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咖啡活性成分的棉大生物纤维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9996552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9-11 04:38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含咖啡活性成分的棉大生物纤维及其制备方法,涉及棉纤维改性技术领域。S1、清花:对所收取到的棉花进行脱粒去杂处理,获得干净完整的天然棉纤维,S2、脱羟基:在加热的状态下,采用比天然棉纤维素纤维上羟基亲核性更强的基团来代替原有的羟基,S3、去离子清洗:去离子水清洗,将纤维素纤维上多余的离子清洗干净。含咖啡活性成分的棉大生物纤维及其制备方法,通过脱羟基的步骤可以使原本棉纤维上不够稳定的羟基键替换成更加稳定的羟基,是整个棉纤维的抗皱性能更加完善,不易起皱缩水,给穿衣者更好的舒适感,通过含有咖啡因的改性试剂,可以使棉纤维拥有耐磨损,耐氯水等特性,使整个布料的使用时间延长。整个布料的使用时间延长。整个布料的使用时间延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含咖啡活性成分的棉大生物纤维及其制备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棉纤维改良
,具体为含咖啡活性成分的棉大生物纤维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0002]棉纤维,锦葵科棉属植物的种籽上被覆的纤维,又称棉花,简称棉,是纺织工业的重要原料,棉花是世界上最主要的农作物之一,棉纤维主要是由纤维素纤维物质组成的,属于天然高分子类型的化合物,产量大、生产成本低,使棉制品价格比较低廉,棉纤维能制成多种规格的织物,从轻盈透明的巴里纱到厚实的帆布和厚平绒,适于制作各类衣服、家具布和工业用布,其主要成分是纤维素,棉纤维制品吸湿、透气性好,柔软保暖,穿着舒服。
[0003]棉纤维的缺点也比较明显,棉纤维制成面料后容易缩水,缩水率约4

10%,还有起皱、变形不耐磨损等,因此现今成衣类产品经常采用棉与人造合成纤维混纺制成的面料来制作服,所以需要对天然棉纤维进行改良。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专利技术目的在于提供含咖啡活性成分的棉大生物纤维及其制备方法。该含咖啡活性成分的棉大生物纤维及其制备方法,通过脱羟基的步骤可以使原本棉纤维上不够稳定的羟基键替换成更加稳定的羟基,是整个棉纤维的抗皱性能更加完善,不易起皱缩水,给穿衣者更好的舒适感,含有咖啡因的改性试剂,可以使棉纤维拥有耐磨损,耐氯水等特性,使整个布料有更好的性能,穿着时间延长。
[0005]为了实现上述解决棉纤维容易褶皱缩水、容易磨损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含咖啡活性成分的棉大生物纤维及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06]步骤一、清花:对所收取到的棉花进行脱粒去杂处理,获得干净完整的天然棉纤维。
[0007]步骤二、脱羟基:在加热的状态下,采用比天然棉纤维素纤维上羟基亲核性更强的基团来代替原有的羟基。
[0008]步骤三、去离子清洗:去离子水清洗,将纤维素纤维上多余的离子清洗干净。
[0009]步骤四、咖啡因改性:添加含有咖啡因活性成分的试剂对已经换羟基后得到的棉纤维进行进一步改性,期间加热加压并搅拌。
[0010]步骤五、物理清洗:用清水对改性后的棉纤维进行充分清洗。
[0011]步骤六、物理干燥:将清水冲洗过后的棉纤维进行风吹加热干燥。
[0012]进一步的,根据步骤一中的操作步骤,所收取的优质棉花,通过皮辊轧棉机,将天然棉纤维从棉籽上剥离下来,并进行清洁处理,去除细小杂物,得到天然棉纤维,长度约2

7cm。
[0013]进一步的,根据步骤二中的操作步骤,将所获取的天然棉纤维放置于密封的容器中加入脱羟基剂,脱羟基剂的种类为有机酸酐,包括乙酸酐、丙酸酐与丁酸酐,浓度比为48

103g/L。
[0014]进一步的,根据步骤二中的操作步骤,将添加过脱羟基剂的容器密封,使棉纤维经过浸泡、加热、搅拌三个程序,浸泡时间为6.5

12h,加热温度在82

158℃,搅拌的转速为0.2/s。
[0015]进一步的,根据步骤三中的操作步骤,将已经脱羟基处理过的棉纤维进行去离子清洗,所使用的为除去了呈离子形式杂质后的纯水,属于C类工业级别,电导率为0.1μs/cm

0.9μs/cm。
[0016]进一步的,根据步骤三中的操作步骤,使用去离子水浸泡棉纤维的时间为13

23h,清洗时间为30

60min。
[0017]进一步的,根据步骤四中的操作步骤,将清洗过后的棉纤维放置在密封的容器内,加入咖啡因成分改性试剂,改性试剂为混合碱溶液,以碱金属氢氧化物溶液为主,包括7wt%NaOH、12wt%尿素混合溶液等。
[0018]进一步的,根据步骤四中的操作步骤,使用改性试剂浸泡时间为5

