防水、防霉、防寒、防腐蚀、防老化的特效,有效提升了面料的综合性能。
[0030]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坯布包括二针道的上针盘和二针道的下针筒针织而成的花型,所述花型六路一循环,花型按照上针盘到下针盘的排列顺序,第一路依次为浮线组织、集圈组织、集圈组织、浮线组织,第二路依次为集圈组织、浮线组织、浮线组织、集圈组织,第三路依次为成圈组织、成圈组织、浮线组织、浮线组织,第四路依次为浮线组织、浮线组织、成圈组织、成圈组织,第五路依次为浮线组织、集圈组织、集圈组织、浮线组织,第六路依次为成圈组织、成圈组织、浮线组织、浮线组织。
[003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坯布包括二针道的上针盘和二针道的下针筒针织而成的花型,花型六路一循环,这样的编织结构稳固性好,不易脱线,耐用性好,且层次分明,立体感强,美观性好,使得面料具有较好的手感和质感。
[0032]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表层和内层的克重均为110g/m2。
[0033]一种阻燃面料的制备工艺,将所述阻燃整理剂、抗起球整理剂通过浸扎的方法施加到所述坯布上的具体步骤如下:
[0034]1)坯布处理:将待处理的坯布置于清洗装置内进行清洗,清洗完成后进行杀菌消毒,最后将处理后的坯布取出并使用烘干机进行干燥;
[0035]2)配比扎液:将阻燃整理剂和抗起球整理剂分别稀释得到轧液,且所述坯布与稀释后的轧液的浴比为1:8;
[0036]3)预浸:将坯布投入并浸置在稀释后的扎液中,并使用工具翻搅使其分散,进行一浸一扎;
[0037]4)二浸:将经过步骤3)处理的坯布浸置在轧液中进行二次浸轧,浸渍1

3小时,再用轧车反复轧一遍,进行二浸二轧;
[0038]5)清洗:将经过步骤4)处理得到的坯布放入清洗装置内,通过清水进行反复清洗,
清洗后进行晾干处理;
[0039]6)烘焙:将经过步骤5)处理的坯布在180℃的温度下进行烘焙,持续时间为2分钟;
[0040]7)烘干:将经过步骤6)处理的坯布在80

90℃的温度下进行烘干;
[0041]8)检验:对经过步骤7)处理的成品坯布进行测试检验,区分瑕疵品和合格品。
[004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采用将阻燃整理剂、抗起球整理剂通过浸扎的方法施加到坯布上的制备方法,整个工艺流程操作简单,工艺连贯性好,操作方便简单,由于采用预浸和二浸的方式,有效提高阻燃整理剂、抗起球整理剂的附着率和均匀性,使得浸扎较为彻底有效,有效提升了阻燃整理剂、抗起球整理剂对坯布的整理效果,使得浸扎较为彻底有效,从而有效保证了面料的成品质量。
[0043]综上所述,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44]1、本专利技术通过设置内层,且内层通过坯布浸扎阻燃整理剂和抗起球整理剂得到,则通过阻燃整理剂对坯布进行处理,使得面料不仅具有良好的阻燃性能,通过抗起球整理剂对坯布进行处理,能够赋予面料较好的抗起毛起球性,使得面料不易起球,又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阻燃面料,其特征在于:包括表层(1)和内层(2),所述表层(1)与内层(2)之间通过热熔胶粘合在一起,所述内层(2)通过坯布浸扎阻燃整理剂和抗起球整理剂得到,其中,所述阻燃整理剂由如下重量份数的组分组成:二羟甲基乙烯脲5

10份;磷酸1

5份;乙二醇单硬脂酸酯3

5份;聚甘油单硬脂酸酯1

2份;磷酸二氢铵1

2份;羧基硅油3

6份;环氧基硅油1

2份;聚六亚甲基双胍5

8份;水150

200份;所述抗起球整理剂由如下重量份数的组分组成:抗起球剂1

10份;柔顺剂5

30份;双氧水2

8份;甲苯二异氰酸酯8

10份;聚甘油单硬脂酸酯3

5份;异丙醇1

2份;水150

200份。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阻燃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表层(1)由第一编织线(3)和第二编织线(4)经纬编织而成,所述第一编织线(3)和第二编织线(4)均由若干聚氨酯纤维加捻而成。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阻燃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表层(1)表面涂覆有阻燃涂层(5),所述阻燃涂层(5)为PVC涂层。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阻燃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坯布包括二针道的上针盘和二针道的下针...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宋立城
申请(专利权)人:绍兴艾乐格思纺织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