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王强专利>正文

超临界CO2流体萃取法提取紫杉醇及其伴生物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1584906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25 11:29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溶剂萃取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超临界CO2流体萃取法提取紫杉醇及其伴生物的方法,将一定粒度的欧洲短叶红豆杉枝叶加入超临界流体萃取设备的萃取单元内;将CO2和修饰剂混合后流入萃取单元中的集流腔;在达到萃取设定的温度和压力后,萃取单元开始萃取;流体带出的萃取所得物则溶于收集液中;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萃取物中的紫杉醇及其伴生物含量,用液质联用(LC/MS/MS)进行产物鉴定。本发明专利技术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萃取物中的紫杉醇及其伴生物含量,并用液质联用(LC/MS/MS)进行产物鉴定,本发明专利技术流程简单,步骤少,耗时短,废渣无溶剂残留,是一种环境友好的提取方法。法。法。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超临界CO2流体萃取法提取紫杉醇及其伴生物的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溶剂萃取
,尤其涉及一种超临界CO2流体萃取法提取紫杉醇及其伴生物的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目前,业内常用的现有技术是这样的:环境问题是当今全球广泛关注的重点问题之一。从源头控制污染排放,利用近代先进的技术方法建立和发展无污染的清洁生产技术成为当代工业发展的趋势。在环境教学实验中适当引入一些重要的高档次仪器,建立一些清洁生产技术样板实验,对培养学生了解环境学科的发展很有必要。在复旦大学“三年行动计划”中,对我系“基础教学实验室工程”进行了重点资助建设,选择了“超临界CO2流体技术”纳入实验课程建设。超临界流体萃取SFE(SupercriticalFluidExtraction)是利用处于临界压力和临界温度以上的流体具有特异增加的溶解能力而发展起来的化工分离新技术.由于提取中草药有效成分的传统工艺过程复杂、污染严重,所以SFE用于药物提取受到重视。紫杉醇(taxo1)是一种含于红豆杉属植物茎皮中的具有抗癌活性的二萜类化合物,对KB细胞具有细胞毒性。紫杉醇对乳腺癌、卵巢癌、肺癌、食管癌及结肠癌有良好疗效,1992年,Jennings等发现以乙醇为修饰剂的超临界CO2。流体能有效提取红豆杉中的大部分紫杉醇,对紫杉醇的选择性也比传统的单纯乙醇提取效果好,后来的一些研究也得到相似的结论。考虑到红豆杉生态环境保护等问题,利用枝叶等可再生资源提取紫杉醇最为可取。
[0003]综上所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是:传统紫杉醇提取方法繁琐,耗时长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超临界CO2流体萃取法提取紫杉醇及其伴生物的方法。
[0005]本专利技术是这样实现的,一种超临界CO2流体萃取法提取紫杉醇及其伴生物的方法包括:
[0006]步骤一,选取一定数量的欧洲短叶红豆杉枝叶,通过干燥、粉碎至一定粒度,将粉碎后的红豆杉枝叶颗粒加入超临界流体萃取设备的萃取单元内;
[0007]步骤二,将CO2和修饰剂分别由CO2泵和修饰剂泵打入各泵的锥形腔体中,再经流体混合器按设定的比例混合后,流入萃取单元中的集流腔;
[0008]步骤三,在达到萃取设定的温度和压力后,萃取单元开始萃取;
[0009]步骤四,动态萃取时,超临界CO2流体经限流管流入收集瓶后减压排放,流体带出的萃取所得物则溶于收集液中。
[0010]步骤五,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萃取物中的紫杉醇及其伴生物含量,用液质联用(LC/MS/MS)进行产物鉴定。
[0011]进一步,所述欧洲短叶红豆杉枝叶在进行干燥时,利用20~30℃温度的热风进行吹干或进行晒干。
[0012]进一步,所述欧洲短叶红豆杉枝叶粉碎至10~20目,选取的欧洲短叶红豆杉枝叶的重量为80g~150g。
[0013]进一步,所述萃取设定的温度和压力为萃取温度30~45℃,萃取压力30~50MPa。
[0014]进一步,所述萃取单元萃取过程的CO2流速为2ml/min。
[0015]进一步,所述动态萃取时间为1~1.5h。
[0016]进一步,所述CO2和修饰剂在流体混合器的设定比例为10:1~2,所述修饰剂为体积浓度为60%

70%的乙醇溶液。
[0017]进一步,所述超临界流体萃取设备包括:
[0018]CO2钢瓶、修饰剂容器、流体混合器、萃取单元、限流单元和收集单元;
[0019]所述CO2钢瓶、修饰剂容器分别通过CO2泵和修饰剂泵与流体混合器连通,所述流体混合器的出液口通过连接管路与萃取单元连通,所述萃取单元通过连接管路与限流单元的限流器连通,所述限流器通过连接管路与收集单元的收集瓶连通。
[0020]进一步,所述萃取单元包括集流腔和萃取池,所述集流腔分别与流体混合器、萃取池和排气阀连通。
[0021]进一步,所述流体混合器与CO2泵、修饰剂泵、萃取单元之间分别设置有第一阀门、第二阀门和第三阀门。