9h,压力为1.3个大气压,温度控制在42

58℃,搅拌速度0.3/s。
[0019]进一步的,根据步骤五中的操作步骤,使用清水对改性过后的棉纤维进行充分的浸泡,水流清洗,浸泡时间为12

24h,清洗时间为45

60min,水流速度为1.5L/s。
[0020]进一步的,根据步骤六中的操作步骤,对清洗过后的改性棉纤维进行加热自然的风干,加热温度为45

60℃,风速3.4

5.2m/s,整体时间为8

14h。
[0021]本专利技术提供了含咖啡活性成分的棉大生物纤维及其制备方法,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0022]通过脱羟基的步骤可以使原本棉纤维上不够稳定的羟基键替换成更加稳定的羟基,是整个棉纤维的抗皱性能更加完善,不易起皱缩水,给穿衣者更好的舒适感,通过含有咖啡因的改性试剂,可以使棉纤维拥有耐磨损,耐氯水等特性,使整个布料有更好的性能,使用的时间延长。
附图说明
[0023]图1为本专利技术含咖啡活性成分的棉大生物纤维及其制备方法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4]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含咖啡活性成分的棉大生物纤维及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25]步骤一、清花:对所收取到的棉花进行脱粒去杂处理,获得干净完整的天然棉纤维。
[0026]步骤二、脱羟基:在加热的状态下,采用比天然棉纤维素纤维上羟基亲核性更强的基团来代替原有的羟基。
[0027]步骤三、去离子清洗:去离子水清洗,将纤维素纤维上多余的离子清洗干净。
[0028]步骤四、咖啡因改性:添加含有咖啡因活性成分的试剂对已经换羟基后得到的棉纤维进行进一步改性,期间加热加压并搅拌。
[0029]步骤五、物理清洗:用清水对改性后的棉纤维进行充分清洗。
[0030]步骤六、物理干燥:将清水冲洗过后的棉纤维进行风吹加热干燥。
[0031]进一步的,根据步骤一中的操作步骤,所收取的优质棉花,通过皮辊轧棉机,将天然棉纤维从棉籽上剥离下来,并进行清洁处理,去除细小杂物,得到天然棉纤维,长度约2

7cm。
[0032]进一步的,根据步骤二中的操作步骤,将所获取的天然棉纤维放置于密封的容器中加入脱羟基剂,脱羟基剂的种类为有机酸酐,包括乙酸酐、丙酸酐与丁酸酐,浓度比为48

103g/L。
[0033]进一步的,根据步骤二中的操作步骤,将添加过脱羟基剂的容器密封,使棉纤维经过浸泡、加热、搅拌三个程序,浸泡时间为6.5

12h,加热温度在82

158℃,搅拌的转速为0.2/s。
[0034]进一步的,根据步骤三中的操作步骤,将已经脱羟基处理过的棉纤维进行去离子清洗,所使用的为除去了呈离子形式杂质后的纯水,属于C类工业级别,电导率为0.1μs/cm

0.9μs/cm。
[0035]进一步的,根据步骤三中的操作步骤,使用去离子水浸泡棉纤维的时间为1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含咖啡活性成分的棉大生物纤维及其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清花:对所收取到的棉花进行脱粒去杂处理,获得干净完整的天然棉纤维;S2、脱羟基:在加热的状态下,采用比天然棉纤维素纤维上羟基亲核性更强的基团来代替原有的羟基;S3、去离子清洗:去离子水清洗,将纤维素纤维上多余的离子清洗干净;S4、咖啡因改性:添加含有咖啡因活性成分的试剂对已经换羟基后得到的棉纤维进行进一步改性,期间加热加压并搅拌;S5、物理清洗:用清水对改性后的棉纤维进行充分清洗;S6、物理干燥:将清水冲洗过后的棉纤维进行风吹加热干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含咖啡活性成分的棉大生物纤维及其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根据步骤一中的操作步骤,所收取的优质棉花,通过皮辊轧棉机,将天然棉纤维从棉籽上剥离下来,并进行清洁处理,去除细小杂物,得到天然棉纤维,长度约2

7cm。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含咖啡活性成分的棉大生物纤维及其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根据步骤二中的操作步骤,将所获取的天然棉纤维放置于密封的容器中加入脱羟基剂,脱羟基剂的种类为有机酸酐,包括乙酸酐、丙酸酐与丁酸酐,浓度比为48

103g/L。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含咖啡活性成分的棉大生物纤维及其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根据步骤二中的操作步骤,将添加过脱羟基剂的容器密封,使棉纤维经过浸泡、加热、搅拌三个程序,浸泡时间为6.5

12h,加热温度在82

158℃,搅拌的转速为0.2/s。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含咖啡活性成分的棉大生物纤维及其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根据步骤三中的操作步骤,将已经脱羟基处理过的棉纤维进行去离子清洗,所使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效华甄丽池姗刘彦明
申请(专利权)人:中科纺织研究院青岛有限公司青岛百草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