[0022]进一步,所述HPLC测定条件:柱温为35℃;流动相:甲醇:乙腈:水=30:30:40(体积比),流速为1.0mL/min;紫外检测波长227nm;每次进样体积为10uL;用W(紫杉醇)=99.5%绘制外标工作曲线,对样品进行定量分析;
[0023]质谱分析条件:电喷雾化学解离(ESI):全范围扫描为150
‑‑
2000,壳气为70单位,辅助气为15单位,源电压为6kV,加热毛细管温度为250℃,蒸发器温度为465℃,质谱流动相为ACN:H20=51:49,流速为0.8mL/min,柱箱温度为40℃,检测波长为227nm.吸光度用I表示,质荷比用m/Z表示,质量数丰度用I表示。
[0024]进一步,所述超临界流体萃取设备萃取流程为:CO2和修饰剂分别由CO2。泵和修饰剂泵打人各泵的锥形腔体中,再经流体混合器按设定的比例混合后,流入萃取单元中的集流腔。在达到萃取设定的温度和压力后,萃取单元开始萃取。动态萃取时,超临界CO2。流体经限流管流入收集瓶后减压排放,流体带出的萃取所得物则溶于收集液中。
[0025]综上所述,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及积极效果为:本专利技术利用超临界CO2流体萃取法从欧洲短叶红豆杉枝叶中提取分离紫杉醇及其伴生物,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萃取物中的紫杉醇及其伴生物含量,并用液质联用(LC/MS/MS)进行产物鉴定。与传统的乙醇三次提取方法相比,超临界流体萃取法流程简单,步骤少,耗时短,废渣无溶剂残留,是一种环境友好的提取方法。
附图说明
[0026]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超临界CO2流体萃取法提取紫杉醇及其伴生物的方法流程图。
[0027]图2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超临界流体萃取设备原理图。
[0028]图3是本专利技术实施提供的超临界流体萃取设备图。
[0029]图中:1、CO2钢瓶;2、CO2泵;3、第一阀门;4、修饰剂容器;5、修饰剂泵;6、第二阀门;
7、流体混合器;8、第三阀门;9、集流腔;10、萃取单元;11、萃取池;12、限流单元;13、限流器;14、收集单元;15、收集瓶;16、排气阀。
[0030]图4是本专利技术实施提供的SFE(al—a4)法和传统萃取法(b)提取产物色谱图。
[0031]图5是本专利技术实施提供的三种主要提取物的分子结构图。
[0032]图6是本专利技术实施提供的主要提取产物的提取状况图。
[0033]图7是本专利技术实施提供的正离子全范围扫描质谱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4]为了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
[0035]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应用原理作详细的描述。
[0036]如图1所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超临界C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超临界CO2流体萃取法提取紫杉醇及其伴生物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超临界CO2流体萃取法提取紫杉醇及其伴生物的方法包括:步骤一,选取一定数量的欧洲短叶红豆杉枝叶,通过干燥、粉碎至一定粒度,将粉碎后的红豆杉枝叶颗粒加入超临界流体萃取设备的萃取单元内;步骤二,将CO2和修饰剂分别由CO2泵和修饰剂泵打入各泵的锥形腔体中,再经流体混合器按设定的比例混合后,流入萃取单元中的集流腔;步骤三,在达到萃取设定的温度和压力后,萃取单元开始萃取;步骤四,动态萃取时,超临界CO2流体经限流管流入收集瓶后减压排放,流体带出的萃取所得物则溶于收集液中;步骤五,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萃取物中的紫杉醇及其伴生物含量,用液质联用(LC/MS/MS)进行产物鉴定。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临界CO2流体萃取法提取紫杉醇及其伴生物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欧洲短叶红豆杉枝叶在进行干燥时,利用20~30℃温度的热风进行吹干或进行晒干。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临界CO2流体萃取法提取紫杉醇及其伴生物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欧洲短叶红豆杉枝叶粉碎至10~20目,选取的欧洲短叶红豆杉枝叶的重量为80g~150g。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临界CO2流体萃取法提取紫杉醇及其伴生物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萃取设定的温度和压力为萃取温度30~45℃,萃取压力30~50MPa。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临界C...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强
申请(专利权)人:王强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